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大秦:我的底牌是仙尊》

  然而,焰灵姬的话语已牢牢吸引了在场宾客的注意。

  “剑谱排名前十?”

  “还能自定神兵外形?”

  焰灵姬含笑补充:“诸位甚至可以在神兵上镌刻自己的姓名或独特印记,伴随神兵流传千古。”

  焰灵姬口才出众,加之张良声名在外,很快便有多人当场试药验剑。

  一位伤势沉重、多年未愈的宗师后期高手,服下在此购得的疗伤丹药后,不到半刻钟便伤势尽复,容貌也年轻不少;另一位剑客以新得神兵与随行佩剑相击,跟随他十余年的旧剑应声而断。

  种种实例,无不印证奇异楼所出,皆为精品。

  因此,当焰灵姬宣称此剑一旦铸成,足以比肩剑谱前十,众人深信不疑。

  “铁水精纯,此剑若成,至少可入剑谱前五。无论价格多高,老夫都要了,望各位卖个面子,日后定当回报。”

  一位老者激动地走上前来,众人纷纷望去。

  “此人是谁?”有人不以为然。

  “是徐夫子,天下铸剑师中稳居前三,剑谱排名第七的水寒剑正是出自他手。”旁人答道。

  众人闻言,目光更为炽热。

  徐夫子虽为铸剑名宿、墨家高人,又精通相剑之术,但此时无人理会他。毕竟,如剑谱前十这般的神兵,铸成亦多凭机缘。而张良所铸之剑,却是实打实的未来前十名剑,更可当场定制,谁不心动?

  焰灵姬此时对众人说道:“请诸位开始报价,价高者得,随后尽快选定样式,以免错过神兵成形的最佳时机!”

  场中顿时喧哗起来。

  “我出三百交易点!”

  “五百!”

  “一千!”

  价格急速攀升。

  徐夫子站在一旁,眼见神兵即将被别人买走,却神色平静,毫无失落之意。

  他求购神兵,主要是想研究张良的铸造技艺,并非要将其占为己有。

  就在众人激烈竞价时,徐夫子目光专注,一直盯着张良的动作。

  “这样的火焰……唉,真是天生的铸剑之才啊!”他不由低声感叹。

  虽然尚未看透张良的铸剑手法,之前购得的长剑也未能研究出关键,但作为铸剑大师,徐夫子很清楚,张良眼中的离火能极大缩短铸剑时间。

  “若我也能掌控这等火焰,铸剑水准必能提升数倍,每一柄剑,都有望达到水寒剑那样的品级!”他心中暗想。

  不多时,竞价结束,最终得主是扶苏。

  并非他出价最高,而是众人不愿过分得罪代表大秦的他。

  扶苏拱手道:“子房兄,此剑我欲献于父王,样式便请您决定吧。”

  张良闻言,手中动作略顿。

  “你想将它献给秦王?可惜,秦王未必会喜欢。”张良摇头说道。

  “为何?”扶苏不解。

  “除非是天下第一名剑,否则秦王不会佩戴,只会收藏或赏赐他人。此剑虽好,却难称第一。”张良含笑解释。

  扶苏一怔,觉得张良所言有理,嬴政确实不会接受次于他人的佩剑。

  “不过,既然扶苏兄开口,我仍按你的意愿铸造。”张良笑道,“或许,秦王虽不自佩,却也会喜欢这柄剑。”

  说罢,他面前的铁水迅速凝聚,逐渐化为一柄长剑的雏形。

  “庄子曾说:天子之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庄周虽是先贤,其《说剑》却用错了对象。赵文王用不了天子之剑,而秦王,大概也不屑为上天之子。”

  “我身为道家中人,今日便借庄周之言,为秦王铸一剑。”

  话音落下,剑身一面浮现细密文字,正是《说剑》中的“天子剑”篇;另一面则刻画山川河流之纹,九州疆域,尽数铭刻其上。

  一柄古朴大气的长剑逐渐成形。

  而张良并未停手,继续在剑身中烙印禁制。

  经过张良离火金瞳的淬炼,这柄长剑的材质已足以跻身剑谱前十。

  张良又在剑中刻下九道禁制,不仅增强剑的锋利与坚固,更赋予其一种特殊作用——能引动龙气促使剑身继续成长。这种铸剑方式与修仙者的本命法宝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一个依赖修仙者的修为与灵气,另一个则仰仗帝王的龙气。

  之前在见到嬴政时,张良察觉到他身负龙气,即帝王之气,若用来养剑,最为合适。张良有意一试,看看凭借秦皇嬴政的帝王之气,能否在此界蕴养出一件法宝级别的神兵。

  至于嬴政得剑后实力大增,张良并不担心;即便嬴政真能养出法宝级神兵,张良也有信心将自己的本命法宝及长生剑炼至同等境界。此外,赠剑之举,亦算向嬴政示好一份人情。

  之前张良说此剑难称天下第一,确是实情。尽管此剑能够成长,张良仍坚信自己的佩剑绝不会被它压制。

  不久,剑已炼成。

  “请将此剑带给秦王,愿能为他所用。”张良含笑说道。实际上,张良并不确定嬴政是否会使用此剑。若嬴政不曾佩戴,自然也无从发现剑中玄机。

  扶苏接剑问道:“此剑既是子房兄亲手铸造,不知何名?”

  当世铸剑师铸成宝剑,多会亲自命名以彰荣耀,张良却并不在意。

  “名字,就由秦王来取吧。”张良又道,“神兵有灵,秦王若欲佩此剑,需以自身之血为其开锋。”

  扶苏闻言脸色微变。取嬴政之血?当世有这般胆量之人屈指可数。张良说得轻松,扶苏却未必敢如实转述。

  “你只管将我的话转告秦王,至于他如何决定,那是他的事,不会牵连于你。”张良笑道。

  扶苏轻轻点头,不再多言,却似察觉此剑别有深意,遂谨慎收好。

  张良环顾四周,向众人道:“此次奇异楼开张,多谢各位赏光。一年后奇异楼将再次开业,届时欢迎诸位莅临。此外,尚有部分客人预定了丹药与神兵,奇异楼会尽快安排送达。”

  在场者多为各方势力要角,不乏名动天下的人物,如信陵君魏无忌、农家田猛、墨家徐夫子,以及扶苏这等贵胄。张良不便怠慢,只得一一应酬。

  在大厅中与众人相聚约半个时辰后,张良方返回奇异楼第五层的私人空间。

  第二天,奇异楼歇了业,张良动身返回道场。

  谁知刚离开奇异楼没几步,就被几个人迎面拦住。

  “田猛堂主、徐夫子、信陵君,张良见过各位,不知这是何意?”张良停下脚步问道。

  “张公子不会忘了我们之前的约定吧?”田猛笑着说道。

  “自然记得,”张良微笑答道,“稍后我们上山详谈。”

  田猛点头,不再多说。

  “老夫想向张公子请教铸造之术。”徐夫子开门见山,语气十分恭敬。

  张良眉头微蹙,淡然回绝:“此乃不传之秘,恕难从命。”

  “老夫在铸造方面也算有所钻研,未必不能助张公子一臂之力,公子何必藏私?”徐夫子语气转硬,不再客气。

  “我的铸造之法自成体系,若无控火之能,根本学不了,恐怕与徐夫子没什么可交流的。”张良态度依旧冷淡。

  不料徐夫子伸手一抬,掌心骤然腾起一团炽热的火焰,温度之高,竟不输张良突破前的离火金瞳。

  张良略一沉吟,心想若能招揽一位擅长炼器之人,如同焰灵姬助他炼丹一般,或许也有用处。只是徐夫子终究是墨家之人。

  “也罢,徐夫子请随我上山一谈。”张良最终点头。

  随后,他目光转向信陵君魏无忌。

  此时天色尚早,晨光微露,这三人显然是早有准备,专程在此等候。张良也很想知道,魏无忌找他究竟所为何事。

  “张公子,老夫有一事请教,”魏无忌郑重拱手,神色恳切,“张公子既能炼制保命丹药,不知可否炼制延寿之药?”

  这话一出,周围几人都眼前一亮。无论何时,延年益寿之物,皆是世人梦寐以求的至宝。

  张良望着眼前这位风烛残年的老者,心中不由唏嘘。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天下纷争数百年,列国争战不休,百姓苦不堪言。这无疑是最坏的时代。

  在这数百年的动荡岁月里,英雄辈出, 交汇,孕育了无数留名青史的俊杰,信陵君魏无忌便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中,此时的魏无忌应已离世多年;而在此世,他依然健在。张良觉察到,魏无忌虽身怀宗师修为,所修 却无益养生,如今已垂垂老矣,加上多年受魏王冷落,郁郁成疾,确实时日无多。

  “信陵君曾窃符救赵,居赵大破秦军,归魏后又合纵抗秦,屡立战功。如今魏国尚存,未为秦所灭,大半功劳皆归于他。可惜,终究招致魏王之忌。”张良心中浮现魏无忌生平事迹,不禁感慨。

  当世英才之中,魏无忌确实位居前列。

  “大梁贵公子,气盖苍梧云。救赵复存魏,英威天下闻。”张良轻吟一叹。

  魏无忌捋须回应:“张公子过奖了。昔日的贵公子,如今不过是一介老朽残躯,哪比得上张公子年少英才,名扬天下。”

  魏无忌本极有涵养,轻易不动声色,但听了张良的话,仍不禁微微含笑。他一生曾辉耀七国,数十年前天下名士之中,魏无忌亦属翘楚。

  而如今,他沦为被弃之老臣,昔日三千门客或散或逝,世人几乎遗忘这位曾经的绝世之才。未料到张良这般风头正劲的年轻人,竟对他如此推重,不由心生好感。

  张良闻言略觉尴尬。方才所吟诗句,实因见到眼前老者,又想起李白咏魏无忌之诗,心生感触而发,不料却被魏无忌误会为赞誉。但诗已出口,若再冷淡相待未免不妥,于是含笑邀请:“信陵君若有闲暇,可愿上山一叙?”

  “那老朽便谢过张公子。说起来,我也许久未见那位老朋友了,他如今倒是过得悠闲。”信陵君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