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分明是抱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痛快\"的心思。
可院里邻居们不乐意了。
昨天李进阳让秦京如给各家各户都送了瓜子糖果。
人家收到的年礼太多根本吃不完。
大伙儿都承这份情,既然收了人家的东西,哪还有脸再去要压岁钱?
阎阜贵第一个开口:\"傻柱,话不能这么说。进阳还没成家,给什么压岁钱?\"
\"就是,进阳不用给!\"
\"傻柱你别挑事儿,我们家孩子早吃上进阳给的奶糖了,高兴着呢。\"
\"妞妞还尝了进阳哥哥给的古巴糖,可甜了。\"
棒梗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连糖纸都没捞着。
何爷爷带回来的瓜子和北冰洋汽水,那天全让李进阳给吃光了。
小当和槐花眼里写满羡慕。
要是傻爸没跟李进阳吵架该多好。
她俩打从出生就没尝过古巴糖的滋味。
以前贾爸爸在世时倒是吃过两回奶糖,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李进阳对傻柱的挑衅不以为意,早有准备。
\"傻柱,我早就备好了。不光是孩子们,连院里的长辈我都准备了。\"
\"等你们发完我再发,让大家看看谁更敞亮。\"
这番话引得满院喝彩。
待傻柱一家发完红包,李进阳果然兑现承诺,当场派发红包。
院里的小孩们个个都有份,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例外。
不少拄着拐杖的爷爷奶奶感动得直抹眼泪。
瘫了三年的刘爷爷,紧紧握住李进阳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这年头,老人哪有什么养老金。
年纪大了,别说外人,自家孩子也不会给他们钱。
一年到头,连钱的样子都见不着。
也不是孩子不孝顺,实在是家家都不宽裕,挣的钱都得精打细算地花,哪有余钱给老人。
老人们心里也都明白。
可明白归明白,谁不想兜里有点现钱?
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添什么,但能给孙辈买点零嘴,看他们开心的样子,心里也甜滋滋的。
“刘老爷子,新年好。”
“张奶奶,又过年了,给您拜年啦。”
“陈叔……拿着拿着,钱不多,就图个吉利。”
“狗娃子,新年好呀。”
“妞妞,叫我什么?哈哈,来,给你红包。”
院里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望着李进阳。
看一个人怎么样,别听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
李进阳这一举动,彻底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这样的品行,难怪他能当上干部。
别看每个红包里钱不多,就几毛,可加起来也得十几块。
换作别人家,谁舍得?
要是全花在自家人身上,能过个宽宽裕裕的好年。
可李进阳就是舍得。
“进阳,没得说,这一点,三大爷我服你。”
“没错,这不就是街道宣传的那个……尊……尊老……”
“尊老爱幼!进阳真是把政策记在心里了,不愧是人民的好干部。”
“进阳,奶奶记着你的好,往后谁再敢背后说你闲话,刘奶奶我去撕了他的嘴。”
“是,大伙儿也别光顾着拿钱高兴。进阳家没老人了,工作又忙,平时有什么活儿,咱们都得搭把手。”
---
**“呵呵,我也想搭把手,可京如把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哪还用得上咱们呀……”
“张婆子,你再胡说八道试试?看我不收拾你!人家进阳一直把京如当妹妹,平时多注意分寸?怎么什么话到你嘴里就变了味儿?”
“哎哟,瞧我这张破嘴……进阳,你可别跟婶一般见识,婶给你赔个不是。”
钱花在哪儿,哪儿就亮堂。
李进阳只是略施小惠,院里的人就把他夸得天花乱坠。
不一会儿,什么年轻有为、尊老爱幼、品貌双全、相貌堂堂的好词儿全出来了。
李进阳自己听着都不好意思。
这说的真是我吗?
谁知还没完——
刘海忠在一片笑声中高声倡议:“大伙儿听我说,我作为刚上任的一大爷,提个建议:等街道办上班了,咱们全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得一起去给进阳送表扬信!”
“进阳这事儿,往小了说是邻里互助,往大了说,那可是响应国家号召!咱们院出了这么一位进步青年,可不能藏着掖着。”
“到时候进阳有了好名声,咱们全院脸上也有光。说不定年底‘先进大院’的锦旗就回来了,过年每家还能多分半斤八两白面,多好的事儿!”
李进阳听得一愣,这忠叔也太夸张了吧?
我就是发几个红包,怎么还扯上国家政策了?
“别别别,我就是想让大家高兴高兴,真没别的意思……”
他还没来得及推辞,院里的人已经沸腾起来。
一大爷这主意出得妙!
夸了李进阳,大院挣了名声,年底还能得实惠。
一举两得的好事,凭什么不干?
“进阳你就别推辞了,一大爷说得在理,这事儿必须办!”
“就是!你完全担得起这份表扬。别说咱们大院了,整个四九城你去打听,谁给院里老人发过红包呀?”
“可不是嘛!你这要是都够不上表扬,还有谁够得上?”
“阎老师,麻烦您帮我家写封感谢信。不单是红包的事,前阵子家里困难,进阳还给了几斤玉米面,这些也请一并写上。”
“我家也是,孩子有不会写的作业,找进阳请教,他都特别耐心,这些也得记上!”
“没错,今年我家办喜事,进阳二话不说就把自行车借给我们,不仅分文未取,还随了礼金。哪像贾家,用个缝纫机还要收钱!”
“哎呀,不说不知道,进阳居然默默做了这么多好事?”
李进阳听得脸上发烫,实在招架不住众人的夸奖。
他连忙摆手推辞:“各位可别拿我开玩笑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是真报上去,非得让人笑话不可。”
“我一个人日子过得宽裕些,就想着在大家困难时搭把手。再说了,我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这不指望着将来我办喜事时,各位能来帮帮忙嘛?”
阎阜贵大手一挥:“进阳,你这话说得不对。”
“凡事都要看实际行动而不是动机。不管你有什么打算,现在确实是在不求回报地做好事。”
“这样吧,三大爷我今天就做主了。写表扬信的事包在我身上。”
“大伙回去都想想进阳做的好事,汇总到我这儿。我亲自给每家每户写表扬信,你们拿回去签名按手印就行。”
院子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原本批判傻柱的检讨会,竟变成了李进阳的表彰会。
何大清、易忠海和聋老太太脸色铁青。
这个小李进阳果然不简单。
把群众关系经营得如此到位。
他明明没说什么,却巧妙引导全院为他请功。
难怪晋升得这么快。
相比之下,他们几个真是亏大了。
明明出了四份压岁钱,总额比李进阳多一倍。
却没人念他们的好。
就算有人感激,也是感激李进阳——毕竟是他促成了这件事。
易忠海气得牙痒痒,早知如此还不如主动发红包,至少能赚个名声。
几人阴沉着脸,悻悻回家去了。
四一四
“阎老师,走,上您家坐会儿去。”
全院大会一散,李进阳没回后院,反倒跟着阎阜贵进了屋。
“进阳,来,喝口水。”
李进阳拉住阎阜贵,让他别张罗,随后朝解娣招了招手。
“解娣,过来。”
“进阳哥。”
“嗯,解娣,哥哥看你讨人喜欢,心里特别高兴,所以再悄悄给你一份红包,这事儿跟谁都不能说,记住了没?”
阎解娣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阎阜贵和三大妈赶紧拦着:“进阳,刚才外头不是给过了吗?哪能再收,不行不行,这真不能要。”
“又不是给你们的,我喜欢孩子,我乐意。来,解娣拿着。”
李进阳侧身避开他们,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塞到阎解娣手里。
好家伙!
屋里的人都愣住了,阎解成和于莉羡慕得眼睛都直了。
十块钱!
平时活儿少的时候,阎解成干一个月都不见得能挣到十块。
其他孩子也都看呆了。
“进阳哥,解娣不敢收……”
阎解娣小手缩了缩,也知道这钱太多了,小声嘟囔着。
“哈哈,哥哥愿意给的,以后要听话,知道吗?”
“行了,我回去了。”
李进阳把钱塞进孩子手心,乐呵呵地出了门。
“进阳、进阳,这真不合适……”
阎阜贵把三大妈拉回来,叹了口气,让她把钱收好。
“老阎,解娣怎么能不明不白收进阳这么多钱呢?这不像话!”
“是爸,这不太合适吧?”
阎家人都想不通,于莉也一脸不解。
阎阜贵摇摇头笑了:“你们,要有李进阳一半机灵,我闭眼也放心了。”
“他这钱是给解娣的吗?那是给我的。”
“这封感谢信确实得费点心思,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能引起上级重视。”
“嘿,李家这小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
阎家人琢磨了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
阎解成满脸困惑:“他图什么呀?之前不是说不看重名声吗?”
“蠢货!”阎阜贵斥责道:“当官的哪有不注重名声的?人家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再说了,我帮他写表扬信,他给钱了吗?没有!那是给孩子的压岁钱。”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于莉望着后院方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少女总是倾慕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把李进阳和整天打零工的阎解成一对比,于莉心里发苦,暗自叹了口气。
她打定主意,明天回娘家要赶紧告诉妹妹海棠:这样的青年才俊,要是错过了,会后悔一辈子。
…………
李进阳还是没有回家,转身溜达去了刘海忠家。
“进阳?快请坐,快请坐!”
“孩子他妈,赶紧泡茶,把我柜顶的好茶叶拿出来,进阳来了。”
刘海忠激动得手足无措。
“别忙活了,我找刘师傅是说点事。”
“你这几天抽空去办一下。”
李进阳在他家说话直接了许多。
一来刘海忠这人底线低,不太讲究原则。
二来两人已经有了利益往来,刘海忠不会抵触。
再加上刘海忠脑子不太灵光,李进阳怕说得太含蓄会把事情办砸。
“进阳您说。”
这位刚当上院里一大爷、厂里车间小组长的人,明明是在自己家里,却连坐都不敢坐。
他前两天可是亲眼见识过李进阳的厉害。
李进阳瞥了眼二大妈和刘光天他们,没有说话。
刘海忠心领神会:“都给我出去!”
---
**“我喊了不许回,谁敢自己跑回来,我非把他腿打折不可!”
李进阳听得直摇头,赶紧上前拦住二大妈:“二大妈,刘师傅就是随口一说,您别当真。您带光天和光福去我家坐坐吧,秦京如应该也在,让她拿点肉干、瓜子糖给你们吃。”
等刘家人都出了门,李进阳转向刘海忠,语气带着无奈:“刘师傅,你这脾气也该改改了。都是自家人,又不是外人,何必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男人在外头硬气才叫本事,在家里对老婆孩子耍威风,那算什么能耐。”
说了两句,见刘海忠低着头不吭声,李进阳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正事。
他取出二百块钱放在桌上,压低声音:“等三大爷把表扬信写好,你得带着大伙儿一起去街道办,别零零散散地去,要人多势众,场面得热闹。”
“另外,你去找隔壁院的李木匠,再订一块牌匾,料子要好,尺寸要大。”
“还做牌匾?上头写啥?”刘海忠老实问道。
“不是写给我的,”李进阳解释道,“是写给王主任的,感谢她培养出我这样的好干部,明白不?”
刘海忠顿时恍然大悟,心里暗暗佩服李进阳的手段高明。
“记住了,我下午就去办。”
李进阳对他的执行力很满意,又说:“还有,去联系京城几家报社,不用找太大的,小报社也行。送牌匾和表扬信那天,一定得请记者到场,多找几家,悄悄给点车马费,一人二十块别心疼。记者来得越多越好,钱不够再跟我说。”
“对了,我记得你认识吹唢呐、敲架鼓的人吧?”
“认识。”刘海忠彻底服气了。
李进阳继续叮嘱:“牌匾用红布包起来,千万别用绸子,显得假。就用普通红布,显得大伙儿是真心实意感谢。”
“刘师傅,这事办好了,往后我肯定不会亏待你,明白吧?”
车间晋升对你来说不太容易,不过要是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安排你转去后勤岗位。以你的能力,担任食堂副主任肯定没问题。
食堂副主任可是个肥差,既实惠又能常跟领导打交道。
刘海忠一下子被李进阳许下的好处给砸晕了。
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
        可院里邻居们不乐意了。
昨天李进阳让秦京如给各家各户都送了瓜子糖果。
人家收到的年礼太多根本吃不完。
大伙儿都承这份情,既然收了人家的东西,哪还有脸再去要压岁钱?
阎阜贵第一个开口:\"傻柱,话不能这么说。进阳还没成家,给什么压岁钱?\"
\"就是,进阳不用给!\"
\"傻柱你别挑事儿,我们家孩子早吃上进阳给的奶糖了,高兴着呢。\"
\"妞妞还尝了进阳哥哥给的古巴糖,可甜了。\"
棒梗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连糖纸都没捞着。
何爷爷带回来的瓜子和北冰洋汽水,那天全让李进阳给吃光了。
小当和槐花眼里写满羡慕。
要是傻爸没跟李进阳吵架该多好。
她俩打从出生就没尝过古巴糖的滋味。
以前贾爸爸在世时倒是吃过两回奶糖,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李进阳对傻柱的挑衅不以为意,早有准备。
\"傻柱,我早就备好了。不光是孩子们,连院里的长辈我都准备了。\"
\"等你们发完我再发,让大家看看谁更敞亮。\"
这番话引得满院喝彩。
待傻柱一家发完红包,李进阳果然兑现承诺,当场派发红包。
院里的小孩们个个都有份,连上了年纪的老人也不例外。
不少拄着拐杖的爷爷奶奶感动得直抹眼泪。
瘫了三年的刘爷爷,紧紧握住李进阳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
这年头,老人哪有什么养老金。
年纪大了,别说外人,自家孩子也不会给他们钱。
一年到头,连钱的样子都见不着。
也不是孩子不孝顺,实在是家家都不宽裕,挣的钱都得精打细算地花,哪有余钱给老人。
老人们心里也都明白。
可明白归明白,谁不想兜里有点现钱?
自己年纪大了,不需要添什么,但能给孙辈买点零嘴,看他们开心的样子,心里也甜滋滋的。
“刘老爷子,新年好。”
“张奶奶,又过年了,给您拜年啦。”
“陈叔……拿着拿着,钱不多,就图个吉利。”
“狗娃子,新年好呀。”
“妞妞,叫我什么?哈哈,来,给你红包。”
院里的人都用敬佩的目光望着李进阳。
看一个人怎么样,别听他说什么,要看他怎么做。
李进阳这一举动,彻底赢得了大家的称赞。
这样的品行,难怪他能当上干部。
别看每个红包里钱不多,就几毛,可加起来也得十几块。
换作别人家,谁舍得?
要是全花在自家人身上,能过个宽宽裕裕的好年。
可李进阳就是舍得。
“进阳,没得说,这一点,三大爷我服你。”
“没错,这不就是街道宣传的那个……尊……尊老……”
“尊老爱幼!进阳真是把政策记在心里了,不愧是人民的好干部。”
“进阳,奶奶记着你的好,往后谁再敢背后说你闲话,刘奶奶我去撕了他的嘴。”
“是,大伙儿也别光顾着拿钱高兴。进阳家没老人了,工作又忙,平时有什么活儿,咱们都得搭把手。”
---
**“呵呵,我也想搭把手,可京如把什么都安排妥当了,哪还用得上咱们呀……”
“张婆子,你再胡说八道试试?看我不收拾你!人家进阳一直把京如当妹妹,平时多注意分寸?怎么什么话到你嘴里就变了味儿?”
“哎哟,瞧我这张破嘴……进阳,你可别跟婶一般见识,婶给你赔个不是。”
钱花在哪儿,哪儿就亮堂。
李进阳只是略施小惠,院里的人就把他夸得天花乱坠。
不一会儿,什么年轻有为、尊老爱幼、品貌双全、相貌堂堂的好词儿全出来了。
李进阳自己听着都不好意思。
这说的真是我吗?
谁知还没完——
刘海忠在一片笑声中高声倡议:“大伙儿听我说,我作为刚上任的一大爷,提个建议:等街道办上班了,咱们全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得一起去给进阳送表扬信!”
“进阳这事儿,往小了说是邻里互助,往大了说,那可是响应国家号召!咱们院出了这么一位进步青年,可不能藏着掖着。”
“到时候进阳有了好名声,咱们全院脸上也有光。说不定年底‘先进大院’的锦旗就回来了,过年每家还能多分半斤八两白面,多好的事儿!”
李进阳听得一愣,这忠叔也太夸张了吧?
我就是发几个红包,怎么还扯上国家政策了?
“别别别,我就是想让大家高兴高兴,真没别的意思……”
他还没来得及推辞,院里的人已经沸腾起来。
一大爷这主意出得妙!
夸了李进阳,大院挣了名声,年底还能得实惠。
一举两得的好事,凭什么不干?
“进阳你就别推辞了,一大爷说得在理,这事儿必须办!”
“就是!你完全担得起这份表扬。别说咱们大院了,整个四九城你去打听,谁给院里老人发过红包呀?”
“可不是嘛!你这要是都够不上表扬,还有谁够得上?”
“阎老师,麻烦您帮我家写封感谢信。不单是红包的事,前阵子家里困难,进阳还给了几斤玉米面,这些也请一并写上。”
“我家也是,孩子有不会写的作业,找进阳请教,他都特别耐心,这些也得记上!”
“没错,今年我家办喜事,进阳二话不说就把自行车借给我们,不仅分文未取,还随了礼金。哪像贾家,用个缝纫机还要收钱!”
“哎呀,不说不知道,进阳居然默默做了这么多好事?”
李进阳听得脸上发烫,实在招架不住众人的夸奖。
他连忙摆手推辞:“各位可别拿我开玩笑了,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要是真报上去,非得让人笑话不可。”
“我一个人日子过得宽裕些,就想着在大家困难时搭把手。再说了,我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这不指望着将来我办喜事时,各位能来帮帮忙嘛?”
阎阜贵大手一挥:“进阳,你这话说得不对。”
“凡事都要看实际行动而不是动机。不管你有什么打算,现在确实是在不求回报地做好事。”
“这样吧,三大爷我今天就做主了。写表扬信的事包在我身上。”
“大伙回去都想想进阳做的好事,汇总到我这儿。我亲自给每家每户写表扬信,你们拿回去签名按手印就行。”
院子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原本批判傻柱的检讨会,竟变成了李进阳的表彰会。
何大清、易忠海和聋老太太脸色铁青。
这个小李进阳果然不简单。
把群众关系经营得如此到位。
他明明没说什么,却巧妙引导全院为他请功。
难怪晋升得这么快。
相比之下,他们几个真是亏大了。
明明出了四份压岁钱,总额比李进阳多一倍。
却没人念他们的好。
就算有人感激,也是感激李进阳——毕竟是他促成了这件事。
易忠海气得牙痒痒,早知如此还不如主动发红包,至少能赚个名声。
几人阴沉着脸,悻悻回家去了。
四一四
“阎老师,走,上您家坐会儿去。”
全院大会一散,李进阳没回后院,反倒跟着阎阜贵进了屋。
“进阳,来,喝口水。”
李进阳拉住阎阜贵,让他别张罗,随后朝解娣招了招手。
“解娣,过来。”
“进阳哥。”
“嗯,解娣,哥哥看你讨人喜欢,心里特别高兴,所以再悄悄给你一份红包,这事儿跟谁都不能说,记住了没?”
阎解娣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阎阜贵和三大妈赶紧拦着:“进阳,刚才外头不是给过了吗?哪能再收,不行不行,这真不能要。”
“又不是给你们的,我喜欢孩子,我乐意。来,解娣拿着。”
李进阳侧身避开他们,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塞到阎解娣手里。
好家伙!
屋里的人都愣住了,阎解成和于莉羡慕得眼睛都直了。
十块钱!
平时活儿少的时候,阎解成干一个月都不见得能挣到十块。
其他孩子也都看呆了。
“进阳哥,解娣不敢收……”
阎解娣小手缩了缩,也知道这钱太多了,小声嘟囔着。
“哈哈,哥哥愿意给的,以后要听话,知道吗?”
“行了,我回去了。”
李进阳把钱塞进孩子手心,乐呵呵地出了门。
“进阳、进阳,这真不合适……”
阎阜贵把三大妈拉回来,叹了口气,让她把钱收好。
“老阎,解娣怎么能不明不白收进阳这么多钱呢?这不像话!”
“是爸,这不太合适吧?”
阎家人都想不通,于莉也一脸不解。
阎阜贵摇摇头笑了:“你们,要有李进阳一半机灵,我闭眼也放心了。”
“他这钱是给解娣的吗?那是给我的。”
“这封感谢信确实得费点心思,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能引起上级重视。”
“嘿,李家这小子,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
阎家人琢磨了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
阎解成满脸困惑:“他图什么呀?之前不是说不看重名声吗?”
“蠢货!”阎阜贵斥责道:“当官的哪有不注重名声的?人家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再说了,我帮他写表扬信,他给钱了吗?没有!那是给孩子的压岁钱。”
“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
于莉望着后院方向,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少女总是倾慕风华正茂的年轻人。
把李进阳和整天打零工的阎解成一对比,于莉心里发苦,暗自叹了口气。
她打定主意,明天回娘家要赶紧告诉妹妹海棠:这样的青年才俊,要是错过了,会后悔一辈子。
…………
李进阳还是没有回家,转身溜达去了刘海忠家。
“进阳?快请坐,快请坐!”
“孩子他妈,赶紧泡茶,把我柜顶的好茶叶拿出来,进阳来了。”
刘海忠激动得手足无措。
“别忙活了,我找刘师傅是说点事。”
“你这几天抽空去办一下。”
李进阳在他家说话直接了许多。
一来刘海忠这人底线低,不太讲究原则。
二来两人已经有了利益往来,刘海忠不会抵触。
再加上刘海忠脑子不太灵光,李进阳怕说得太含蓄会把事情办砸。
“进阳您说。”
这位刚当上院里一大爷、厂里车间小组长的人,明明是在自己家里,却连坐都不敢坐。
他前两天可是亲眼见识过李进阳的厉害。
李进阳瞥了眼二大妈和刘光天他们,没有说话。
刘海忠心领神会:“都给我出去!”
---
**“我喊了不许回,谁敢自己跑回来,我非把他腿打折不可!”
李进阳听得直摇头,赶紧上前拦住二大妈:“二大妈,刘师傅就是随口一说,您别当真。您带光天和光福去我家坐坐吧,秦京如应该也在,让她拿点肉干、瓜子糖给你们吃。”
等刘家人都出了门,李进阳转向刘海忠,语气带着无奈:“刘师傅,你这脾气也该改改了。都是自家人,又不是外人,何必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男人在外头硬气才叫本事,在家里对老婆孩子耍威风,那算什么能耐。”
说了两句,见刘海忠低着头不吭声,李进阳便不再多言,转而说起正事。
他取出二百块钱放在桌上,压低声音:“等三大爷把表扬信写好,你得带着大伙儿一起去街道办,别零零散散地去,要人多势众,场面得热闹。”
“另外,你去找隔壁院的李木匠,再订一块牌匾,料子要好,尺寸要大。”
“还做牌匾?上头写啥?”刘海忠老实问道。
“不是写给我的,”李进阳解释道,“是写给王主任的,感谢她培养出我这样的好干部,明白不?”
刘海忠顿时恍然大悟,心里暗暗佩服李进阳的手段高明。
“记住了,我下午就去办。”
李进阳对他的执行力很满意,又说:“还有,去联系京城几家报社,不用找太大的,小报社也行。送牌匾和表扬信那天,一定得请记者到场,多找几家,悄悄给点车马费,一人二十块别心疼。记者来得越多越好,钱不够再跟我说。”
“对了,我记得你认识吹唢呐、敲架鼓的人吧?”
“认识。”刘海忠彻底服气了。
李进阳继续叮嘱:“牌匾用红布包起来,千万别用绸子,显得假。就用普通红布,显得大伙儿是真心实意感谢。”
“刘师傅,这事办好了,往后我肯定不会亏待你,明白吧?”
车间晋升对你来说不太容易,不过要是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安排你转去后勤岗位。以你的能力,担任食堂副主任肯定没问题。
食堂副主任可是个肥差,既实惠又能常跟领导打交道。
刘海忠一下子被李进阳许下的好处给砸晕了。
整个人都飘飘忽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