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码头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浑浊的江水拍打着船舷,发出单调的哗哗声。陈默(化名陈二)靠坐在货船甲板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身下是粗糙的麻袋,里面装着不知名的货物,散发着淡淡的霉味和香料气息。他微微蜷缩着身体,斗笠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和一双半开半阖、却时刻警惕扫视四周的眼睛。
四海商盟的船队规模不小,由五艘大小不一的货船组成,吃水颇深,显然载重不轻。招募的护卫约有三四十人,被分散在各条船上。陈默所在的这条“顺风号”是艘中型货船,连同水手和管事,船上约有二十余人。护卫算上他共有八人,被安排在前后甲板轮流值守。
初试身手时那“一指洞木”的震慑效果显而易见。同船的几名护卫,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明显的忌惮和疏离,没人主动过来搭话,更别说挑衅。这正合他意。他需要的是低调和观察,而非无谓的交际。
船队沿着大江逆流北上,速度缓慢。两岸景色从繁华的城镇逐渐变为绵延的丘陵和旷野,人烟渐稀。江风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得人衣衫猎猎作响。
陈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分配给自己的角落,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心神高度集中。耳朵捕捉着船上每一个细微的动静:水手们粗俗的玩笑、管事低声的交谈、其他护卫擦拭兵刃的摩擦声、以及……一些压得更低的、若有若无的密语。
他的灵觉远比常人敏锐,尤其是对煞气和恶意的感知。他能感觉到,这艘船上,乃至整个船队,气氛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除了对水匪路霸的寻常担忧外,似乎还弥漫着一种更深层的、隐晦的紧张感。几个看似普通的护卫,眼神交汇时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那个姓钱的山羊胡管事,巡视时目光总会在某些货物上多停留片刻;甚至有几个水手,手脚动作也透着一股练家子的利落。
这商队,恐怕不简单。所谓的“重要货物”,绝不仅仅是丝绸瓷器那么简单。
怀中的“镇煞钱”持续传来一种低频的、持续的温热,并非紧急示警,却像是一种背景辐射,提醒着他这片水域乃至北上的路途,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是黑煞教?还是别的什么势力?这商盟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像一头潜入狼群的孤狼,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爪牙,同时用最敏锐的感官探查着周围的一切。他不敢轻易动用神识探查,以免打草惊蛇,只是凭借远超常人的观察力和对气息的感应,默默收集着信息。
白天,他尽职地完成简单的值守任务,动作麻利,沉默寡言。夜晚,当大部分人都入睡后,他则会悄无声息地来到船尾最僻静处,面对滚滚江水,进行必不可少的修炼。
他先是运转《上清大洞真经》,吸纳着天地间稀薄却纯净的灵气(江河之上,水灵之气相对充沛),滋养经脉,巩固根基。那缕祥和暖流在体内缓缓流转,驱散着江风的寒意和连日来的疲惫,也让因时刻保持警惕而紧绷的精神稍稍放松。这是他的根本,是压制煞气、保持清明的基石。
然后,才是危险的功课。他会极其谨慎地引动丹田内那缕“戮魂煞力”,在指尖凝聚成微不可察的黑色气丝,对着江面练习操控。他不再追求威力,而是专注于控制:控制煞力输出的精细度,控制其凝聚和消散的速度,控制反噬的力度。每一次练习,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必须全神贯注,稍有差池,阴寒暴戾的意念就会反扑。但经过瘴林中的生死磨砺,他对这种危险的平衡已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掌控力。
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拿出那卷得自玄玦师伯的、关于基础阵法和符箓的皮卷,借着微弱的天光或指尖凝聚的微光(非煞力,而是凝聚一丝纯阳之气照明)默默研读。船上环境特殊,无法实际演练,但理论上的理解和推演,同样重要。尤其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布置警示或防御性的小手段,或许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八天,船队已驶出数百里,进入了一段两岸山势陡峭、河道变窄的水域。据老水手说,这里曾经是水匪出没频繁的地段,虽然近年来消停了些,但仍需格外小心。
果然,这天傍晚,天色阴沉,江上起了薄雾。了望的水手突然发出急促的哨声示警!
“前方有情况!有船拦江!”
甲板上顿时一阵骚动。护卫们纷纷拿起兵刃,冲到船舷边。陈默也迅速起身,手握住了腰间暗藏的一柄短匕(商盟配发的普通兵刃),目光锐利地望向雾气朦胧的前方。
只见江心处,影影绰绰横着几条小船,挡住了主航道。船上似乎有人影晃动,却看不真切。
“准备迎敌!”钱管事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大声喝道。
气氛瞬间绷紧!战斗,似乎一触即发!
陈默屏息凝神,体内气息暗自流转。他并没有像其他护卫那样显露出过多的紧张或兴奋,反而更加冷静。他的目光扫过那几条可疑的小船,又迅速扫过自家船上的护卫和水手,瞳孔微微收缩。
他注意到,有几个护卫在紧张的表象下,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别样的意味?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期待?或者说,是某种计划即将实施的兴奋?
不对劲!这拦江,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悄无声息地向后退了半步,将自己更隐蔽地藏入桅杆的阴影中,右手食指指尖,一缕极其微弱的黑色煞力,已悄然凝聚。
这北上的第一道关卡,恐怕不仅仅是水匪那么简单。真正的危险,或许来自内部。
四海商盟的船队规模不小,由五艘大小不一的货船组成,吃水颇深,显然载重不轻。招募的护卫约有三四十人,被分散在各条船上。陈默所在的这条“顺风号”是艘中型货船,连同水手和管事,船上约有二十余人。护卫算上他共有八人,被安排在前后甲板轮流值守。
初试身手时那“一指洞木”的震慑效果显而易见。同船的几名护卫,看他的眼神都带着明显的忌惮和疏离,没人主动过来搭话,更别说挑衅。这正合他意。他需要的是低调和观察,而非无谓的交际。
船队沿着大江逆流北上,速度缓慢。两岸景色从繁华的城镇逐渐变为绵延的丘陵和旷野,人烟渐稀。江风带着湿冷的水汽,吹得人衣衫猎猎作响。
陈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分配给自己的角落,看似在闭目养神,实则心神高度集中。耳朵捕捉着船上每一个细微的动静:水手们粗俗的玩笑、管事低声的交谈、其他护卫擦拭兵刃的摩擦声、以及……一些压得更低的、若有若无的密语。
他的灵觉远比常人敏锐,尤其是对煞气和恶意的感知。他能感觉到,这艘船上,乃至整个船队,气氛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除了对水匪路霸的寻常担忧外,似乎还弥漫着一种更深层的、隐晦的紧张感。几个看似普通的护卫,眼神交汇时偶尔会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那个姓钱的山羊胡管事,巡视时目光总会在某些货物上多停留片刻;甚至有几个水手,手脚动作也透着一股练家子的利落。
这商队,恐怕不简单。所谓的“重要货物”,绝不仅仅是丝绸瓷器那么简单。
怀中的“镇煞钱”持续传来一种低频的、持续的温热,并非紧急示警,却像是一种背景辐射,提醒着他这片水域乃至北上的路途,潜藏着未知的危险。是黑煞教?还是别的什么势力?这商盟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他像一头潜入狼群的孤狼,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的爪牙,同时用最敏锐的感官探查着周围的一切。他不敢轻易动用神识探查,以免打草惊蛇,只是凭借远超常人的观察力和对气息的感应,默默收集着信息。
白天,他尽职地完成简单的值守任务,动作麻利,沉默寡言。夜晚,当大部分人都入睡后,他则会悄无声息地来到船尾最僻静处,面对滚滚江水,进行必不可少的修炼。
他先是运转《上清大洞真经》,吸纳着天地间稀薄却纯净的灵气(江河之上,水灵之气相对充沛),滋养经脉,巩固根基。那缕祥和暖流在体内缓缓流转,驱散着江风的寒意和连日来的疲惫,也让因时刻保持警惕而紧绷的精神稍稍放松。这是他的根本,是压制煞气、保持清明的基石。
然后,才是危险的功课。他会极其谨慎地引动丹田内那缕“戮魂煞力”,在指尖凝聚成微不可察的黑色气丝,对着江面练习操控。他不再追求威力,而是专注于控制:控制煞力输出的精细度,控制其凝聚和消散的速度,控制反噬的力度。每一次练习,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必须全神贯注,稍有差池,阴寒暴戾的意念就会反扑。但经过瘴林中的生死磨砺,他对这种危险的平衡已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掌控力。
偶尔,在夜深人静时,他也会拿出那卷得自玄玦师伯的、关于基础阵法和符箓的皮卷,借着微弱的天光或指尖凝聚的微光(非煞力,而是凝聚一丝纯阳之气照明)默默研读。船上环境特殊,无法实际演练,但理论上的理解和推演,同样重要。尤其是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布置警示或防御性的小手段,或许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这样的日子过了七八天,船队已驶出数百里,进入了一段两岸山势陡峭、河道变窄的水域。据老水手说,这里曾经是水匪出没频繁的地段,虽然近年来消停了些,但仍需格外小心。
果然,这天傍晚,天色阴沉,江上起了薄雾。了望的水手突然发出急促的哨声示警!
“前方有情况!有船拦江!”
甲板上顿时一阵骚动。护卫们纷纷拿起兵刃,冲到船舷边。陈默也迅速起身,手握住了腰间暗藏的一柄短匕(商盟配发的普通兵刃),目光锐利地望向雾气朦胧的前方。
只见江心处,影影绰绰横着几条小船,挡住了主航道。船上似乎有人影晃动,却看不真切。
“准备迎敌!”钱管事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大声喝道。
气氛瞬间绷紧!战斗,似乎一触即发!
陈默屏息凝神,体内气息暗自流转。他并没有像其他护卫那样显露出过多的紧张或兴奋,反而更加冷静。他的目光扫过那几条可疑的小船,又迅速扫过自家船上的护卫和水手,瞳孔微微收缩。
他注意到,有几个护卫在紧张的表象下,眼神深处似乎……藏着一丝别样的意味?不是恐惧,而是某种……期待?或者说,是某种计划即将实施的兴奋?
不对劲!这拦江,恐怕没那么简单!
他悄无声息地向后退了半步,将自己更隐蔽地藏入桅杆的阴影中,右手食指指尖,一缕极其微弱的黑色煞力,已悄然凝聚。
这北上的第一道关卡,恐怕不仅仅是水匪那么简单。真正的危险,或许来自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