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的早晨,因为很快就到"六一”儿童节了,文艺汇演很快到了。叶不凡和月英得赶快练习,所以向班主任请半小时的假,晚点再到学校,班主任同意了。叶不凡到尚武堂的时候,叶月英已经在练剑了,木剑在她手里像活过来的蛇,“唰唰”扫过晨露,剑风带起的草叶沾在她裤脚,她却浑然不觉。听见脚步声,她手腕一翻收了剑,轻轻晃了晃,没像往常那样立刻转身怼叶不凡。
“早。”叶不凡把手里的芝麻糖往她面前递,是奶奶昨天新做的,裹着厚厚的芝麻,“我娘说这个润肺,练剑费嗓子。”
她眼皮抬了抬,没接,却往叶身后瞟了瞟:“就你一个?快点去找你的许柔柔”
叶不凡没说话,把糖塞到她手里,指尖碰到她的掌心,暖暖的,“昨天的事,真对不住。跟她道歉了,她说让你别往心里去。”
叶月英剥开糖纸,咬了一小口,芝麻沾在嘴角:“谁跟她计较了?我是气你骗人。”她含着糖说话,声音有点含糊,却没了之前的冷硬,“下次再捉弄人,我就用‘蛇缠臂’把你胳膊捆一晚上。”
“不敢了不敢了。”叶不凡笑着举手投降,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晨光洒在她脸上,睫毛上的晨露闪着光,嘴角的芝麻像颗小星子,比年初二的狮头金箔还亮。
师父叶正刚背着器械箱过来,看见俩人站在一起,眼里的笑藏都藏不住:“哟,俩小冤家不闹了?正好,今天教你们新招式,‘鹰蛇同归’,得配合着练。”
“鹰蛇同归?”叶不凡和叶月英异口同声地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好奇。
师父把器械箱放下,打开来,里面是两副新护腕,一副绣着鹰爪,一副绣着青蛇,针脚密密的,一看就是奶奶和月英娘一起绣的。“这招是尚武堂的老招式,讲究‘鹰护蛇,蛇助鹰’,得心意相通才行。”师父拿起护腕,往他们手里塞,“不凡戴鹰爪,月英戴青蛇,试试手感。”
护腕是用软牛皮做的,贴着皮肤暖乎乎的。叶不凡刚系好带子,叶月英突然伸手碰了碰叶不凡的护腕:“针脚歪了,我帮你系。”她的手指穿过叶不凡的手腕,指尖轻轻碰到叶不凡的皮肤,像羽毛扫过,叶不凡赶紧挺直腰板,不敢乱动。她系得很认真,红头绳的穗子垂下来,扫过叶不凡的手背,痒丝丝的,却比上次自修路上的触碰更安心。
“好了。”她拍了拍叶不凡的手腕,后退半步,自己系护腕时,耳尖悄悄红了。
师父在旁边示范招式:“‘鹰蛇同归’讲究攻防一体,你出鹰爪时要留三分力,给月英的蛇拳留余地;月英缠臂时要收半分劲,别真把不凡的胳膊勒麻了。”他一边说一边比划,“先是‘鹰展翅’起势,月英你‘蛇盘身’接招,注意重心要稳……”
叶不凡扎好马步,双臂展开如鹰翼,刚要发力,叶月英的“蛇盘身”就缠了上来,她的胳膊绕着我的手臂,腰肢轻轻一拧,像青蛇绕上了鹰爪。他俩离得极近,我能闻到她头发上的肥皂香,混着芝麻糖的甜气,心里突然有点慌,招式都慢了半拍。
“走神了!”师父敲了敲叶不凡的头,“这招要的是默契,不是让你看姑娘家的辫子!叶不凡脸一红,赶紧摆好姿势,“再来!这次肯定成!”
接下来的练习顺了许多。叶不凡出“鹰击”时,叶月英总能提前用“蛇摆尾”避开;她的“灵蛇出洞”刚起势,叶不凡就知道该用“鹰爪格挡”卸力。阳光穿过树梢,在他们身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木剑碰撞的“咔嗒”声、脚步挪动的“沙沙”声,混着师父的指点声,把尚武堂的晨光烘得暖融融的。练到后来,叶月英一个没站稳,往叶不凡身上倒,叶不凡伸手扶住她的腰,两人都愣了愣,赶紧松开,脸都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了。”师父捋着胡子笑,“下午让春莲她们看看,咱们尚武堂的‘鹰蛇同归’准能镇住文艺汇演的场子。”
正说着,叶春莲和潘珠莲提着竹篮过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腾腾的。“练完了没?尝尝我娘做的米花糕!”叶春莲把篮子往石桌上放,眼睛在叶不凡和叶月英之间转来转去,“我看你们俩刚才那招,缠得可真紧,跟长在一起似的。”
叶月英抓起块米糕就往她嘴里塞:“吃你的!再胡说我用蛇拳堵你嘴!”
潘珠莲笑着把米糕递给叶不凡:“不凡,你脸上的伤好多了。”叶不凡摸了摸脸颊,伤口确实结了痂,痒痒的,却不疼了。叶月英突然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还有点红,晚上回去记得擦药,我娘说用芦荟汁抹,不留疤。”
“知道了,管家婆。”叶不凡笑着咬了口米糕,米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心里也甜丝丝的。
练了半个小时,练了几遍,他们去学校。上午的课过得飞快。数学老师提问时,叶月英在后排用笔戳叶不凡后背,给叶不凡递小纸条,上面画着解题的步骤,字迹歪歪扭扭的,却比课本上的例题还清楚。许柔柔传作业本过来时,偷偷往叶不凡桌肚里塞了颗糖,包装纸上画着小狮子,和上次的笔记本是一个样式。叶不凡抬头看她,她红着脸摆摆手,指了指叶不凡的嗓子,又指了指叶月英,意思是让叶不凡给她。
放学时,叶不凡把糖递给叶月英:“许柔柔给的,说你练剑费嗓子。”她捏着糖纸看了看,突然往叶不凡嘴里塞:“你也练了,分你一半。”糖在嘴里化开,薄荷味混着水果香,凉丝丝的,甜到了心里。
下午去尚武堂的路上,叶木生和潘港娣在前面追打,叶宋和潘珠莲在讨论新学的数学题,叶不凡和叶月英走在后面,踢着路边的石子,谁都没说话,却一点不觉得尴尬。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的影子偶尔碰到叶不凡的影子,像两只依偎的小兽。
“叶不凡,”她突然停下脚步,踢飞一颗小石子,“文艺汇演那天,许柔柔要是想来看我们练‘鹰蛇同归’,就让她来吧。”
叶不凡愣了愣:“你不生气?”
“谁气了?她也是尚武堂的粉丝嘛,再说……多个人鼓掌不好吗?”
叶不凡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突然笑了:“好,那我跟她说。”
她“嗯”了一声,转身往前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像在唱一首开心的歌。
尚武堂的场子上,叶水仁在练双刀转圈,引得一群孩子跟着学;叶咸把三节棍舞得“哗啦”响,铁环碰撞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爷爷叶超堂在给藤牌刷清漆,老黄藤在夕阳下泛着油亮的光。
“不凡,月英,过来走位!”师父挥挥手,地上用白石灰画着歪歪扭扭的圈,“你们俩站中间,鹰爪在前,蛇拳在后,记住了?”
叶不凡和叶月英站进圈里,她的肩膀离我只有半尺远,师父喊“开始”,他们的“鹰蛇同归”在夕阳下展开:叶不凡出“鹰展翅”,叶月英接“蛇盘身”;叶不凡用“锁喉式”虚晃,叶月英以“折腰避”躲开;最后叶不凡一个转身,叶月英的胳膊缠上叶不凡的手腕,两人同时收势,动作行云流水,引得周围一片叫好。
“好个‘鹰蛇同归’!”爷爷放下漆刷,拍手叫好,“比你们师父年轻时练得还顺!”
叶月英的脸红红的,却偷偷往叶不凡身边靠了靠,小声说:“看,我说能行吧。”
“是是是,叶大侠厉害。”叶不凡笑着点头,心里暖乎乎的,像被夕阳晒透了。
回家的路上,炊烟已经升起来了,混着饭菜的香气,在暮色里飘得老远。叶月英举着她的木剑,在月光下比划着“蛇盘身”,叶不凡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和好如初的感觉,比芝麻糖还甜,比米花糕还暖。
走到分岔路口,叶月英把木剑往背上一扛:“明天早起点,师父说要练‘鹰蛇同归’的收尾式,很重要。”
“知道了。”叶不凡点点头,看着她往自家巷子走,走了两步她又回头,月光照在她脸上,眼睛亮得像星星。
“是许柔柔给的。”叶不凡笑着说。
“我知道。”她挥挥手,转身跑进巷子,拐角处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叶不凡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半块糖,是叶月英塞给的,还带着她的温暖。抬头看,月亮已经爬到了老槐树梢,清幽幽的光洒在地上,像铺了层白霜。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数学课的难题,有尚武堂的新招式,还有和叶月英一起练的“鹰蛇同归”。叶不凡知道,那些脸红心跳的瞬间,那些拌嘴又和好的日子,都是成长的味道。
“早。”叶不凡把手里的芝麻糖往她面前递,是奶奶昨天新做的,裹着厚厚的芝麻,“我娘说这个润肺,练剑费嗓子。”
她眼皮抬了抬,没接,却往叶身后瞟了瞟:“就你一个?快点去找你的许柔柔”
叶不凡没说话,把糖塞到她手里,指尖碰到她的掌心,暖暖的,“昨天的事,真对不住。跟她道歉了,她说让你别往心里去。”
叶月英剥开糖纸,咬了一小口,芝麻沾在嘴角:“谁跟她计较了?我是气你骗人。”她含着糖说话,声音有点含糊,却没了之前的冷硬,“下次再捉弄人,我就用‘蛇缠臂’把你胳膊捆一晚上。”
“不敢了不敢了。”叶不凡笑着举手投降,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晨光洒在她脸上,睫毛上的晨露闪着光,嘴角的芝麻像颗小星子,比年初二的狮头金箔还亮。
师父叶正刚背着器械箱过来,看见俩人站在一起,眼里的笑藏都藏不住:“哟,俩小冤家不闹了?正好,今天教你们新招式,‘鹰蛇同归’,得配合着练。”
“鹰蛇同归?”叶不凡和叶月英异口同声地问,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好奇。
师父把器械箱放下,打开来,里面是两副新护腕,一副绣着鹰爪,一副绣着青蛇,针脚密密的,一看就是奶奶和月英娘一起绣的。“这招是尚武堂的老招式,讲究‘鹰护蛇,蛇助鹰’,得心意相通才行。”师父拿起护腕,往他们手里塞,“不凡戴鹰爪,月英戴青蛇,试试手感。”
护腕是用软牛皮做的,贴着皮肤暖乎乎的。叶不凡刚系好带子,叶月英突然伸手碰了碰叶不凡的护腕:“针脚歪了,我帮你系。”她的手指穿过叶不凡的手腕,指尖轻轻碰到叶不凡的皮肤,像羽毛扫过,叶不凡赶紧挺直腰板,不敢乱动。她系得很认真,红头绳的穗子垂下来,扫过叶不凡的手背,痒丝丝的,却比上次自修路上的触碰更安心。
“好了。”她拍了拍叶不凡的手腕,后退半步,自己系护腕时,耳尖悄悄红了。
师父在旁边示范招式:“‘鹰蛇同归’讲究攻防一体,你出鹰爪时要留三分力,给月英的蛇拳留余地;月英缠臂时要收半分劲,别真把不凡的胳膊勒麻了。”他一边说一边比划,“先是‘鹰展翅’起势,月英你‘蛇盘身’接招,注意重心要稳……”
叶不凡扎好马步,双臂展开如鹰翼,刚要发力,叶月英的“蛇盘身”就缠了上来,她的胳膊绕着我的手臂,腰肢轻轻一拧,像青蛇绕上了鹰爪。他俩离得极近,我能闻到她头发上的肥皂香,混着芝麻糖的甜气,心里突然有点慌,招式都慢了半拍。
“走神了!”师父敲了敲叶不凡的头,“这招要的是默契,不是让你看姑娘家的辫子!叶不凡脸一红,赶紧摆好姿势,“再来!这次肯定成!”
接下来的练习顺了许多。叶不凡出“鹰击”时,叶月英总能提前用“蛇摆尾”避开;她的“灵蛇出洞”刚起势,叶不凡就知道该用“鹰爪格挡”卸力。阳光穿过树梢,在他们身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木剑碰撞的“咔嗒”声、脚步挪动的“沙沙”声,混着师父的指点声,把尚武堂的晨光烘得暖融融的。练到后来,叶月英一个没站稳,往叶不凡身上倒,叶不凡伸手扶住她的腰,两人都愣了愣,赶紧松开,脸都红得像熟透的桃子。
“不错不错,有点意思了。”师父捋着胡子笑,“下午让春莲她们看看,咱们尚武堂的‘鹰蛇同归’准能镇住文艺汇演的场子。”
正说着,叶春莲和潘珠莲提着竹篮过来,篮子里装着刚蒸好的米糕,热气腾腾的。“练完了没?尝尝我娘做的米花糕!”叶春莲把篮子往石桌上放,眼睛在叶不凡和叶月英之间转来转去,“我看你们俩刚才那招,缠得可真紧,跟长在一起似的。”
叶月英抓起块米糕就往她嘴里塞:“吃你的!再胡说我用蛇拳堵你嘴!”
潘珠莲笑着把米糕递给叶不凡:“不凡,你脸上的伤好多了。”叶不凡摸了摸脸颊,伤口确实结了痂,痒痒的,却不疼了。叶月英突然凑过来,仔细看了看:“还有点红,晚上回去记得擦药,我娘说用芦荟汁抹,不留疤。”
“知道了,管家婆。”叶不凡笑着咬了口米糕,米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心里也甜丝丝的。
练了半个小时,练了几遍,他们去学校。上午的课过得飞快。数学老师提问时,叶月英在后排用笔戳叶不凡后背,给叶不凡递小纸条,上面画着解题的步骤,字迹歪歪扭扭的,却比课本上的例题还清楚。许柔柔传作业本过来时,偷偷往叶不凡桌肚里塞了颗糖,包装纸上画着小狮子,和上次的笔记本是一个样式。叶不凡抬头看她,她红着脸摆摆手,指了指叶不凡的嗓子,又指了指叶月英,意思是让叶不凡给她。
放学时,叶不凡把糖递给叶月英:“许柔柔给的,说你练剑费嗓子。”她捏着糖纸看了看,突然往叶不凡嘴里塞:“你也练了,分你一半。”糖在嘴里化开,薄荷味混着水果香,凉丝丝的,甜到了心里。
下午去尚武堂的路上,叶木生和潘港娣在前面追打,叶宋和潘珠莲在讨论新学的数学题,叶不凡和叶月英走在后面,踢着路边的石子,谁都没说话,却一点不觉得尴尬。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她的影子偶尔碰到叶不凡的影子,像两只依偎的小兽。
“叶不凡,”她突然停下脚步,踢飞一颗小石子,“文艺汇演那天,许柔柔要是想来看我们练‘鹰蛇同归’,就让她来吧。”
叶不凡愣了愣:“你不生气?”
“谁气了?她也是尚武堂的粉丝嘛,再说……多个人鼓掌不好吗?”
叶不凡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突然笑了:“好,那我跟她说。”
她“嗯”了一声,转身往前走,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像在唱一首开心的歌。
尚武堂的场子上,叶水仁在练双刀转圈,引得一群孩子跟着学;叶咸把三节棍舞得“哗啦”响,铁环碰撞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爷爷叶超堂在给藤牌刷清漆,老黄藤在夕阳下泛着油亮的光。
“不凡,月英,过来走位!”师父挥挥手,地上用白石灰画着歪歪扭扭的圈,“你们俩站中间,鹰爪在前,蛇拳在后,记住了?”
叶不凡和叶月英站进圈里,她的肩膀离我只有半尺远,师父喊“开始”,他们的“鹰蛇同归”在夕阳下展开:叶不凡出“鹰展翅”,叶月英接“蛇盘身”;叶不凡用“锁喉式”虚晃,叶月英以“折腰避”躲开;最后叶不凡一个转身,叶月英的胳膊缠上叶不凡的手腕,两人同时收势,动作行云流水,引得周围一片叫好。
“好个‘鹰蛇同归’!”爷爷放下漆刷,拍手叫好,“比你们师父年轻时练得还顺!”
叶月英的脸红红的,却偷偷往叶不凡身边靠了靠,小声说:“看,我说能行吧。”
“是是是,叶大侠厉害。”叶不凡笑着点头,心里暖乎乎的,像被夕阳晒透了。
回家的路上,炊烟已经升起来了,混着饭菜的香气,在暮色里飘得老远。叶月英举着她的木剑,在月光下比划着“蛇盘身”,叶不凡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和好如初的感觉,比芝麻糖还甜,比米花糕还暖。
走到分岔路口,叶月英把木剑往背上一扛:“明天早起点,师父说要练‘鹰蛇同归’的收尾式,很重要。”
“知道了。”叶不凡点点头,看着她往自家巷子走,走了两步她又回头,月光照在她脸上,眼睛亮得像星星。
“是许柔柔给的。”叶不凡笑着说。
“我知道。”她挥挥手,转身跑进巷子,拐角处闪了一下,就不见了。
叶不凡摸了摸口袋里剩下的半块糖,是叶月英塞给的,还带着她的温暖。抬头看,月亮已经爬到了老槐树梢,清幽幽的光洒在地上,像铺了层白霜。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有数学课的难题,有尚武堂的新招式,还有和叶月英一起练的“鹰蛇同归”。叶不凡知道,那些脸红心跳的瞬间,那些拌嘴又和好的日子,都是成长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