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的清晨,镇中学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新书本油墨味、陈旧木质课桌气息和少年人特有汗味的特殊味道。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布满灰尘的光柱中跳跃,照亮了教室里一张张或兴奋、或紧张、或带着几分懵懂的新面孔。
叶不凡坐在靠窗的位置,身上穿着昨日那位同学的衣服。衣服有些宽大,袖口盖过了半个手背,带着淡淡的香味,干燥而温暖,将他从昨日落水的狼狈和湿冷中彻底解救出来。他下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布料,心里对那个叫严散的同学又添了几分感激。严散就坐在他斜前方的位置,依旧是一副安静的样子,低着头整理着崭新的文具盒。
叶木生被分在了一(4)班,此刻大概也在经历着同样的场景。
“叮铃铃——”
一阵略显刺耳的电铃声在走廊里响起,宣告着新学年的正式开始。
教室里嗡嗡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教室门口。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他们的班主任,木伟亮老师。他看起来相当年轻,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顶着一头浓密的黑发,一张圆圆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宽厚的嘴唇微微上扬,显得十分和气。他个子中等,身材匀称,穿着一件白衬衫,蓝色裤子,袖子挽到了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不像严厉的教官,倒像是一位敦厚可靠的兄长。
木老师走上讲台,目光温和地扫视了一圈台下几十张陌生的脸孔。他的眼神很清澈,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同学们好!”他的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乡音,听起来很舒服,“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镇中学,成为初一(2)班的一员。我叫木伟亮,木头的木,伟大的伟,明亮的亮。这一年,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他的开场白没有高谈阔论,简单朴实,却像一股暖流,瞬间缓解了教室里紧绷的气氛。不少同学都暗暗松了口气。
“进了中学,就是少年了。”木老师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认真起来,“少年,就要有少年的规矩和责任。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今天第一课,不讲书本知识,咱们先讲讲规矩。”他的语气依旧温和,但话语里的分量却沉甸甸的。
他拿起一根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遵纪、守时、勤奋、友爱”。
“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一(2)班的班训,也是我对大家最基本的要求。”木老师转过身,指着那八个字,逐条解释起来。
“遵纪,就是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课堂纪律,宿舍纪律,食堂纪律,样样都要守。守时,就是要有时间观念,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早退,做事不拖拉。勤奋,这个不用我多说,读书没有捷径,就是靠勤学苦练,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友爱,”他顿了顿,目光在同学们脸上缓缓扫过,尤其在叶不凡和严散身上停留了一瞬,“就是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大家来自不同的村子,能聚在一个班是缘分。同学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不能打架斗殴,不能欺负弱小。看到同学有困难,要伸出援手。”
木老师的话,没有疾言厉色,却字字清晰,句句落在实处。他讲起课堂上的坐姿,自习课的安静,作业的按时完成;讲起宿舍的内务整理,熄灯后的纪律;讲起食堂排队打饭的秩序,爱惜粮食的道理……事无巨细,却条理分明。他偶尔会举一些浅显的例子,甚至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原本枯燥的规矩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叶不凡坐在台下,静静地听着。木老师那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像山涧清泉,缓缓流入他因昨日波折而有些纷乱的心田。丹田处那温顺的暖流,似乎也随着这平和而有力的训导,缓缓流淌着,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宁感。这位圆脸宽嘴的老师,身上没有赖老师那种饱经风霜的沧桑和沉重的责任感,却自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和亲和。他讲的这些规矩,朴实无华,却正是叶不凡此刻所需要的——一个清晰、有序、可以让他沉下心来、专注于“战场”的环境。
“好了,班规班纪,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记住这八个字,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以后咱们慢慢磨合。”木老师结束了训话,脸上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现在,咱们得开始干活了。新书到了,在教务处仓库堆着呢。需要几位力气大点的男同学去搬回来,发给大家。”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有七八个男生举起了手,包括叶不凡。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用行动证明自己,也回报一点什么。
木老师目光扫过举手的人,点了包括叶不凡、严散在内的四个个子相对高壮些的男生:“叶不凡、严散、王波头、李尚,你们四个去吧。路上小心,书挺沉的。”
被点到名的叶不凡心中一暖,和严散对视了一眼。严散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只是默默站起身。四人跟着木老师走出教室,穿过喧闹的走廊,走向位于学校角落的教务处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浓重的油墨和纸张的混合气味。成捆成捆崭新的课本,用粗糙的麻绳捆扎着,堆积如山。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散发着知识特有的、诱人又沉重的气息。
“每人先搬一捆语文,一捆数学。量力而行,别逞强,多跑两趟也没关系。”木老师叮嘱道。
叶不凡走到一摞语文书前,弯下腰,双手抓住麻绳。沉!真沉!这一捆书的分量,远超他的想象,几乎赶得上他家里那袋最重的谷子。他深吸一口气,丹田暖流悄然运转,一股力量涌向双臂。他低喝一声,腰腿发力,将这捆沉重的书本稳稳地抱了起来。旁边的严散同样沉默地抱起了一捆,动作干净利落。
四个人,抱着沉重的书捆,小心翼翼地走出仓库,沿着走廊往回走。书本的重量压在手臂上,麻绳勒得手掌生疼,汗水很快从额角渗出。但没有人抱怨。叶不凡感受着书本沉甸甸的分量,心中却涌起一种奇异的踏实感。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屈辱和愤怒,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通往未来的阶梯。
回到教室,在木老师的指挥下,四人将书放在讲台旁的空地上。拆开麻绳,崭新的课本散发着油墨的清香,整齐地码放好。
“来,大家排好队,按学号顺序,上来领书!”木老师招呼着。
同学们兴奋又期待地排起了长队。叶不凡和严散他们几个搬书的,也暂时充当了分发员。叶不凡拿起一本墨绿色封面的语文课本,郑重地将书递给排在第一位的同学,看着对方脸上洋溢的喜悦,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本、两本……崭新的课本通过他的手,传递到一个个同学手中。教室里充满了翻动书页的哗啦声和低低的惊叹声。
当最后一本书发完,叶不凡直起有些酸痛的腰,看着讲台上空空如也的地面,再看看教室里每个同学面前都摆放着的新书,脸上露出了开学以来第一个真正放松而满足的笑容。尽管这笑容很浅,很快又被他惯常的沉静所掩盖。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严散,严散也正好看向他。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言语,却仿佛交换了某种默契。
丹田处的暖流,温顺地流淌着,带着一种对新开始的期许和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珍视。
新的章程,在木伟亮老师温和而坚定的训导中,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分发中,在少年们沉甸甸的臂膀和微微出汗的额头上,正式翻开了第一页。叶不凡的“战场”,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和可供他挥洒的“武器”。他攥紧了手中属于自己的那套崭新的课本,指节微微泛白,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专注。
        叶不凡坐在靠窗的位置,身上穿着昨日那位同学的衣服。衣服有些宽大,袖口盖过了半个手背,带着淡淡的香味,干燥而温暖,将他从昨日落水的狼狈和湿冷中彻底解救出来。他下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布料,心里对那个叫严散的同学又添了几分感激。严散就坐在他斜前方的位置,依旧是一副安静的样子,低着头整理着崭新的文具盒。
叶木生被分在了一(4)班,此刻大概也在经历着同样的场景。
“叮铃铃——”
一阵略显刺耳的电铃声在走廊里响起,宣告着新学年的正式开始。
教室里嗡嗡的议论声渐渐平息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教室门口。一个身影走了进来。
来人正是他们的班主任,木伟亮老师。他看起来相当年轻,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顶着一头浓密的黑发,一张圆圆的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宽厚的嘴唇微微上扬,显得十分和气。他个子中等,身材匀称,穿着一件白衬衫,蓝色裤子,袖子挽到了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不像严厉的教官,倒像是一位敦厚可靠的兄长。
木老师走上讲台,目光温和地扫视了一圈台下几十张陌生的脸孔。他的眼神很清澈,带着一种天然的亲和力。
“同学们好!”他的声音清亮,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乡音,听起来很舒服,“首先,欢迎大家来到镇中学,成为初一(2)班的一员。我叫木伟亮,木头的木,伟大的伟,明亮的亮。这一年,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他的开场白没有高谈阔论,简单朴实,却像一股暖流,瞬间缓解了教室里紧绷的气氛。不少同学都暗暗松了口气。
“进了中学,就是少年了。”木老师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认真起来,“少年,就要有少年的规矩和责任。国有国法,校有校纪,班有班规。今天第一课,不讲书本知识,咱们先讲讲规矩。”他的语气依旧温和,但话语里的分量却沉甸甸的。
他拿起一根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遵纪、守时、勤奋、友爱”。
“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一(2)班的班训,也是我对大家最基本的要求。”木老师转过身,指着那八个字,逐条解释起来。
“遵纪,就是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课堂纪律,宿舍纪律,食堂纪律,样样都要守。守时,就是要有时间观念,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早退,做事不拖拉。勤奋,这个不用我多说,读书没有捷径,就是靠勤学苦练,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友爱,”他顿了顿,目光在同学们脸上缓缓扫过,尤其在叶不凡和严散身上停留了一瞬,“就是要团结同学,互相帮助。大家来自不同的村子,能聚在一个班是缘分。同学之间要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不能打架斗殴,不能欺负弱小。看到同学有困难,要伸出援手。”
木老师的话,没有疾言厉色,却字字清晰,句句落在实处。他讲起课堂上的坐姿,自习课的安静,作业的按时完成;讲起宿舍的内务整理,熄灯后的纪律;讲起食堂排队打饭的秩序,爱惜粮食的道理……事无巨细,却条理分明。他偶尔会举一些浅显的例子,甚至开个无伤大雅的小玩笑,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原本枯燥的规矩也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叶不凡坐在台下,静静地听着。木老师那温和而坚定的声音,像山涧清泉,缓缓流入他因昨日波折而有些纷乱的心田。丹田处那温顺的暖流,似乎也随着这平和而有力的训导,缓缓流淌着,带来一种奇异的安宁感。这位圆脸宽嘴的老师,身上没有赖老师那种饱经风霜的沧桑和沉重的责任感,却自有一种让人信服的沉稳和亲和。他讲的这些规矩,朴实无华,却正是叶不凡此刻所需要的——一个清晰、有序、可以让他沉下心来、专注于“战场”的环境。
“好了,班规班纪,今天就先讲到这里。记住这八个字,记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以后咱们慢慢磨合。”木老师结束了训话,脸上又恢复了温和的笑容,“现在,咱们得开始干活了。新书到了,在教务处仓库堆着呢。需要几位力气大点的男同学去搬回来,发给大家。”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有七八个男生举起了手,包括叶不凡。他下意识地想站起来,用行动证明自己,也回报一点什么。
木老师目光扫过举手的人,点了包括叶不凡、严散在内的四个个子相对高壮些的男生:“叶不凡、严散、王波头、李尚,你们四个去吧。路上小心,书挺沉的。”
被点到名的叶不凡心中一暖,和严散对视了一眼。严散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只是默默站起身。四人跟着木老师走出教室,穿过喧闹的走廊,走向位于学校角落的教务处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浓重的油墨和纸张的混合气味。成捆成捆崭新的课本,用粗糙的麻绳捆扎着,堆积如山。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散发着知识特有的、诱人又沉重的气息。
“每人先搬一捆语文,一捆数学。量力而行,别逞强,多跑两趟也没关系。”木老师叮嘱道。
叶不凡走到一摞语文书前,弯下腰,双手抓住麻绳。沉!真沉!这一捆书的分量,远超他的想象,几乎赶得上他家里那袋最重的谷子。他深吸一口气,丹田暖流悄然运转,一股力量涌向双臂。他低喝一声,腰腿发力,将这捆沉重的书本稳稳地抱了起来。旁边的严散同样沉默地抱起了一捆,动作干净利落。
四个人,抱着沉重的书捆,小心翼翼地走出仓库,沿着走廊往回走。书本的重量压在手臂上,麻绳勒得手掌生疼,汗水很快从额角渗出。但没有人抱怨。叶不凡感受着书本沉甸甸的分量,心中却涌起一种奇异的踏实感。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屈辱和愤怒,而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通往未来的阶梯。
回到教室,在木老师的指挥下,四人将书放在讲台旁的空地上。拆开麻绳,崭新的课本散发着油墨的清香,整齐地码放好。
“来,大家排好队,按学号顺序,上来领书!”木老师招呼着。
同学们兴奋又期待地排起了长队。叶不凡和严散他们几个搬书的,也暂时充当了分发员。叶不凡拿起一本墨绿色封面的语文课本,郑重地将书递给排在第一位的同学,看着对方脸上洋溢的喜悦,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一本、两本……崭新的课本通过他的手,传递到一个个同学手中。教室里充满了翻动书页的哗啦声和低低的惊叹声。
当最后一本书发完,叶不凡直起有些酸痛的腰,看着讲台上空空如也的地面,再看看教室里每个同学面前都摆放着的新书,脸上露出了开学以来第一个真正放松而满足的笑容。尽管这笑容很浅,很快又被他惯常的沉静所掩盖。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严散,严散也正好看向他。两人目光在空中短暂交汇,没有言语,却仿佛交换了某种默契。
丹田处的暖流,温顺地流淌着,带着一种对新开始的期许和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珍视。
新的章程,在木伟亮老师温和而坚定的训导中,在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新书分发中,在少年们沉甸甸的臂膀和微微出汗的额头上,正式翻开了第一页。叶不凡的“战场”,终于有了清晰的轮廓和可供他挥洒的“武器”。他攥紧了手中属于自己的那套崭新的课本,指节微微泛白,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