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张良神色不变,似完全不顾祖父安危,一心要杀韩非。
“哼!”
张开地冷哼一声,步法瞬变,竟在刹那间避开魏无忌的突袭。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昔日文弱之臣,养生 虽非专攻杀伐,却也丝毫不逊于此世武学。
尽管张开地如今只有筑基后期的修为,无法与魏无忌这样的宗师高手抗衡,但依旧能勉强抵挡几招。更何况,张良向来重视祖父的安危,必然为他准备了保命的手段。短时间内,魏无忌难以对张开地造成实质伤害。
而张良却足以在这片刻之间斩杀韩非。他长剑一挥,三道剑影同时袭向韩非,直取性命。危急关头,一直静观的荀况终于无法坐视。他仅有两名亲传弟子,李斯已被吕不韦带去蜀中,而韩非更是他极为看重之人,绝不能眼睁睁看他丧命。
此前,荀况未曾料到张良竟不顾张开地安危,更未想到张开地能在魏无忌面前支撑数招。他当即欲出手相救,但赤松子立刻挥剑阻拦,全力一击,只为拖延荀况一瞬。“退开!”荀况急切挥袖,卷动天地之力,意图逼退赤松子,可对方丝毫不退,二人交手的刹那间,荀况已不得不硬接赤松子第二剑。
他拼着肩胛被刺穿,仍是救下了韩非。然而终究迟了一步,张良在那一瞬剑势一转,斩断了韩非的左臂。
张良冷哼一声,见韩非已被救走,便知再难取其性命,于是转身攻向魏无忌。魏无忌心中苦笑,他本不愿卷入此战,方才为救韩非,只得对张开地出手,以求迫使张良回防。然而局势瞬息万变,荀况受伤,韩非断臂,而他自己,也将面临张良的剑锋。面对张良的攻势,魏无忌神情凝重,全力迎战——他虽为宗师,可年老力衰,境界亦非张良对手。
张良长剑递出,并未对魏无忌起杀心,他看得出魏无忌先前攻击张开地只为搭救韩非,气息间未露杀机,仅是想制住对方。
然而不杀不意味着纵容,张良眼下还需留着魏无忌,以备后用。
剑光一闪,魏无忌应势而退,张良已收剑静立,护在张开地身侧。
此时不止这一处在交手,魏无忌随身带来的宗师护卫亦被张离截住,无法援手。
山下另有三百余人穿阵入山,却被地风水火四人与三百私兵拦在半途。焰灵姬、无双鬼、墨鸦、白凤等人亦在其中,与来人对峙。
这批人中大多意在拉拢张良入盟,并无强烈敌意,因此双方一时僵持。
“放他们上来。”张良语声清冷,却如惊雷响彻道场。
私兵与麾下高手立时收阵回撤,井然有序地退至张良身后。
对面那三百多人也纷纷聚向荀况身旁。
张良目光如冰,杀机隐现。
他举手一扬,虚空中霎时凝结无数长剑,每一柄皆牵引天地之力,锐气逼人。
“去。”
剑雨四散,道场中顿时响起十数声惨叫。
方才对峙之时,早有十余人暗中潜行,企图接近张良的密库与药园。
张良毫不留情,借阵法之力将其尽数诛灭。
人群中数人脸色顿变,显然知晓死者身份。
“张公子,此举未免太过……”有人仗着人多开口。
“过分?”张良冷笑未落,虚空中一柄长剑已贯下,说话之人当场断为两截。
荀况眉头微蹙,却未阻拦。他虽与那人同列,却也不耻其心术。更何况此刻他正全力推演剑阵玄机,阵中隐隐传来的危机感令他不敢分神。
即便赤松子带伤在身,若与剑阵相合、拼死一战,荀况亦难言必胜。
张良不再多言,再度引动阵法,漫天剑气凝结如云,悬于三百人头顶,凛凛欲落。
剑光森然,众人皆惊。
哪怕清楚张良未必会将他们全部斩杀,可万一他真的动手了呢?
尤其当许多人看见荀子肩头的血迹,以及韩非断裂的手臂时,忽然之间,对这次行动的信心动摇了,原先那份底气也消散无踪。
再迎上张良那带着杀意的目光,一些跟风而来的人,不由得心里发怵。
“未经邀请,擅自闯入阵中,诸位是不是该给我一个交代?”
张良冷眼望着对面一群人,他身后,三百私兵刀剑齐出,弓弦拉满,半空中凝聚的剑气愈来愈密,仿佛无垠无际,让人不寒而栗。
荀况沉默不语,正检视韩非的伤势。张良那一剑不仅斩断韩非一臂,凌厉的剑气更伤及他的肺腑,若不及时驱散剑气,恐怕会留下隐患。
而韩非,即便身受重伤,眼中的锋芒却愈发锐利,死死盯着张良道:“事已至此,何必多言。你既选择投靠秦国,就是我等敌人。今日之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要杀了你,夺走你的炼丹与炼器之术,我们照样能成事!”
“好一个搬弄口舌之徒,看来你是想拉所有人陪你一起报仇!”张良冷笑一声,转向荀子问道:“荀况,你还有什么话说?”
赤松子也冷冷注视着荀况,似乎随时准备出手。
荀况此刻左右为难。
他此来本只是为帮韩非破阵,并未打算亲自出手交战。可眼下不只自己受伤,徒弟韩非也重伤,无论如何都不占理——他违规救下韩非,先前破阵也属越矩。
战,不可行。
若荀况继续出手,有赤松子阻拦,并无多少胜算,还可能加重伤势。一旦冲突升级,儒家与天宗的仇怨便深了。尤其赤松子已突破境界,荀况实在不敢过分得罪天宗。
不战,也不行。
若他袖手旁观,韩非恐怕难逃一死,而随韩非前来的三百多名各国权贵,也将损失惨重。到那时,儒家与韩非皆进退两难。
“荀况,你若此刻退去,我与儒家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张良冷冷说道。
“若我不退呢?”荀况微微愠怒,他已多年未被如此直呼其名。
“不退,那你尽管试试能否杀了我。若不能,今后奇异楼将以丹药与神兵为赏,永久悬赏你儒家弟子。”张良寒声回应。
荀况身后的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倘若当真如此悬赏,不出一年半载,儒家必将元气大伤,沦为众矢之的,到那时便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荀况怒不可遏,袖中双手微微颤抖。他此次前来寒国并非代表儒家,仅是私人行为。毕竟到了他们这般境界,本不该轻易插手寻常纷争。
他原以为只要协助韩非开启阵法,让韩非联络的人马进入,便能轻易迫使张良就范,加 盟。甚至可能无需他亲自现身,韩非就能说服张良。
岂料事态突变,早已超出荀况掌控。
\"退或不退,由你抉择。我给你一刻钟!\"
张良冷笑一声,目光扫过荀况身后的三百余人。这些人表面上都是六国贵族,并无诸子百家之人,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暗中参与,就不得而知了。
\"不请自来,破阵而入,实为贼寇。诸位若想拜访,递上请柬便是,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我给诸位半刻钟时间。愿离去者,此事就此作罢。仍留在此地者,便是我张良的敌人。对待敌人,不死不休!\"张良厉声喝道,同时挥手间在阵法中开启一道通往山外的出口。
\"张公子,我等前来本是听说公子将要入盟,不料发生这等变故,实在惭愧。只是公子开启的通道当真安全?若我等通过时,公子催动阵法攻击又当如何?不如公子将阵法全部撤去,收回这些悬空利剑,好让我等安然下山?\"
一位华服老者沉声发言。
\"哼!要么离开,要么开战,唯有这两条路可选!\"张良冷冷瞥了老者一眼,已将此人容貌牢记于心。若待会开战,第一个就要取其性命。
华服老者被张良盯得心头发慌。头顶虚空中密布的利剑气势骇人,纵然他们有三百余人,若这万千剑雨齐发,恐怕没几人能抵挡得住。
各方势力首领大多武功平平,在此等乱局中最是危险。这群乌合之众本就心思各异:有贪婪者想浑水摸鱼,有胆怯者不敢冒险,还有人心存侥幸,以为张良不敢对这么多势力同时出手。
但终究有人不愿再面对头顶森然剑阵。
\"张公子,我楚国项氏一族并无恶意,此行只为与公子洽谈合作。既然今日公子不便,我等就此告辞,望来日还能继续合作。\"
一位冷面大汉迈步而出,向张良拱手施礼。
“项氏一族,我记下了。若无敌对之心,便请离开吧,今日之事,我只当未曾发生。日后若有生意往来,也未尝不可。”张良微微颔首道。
“告辞!”那大汉再度抱拳,随即领着十几名手下迅速撤出山门,穿过阵法缺口下山而去。
离开阵法范围后,项氏一族的一名年轻子弟忍不住问道:“叔父,我们为何要走?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啊?”
“一群乌合之众,人心不齐,如何能战?即便攻下此地,又能如何?那张良岂是易与之辈?你考虑过后果吗?若杀不了他,难道他会与我们合作?他只会投靠大秦,全力报复我们项氏!”大汉语气凝重。
“可是叔父,我们这样退走,恐怕会得罪其他六国势力……”年轻人仍有不甘。
“得罪?不会的。我们一走,很快便会有更多人退出。法不责众,况且我们项氏一族又何必畏惧他人?今日第一个退走,也算是卖给张良一个人情,足够了。”大汉断然答道。
果然如大汉所料,张良对项氏此举确有一分好感,至少他们解了眼前之围。
项氏退去后,信陵君魏无忌轻叹一声,拱手道:“先前我与张公子谈妥的交易,可还作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交易照旧,但也仅此一次。你对我祖父出手,此后奇异楼不会再与你有任何往来。”张良语气平静。
“唉……老夫告辞。”魏无忌长叹一声,施礼后带着几名随从迅速离去。
魏无忌是明白人,比旁人更清楚局势。他深知张良已动杀机,再不走必是一场恶战。他身为韩非“帮凶”,必成首要目标,空中那些飞剑,他挡不住几次。此行目的未成,却不值得赔上性命。
        “哼!”
张开地冷哼一声,步法瞬变,竟在刹那间避开魏无忌的突袭。
如今的他早已不是昔日文弱之臣,养生 虽非专攻杀伐,却也丝毫不逊于此世武学。
尽管张开地如今只有筑基后期的修为,无法与魏无忌这样的宗师高手抗衡,但依旧能勉强抵挡几招。更何况,张良向来重视祖父的安危,必然为他准备了保命的手段。短时间内,魏无忌难以对张开地造成实质伤害。
而张良却足以在这片刻之间斩杀韩非。他长剑一挥,三道剑影同时袭向韩非,直取性命。危急关头,一直静观的荀况终于无法坐视。他仅有两名亲传弟子,李斯已被吕不韦带去蜀中,而韩非更是他极为看重之人,绝不能眼睁睁看他丧命。
此前,荀况未曾料到张良竟不顾张开地安危,更未想到张开地能在魏无忌面前支撑数招。他当即欲出手相救,但赤松子立刻挥剑阻拦,全力一击,只为拖延荀况一瞬。“退开!”荀况急切挥袖,卷动天地之力,意图逼退赤松子,可对方丝毫不退,二人交手的刹那间,荀况已不得不硬接赤松子第二剑。
他拼着肩胛被刺穿,仍是救下了韩非。然而终究迟了一步,张良在那一瞬剑势一转,斩断了韩非的左臂。
张良冷哼一声,见韩非已被救走,便知再难取其性命,于是转身攻向魏无忌。魏无忌心中苦笑,他本不愿卷入此战,方才为救韩非,只得对张开地出手,以求迫使张良回防。然而局势瞬息万变,荀况受伤,韩非断臂,而他自己,也将面临张良的剑锋。面对张良的攻势,魏无忌神情凝重,全力迎战——他虽为宗师,可年老力衰,境界亦非张良对手。
张良长剑递出,并未对魏无忌起杀心,他看得出魏无忌先前攻击张开地只为搭救韩非,气息间未露杀机,仅是想制住对方。
然而不杀不意味着纵容,张良眼下还需留着魏无忌,以备后用。
剑光一闪,魏无忌应势而退,张良已收剑静立,护在张开地身侧。
此时不止这一处在交手,魏无忌随身带来的宗师护卫亦被张离截住,无法援手。
山下另有三百余人穿阵入山,却被地风水火四人与三百私兵拦在半途。焰灵姬、无双鬼、墨鸦、白凤等人亦在其中,与来人对峙。
这批人中大多意在拉拢张良入盟,并无强烈敌意,因此双方一时僵持。
“放他们上来。”张良语声清冷,却如惊雷响彻道场。
私兵与麾下高手立时收阵回撤,井然有序地退至张良身后。
对面那三百多人也纷纷聚向荀况身旁。
张良目光如冰,杀机隐现。
他举手一扬,虚空中霎时凝结无数长剑,每一柄皆牵引天地之力,锐气逼人。
“去。”
剑雨四散,道场中顿时响起十数声惨叫。
方才对峙之时,早有十余人暗中潜行,企图接近张良的密库与药园。
张良毫不留情,借阵法之力将其尽数诛灭。
人群中数人脸色顿变,显然知晓死者身份。
“张公子,此举未免太过……”有人仗着人多开口。
“过分?”张良冷笑未落,虚空中一柄长剑已贯下,说话之人当场断为两截。
荀况眉头微蹙,却未阻拦。他虽与那人同列,却也不耻其心术。更何况此刻他正全力推演剑阵玄机,阵中隐隐传来的危机感令他不敢分神。
即便赤松子带伤在身,若与剑阵相合、拼死一战,荀况亦难言必胜。
张良不再多言,再度引动阵法,漫天剑气凝结如云,悬于三百人头顶,凛凛欲落。
剑光森然,众人皆惊。
哪怕清楚张良未必会将他们全部斩杀,可万一他真的动手了呢?
尤其当许多人看见荀子肩头的血迹,以及韩非断裂的手臂时,忽然之间,对这次行动的信心动摇了,原先那份底气也消散无踪。
再迎上张良那带着杀意的目光,一些跟风而来的人,不由得心里发怵。
“未经邀请,擅自闯入阵中,诸位是不是该给我一个交代?”
张良冷眼望着对面一群人,他身后,三百私兵刀剑齐出,弓弦拉满,半空中凝聚的剑气愈来愈密,仿佛无垠无际,让人不寒而栗。
荀况沉默不语,正检视韩非的伤势。张良那一剑不仅斩断韩非一臂,凌厉的剑气更伤及他的肺腑,若不及时驱散剑气,恐怕会留下隐患。
而韩非,即便身受重伤,眼中的锋芒却愈发锐利,死死盯着张良道:“事已至此,何必多言。你既选择投靠秦国,就是我等敌人。今日之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只要杀了你,夺走你的炼丹与炼器之术,我们照样能成事!”
“好一个搬弄口舌之徒,看来你是想拉所有人陪你一起报仇!”张良冷笑一声,转向荀子问道:“荀况,你还有什么话说?”
赤松子也冷冷注视着荀况,似乎随时准备出手。
荀况此刻左右为难。
他此来本只是为帮韩非破阵,并未打算亲自出手交战。可眼下不只自己受伤,徒弟韩非也重伤,无论如何都不占理——他违规救下韩非,先前破阵也属越矩。
战,不可行。
若荀况继续出手,有赤松子阻拦,并无多少胜算,还可能加重伤势。一旦冲突升级,儒家与天宗的仇怨便深了。尤其赤松子已突破境界,荀况实在不敢过分得罪天宗。
不战,也不行。
若他袖手旁观,韩非恐怕难逃一死,而随韩非前来的三百多名各国权贵,也将损失惨重。到那时,儒家与韩非皆进退两难。
“荀况,你若此刻退去,我与儒家之间的恩怨一笔勾销。”张良冷冷说道。
“若我不退呢?”荀况微微愠怒,他已多年未被如此直呼其名。
“不退,那你尽管试试能否杀了我。若不能,今后奇异楼将以丹药与神兵为赏,永久悬赏你儒家弟子。”张良寒声回应。
荀况身后的众人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倘若当真如此悬赏,不出一年半载,儒家必将元气大伤,沦为众矢之的,到那时便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荀况怒不可遏,袖中双手微微颤抖。他此次前来寒国并非代表儒家,仅是私人行为。毕竟到了他们这般境界,本不该轻易插手寻常纷争。
他原以为只要协助韩非开启阵法,让韩非联络的人马进入,便能轻易迫使张良就范,加 盟。甚至可能无需他亲自现身,韩非就能说服张良。
岂料事态突变,早已超出荀况掌控。
\"退或不退,由你抉择。我给你一刻钟!\"
张良冷笑一声,目光扫过荀况身后的三百余人。这些人表面上都是六国贵族,并无诸子百家之人,至于是否还有其他势力暗中参与,就不得而知了。
\"不请自来,破阵而入,实为贼寇。诸位若想拜访,递上请柬便是,何须如此大费周章?\"
\"我给诸位半刻钟时间。愿离去者,此事就此作罢。仍留在此地者,便是我张良的敌人。对待敌人,不死不休!\"张良厉声喝道,同时挥手间在阵法中开启一道通往山外的出口。
\"张公子,我等前来本是听说公子将要入盟,不料发生这等变故,实在惭愧。只是公子开启的通道当真安全?若我等通过时,公子催动阵法攻击又当如何?不如公子将阵法全部撤去,收回这些悬空利剑,好让我等安然下山?\"
一位华服老者沉声发言。
\"哼!要么离开,要么开战,唯有这两条路可选!\"张良冷冷瞥了老者一眼,已将此人容貌牢记于心。若待会开战,第一个就要取其性命。
华服老者被张良盯得心头发慌。头顶虚空中密布的利剑气势骇人,纵然他们有三百余人,若这万千剑雨齐发,恐怕没几人能抵挡得住。
各方势力首领大多武功平平,在此等乱局中最是危险。这群乌合之众本就心思各异:有贪婪者想浑水摸鱼,有胆怯者不敢冒险,还有人心存侥幸,以为张良不敢对这么多势力同时出手。
但终究有人不愿再面对头顶森然剑阵。
\"张公子,我楚国项氏一族并无恶意,此行只为与公子洽谈合作。既然今日公子不便,我等就此告辞,望来日还能继续合作。\"
一位冷面大汉迈步而出,向张良拱手施礼。
“项氏一族,我记下了。若无敌对之心,便请离开吧,今日之事,我只当未曾发生。日后若有生意往来,也未尝不可。”张良微微颔首道。
“告辞!”那大汉再度抱拳,随即领着十几名手下迅速撤出山门,穿过阵法缺口下山而去。
离开阵法范围后,项氏一族的一名年轻子弟忍不住问道:“叔父,我们为何要走?未必没有一战之力啊?”
“一群乌合之众,人心不齐,如何能战?即便攻下此地,又能如何?那张良岂是易与之辈?你考虑过后果吗?若杀不了他,难道他会与我们合作?他只会投靠大秦,全力报复我们项氏!”大汉语气凝重。
“可是叔父,我们这样退走,恐怕会得罪其他六国势力……”年轻人仍有不甘。
“得罪?不会的。我们一走,很快便会有更多人退出。法不责众,况且我们项氏一族又何必畏惧他人?今日第一个退走,也算是卖给张良一个人情,足够了。”大汉断然答道。
果然如大汉所料,张良对项氏此举确有一分好感,至少他们解了眼前之围。
项氏退去后,信陵君魏无忌轻叹一声,拱手道:“先前我与张公子谈妥的交易,可还作数?”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交易照旧,但也仅此一次。你对我祖父出手,此后奇异楼不会再与你有任何往来。”张良语气平静。
“唉……老夫告辞。”魏无忌长叹一声,施礼后带着几名随从迅速离去。
魏无忌是明白人,比旁人更清楚局势。他深知张良已动杀机,再不走必是一场恶战。他身为韩非“帮凶”,必成首要目标,空中那些飞剑,他挡不住几次。此行目的未成,却不值得赔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