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驱赶百姓,我等淮南子弟何必为他卖命?\"
军中窃语四起,怨声载道。
......
府衙之内,陈宫独目喷火,攥紧檄文。
\"严氏母女竟敢投靠刘备!\"
\"早知就该将她们射杀!可恨!\"
他将檄文狠狠摔在案上。
郝萌忧心忡忡道:
\"严氏檄文已动摇军心,流言四起。\"
\"袁术旧部多为淮南人,怨气尤重。\"
\"长此以往,恐生变故。\"
陈宫神色骤变,急问:
\"纪灵那边可有异动?\"
纪灵作为袁术旧部主帅,掌控着城中半数守军。
此刻纪灵的立场尤为关键。
\"要说异常,倒也没什么异常。\"
\"只是最近他以染病为由,多日未曾出席军议。\"
陈宫心头一紧,顿觉不妙。
纪灵原是袁术大将,当初在寿春失守、家眷被困时才被迫投降吕布。
他归顺吕布,一是心怀怨恨,二是想借机投奔袁绍。
如今吕布已死,寿春城岌岌可危,等待袁绍救援的希望愈发渺茫。
这种情况下,难保纪灵不会反水。
纪灵连日缺席军议,令陈宫怀疑他已暗中勾结刘备。
缺席军议正是心虚的表现,害怕被识破遭擒。
沉思许久,权衡再三。
陈宫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秦牧谋略过人,连续两计已使我军士气尽失。\"
\"大势已去,死守寿春只会全军覆没。\"
\"不如弃城突围,投奔袁绍。\"。
刘备军中大帐。
\"军师果然料事如神,寿春城有变...\"
刘备手持密信,感叹道。
此信乃纪灵心腹冒险出城送来,是纪灵亲笔所写。
信中言明陈宫已失人心,城中袁术旧部怨声载道。
他作为袁术旧将,投降吕布实属无奈,归顺陈宫更是形势所迫。
如今见识刘备雄才大略,愿率部献城归顺。
这段内容可以
纪灵的降书传来,与秦牧此前的预判丝毫不差。眼见破城在即,刘备内心振奋不已。
\"有军师谋划,又有纪灵归附,夺取寿春已是板上钉钉!\"刘备难掩激动。
秦牧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纪灵投诚自然要接纳,不过以陈宫之智,此刻定在筹谋退路。\"
刘备闻言神色一凛。
秦牧继续分析:\"当初兖州兵败,他随吕布出走徐州;徐州失守,又转投淮南袁术。如今寿春城破在即,以陈宫的机变,怎会坐以待毙?\"
刘备恍然大悟:\"军师是说陈宫会弃城逃走?\"
秦牧轻轻颔首。
刘备捋须沉吟:\"确有道理。依军师之见,他会逃往何处?\"
秦牧起身指向沙盘:\"南面尽在主公掌控,他唯有北上投奔曹 ** 雄。但他曾背叛曹操,想必不敢再投。\"
刘备会意,指向北方:\"若要投曹,只能西出上蔡,经颍水北上许昌。\"
【
“若投袁绍,当取北路,沿淮水北上,速至徐州依附袁谭。”
“眼下水势未消,恰是渡淮良机。”
“军师,可否调水军北上拦截?”
老刘目光坚定,手指淮水方向。
秦牧摆手,遥指东方:
“主公,吾以为当于东面设伏!”
“东面?”
刘备眉头一皱:“广陵郡方向需绕行千里,岂非舍近求远?”
众将纷纷附和。
秦牧看向庞统:“士元之意?”
庞统凝视沙盘,忽而抚掌:“军师莫非料定——陈宫会预判我军在北路设防,故刻意东行?”
“虽路途倍增,却可避我主力。”
刘备顿时醒悟。
秦牧颔首,又补一句:
“陈宫更会借纪灵之名,诱我军重兵囤聚北门!”
话音未落——
陈到疾步入帐,呈上密信:“纪灵遣人急报!”
刘备展信念道:
“陈宫密令纪灵明夜北门突围,邀我军合围剿杀!”
秦牧轻笑:
“好个陈公台,当真步步玄机。”
(
“这家伙怕是早算准纪灵暗中投靠了主公,故意借纪灵之嘴,让主公以为他们要往北门突围!”
刘备猛然想通,脸上不禁浮现钦佩之色。
“陈宫此人当真不简单,悄无声息就使了招调虎离山。”
赞许过后,刘备却突然冷笑:
“可惜,纵使他智谋再高,在军师面前也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将密信收好。
刘备重新坐回主位,凌厉的目光扫过众将。
“传令下去,明日调集重兵,在寿春以东布下天罗地网。”
“此战,定要叫陈宫插翅难逃!”
诸将齐声应命。
...
次日深夜。
寿春东门附近。
近四千人马正心怀忐忑地暗中集结于此。
陈宫背手而立,冷峻的目光穿透城外涌动的洪流,落在远处的灯火上。
“陈大人,我已按您吩咐,把能调动的兵马都集中在东门了。”
郝萌喘着粗气跑上城楼,向陈宫拱手禀报。
陈宫轻轻颔首,抬眼望了望天色。
残月西沉,黎明将至。
极目远眺,只见数里外高地上的刘备军营灯火依稀可辨。
四野茫茫,唯有一道堤坝横亘其间。
“传令下去,立即放下所有竹筏,从东门乘筏突围!”
陈宫猛然挥手,决然下令。
郝萌大惊失色,慌忙道:
“陈大人,您是不是弄错了?”
“不是说好要走北门突围,沿淮水北上投奔袁家大公子吗?”
“怎么突然要往东边突围?”
陈宫嘴角微扬,露出意味深长的冷笑。
“局势至此,明眼人都看得出寿春已不可守。”
“突围,才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你我心知肚明,秦牧也能看穿其中蹊跷。
我预判他必然断定,我军会从北门突围,经淮水投奔袁家大公子。
他定会让刘备调集水军,在北面布下天罗地网。
若真从北门突围,岂不是自寻死路!
陈宫揭开谜底。
郝萌如梦初醒,兴奋道:
那咱们就来个出其不意,改走东门突围,绕道广陵投奔袁大公子?
虽然路途遥远,反倒能确保安然脱险?
陈宫笑而不语。
郝萌竖起拇指称赞:
论运筹帷幄,还得是陈别驾您!就按您说的办。
我这就派人通知纪灵,让他带兵来东门会合!
话音未落。
陈宫突然抬手制止:
纪灵早已暗中归顺刘备,现在通知他,岂不是让刘备知道我们的突围路线?
郝萌一时茫然。
他与袁术旧部本就各怀心思。
局势危急,我料定他必定暗中投靠了刘备。
所以我故意让他准备从北门突围,就是要借他之口,把刘备的兵力都引到北门。
这样我们才能从东门全身而退!
陈宫不再遮掩,向郝萌道出全盘计划。
直到此刻,郝萌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陈别驾这是用纪灵给刘备来了招调虎离山,助我们东门突围?
如此神机妙算,当真令人叹服!
若是吕布当初听从陈别驾劝告,秦牧那点算计怎是您的对手!
郝萌对陈宫大加吹捧,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宫嘴角微扬,轻抚长须冷笑。
时机紧迫,既然大耳贼尚未察觉,我们立刻突围!
郝萌再无迟疑,当即命士兵将所有竹筏放下城墙。数百条粗制竹筏沿着绳索滑至护城河面,陈宫带领四千余名将士迅速登筏。
随着一声令下,筏队离开寿春,向围坝方向驶去。抵达坝岸后,全军弃筏翻越,踏入开阔地带。
出乎意料,前方竟无刘军布防。四千人马如鱼入海,向东疾驰,直奔广陵郡而去。
天色渐明,晨曦微露。回首望去,寿春城的轮廓已消失在薄雾中。
陈宫暗自盘算:此刻纪灵应当发现了异常,正向刘备急报。寿春城恐怕已落入刘备之手,淮南易主已成定局。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成功脱身,无人能阻拦他投奔袁谭。
\"吾乃兖州名士,世代簪缨。袁大公子必当以礼相待。\"他在心中默念,\"以我的家世与谋略,定能助袁谭夺取徐州,进而图谋淮南。\"
\"待到袁氏入场,任你刘备有秦牧相助,在绝对实力面前也终将溃败......\"
正畅想间,骤然而起的战鼓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宫猛然勒马回首,只见无数\"刘\"字大旗从四面八方涌现,伏兵如潮水般合围而来。
\"中计了?!\"他失声惊呼,面色瞬间惨白。
身后四千将士乱作一团,郝萌更是面无人色,颤声喊道:\"是刘备的伏兵!\"
郝萌怒视陈宫,厉声喝问:“陈公台!你不是信誓旦旦说刘备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为何此处伏兵四起?”
陈宫面如土色,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来。此刻他心乱如麻,怎么都想不通精心布置的局竟被彻底识破。
突然战鼓震天,刘军从三面合围,截断了西逃要道。
旌旗猎猎,军阵如潮水般分开。
刘备执剑策马,在阵前缓缓现身。
他扬鞭直指陈宫,寒声道:“子璟军师早已看穿你会借纪灵诱我北上!这天罗地网,专为你而设!”
“陈公台,今 ** 休想逃脱!”
这话宛如闷棍当头,震得陈宫耳畔轰鸣。
他双目赤红,脑海中不断闪现那个名字——
“又是秦牧?!”
“为何我每一步谋划,在他眼中都如同儿戏?!”
“难道我陈宫毕生所学,对此人而言不过是稚童把戏?!”
刘备再次挥鞭厉喝:“何必让数千将士陪葬?下马受降,我给你留最后体面!”
“休想!”陈宫猛然拔剑怒吼,“我陈氏世代公卿,岂能向织席贩履之辈屈膝!”
他转向全军癫狂嘶吼:“前无生路,唯有一战!随我杀出血路!”
郝萌见状,亦被激起凶性,挥刀咆哮着冲向敌阵。
刀锋破空,郝萌嘶声怒吼:
\"不想死的,随老子杀出一条血路!\"
赤瞳中迸出凶光,郝萌一夹马腹,率先突入敌阵。
四千残兵 ** 入绝境,纷纷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挥舞兵器拼命冲锋。
唯有陈宫端坐马背,冷眼观望战局。待半数士卒冲入敌阵,方才轻抖缰绳,混在乱军中悄然前进。
\"困兽犹斗...\"
刘备眸中寒芒乍现,长鞭遥指:
\"全军出击,一个不留!\"
呜咽的号角声中,埋伏已久的刘军如潮水般涌出。黄忠须发怒张,倒提青龙刀纵马而出:
\"陈宫老贼交予末将!\"
转瞬间,刘军铁骑便将这股残兵切割得七零八落。战场上哀嚎四起,血流成河。
黄忠手中长刀化作银龙,所过之处敌卒如麦秆般倒下。正杀得兴起时,忽见郝萌劈开血路直冲而来。
\"不知死活!\"
黄忠暴喝如雷,刀锋卷起腥风血雨,以开山之势当头斩落。
郝萌狞笑着横刀格挡:\"老匹夫找死!\"
寒光闪过,他才惊觉这刀快得超乎想象。
郝萌神色骤变,双瞳闪过悔恨之色。
刀光已至。
赤刃凌空劈落。
\"嗤——\"
军中窃语四起,怨声载道。
......
府衙之内,陈宫独目喷火,攥紧檄文。
\"严氏母女竟敢投靠刘备!\"
\"早知就该将她们射杀!可恨!\"
他将檄文狠狠摔在案上。
郝萌忧心忡忡道:
\"严氏檄文已动摇军心,流言四起。\"
\"袁术旧部多为淮南人,怨气尤重。\"
\"长此以往,恐生变故。\"
陈宫神色骤变,急问:
\"纪灵那边可有异动?\"
纪灵作为袁术旧部主帅,掌控着城中半数守军。
此刻纪灵的立场尤为关键。
\"要说异常,倒也没什么异常。\"
\"只是最近他以染病为由,多日未曾出席军议。\"
陈宫心头一紧,顿觉不妙。
纪灵原是袁术大将,当初在寿春失守、家眷被困时才被迫投降吕布。
他归顺吕布,一是心怀怨恨,二是想借机投奔袁绍。
如今吕布已死,寿春城岌岌可危,等待袁绍救援的希望愈发渺茫。
这种情况下,难保纪灵不会反水。
纪灵连日缺席军议,令陈宫怀疑他已暗中勾结刘备。
缺席军议正是心虚的表现,害怕被识破遭擒。
沉思许久,权衡再三。
陈宫长叹一声,神色黯然。
\"秦牧谋略过人,连续两计已使我军士气尽失。\"
\"大势已去,死守寿春只会全军覆没。\"
\"不如弃城突围,投奔袁绍。\"。
刘备军中大帐。
\"军师果然料事如神,寿春城有变...\"
刘备手持密信,感叹道。
此信乃纪灵心腹冒险出城送来,是纪灵亲笔所写。
信中言明陈宫已失人心,城中袁术旧部怨声载道。
他作为袁术旧将,投降吕布实属无奈,归顺陈宫更是形势所迫。
如今见识刘备雄才大略,愿率部献城归顺。
这段内容可以
纪灵的降书传来,与秦牧此前的预判丝毫不差。眼见破城在即,刘备内心振奋不已。
\"有军师谋划,又有纪灵归附,夺取寿春已是板上钉钉!\"刘备难掩激动。
秦牧淡然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纪灵投诚自然要接纳,不过以陈宫之智,此刻定在筹谋退路。\"
刘备闻言神色一凛。
秦牧继续分析:\"当初兖州兵败,他随吕布出走徐州;徐州失守,又转投淮南袁术。如今寿春城破在即,以陈宫的机变,怎会坐以待毙?\"
刘备恍然大悟:\"军师是说陈宫会弃城逃走?\"
秦牧轻轻颔首。
刘备捋须沉吟:\"确有道理。依军师之见,他会逃往何处?\"
秦牧起身指向沙盘:\"南面尽在主公掌控,他唯有北上投奔曹 ** 雄。但他曾背叛曹操,想必不敢再投。\"
刘备会意,指向北方:\"若要投曹,只能西出上蔡,经颍水北上许昌。\"
【
“若投袁绍,当取北路,沿淮水北上,速至徐州依附袁谭。”
“眼下水势未消,恰是渡淮良机。”
“军师,可否调水军北上拦截?”
老刘目光坚定,手指淮水方向。
秦牧摆手,遥指东方:
“主公,吾以为当于东面设伏!”
“东面?”
刘备眉头一皱:“广陵郡方向需绕行千里,岂非舍近求远?”
众将纷纷附和。
秦牧看向庞统:“士元之意?”
庞统凝视沙盘,忽而抚掌:“军师莫非料定——陈宫会预判我军在北路设防,故刻意东行?”
“虽路途倍增,却可避我主力。”
刘备顿时醒悟。
秦牧颔首,又补一句:
“陈宫更会借纪灵之名,诱我军重兵囤聚北门!”
话音未落——
陈到疾步入帐,呈上密信:“纪灵遣人急报!”
刘备展信念道:
“陈宫密令纪灵明夜北门突围,邀我军合围剿杀!”
秦牧轻笑:
“好个陈公台,当真步步玄机。”
(
“这家伙怕是早算准纪灵暗中投靠了主公,故意借纪灵之嘴,让主公以为他们要往北门突围!”
刘备猛然想通,脸上不禁浮现钦佩之色。
“陈宫此人当真不简单,悄无声息就使了招调虎离山。”
赞许过后,刘备却突然冷笑:
“可惜,纵使他智谋再高,在军师面前也不过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将密信收好。
刘备重新坐回主位,凌厉的目光扫过众将。
“传令下去,明日调集重兵,在寿春以东布下天罗地网。”
“此战,定要叫陈宫插翅难逃!”
诸将齐声应命。
...
次日深夜。
寿春东门附近。
近四千人马正心怀忐忑地暗中集结于此。
陈宫背手而立,冷峻的目光穿透城外涌动的洪流,落在远处的灯火上。
“陈大人,我已按您吩咐,把能调动的兵马都集中在东门了。”
郝萌喘着粗气跑上城楼,向陈宫拱手禀报。
陈宫轻轻颔首,抬眼望了望天色。
残月西沉,黎明将至。
极目远眺,只见数里外高地上的刘备军营灯火依稀可辨。
四野茫茫,唯有一道堤坝横亘其间。
“传令下去,立即放下所有竹筏,从东门乘筏突围!”
陈宫猛然挥手,决然下令。
郝萌大惊失色,慌忙道:
“陈大人,您是不是弄错了?”
“不是说好要走北门突围,沿淮水北上投奔袁家大公子吗?”
“怎么突然要往东边突围?”
陈宫嘴角微扬,露出意味深长的冷笑。
“局势至此,明眼人都看得出寿春已不可守。”
“突围,才是我们唯一的生路。”
你我心知肚明,秦牧也能看穿其中蹊跷。
我预判他必然断定,我军会从北门突围,经淮水投奔袁家大公子。
他定会让刘备调集水军,在北面布下天罗地网。
若真从北门突围,岂不是自寻死路!
陈宫揭开谜底。
郝萌如梦初醒,兴奋道:
那咱们就来个出其不意,改走东门突围,绕道广陵投奔袁大公子?
虽然路途遥远,反倒能确保安然脱险?
陈宫笑而不语。
郝萌竖起拇指称赞:
论运筹帷幄,还得是陈别驾您!就按您说的办。
我这就派人通知纪灵,让他带兵来东门会合!
话音未落。
陈宫突然抬手制止:
纪灵早已暗中归顺刘备,现在通知他,岂不是让刘备知道我们的突围路线?
郝萌一时茫然。
他与袁术旧部本就各怀心思。
局势危急,我料定他必定暗中投靠了刘备。
所以我故意让他准备从北门突围,就是要借他之口,把刘备的兵力都引到北门。
这样我们才能从东门全身而退!
陈宫不再遮掩,向郝萌道出全盘计划。
直到此刻,郝萌才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陈别驾这是用纪灵给刘备来了招调虎离山,助我们东门突围?
如此神机妙算,当真令人叹服!
若是吕布当初听从陈别驾劝告,秦牧那点算计怎是您的对手!
郝萌对陈宫大加吹捧,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宫嘴角微扬,轻抚长须冷笑。
时机紧迫,既然大耳贼尚未察觉,我们立刻突围!
郝萌再无迟疑,当即命士兵将所有竹筏放下城墙。数百条粗制竹筏沿着绳索滑至护城河面,陈宫带领四千余名将士迅速登筏。
随着一声令下,筏队离开寿春,向围坝方向驶去。抵达坝岸后,全军弃筏翻越,踏入开阔地带。
出乎意料,前方竟无刘军布防。四千人马如鱼入海,向东疾驰,直奔广陵郡而去。
天色渐明,晨曦微露。回首望去,寿春城的轮廓已消失在薄雾中。
陈宫暗自盘算:此刻纪灵应当发现了异常,正向刘备急报。寿春城恐怕已落入刘备之手,淮南易主已成定局。
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成功脱身,无人能阻拦他投奔袁谭。
\"吾乃兖州名士,世代簪缨。袁大公子必当以礼相待。\"他在心中默念,\"以我的家世与谋略,定能助袁谭夺取徐州,进而图谋淮南。\"
\"待到袁氏入场,任你刘备有秦牧相助,在绝对实力面前也终将溃败......\"
正畅想间,骤然而起的战鼓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宫猛然勒马回首,只见无数\"刘\"字大旗从四面八方涌现,伏兵如潮水般合围而来。
\"中计了?!\"他失声惊呼,面色瞬间惨白。
身后四千将士乱作一团,郝萌更是面无人色,颤声喊道:\"是刘备的伏兵!\"
郝萌怒视陈宫,厉声喝问:“陈公台!你不是信誓旦旦说刘备中了调虎离山之计?为何此处伏兵四起?”
陈宫面如土色,浑身颤抖着说不出话来。此刻他心乱如麻,怎么都想不通精心布置的局竟被彻底识破。
突然战鼓震天,刘军从三面合围,截断了西逃要道。
旌旗猎猎,军阵如潮水般分开。
刘备执剑策马,在阵前缓缓现身。
他扬鞭直指陈宫,寒声道:“子璟军师早已看穿你会借纪灵诱我北上!这天罗地网,专为你而设!”
“陈公台,今 ** 休想逃脱!”
这话宛如闷棍当头,震得陈宫耳畔轰鸣。
他双目赤红,脑海中不断闪现那个名字——
“又是秦牧?!”
“为何我每一步谋划,在他眼中都如同儿戏?!”
“难道我陈宫毕生所学,对此人而言不过是稚童把戏?!”
刘备再次挥鞭厉喝:“何必让数千将士陪葬?下马受降,我给你留最后体面!”
“休想!”陈宫猛然拔剑怒吼,“我陈氏世代公卿,岂能向织席贩履之辈屈膝!”
他转向全军癫狂嘶吼:“前无生路,唯有一战!随我杀出血路!”
郝萌见状,亦被激起凶性,挥刀咆哮着冲向敌阵。
刀锋破空,郝萌嘶声怒吼:
\"不想死的,随老子杀出一条血路!\"
赤瞳中迸出凶光,郝萌一夹马腹,率先突入敌阵。
四千残兵 ** 入绝境,纷纷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挥舞兵器拼命冲锋。
唯有陈宫端坐马背,冷眼观望战局。待半数士卒冲入敌阵,方才轻抖缰绳,混在乱军中悄然前进。
\"困兽犹斗...\"
刘备眸中寒芒乍现,长鞭遥指:
\"全军出击,一个不留!\"
呜咽的号角声中,埋伏已久的刘军如潮水般涌出。黄忠须发怒张,倒提青龙刀纵马而出:
\"陈宫老贼交予末将!\"
转瞬间,刘军铁骑便将这股残兵切割得七零八落。战场上哀嚎四起,血流成河。
黄忠手中长刀化作银龙,所过之处敌卒如麦秆般倒下。正杀得兴起时,忽见郝萌劈开血路直冲而来。
\"不知死活!\"
黄忠暴喝如雷,刀锋卷起腥风血雨,以开山之势当头斩落。
郝萌狞笑着横刀格挡:\"老匹夫找死!\"
寒光闪过,他才惊觉这刀快得超乎想象。
郝萌神色骤变,双瞳闪过悔恨之色。
刀光已至。
赤刃凌空劈落。
\"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