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张良欲言又止。
他本以为张开地会趁着姬无夜死后的权力真空,重返朝堂争权,做一位独揽大权的丞相,却没想到祖父竟选择在这个时刻急流勇退,远离朝堂。
但这正是张良最希望看到的。张开地年事已高,虽然身体保养尚可,但若继续操劳,恐怕也不过两三年的寿命。张良原计划等自己修为突破后为祖父炼制延寿丹药,没想到他主动放下了权势。
这样平静修养,或许还能多活些年,若再辅以养生 ,有张良在旁照顾,活过百岁也并非不可能。
“子房,从今天起,你就是张家家主了。今后张家如何行事,全交由你决定,我不再过问。”张开地突然说道。
“祖父……”张良一时语塞。
“不必多说,张家交给你,我放心。”张开地直接说道,“以后你想怎么做,都不必向我禀报。族中若有不服者,按家规处置便是。”
对于家主之位,张良并无兴趣,但这是他的责任,无法推卸。
张良郑重起身,深施一礼,朗声道:“祖父放心,张家在我手中,绝不会没落!”
“嗯。”
张开地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古朴令牌递给张良,正是张家家主令。
张家五代为韩相,嫡系虽仅张良一人,但旁支遍布韩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旁支为主家效力,也受主家庇护,血脉相连,利益与共。
一时间,张良还真没想好如何安排整个家族。
张开地退出韩国朝堂,张良也不打算进入,这意味着张家五代为相的传统将在这一代终结。张良虽不觉可惜,但对族中众人影响深远。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总有解决的办法。”张良心中轻叹。
突然,从小院深处涌起一股霸道雄浑的气息,带着凶戾之感,弥漫在空气中。
“虎豹炼体真诀的气息,看来是张离已步入宗师境界,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值得庆贺!”张良开怀笑道。
“炼体宗师?”无双鬼望向张离所在的方向,眼中燃起炽热,更浮现出强烈的战意。
不久,一道魁梧身影大步走近,正是张离。
“见过相国,见过公子!”张离向二人行礼,单膝跪地。
“起来吧。”张良含笑应道,坦然接受了他的大礼。
目睹张离突破,除了张开地与弄玉,其余人眼中皆涌起炙热的羡慕。宗师如龙,跨越此境便是天地之别,他们怎能不心生向往。
“你们也勤加修炼,日后同样有机会突破宗师。至于张离,切莫松懈,宗师并非武道终点,仍需继续前行。”张良勉励道。
“遵命!”众人齐声应和。
“既然张离出关,就由他负责府中守卫,我回去闭关修炼了。”张良向张开地拱手一礼,随即转身离去。
百死战体带来的反噬,令张良体内如蚁啃刀割,疼痛难耐。尽管他持续运转真元修复,痛楚却丝毫未减。
回到房中,张良立即盘膝打坐,调息疗伤。
《太虚炼体诀》主修肉身,辅修真元,不仅使肉身强横无比,恢复速度也远超寻常。普通伤势几个呼吸间便能愈合。
但《百死战体》造成的伤势却不同。张良体内无数细微伤口处,仿佛有什么阻碍着愈合,每修复一处损伤,都需耗费十倍乃至数十倍的心力。
然而,一旦这些遍布全身的损伤得以复原,就相当于对肉身进行再度淬炼,能极大夯实根基、强化体魄。
在修仙界,有些疯狂之人修炼《百死战体》,并非为了提升战力,而是为了以此炼体,打磨根基。
张良选择《百死战体》,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就在张良于府中闭关疗伤、淬体固基之时,外界早已天翻地覆。
王宫深处,韩王虽被潮女妖以药物所控,但因中毒尚浅,仍保有一分理智,并未对她言听计从。
此时,韩王刚得知姬无夜被张良当众斩杀的消息,心中狂喜难抑。
韩王虽昏庸无能,却也不蠢,早知姬无夜权势熏天、不将王室放在眼里,只是自己一直缺乏铲除他的胆量。
如今姬无夜身死,韩王自然想趁机收回他手中的权柄。而对张良,韩王虽心存忌惮,却并未起杀心。
正如张良所料,韩王既不敢动姬无夜,自然也不敢对张良下手。
宗师高手,除非陷入大军重围,或遭数名同阶强者围攻,否则极难殒落。更何况张家在韩国的根基深厚,杀张良无异于动摇国本。
“赏赐,拉拢!”韩王心中立刻浮现出这两个念头。
“明珠,依你之见,寡人该如何赏赐张家那位少年宗师?”韩王侧首望向潮女妖明珠夫人。
潮女妖眼中掠过一丝迟疑。此事来得太过突然,她收到消息的时辰与韩王几乎同时,尚未与白亦非商议,一时不敢妄下定论。
只得柔声应道:“大王,赏赐之事不妨稍缓,且观朝中动向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四公子与九公子已在宫中候驾多时了。”
“也罢,且听听他们的见解。”韩王颔首道。
片刻后韩王临朝,只见韩非与韩宇早已静候宫阙之中。二人亦是刚得消息便匆匆赶来,同行的还有更早入宫的韩国太子。
“太子殿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将军怎会突然殒命?”韩宇急不可耐地追问。
失去姬无夜庇佑的太子,此刻在韩宇眼中甚至不及韩非具有威胁。他唯恐太子已得张良扶持,故而迫切想要探明虚实。
太子本就心绪不宁,见有人问起,当即把日间所见所闻尽数道来。
韩宇闻言暗舒一口气——看来张良并非意在扶持太子,不过借势而为。
韩非却微微蹙眉。虽得张良提前示意,仍觉此番动作太过迅疾,连自己都措手不及。转念又想,铲除姬无夜虽会引发短暂动荡,然此祸早除早好,从长远计,张良此举于韩国利大于弊。
“可这又是一件超脱掌控之事。张子房啊张子房,我该谢你还是怨你?”韩非暗自思忖。
忽闻殿外脚步声起。
不过须臾,十余名大臣鱼贯入殿,皆是闻讯赶来的朝臣。正要行礼寒暄,韩王驾临。
“大将军身故,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韩王开门见山,问得含糊其辞。但熟知韩王者,皆能从那眼底窥见一丝喜色。
“张子房刺杀大将军,理当处以极刑!”当即有官员出列高呼。
这自是姬无夜一系的官员,可惜过于急躁,说罢竟无人附和,反倒招来诸多异样目光。
“臣听闻二人乃是切磋武艺,张良失手误杀大将军。”另一官员朗声道,“况且大将军平日嚣张跋扈,上不尊王命,下不恤民情,死不足惜!”
此番言论显然出自张家一系的官员。既已烙上张家印记,自然要不遗余力为张良开脱。
顷刻间双方争执不下,虽有人主张严惩张良,然胆敢直言者终究寥寥。争论焦点多集中于如何定论姬无夜之事。
有人认为姬无夜是国贼,死不足惜;也有人主张应予以厚葬,并追封高爵。说到底,不过是各为其利罢了。
姬无夜一派的人唯恐遭到清算,其他派系则想趁势追击,多争一份权柄。
一时间,朝堂喧哗如市,韩王也看清了众臣各自的心思。
“父王,眼下当务之急,不是如何料理大将军的后事,而是防备他国来犯。一旦姬无夜身死的消息传出,恐怕别国便会趁机攻打韩国,这才是重中之重!”
韩非突然迈步上前,看也不看争执不休的群臣,目光灼灼地望向韩王。
与此同时,四公子韩宇也站了出来,附议道:“九弟所言极是。秦、魏两国早已对我国土虎视眈眈,若得知大将军身亡,极可能发兵来攻,不可不防!”
“该如何防?”韩王强作镇定,额角却渗出冷汗。没了姬无夜,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布防边境。
“父王,相国府公子张良武艺高强,精通谋略,可派往边境防备魏国;血衣侯白亦非,则可前往边境抵御秦国。”韩宇显然早有打算,立即献上对策。
此计确实不错,既能将张良与白亦非调离新郑,又可有效防备外敌。
韩王动心了。
众官员也停止了争执——若韩国遭外敌入侵,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唯有韩非微微蹙眉。调白亦非戍边自是妥当,韩国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多,白亦非恰是其中翘楚。但调派张良,韩非心中却没底:张良会愿意为韩国效力吗?
就在此时,白亦非忽然出现在宫门外。
“血衣侯,大将军身亡,为防外敌来犯,需你即刻返回边境驻守,你意下如何?”韩王问道。
“自无不可。”白亦非语气冰冷地应下。
他手握十万兵权,在新郑城中或受掣肘,一旦回到军中,便无人能制。
韩非心中暗凛。他深知,若放白亦非回军中掌兵,届时拥兵自重,韩国便再无人能奈何他。可若不派他去,又有谁能统帅那十万雄师?那支军队,向来只效忠于白亦非与姬无夜。
若换将前往,非但无法御敌,恐怕还会引发内乱。而一旦白亦非在外拥兵,再想动潮女妖就更难了。
“该如何是好?”韩非心中焦灼,忽然察觉今日朝堂似乎少了什么,眼中倏然一亮。
“父王,此事关系重大,不必急于定夺,还是请相国大人一同商议吧!”韩非忽然提议。
“啊,是了是了,确实该请相国商议。对了,张相国何在?”韩王恍然道。
“相国因病告假,在家休养。”韩非含笑回答。
“既如此,老九你就代我去探望相国,再从宫中带些良药补品去吧。”韩王吩咐道。
这可以视为一种友好的表示,也让张开地能够安心。
“相国大人平日对我多有教诲,我愿随九弟一同前去探望相国大人。”韩宇忽然提议道。
明眼人都能看出,姬无夜死后,张良极有可能被誉为寒国第一强者,而张开地身居高位,张家的崛起已不可阻挡,甚至可能极大地影响寒国王储的选定。此时不加以拉拢,更待何时?
一场宫廷议事,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寒国如今内忧外患,令人忧心不已。
        他本以为张开地会趁着姬无夜死后的权力真空,重返朝堂争权,做一位独揽大权的丞相,却没想到祖父竟选择在这个时刻急流勇退,远离朝堂。
但这正是张良最希望看到的。张开地年事已高,虽然身体保养尚可,但若继续操劳,恐怕也不过两三年的寿命。张良原计划等自己修为突破后为祖父炼制延寿丹药,没想到他主动放下了权势。
这样平静修养,或许还能多活些年,若再辅以养生 ,有张良在旁照顾,活过百岁也并非不可能。
“子房,从今天起,你就是张家家主了。今后张家如何行事,全交由你决定,我不再过问。”张开地突然说道。
“祖父……”张良一时语塞。
“不必多说,张家交给你,我放心。”张开地直接说道,“以后你想怎么做,都不必向我禀报。族中若有不服者,按家规处置便是。”
对于家主之位,张良并无兴趣,但这是他的责任,无法推卸。
张良郑重起身,深施一礼,朗声道:“祖父放心,张家在我手中,绝不会没落!”
“嗯。”
张开地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枚古朴令牌递给张良,正是张家家主令。
张家五代为韩相,嫡系虽仅张良一人,但旁支遍布韩国,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旁支为主家效力,也受主家庇护,血脉相连,利益与共。
一时间,张良还真没想好如何安排整个家族。
张开地退出韩国朝堂,张良也不打算进入,这意味着张家五代为相的传统将在这一代终结。张良虽不觉可惜,但对族中众人影响深远。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总有解决的办法。”张良心中轻叹。
突然,从小院深处涌起一股霸道雄浑的气息,带着凶戾之感,弥漫在空气中。
“虎豹炼体真诀的气息,看来是张离已步入宗师境界,今天真是双喜临门,值得庆贺!”张良开怀笑道。
“炼体宗师?”无双鬼望向张离所在的方向,眼中燃起炽热,更浮现出强烈的战意。
不久,一道魁梧身影大步走近,正是张离。
“见过相国,见过公子!”张离向二人行礼,单膝跪地。
“起来吧。”张良含笑应道,坦然接受了他的大礼。
目睹张离突破,除了张开地与弄玉,其余人眼中皆涌起炙热的羡慕。宗师如龙,跨越此境便是天地之别,他们怎能不心生向往。
“你们也勤加修炼,日后同样有机会突破宗师。至于张离,切莫松懈,宗师并非武道终点,仍需继续前行。”张良勉励道。
“遵命!”众人齐声应和。
“既然张离出关,就由他负责府中守卫,我回去闭关修炼了。”张良向张开地拱手一礼,随即转身离去。
百死战体带来的反噬,令张良体内如蚁啃刀割,疼痛难耐。尽管他持续运转真元修复,痛楚却丝毫未减。
回到房中,张良立即盘膝打坐,调息疗伤。
《太虚炼体诀》主修肉身,辅修真元,不仅使肉身强横无比,恢复速度也远超寻常。普通伤势几个呼吸间便能愈合。
但《百死战体》造成的伤势却不同。张良体内无数细微伤口处,仿佛有什么阻碍着愈合,每修复一处损伤,都需耗费十倍乃至数十倍的心力。
然而,一旦这些遍布全身的损伤得以复原,就相当于对肉身进行再度淬炼,能极大夯实根基、强化体魄。
在修仙界,有些疯狂之人修炼《百死战体》,并非为了提升战力,而是为了以此炼体,打磨根基。
张良选择《百死战体》,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就在张良于府中闭关疗伤、淬体固基之时,外界早已天翻地覆。
王宫深处,韩王虽被潮女妖以药物所控,但因中毒尚浅,仍保有一分理智,并未对她言听计从。
此时,韩王刚得知姬无夜被张良当众斩杀的消息,心中狂喜难抑。
韩王虽昏庸无能,却也不蠢,早知姬无夜权势熏天、不将王室放在眼里,只是自己一直缺乏铲除他的胆量。
如今姬无夜身死,韩王自然想趁机收回他手中的权柄。而对张良,韩王虽心存忌惮,却并未起杀心。
正如张良所料,韩王既不敢动姬无夜,自然也不敢对张良下手。
宗师高手,除非陷入大军重围,或遭数名同阶强者围攻,否则极难殒落。更何况张家在韩国的根基深厚,杀张良无异于动摇国本。
“赏赐,拉拢!”韩王心中立刻浮现出这两个念头。
“明珠,依你之见,寡人该如何赏赐张家那位少年宗师?”韩王侧首望向潮女妖明珠夫人。
潮女妖眼中掠过一丝迟疑。此事来得太过突然,她收到消息的时辰与韩王几乎同时,尚未与白亦非商议,一时不敢妄下定论。
只得柔声应道:“大王,赏赐之事不妨稍缓,且观朝中动向再议。眼下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局——四公子与九公子已在宫中候驾多时了。”
“也罢,且听听他们的见解。”韩王颔首道。
片刻后韩王临朝,只见韩非与韩宇早已静候宫阙之中。二人亦是刚得消息便匆匆赶来,同行的还有更早入宫的韩国太子。
“太子殿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将军怎会突然殒命?”韩宇急不可耐地追问。
失去姬无夜庇佑的太子,此刻在韩宇眼中甚至不及韩非具有威胁。他唯恐太子已得张良扶持,故而迫切想要探明虚实。
太子本就心绪不宁,见有人问起,当即把日间所见所闻尽数道来。
韩宇闻言暗舒一口气——看来张良并非意在扶持太子,不过借势而为。
韩非却微微蹙眉。虽得张良提前示意,仍觉此番动作太过迅疾,连自己都措手不及。转念又想,铲除姬无夜虽会引发短暂动荡,然此祸早除早好,从长远计,张良此举于韩国利大于弊。
“可这又是一件超脱掌控之事。张子房啊张子房,我该谢你还是怨你?”韩非暗自思忖。
忽闻殿外脚步声起。
不过须臾,十余名大臣鱼贯入殿,皆是闻讯赶来的朝臣。正要行礼寒暄,韩王驾临。
“大将军身故,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韩王开门见山,问得含糊其辞。但熟知韩王者,皆能从那眼底窥见一丝喜色。
“张子房刺杀大将军,理当处以极刑!”当即有官员出列高呼。
这自是姬无夜一系的官员,可惜过于急躁,说罢竟无人附和,反倒招来诸多异样目光。
“臣听闻二人乃是切磋武艺,张良失手误杀大将军。”另一官员朗声道,“况且大将军平日嚣张跋扈,上不尊王命,下不恤民情,死不足惜!”
此番言论显然出自张家一系的官员。既已烙上张家印记,自然要不遗余力为张良开脱。
顷刻间双方争执不下,虽有人主张严惩张良,然胆敢直言者终究寥寥。争论焦点多集中于如何定论姬无夜之事。
有人认为姬无夜是国贼,死不足惜;也有人主张应予以厚葬,并追封高爵。说到底,不过是各为其利罢了。
姬无夜一派的人唯恐遭到清算,其他派系则想趁势追击,多争一份权柄。
一时间,朝堂喧哗如市,韩王也看清了众臣各自的心思。
“父王,眼下当务之急,不是如何料理大将军的后事,而是防备他国来犯。一旦姬无夜身死的消息传出,恐怕别国便会趁机攻打韩国,这才是重中之重!”
韩非突然迈步上前,看也不看争执不休的群臣,目光灼灼地望向韩王。
与此同时,四公子韩宇也站了出来,附议道:“九弟所言极是。秦、魏两国早已对我国土虎视眈眈,若得知大将军身亡,极可能发兵来攻,不可不防!”
“该如何防?”韩王强作镇定,额角却渗出冷汗。没了姬无夜,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布防边境。
“父王,相国府公子张良武艺高强,精通谋略,可派往边境防备魏国;血衣侯白亦非,则可前往边境抵御秦国。”韩宇显然早有打算,立即献上对策。
此计确实不错,既能将张良与白亦非调离新郑,又可有效防备外敌。
韩王动心了。
众官员也停止了争执——若韩国遭外敌入侵,对他们有百害而无一利。
唯有韩非微微蹙眉。调白亦非戍边自是妥当,韩国能征善战的将领不多,白亦非恰是其中翘楚。但调派张良,韩非心中却没底:张良会愿意为韩国效力吗?
就在此时,白亦非忽然出现在宫门外。
“血衣侯,大将军身亡,为防外敌来犯,需你即刻返回边境驻守,你意下如何?”韩王问道。
“自无不可。”白亦非语气冰冷地应下。
他手握十万兵权,在新郑城中或受掣肘,一旦回到军中,便无人能制。
韩非心中暗凛。他深知,若放白亦非回军中掌兵,届时拥兵自重,韩国便再无人能奈何他。可若不派他去,又有谁能统帅那十万雄师?那支军队,向来只效忠于白亦非与姬无夜。
若换将前往,非但无法御敌,恐怕还会引发内乱。而一旦白亦非在外拥兵,再想动潮女妖就更难了。
“该如何是好?”韩非心中焦灼,忽然察觉今日朝堂似乎少了什么,眼中倏然一亮。
“父王,此事关系重大,不必急于定夺,还是请相国大人一同商议吧!”韩非忽然提议。
“啊,是了是了,确实该请相国商议。对了,张相国何在?”韩王恍然道。
“相国因病告假,在家休养。”韩非含笑回答。
“既如此,老九你就代我去探望相国,再从宫中带些良药补品去吧。”韩王吩咐道。
这可以视为一种友好的表示,也让张开地能够安心。
“相国大人平日对我多有教诲,我愿随九弟一同前去探望相国大人。”韩宇忽然提议道。
明眼人都能看出,姬无夜死后,张良极有可能被誉为寒国第一强者,而张开地身居高位,张家的崛起已不可阻挡,甚至可能极大地影响寒国王储的选定。此时不加以拉拢,更待何时?
一场宫廷议事,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寒国如今内忧外患,令人忧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