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斩的意识从无边黑暗中艰难挣脱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无处不在的剧痛。肩胛、肋下、手臂……仿佛有无数烧红的钢针在反复穿刺,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胸腔的钝痛。耳边是嘈杂的人声、马蹄声、金属碰撞声,还有压抑的呻吟和哭泣,交织成一曲胜利背后无比残酷的乐章。
他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视线先是模糊一片,随后才渐渐聚焦。映入眼帘的是石柱那张写满焦虑和血污的脸,以及周围几张同样疲惫不堪却带着关切神情的亲卫。
“将军!您醒了!”石柱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嘶哑,“医官!快!将军醒了!”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靠近,随军医官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出现在薛斩的视野里。他仔细检查了薛斩的瞳孔、脉搏,又查看了几处主要的伤口,松了口气,对石柱低声道:“将军失血过多,体力透支,脏腑亦有震荡,但万幸未伤及根本。肩胛的箭创需好生清理,肋骨可能骨裂,需固定静养。眼下……只能先行包扎,稳住伤势,待寻得安全处再细细诊治。”
薛斩尝试动了动,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冷汗涔沱,但他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他目光扫过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架临时用树枝和绳索捆扎成的简陋担架上,被几名亲卫抬着,正在移动。周围是正在打扫战场的“狂字营”士兵,人人带伤,步履蹒跚,脸上混杂着胜利后的亢奋和劫后余生的疲惫。更远处,是如同地狱般铺满尸骸的战场,残阳的余晖如同泼洒的鲜血,将这一切染得触目惊心。
“战况……如何?”薛斩的声音干涩沙哑,几乎难以辨认。
“将军放心!”石柱连忙俯身,语气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一丝后怕,“我军大胜!执失思力重伤溃逃,突厥两万大军已然崩溃!陈风队长正率游击营和还能动的弟兄们追击残敌,扩大战果!赵虎将军也已稳住阵脚,正在收拢部队,清点伤亡,救治伤员。”
大胜……薛斩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沉甸甸的。他强撑着问道:“我军……伤亡几何?”
石柱脸上的兴奋瞬间黯淡下去,声音低沉了许多:“初步清点……阵亡……恐逾五百,重伤近三百,余者几乎人人带伤……‘狂字营’,折损近半……”
三千精锐,一战折损过半!薛斩闭上了眼睛,胸口一阵剧痛,比身上的伤口更甚。这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是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黑风峡的胜利,野马滩的辉煌,其代价,竟是如此惨重。
“将军,此战虽惨烈,然我军以寡敌众,阵斩无数,更重创执失思力,使其两万大军土崩瓦解,此乃前所未有之大捷!足以震慑突厥,扬我大唐国威!”石柱见薛斩神色沉痛,连忙宽慰道。
薛斩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一将功成万骨枯……传令赵虎、陈风,穷寇莫追,以防突厥援兵或狗急跳墙。尽快收拢部队,救治伤员,统计战果,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阴山方向及溃兵动向。”
“是!”石柱领命,立刻派人去传令。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飞驰而至,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在马上急声禀报:“报——将军!西北方向发现大队突厥骑兵踪迹!烟尘漫天,数量不明,但绝对超过万人!看旗号……似乎是突厥王庭的狼头大纛!距离此地已不足三十里!”
什么?!
刚刚因为胜利而稍显松懈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点!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王庭狼头大纛?那意味着来的很可能是颉利可汗的亲军,或者是其麾下最精锐的王庭卫队!人数超过万!而此刻的“狂字营”,经历惨烈血战,伤亡过半,人人带伤,箭矢耗尽,体力透支,已是强弩之末!如何能抵挡这支养精蓄锐的突厥生力军?!
“三十里……骑兵全速奔驰,不到一个时辰便能赶到……”石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看向担架上的薛斩,“将军,我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薛斩身上。这位刚刚创造奇迹的主帅,此刻面色苍白,重伤在身,他还能带领他们再次创造奇迹吗?
薛斩躺在担架上,剧痛和眩晕如同潮水般不断冲击着他的意志。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将这支刚刚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军队,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撤退?往哪里撤?身后是相对开阔的野马滩,以他们现在的状态,根本跑不过突厥生力军的骑兵,只会被追上屠杀。
固守?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战场,无险可守,残破的阵线如何能抵挡上万精锐骑兵的冲击?
求援?李靖主力远在数百里外,远水难救近火。
绝境!这是真正的绝境!
冷汗顺着薛斩的额角滑落,滴入身下的担架。他强迫自己冷静,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分析着眼前这几乎必死的局面。
不,还有一线生机!
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虽然布满血丝,却重新燃起了那种令人心折的锐利光芒。
“石柱!”
“末将在!”
“传令全军!停止打扫战场,放弃所有不必要的缴获和辎重!重伤员集中安置,由一队轻伤员护卫,即刻向东南方向,沿我们来时发现的那条干涸古河道撤退!那里地形复杂,易于隐蔽!”
“是!”
“传令赵虎,让他立刻收拢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兵,包括轻伤员!不必列阵,以最分散的队形,在战场外围,尤其是我们之前布设弩阵的河沟和草坡一带,尽可能多地点燃篝火!将缴获的突厥旗帜插在篝火旁!制造出我军主力仍在原地休整、严阵以待的假象!”
石柱一愣,随即明白了薛斩的意图——空营计!虚张声势!他这是在赌,赌来的突厥援兵不清楚这里的真实情况,赌他们看到这“严阵以待”的景象,会心生疑虑,不敢贸然进攻,从而为重伤员的撤退和部队的重新集结赢得宝贵的时间!
“可是将军,若突厥人不信,直接冲阵……”
“那就血战到底!”薛斩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执行命令!另外,将我……将我抬到那面‘薛’字大旗下!”
“将军!您的伤势……”石柱和周围的亲卫都急了。
“抬过去!”薛斩厉声道,因为用力过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血迹,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只要我的战旗还立在这里,‘狂字营’的魂就在!突厥人便不敢轻易断定我军虚实!”
看着薛斩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石柱知道再劝无用。他红着眼睛,和几名亲卫一起,小心翼翼地抬起担架,将薛斩安置在了那面依旧倔强飘扬的“薛”字大旗下,并用缴获的突厥皮毯和盾牌,在他周围简单构筑了一个掩体。
命令被迅速执行。疲惫不堪的“狂字营”将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他们强忍着伤痛和疲惫,迅速行动起来。一队队轻伤员搀扶着重伤员,带着有限的药物和清水,沉默而迅速地向着东南方向的古河道撤离。而赵虎则带领着所有还能拿起武器的人,在战场上四处奔走,点燃一堆堆篝火,将残破的突厥旗帜歪歪斜斜地插在火堆旁,甚至将一些突厥人的尸体和破损的兵器故意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夜幕缓缓降临,寒风渐起。广袤的野马滩上,以那片尸山血海为核心,星星点点的篝火被点燃起来,远远望去,影影绰绰,仿佛仍有大军驻扎。那面巨大的“薛”字战旗,在火光的映照下,于寒风中猎猎舞动,旗下,薛斩半靠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如纸,但腰杆却挺得笔直,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西北方向那越来越近、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
他将自己的身体,连同这面象征着他和“狂字营”意志的战旗,一起化作了这出空城计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那颗棋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息都显得无比漫长。
地平线上,那条黑色的潮线越来越清晰,如同吞噬一切的死亡阴影。上万突厥骑兵奔腾的威势,远比执失思力的部队更加恐怖,带着一种王庭精锐特有的肃杀和压迫感。他们显然也发现了野马滩上的异常,速度渐渐放缓,最终在距离唐军“营地”约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一面更加巨大、绣着狰狞金色狼头的大纛,在突厥军阵中高高竖起。大纛之下,一名身披华丽金甲,体型魁梧,面容隐藏在鹰盔下的突厥大将,正远远眺望着野马滩上那诡异的“营地”。
火光闪烁,旗帜林立,隐约似乎还有人影晃动,却又透着一股死寂般的安静。尤其是那面在火光中异常醒目的“薛”字旗,如同一个无声的挑衅,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
“怎么回事?执失思力呢?他的两万大军呢?”金甲大将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他是颉利可汗的堂弟,王庭卫队统帅,阿史那社尔(与历史上同名,非同一人),一位以勇猛和谨慎着称的宿将。
“回禀叶护(突厥高官名),前方情况不明。看情形,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战……但唐军似乎并未撤离,反而……像是在等我们?”一名斥候百夫长不确定地回道。
阿史那社尔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营地”。他看到了篝火,看到了旗帜,也看到了那面该死的“薛”字旗。薛斩……这个名字,如今在突厥高层已是如雷贯耳。黑风峡全歼阿史那杜尔,野马滩更是击溃了执失思力两万大军(他从溃兵口中得知了部分消息)……此子用兵,神鬼莫测。
他本能地觉得不对劲。按常理,唐军经历如此大战,即便获胜,也必然伤亡惨重,理应迅速撤离,为何会留在此地?还摆出这等严阵以待的姿态?是陷阱?是疑兵?还是……他们真的还有余力再战?
夜色深沉,视野不佳,他无法判断唐军的具体数量和状态。贸然进攻,万一对方真是以逸待劳,设下圈套,自己这上万王庭精锐,很可能步了执失思力的后尘。但若是畏缩不前,坐视唐军休整或逃离,大汗那里也无法交代。
“派三支百人队,从不同方向靠近侦察,试探其虚实!记住,稍有不对,立刻撤回!”阿史那社尔做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决定。
“是!”
三支突厥百人队如同离弦之箭,小心翼翼地朝着火光闪烁的唐军“营地”靠近。他们放缓马速,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弓弩上弦,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
营地边缘,隐藏在篝火阴影和尸体堆后的赵虎和残余的“狂字营”将士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刃,屏住呼吸,看着那三支越来越近的突厥小队。
薛斩躺在担架上,同样透过盾牌的缝隙,紧紧盯着那三支试探的敌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只要有一处露出破绽,被对方识破虚实,等待他们的,就是雷霆万钧的毁灭性打击。
冷汗,无声地浸湿了他背后的衣衫。
        他费力地睁开沉重的眼皮,视线先是模糊一片,随后才渐渐聚焦。映入眼帘的是石柱那张写满焦虑和血污的脸,以及周围几张同样疲惫不堪却带着关切神情的亲卫。
“将军!您醒了!”石柱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嘶哑,“医官!快!将军醒了!”
一阵匆忙的脚步声靠近,随军医官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出现在薛斩的视野里。他仔细检查了薛斩的瞳孔、脉搏,又查看了几处主要的伤口,松了口气,对石柱低声道:“将军失血过多,体力透支,脏腑亦有震荡,但万幸未伤及根本。肩胛的箭创需好生清理,肋骨可能骨裂,需固定静养。眼下……只能先行包扎,稳住伤势,待寻得安全处再细细诊治。”
薛斩尝试动了动,剧烈的疼痛让他瞬间冷汗涔沱,但他咬紧牙关,没有发出一丝声音。他目光扫过四周,发现自己正躺在一架临时用树枝和绳索捆扎成的简陋担架上,被几名亲卫抬着,正在移动。周围是正在打扫战场的“狂字营”士兵,人人带伤,步履蹒跚,脸上混杂着胜利后的亢奋和劫后余生的疲惫。更远处,是如同地狱般铺满尸骸的战场,残阳的余晖如同泼洒的鲜血,将这一切染得触目惊心。
“战况……如何?”薛斩的声音干涩沙哑,几乎难以辨认。
“将军放心!”石柱连忙俯身,语气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一丝后怕,“我军大胜!执失思力重伤溃逃,突厥两万大军已然崩溃!陈风队长正率游击营和还能动的弟兄们追击残敌,扩大战果!赵虎将军也已稳住阵脚,正在收拢部队,清点伤亡,救治伤员。”
大胜……薛斩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沉甸甸的。他强撑着问道:“我军……伤亡几何?”
石柱脸上的兴奋瞬间黯淡下去,声音低沉了许多:“初步清点……阵亡……恐逾五百,重伤近三百,余者几乎人人带伤……‘狂字营’,折损近半……”
三千精锐,一战折损过半!薛斩闭上了眼睛,胸口一阵剧痛,比身上的伤口更甚。这些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兵,是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黑风峡的胜利,野马滩的辉煌,其代价,竟是如此惨重。
“将军,此战虽惨烈,然我军以寡敌众,阵斩无数,更重创执失思力,使其两万大军土崩瓦解,此乃前所未有之大捷!足以震慑突厥,扬我大唐国威!”石柱见薛斩神色沉痛,连忙宽慰道。
薛斩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一将功成万骨枯……传令赵虎、陈风,穷寇莫追,以防突厥援兵或狗急跳墙。尽快收拢部队,救治伤员,统计战果,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阴山方向及溃兵动向。”
“是!”石柱领命,立刻派人去传令。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斥候飞驰而至,甚至来不及下马,便在马上急声禀报:“报——将军!西北方向发现大队突厥骑兵踪迹!烟尘漫天,数量不明,但绝对超过万人!看旗号……似乎是突厥王庭的狼头大纛!距离此地已不足三十里!”
什么?!
刚刚因为胜利而稍显松懈的气氛,瞬间再次紧绷到了极点!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王庭狼头大纛?那意味着来的很可能是颉利可汗的亲军,或者是其麾下最精锐的王庭卫队!人数超过万!而此刻的“狂字营”,经历惨烈血战,伤亡过半,人人带伤,箭矢耗尽,体力透支,已是强弩之末!如何能抵挡这支养精蓄锐的突厥生力军?!
“三十里……骑兵全速奔驰,不到一个时辰便能赶到……”石柱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看向担架上的薛斩,“将军,我们……”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薛斩身上。这位刚刚创造奇迹的主帅,此刻面色苍白,重伤在身,他还能带领他们再次创造奇迹吗?
薛斩躺在担架上,剧痛和眩晕如同潮水般不断冲击着他的意志。他知道,此刻任何一个错误的决定,都可能将这支刚刚经历过血火淬炼的军队,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撤退?往哪里撤?身后是相对开阔的野马滩,以他们现在的状态,根本跑不过突厥生力军的骑兵,只会被追上屠杀。
固守?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战场,无险可守,残破的阵线如何能抵挡上万精锐骑兵的冲击?
求援?李靖主力远在数百里外,远水难救近火。
绝境!这是真正的绝境!
冷汗顺着薛斩的额角滑落,滴入身下的担架。他强迫自己冷静,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分析着眼前这几乎必死的局面。
不,还有一线生机!
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虽然布满血丝,却重新燃起了那种令人心折的锐利光芒。
“石柱!”
“末将在!”
“传令全军!停止打扫战场,放弃所有不必要的缴获和辎重!重伤员集中安置,由一队轻伤员护卫,即刻向东南方向,沿我们来时发现的那条干涸古河道撤退!那里地形复杂,易于隐蔽!”
“是!”
“传令赵虎,让他立刻收拢所有还能战斗的士兵,包括轻伤员!不必列阵,以最分散的队形,在战场外围,尤其是我们之前布设弩阵的河沟和草坡一带,尽可能多地点燃篝火!将缴获的突厥旗帜插在篝火旁!制造出我军主力仍在原地休整、严阵以待的假象!”
石柱一愣,随即明白了薛斩的意图——空营计!虚张声势!他这是在赌,赌来的突厥援兵不清楚这里的真实情况,赌他们看到这“严阵以待”的景象,会心生疑虑,不敢贸然进攻,从而为重伤员的撤退和部队的重新集结赢得宝贵的时间!
“可是将军,若突厥人不信,直接冲阵……”
“那就血战到底!”薛斩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执行命令!另外,将我……将我抬到那面‘薛’字大旗下!”
“将军!您的伤势……”石柱和周围的亲卫都急了。
“抬过去!”薛斩厉声道,因为用力过猛,他剧烈地咳嗽起来,嘴角溢出一丝血迹,但眼神却无比坚定,“只要我的战旗还立在这里,‘狂字营’的魂就在!突厥人便不敢轻易断定我军虚实!”
看着薛斩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石柱知道再劝无用。他红着眼睛,和几名亲卫一起,小心翼翼地抬起担架,将薛斩安置在了那面依旧倔强飘扬的“薛”字大旗下,并用缴获的突厥皮毯和盾牌,在他周围简单构筑了一个掩体。
命令被迅速执行。疲惫不堪的“狂字营”将士们展现出了惊人的纪律性,他们强忍着伤痛和疲惫,迅速行动起来。一队队轻伤员搀扶着重伤员,带着有限的药物和清水,沉默而迅速地向着东南方向的古河道撤离。而赵虎则带领着所有还能拿起武器的人,在战场上四处奔走,点燃一堆堆篝火,将残破的突厥旗帜歪歪斜斜地插在火堆旁,甚至将一些突厥人的尸体和破损的兵器故意摆放在显眼的位置。
夜幕缓缓降临,寒风渐起。广袤的野马滩上,以那片尸山血海为核心,星星点点的篝火被点燃起来,远远望去,影影绰绰,仿佛仍有大军驻扎。那面巨大的“薛”字战旗,在火光的映照下,于寒风中猎猎舞动,旗下,薛斩半靠在担架上,脸色苍白如纸,但腰杆却挺得笔直,目光如炬,死死盯着西北方向那越来越近、如同闷雷般的马蹄声。
他将自己的身体,连同这面象征着他和“狂字营”意志的战旗,一起化作了这出空城计中最关键、也是最危险的那颗棋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一息都显得无比漫长。
地平线上,那条黑色的潮线越来越清晰,如同吞噬一切的死亡阴影。上万突厥骑兵奔腾的威势,远比执失思力的部队更加恐怖,带着一种王庭精锐特有的肃杀和压迫感。他们显然也发现了野马滩上的异常,速度渐渐放缓,最终在距离唐军“营地”约三里的地方停了下来。
一面更加巨大、绣着狰狞金色狼头的大纛,在突厥军阵中高高竖起。大纛之下,一名身披华丽金甲,体型魁梧,面容隐藏在鹰盔下的突厥大将,正远远眺望着野马滩上那诡异的“营地”。
火光闪烁,旗帜林立,隐约似乎还有人影晃动,却又透着一股死寂般的安静。尤其是那面在火光中异常醒目的“薛”字旗,如同一个无声的挑衅,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陷阱。
“怎么回事?执失思力呢?他的两万大军呢?”金甲大将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威严,他是颉利可汗的堂弟,王庭卫队统帅,阿史那社尔(与历史上同名,非同一人),一位以勇猛和谨慎着称的宿将。
“回禀叶护(突厥高官名),前方情况不明。看情形,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战……但唐军似乎并未撤离,反而……像是在等我们?”一名斥候百夫长不确定地回道。
阿史那社尔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前方的“营地”。他看到了篝火,看到了旗帜,也看到了那面该死的“薛”字旗。薛斩……这个名字,如今在突厥高层已是如雷贯耳。黑风峡全歼阿史那杜尔,野马滩更是击溃了执失思力两万大军(他从溃兵口中得知了部分消息)……此子用兵,神鬼莫测。
他本能地觉得不对劲。按常理,唐军经历如此大战,即便获胜,也必然伤亡惨重,理应迅速撤离,为何会留在此地?还摆出这等严阵以待的姿态?是陷阱?是疑兵?还是……他们真的还有余力再战?
夜色深沉,视野不佳,他无法判断唐军的具体数量和状态。贸然进攻,万一对方真是以逸待劳,设下圈套,自己这上万王庭精锐,很可能步了执失思力的后尘。但若是畏缩不前,坐视唐军休整或逃离,大汗那里也无法交代。
“派三支百人队,从不同方向靠近侦察,试探其虚实!记住,稍有不对,立刻撤回!”阿史那社尔做出了一个相对稳妥的决定。
“是!”
三支突厥百人队如同离弦之箭,小心翼翼地朝着火光闪烁的唐军“营地”靠近。他们放缓马速,警惕地观察着四周,弓弩上弦,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袭击。
营地边缘,隐藏在篝火阴影和尸体堆后的赵虎和残余的“狂字营”将士们,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刃,屏住呼吸,看着那三支越来越近的突厥小队。
薛斩躺在担架上,同样透过盾牌的缝隙,紧紧盯着那三支试探的敌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只要有一处露出破绽,被对方识破虚实,等待他们的,就是雷霆万钧的毁灭性打击。
冷汗,无声地浸湿了他背后的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