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情愫难明,初探临渊-《炼妖成仙:这个家族全是老六》

  夜色如墨,繁星点缀着中域的天穹,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

  浓郁的天地灵气不再像白日那般活跃躁动,而是化作温润的潮汐,缓缓的流淌在山谷的每一个角落,滋养着万物。

  陈林盘膝坐在一块光滑的巨石上,周身灵气氤氲,被一层淡淡的五色光晕所笼罩。

  体内因之前与妙音真人双修而略有松动的瓶颈,受到中域那远超东域的灵气刺激,此刻显现出即将要突破的迹象。

  灵力奔涌如大河,每一次周天运转都比在东域时更加顺畅。

  他沉下心神,引导着灵气冲刷着经脉与金丹,照此速度,或许不需一月,便能尝试突破金丹后期。

  就在他心神渐与天地相合之际,一阵轻柔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入定。

  “三弟。”大嫂林秀的声音在他身旁轻声响起。

  陈林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五行神光一闪而逝,恢复清明。

  他看向林秀,温和问道:

  “大嫂,这么晚了,可是有事?”

  林秀轻叹一声,道:

  “你……你去看看吧,弟妹醒了。”

  “弟妹?”

  陈林微微一怔,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家族中与他同辈的兄弟,其道侣似乎并不需要林秀深夜特意来告知苏醒的。

  见他疑惑,林秀补充道:

  “是妙音道友。

  她方才苏醒了,气息很弱,但意识似乎是清醒的。”

  陈林的心猛地一跳。

  妙音真人……

  自那日传送过来,她因伤势过重和情毒初解,一直处于昏迷状态,由林秀和几位细心的女眷轮流照顾。

  他刻意的不去多想此事,将精力全部投入到带领家族迁徙和警戒之中,

  仿佛这样就能暂时忘却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

  此刻听到她苏醒的消息,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瞬间涌上心头。

  有对她伤势的担忧,有对那日舍身相救的感激,有因双修解毒而产生的尴尬与责任,更有一种说不清的迷茫。

  他至今仍无法确定,妙音真人对他所做的一切,究竟是功法的驱使,还是真有几分真情实意。

  他沉默了片刻,终究还是站起身来:

  “有劳大嫂了,我去看看。”

  临时开辟的洞府内,妙音真人斜倚在铺着柔软兽皮的石榻上。

  她的脸色十分的苍白,往日那双流转着媚意的眼眸此刻也是黯淡无神。

  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每一次呼吸都显得有些吃力。

  重伤和情毒的折磨,让她仿佛一朵快要枯萎的鲜花,脆弱得令人心怜。

  听到脚步声传来,她有些费力地侧过头。

  当看清来人是陈林时,她那黯淡的眸子里突然亮起一簇微光。

  “陈…林…”

  她的声音极其微弱,气若游丝,却努力地想挤出一个笑容。

  陈林走到榻边,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开口。

  洞府内的气氛有些尴尬。

  最终还是妙音真人先打破了沉默,轻声说道:

  “你…没事就好…我们…这是在哪里?”

  “我们已经离开了东域,通过古传送阵,到了中域。

  现在在一处临时的落脚点,大家都很安全。”

  陈林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

  “中域…太好了…你安全了…”

  妙音真人喃喃道,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随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潮红。

  陈林下意识地想上前一步,却又顿住,只是说道:

  “你现在伤势很重,还需要静养,就不要多说话了。”

  妙音真人却微微摇头,目光紧紧盯着他,那眼神复杂得让陈林心头发紧。

  有劫后余生的恍惚,有难以掩饰的情愫,更有一种深深的依恋。

  “我…我知道…你或许…一直觉得我…是因为功法的缘故…才缠着你…”

  她断断续续地说着,每说几个字都要喘息片刻,

  “或许…一开始…是的…我想引你入劫…助我突破…”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变得异常认真:

  “但…但在为你挡住那一击的时候…我心里想的…不是大道…我只是…只是不想看着你死…”

  “陈林…”

  她的声音更轻了,

  “情劫是假…情毒是真…或许…从你一次次不耐烦地避开我开始…

  我就已经…陷进去了而不自知…如今…更是万劫不复了…”

  这番话,她说得极其艰难,那双美眸中水光潋滟,倒映着陈林有些怔忡的脸庞,其中的情感浓烈得几乎要溢出来。

  陈林心神剧震。

  他看着眼前这个虚弱不堪的女子,回想起她毅然挡在自己身前的那一幕,胸膛那恐怖的伤口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理智告诉他,合欢宗的功法最擅蛊惑人心,真假难辨。

  可直觉又让他无法全然否定她此刻眼中的情感。

  他沉默了良久,才涩声道:

  “你先好好养伤,不要多想。

  救命之恩,陈林铭记于心。”

  妙音真人闻言,眼中光芒微微黯淡了一下,随即又释然般地笑了笑,带着无尽的疲惫:

  “我累了…能再看到你…真好…”

  话音未落,她已抵不住沉重的虚弱感,眼帘缓缓阖上,再次陷入了昏睡之中。

  看着她恬静却苍白的容颜,陈林站在原地,心中五味杂陈。

  恩情、责任、怀疑、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悸动,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勒的他有些喘不过气。

  他原本坚定的道心,因这突如其来的情债,而泛起层层迷雾。

  他在榻边站立良久,最终只是轻轻替她掖了掖被角,便转身走出了洞府。

  洞外,夜凉如水,星光依旧璀璨。

  但陈林却再也无法静心修炼。

  妙音真人那番话,和她最后那个脆弱又带着无尽情意的眼神,在他脑海中反复回荡。

  他负手而立,望着深邃的夜空,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陈林将族中事务暂时交由大哥陈石生和二哥陈青峰打理,决定按计划前往远处那座城池探查消息。

  陈惊雷早已准备妥当,见到陈林,他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三叔似乎有些心事重重。

  但他很懂事地没有多问,

  “三叔,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陈林点点头,收敛起所有纷乱的情绪,目光恢复平静:“走吧。”

  同行的还有两名最擅长隐匿和应变五行卫队员。

  陈惊雷一拍储物袋,一只通体缭绕着银色电光的飞舟出现在空中,舟身流畅,正是他的飞行法宝——雷鸾舟。

  四人踏上飞舟,雷鸾舟化作一道银色电光,朝着远方的城池疾驰而去。

  远望时,就觉的那城池十分的雄伟壮观。

  然而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压迫感。

  巨大的城墙高达百丈,通体由一种暗青色的巨型岩石砌成,

  表面铭刻着无数繁复的符文,灵光隐隐流动,显然布置有极其强大的防御阵法。

  城墙向两侧延伸,一眼望不到尽头。

  城门口车水马龙,各式各样的修士、凡人、车队川流不息,显得异常繁华。

  更让陈林几人心中凛然的是,守城的数十名兵士,竟然个个都是筑基期的修为!

  他们身着制式灵甲,眼神犀利,一丝不苟地检查着入城之人。

  距离城池尚有数里之遥,雷鸾舟忽然猛地一沉,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巨力压制。

  “禁空阵法!”

  陈惊雷低呼一声,连忙操控飞舟缓缓降落在地。

  显然,临渊城上空禁止飞行。

  四人收起飞舟,改为步行。

  越是靠近,那巨大的城门越是显得巍峨。

  城门上方,三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临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