第153章 玉面狐上清宫访道 济禅师天台山会仙-《慢看济公传》

  上回书说到,济公禅师为救徒弟悟禅,施展遁法来到天台山上清宫。道童通禀后,老仙翁东方太悦吩咐“有请”。此刻,这位道行高深的昆仑子心中暗忖:“久闻济颠僧大名,今日倒要看看他究竟是何等人物!若真是大罗金仙,顶门必有白气冲天;若是西方罗汉,当有金光、佛光、灵光护体;若是妖邪之辈,必有黑气缠绕;若只是凡夫俗子,老夫一眼便能看穿!”

  他正思量间,只见一个和尚踢踏着破草鞋,摇摇晃晃地从外面走了进来。老仙翁凝神细观,但见来人身穿破衲衣,满脸油泥,周身并无半分仙气、佛光,更无妖氛,分明就是个寻常的疯癫和尚!老仙翁心下顿时轻视了几分,暗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想那褚道缘、张道陵等人,竟被这等人物挫辱,实在可笑!” 旁边坐着的玉面长寿仙姑(老妖狐)也是同样心思,秀眉微蹙,心想:“原来就是这么个邋遢和尚?早知如此,我门下徒弟何须惧他?”

  济公进的这间屋子,乃是上清宫东跨院的鹤轩,坐北朝南五间大开间,轩敞明亮。北墙条案上堆满经卷,最显眼处供着老子《道德五千言》,正中悬挂着那个威名赫赫的“乾坤奥妙大葫芦”。八仙桌两旁,上首坐着那位玉面仙姑,看去四十上下年纪,却保养得宜,面如桃花,眼含秋水,头戴青布道冠,身着蓝布道袍,虽素净却难掩其妩媚之姿;下首便是鹤发童颜、不怒自威的老仙翁。

  济公瞧见这一道一狐并坐,咧嘴一笑,没正经地嚷道:“哎呦喂!你们这公母俩,在这儿聊得挺热乎啊?”

  此言一出,玉面仙姑顿时粉面飞红,又羞又恼。老仙翁也是面色一沉,呵斥道:“来者可是灵隐寺济颠?”

  济公掏掏耳朵,大大咧咧道:“好说,好说,贫僧法号道济。”

  “道济?”老仙翁冷哼。

  “欸!在呢!”济公应得脆生,反口也叫,“太悦老兄?”

  老仙翁怒道:“疯颠僧!”

  济公立刻回敬:“毛老道!”

  老仙翁须发微张:“颠僧!你好大的胆子!”

  济公嘻嘻一笑:“胆子小,还敢闯你这龙潭虎穴?”

  那玉面仙姑见济公如此惫懒,忍不住出言讥讽:“我当那济颠和尚是何等人物,原来是个要饭的花子僧!瞧你这身破衣裳,也敢出来见人?真真难堪!”

  济公却不恼,反而得意地拍拍僧衣,朗声道:

  “嘿!仙姑莫笑破僧衣,我这僧衣真出奇。

  三万六千窟窿眼,六十四块补丁栖。

  展开能遮天盖地,卷起袖袂一僧依。

  冬暖夏凉春温热,秋来虫蚁不敢欺。

  若问此衣价几何?万两黄金不卖你!”

  老仙翁听罢,哈哈大笑,捻须道:“和尚,你只知你那僧衣好,可知老夫这身道袍的妙处?”随即也吟道:

  “莫笑贫道纳头衣,不是绫罗不是缎。

  寒冬穿上暖如春,酷暑披身凉似扇。

  不拆不洗不替换,不染不练色自现。

  不用红花不用靛,经纬八万四千线。

  补丁六百七十片,暗合乾坤卦象变。

  乾三连,坤六断;离中虚,坎中满。

  中间星斗朗朗明,外边世界无涯岸。

  曾穿它赴广寒宴,曾着它游蓬莱殿。

  休看此袍不起眼,飞腾直上灵霄汉!”

  济公拍手叫好:“妙!妙!毛道兄果然有些门道!闲话少叙,你把我那顽徒捆成粽子吊在梁上,引和尚我来,所为何事?划下道来吧!”

  老仙翁面色一肃,道:“和尚,你须知世事如棋局,不着者才是高手;人身似瓦瓮,打破了方见真空!”

  济公接口便答:“毛道,你可知‘一枝竹杖担风月,担起也须歇肩;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也要放手’?”

  老仙翁见济公机锋锐利,喝道:“好!既然言语难分高下,今日你我便手底下见真章,分个强存弱死,真在假亡!”

  济公道:“打便打!先放了我徒弟再说!”

  老仙翁倒也爽快,手一挥,一道清风拂过,梁上绳索自解,小悟禅“噗通”一声落在地上。小家伙一骨碌爬起来,晃晃脑袋,冲到济公身边,得意道:“师父!您瞧徒儿怎么样?吊了这几天,哼都没哼一声!没给您丢脸吧?”

  济公摸摸他的光头,笑道:“好小子!有种!是和尚我的好徒弟!”

  老仙翁踏步出得鹤轩,来到院中站定,道:“颠僧,院中宽敞,正好较量!”

  济公跟着出来,嘴上不饶人:“毛道,划下道来,和尚我接着!”

  老仙翁刚要动手,那玉面仙姑却闪身而出,拦在前面:“仙翁且慢!杀鸡焉用牛刀?对付这等无名小卒,何劳您亲自出手?待小妹拿他便是!” 她心中算计,若能亲手擒住济公,不仅能在老仙翁面前显能,更能为徒儿们报仇雪恨。

  话音未落,玉面仙姑“沧啷”一声抽出腰间宝剑,寒光一闪,直劈济公面门!这一剑又快又狠,带着一股阴风。岂料济公身形看似笨拙,却灵活异常,滴溜溜一转,轻松避开,反而顺手在仙姑腕上一拂,虽未抓住,却已令其心惊。仙姑一招落空,又被轻薄,顿时粉面通红,恼羞成怒:“好个贼秃!找死!” 剑势一变,如狂风暴雨般攻来。

  济公却不硬接,只是嘻嘻哈哈,在剑光中穿梭躲闪,身形如鬼魅,口中还念念有词:“哎呦,仙姑手下留情!和尚我胆子小,全靠旗杆上绑鸡毛——胆子(掸子)不小壮胆哩!”

  玉面仙狐连攻数十剑,连济公的衣角都未碰到,气得银牙紧咬,心知寻常手段奈何不了他,厉声道:“颠僧!休要猖狂!叫你见识仙姑的法宝!” 说罢,收剑回鞘,探手从怀中取出一物,却是一根长仅九寸九分的彩色绳索,名为“子母阴魂绳”!

  此宝炼制之法极为阴毒,需取怀有男胎的妇人,开膛取母子之血浸染绳索,再以符咒祭炼七七四十九天,吸聚天地戾气而成。祭起时能随心变化,长可缚龙,短可锁蚁,无论妖仙,一旦被捆,立刻道行受损,现出原形。

  玉面仙姑手掐法诀,口中念念有词,喝声:“敕令!” 将那绳望空一抛!只见那绳迎风便长,化作一道金光,如灵蛇般直扑济公!

  济公见状,大叫一声:“哎呀不好!杀人啦!快救命啊!” 话音未落,已被那金光捆了个结结实实,“扑通”一声栽倒在地,动弹不得。

  玉面仙姑这才转怒为喜,嫣然一笑(虽美却带煞气),对老仙翁道:“仙翁您看,小妹略施小术,便手到擒来。我原以为济颠有多大本事,不过如此!也不必杀他,徒污宝地,叫人将他抬去,扔到后山涧里喂狼罢!”

  老仙翁抚掌大笑:“仙姑妙法,果然非凡!此等无能之辈,也敢欺我道门?来人,将这颠僧拖去后山!”

  此时,雷鸣、陈亮、孙道全等人也已闻讯赶到后院,见状大惊失色。小悟禅更是急得跳脚,破口大骂:“妖狐!老杂毛!敢伤我师父,小爷我跟你们拼了!” 但他深知对方厉害,不敢贸然上前。

  玉面仙姑被骂得火起,杀心顿生:“本想留他一命,既然你这小畜生找死,连这秃驴一并杀了!” 举剑便要向济公刺去。

  老仙翁忙拦:“仙姑息怒!贫道这清静之地,不宜见血……”

  正在这时,忽听外面传来“踢踏、踢踏”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无不骇然!只见济公和尚好端端地又从外面溜达进来了,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那地上被捆的是谁?老仙翁定睛一看,差点气晕过去!哪里是济公?分明是自己贴身伺候的二徒弟,一个小道童!赶紧上前解缚,那道童已被捆得气息奄奄,面如金纸。老仙翁忙取灵药救醒徒弟,再看那笑嘻嘻的济公,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玉面仙姑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好!好个济颠僧!气煞我也!”

  济公掏掏耳朵:“气死你?那你就死一个看看呗?”

  玉面仙姑厉啸一声,又掏出一件法宝,念动咒语!霎时间,院中阴风骤起,凭空出现无数毒蛇巨蟒、豺狼虎豹的虚影,张牙舞爪,扑向济公!腥风扑面,煞是吓人。

  济公却哈哈大笑,不慌不忙,手掐佛印,口诵真言:“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 随声一道祥和金光闪过,那些凶恶毒虫猛兽,竟全都飘飘落地,化作了无数剪碎的纸片!原来皆是障眼幻术。

  玉面仙姑三宝连破,颜面尽失,娇叱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这是你自寻死路!” 她彻底豁出去了,掏出压箱底的“雷火石”!此石乃采集山岳精气,融以地心雷火炼成,大如磨盘,祭起时如泰山压顶,专毁修行根基,仙体亦难挡。

  只见她念咒毕,将石望空一掷,那石瞬间化作一团烈焰巨石,轰隆隆带着风雷之声,砸向济公!

  济公抬头一看,赞道:“哟!好东西!” 依旧手结佛印,口诵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唵,敕令赫!” 那来势汹汹的雷火石,被佛光一照,顿时火熄雷消,恢复成一块普通山石模样,被济公轻飘飘接在手中,还掂量了两下。

  玉面仙姑见毕生苦练的法宝尽被所破,羞愤难当,却已无计可施。

  老仙翁至此,再也按捺不住,沉声道:“仙姑且退,待贫道亲自会他!” 说罢,“呛啷”一声抽出镇山宝剑——太乙分光剑!剑身如一泓秋水,寒光逼人。

  老仙翁不再多言,剑诀一引,施展出看家本领——“八仙诛邪剑法”!但见:

  拐李先生剑法高,洞宾架势甚英豪。

  钟离背剑清风客,果老湛卢削凤毛。

  国舅走动神鬼惧,彩和四面放光毫。

  仙姑摆下八仙阵,湘子追魂命难逃!

  这路剑法一经展开,顿时剑气纵横,宛如八位仙人临凡,将济公团团围住,攻势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然而济公身法更是诡异,如泥鳅般在剑网中穿梭,每每于间不容发之际避开杀招。老仙翁剑法虽妙,竟连番落空,不由心头火起,怒喝道:“颠僧!你不过一凡夫俗子,安敢如此猖狂?你若肯叫我三声祖师爷,我便饶你不死!”

  济公一边躲闪,一边回嘴:“毛道!你若喊我三声祖宗大和尚老爷,和尚我也发慈悲,放你一条生路!”

  老仙翁气得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知道寻常武功难胜,决定施展道法!他虚晃一剑,跳出场外,脚踏罡斗,手掐灵诀,口中念念有词,猛地向地下一指,喝声:“疾!”

  顷刻间,就地卷起一阵狂风!真个是:

  好大风!好大风!声如牛吼令人惊。

  摧林木如同劈砍,日光暗淡杀气腾。

  天昏地暗宇宙懵,滚滚黄沙遮碧空。

  从古也闻风古怪,不似今朝这阵风!

  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吹得众人睁不开眼。风沙弥漫中,隐约可见异象纷呈,似有更惊人的变故即将发生!雷鸣、陈亮等人心中骇然,不知师父能否抵住这昆仑真人的雷霆之怒。

  究竟这阵怪风藏着何等玄机?济公又将如何应对?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