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此战之后,他的威望将彻底盖过孙策。

  江东三郡,谁还敢质疑他的能力?

  一切,皆因陆逊之谋!

  他怎能不欣喜若狂?又怎能不对陆逊喜爱至极?

  \"聪明人也有疏忽之时。\"

  \"秦牧此人确实智计百出,近乎妖异,但他终究只是凡人。\"

  \"凡人之身,总会有算漏的一天。\"

  \"陆逊不敢自比张良,不过是稍有些见解,恰好抓住了秦牧的失误罢了。\"

  面对孙权,陆逊依旧保持谦逊,不敢居功自傲。

  但这一次,他的眼神与语气中却隐约透着一丝自得。

  毕竟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计,堪称首战。

  而这第一战,便令刘备损兵折将,连赫赫有名的\"鬼谋\"秦牧都被蒙骗!

  如此显赫的功绩,心中难免生出几分欣喜。

  孙权朗声大笑,隔水向吕蒙高喊:

  \"吕子明,伯言的计策已成,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我与伯言在此静观,看你如何火烧吴县,重创刘备!\"

  听闻主公对陆逊的盛赞,吕蒙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想要展现统帅之才。

  得令后,他当即抱拳豪言道:

  \"主公放心,此战必全歼刘备五万大军!\"

  誓言既出,吕蒙立即传令各船靠岸。

  百余艘战船迅速抵达岸边。

  在他指挥下,上万江东精锐借着夜色掩护,悄然向吴县进发。

  孙权立于船楼之上,负手远眺吴县方向,眼中寒光闪烁。

  \"孙策,你且在地府睁眼看清楚。\"

  \"今夜我要让天下人知道,我孙权比你更强!\"

  \"我才是江东真正的主人!\"

  ......

  吴县西门外。

  近万江东新军已借着夜色潜至城下。

  距城六十步处,吕蒙果断下令全军止步。

  这个距离恰到好处——再近便会被城头火把照见,暴露行踪。

  吴县城外,夜色下吕蒙凝神观察,城墙上寂静无声,毫无戒备迹象。

  部下低声禀报:\"陆大人的计策果然高明,刘皇叔的人马全无警觉。\"

  马忠紧接着奉承道:\"那个秦牧再狡猾,还不是被咱们陆都督耍得团团转。\"

  吕蒙轻哼一声,剑眉微蹙:\"秦牧此人向来目中无人,此番中计不过是败于狂妄。\"

  马忠察言观色,连忙改口:\"正是如此!放眼东吴,唯有吕都督能与那秦牧周旋。这次能成事,全赖那厮太过托大。\"

  吕蒙抬眼望天,见月色西斜,城中断断续续响起更鼓声。

  \"时机已到。\"他猛然抽出佩剑,寒光映照下神色森然:\"传令!放火箭!今夜定要叫大耳贼的兵马葬身火海!\"

  马忠得令疾奔,数千 ** 手引弓待发。伴着震天鼓声,漫天火矢呼啸着划破夜空,越过城垣直扑城中民舍。转眼间,预先埋设的引火之物被尽数点燃,熊熊烈焰瞬间吞噬了整片街区。

  火蛇肆虐,百余处烈焰翻腾,转眼吞噬了周遭屋舍。

  城外江东军弓弦紧绷,箭雨倾泻,火箭如蝗虫般扎入火场。

  吴县顷刻沦为炼狱,赤焰冲天,映红了半壁苍穹。

  吕蒙抬手喝令停射。

  万余名江东新兵攥拳欢呼,望着焚城奇景热血沸腾。

  \"若此役连刘备一并焚灭...\"

  吕蒙指节抵着刀柄,眼底浮起倨傲,\"陆逊献策又如何?终究要靠我这般统帅之才平定荆州。\"

  马忠忽蹙眉指向西门:\"怪哉!纵使火攻突袭,刘军怎会无人突围?\"

  城门紧闭如铁,无半截焦尸逃窜。

  连金锣警讯都未响起——

  仿佛五万大军集体化作了哑火的炮仗。

  吕蒙嗤笑摇头。

  纵是五万头牲畜,也该扑腾出些动静才是。

  《疑云骤起》

  江风骤急,吕蒙忽觉脊背发凉。前线快马踏碎夜色,带来惊人军报:\"刘备五万大军已弃城向北,踪迹全无!\"

  帐中诸将面如土色。裨将马忠攥紧刀柄嘶声道:\"这厮竟料得先机?\"铜铠碰撞声中,众将议论纷纷:\"城头旌旗未动,如何就走得这般干脆?\"

  吕蒙指节捏得发白,突然冷笑:\"必是那藏于民宅的火油败露了。\"马忠仍不解:\"每捆柴草皆隐于房梁夹层,除非......\"话未说完,自己先变了脸色。

  \"鲁肃没这等眼力。\"吕蒙齿缝间迸出那个令江东将士胆寒的名字,\"除非是秦牧!\"

  军帐内霎时死寂。马忠刀穗微微发颤:\"连陆伯言的妙计都......\"案上灯花爆响,映得吕蒙半边脸阴晴不定。诸将偷眼望去,只见这位江左名将的掌心,正渗出丝丝血迹。

  吕蒙仰天长叹,神色黯然:\"计谋已被识破,刘备大军尽数出城,我军兵力薄弱,不宜再战。传我将令,立即撤往太湖,南下退守会稽。\"

  形势危急,吕蒙只得调转马头,准备撤向江边。

  迟了。

  凄厉的号角声划破夜空,抢先一步响起。

  吕蒙浑身一颤,下意识转身望向北方。

  刹那间,他瞳孔骤缩。

  冲天火光中,数以万计的刘军将士自黑暗涌出,如索命幽冥般从北面杀来。江东军阵脚大乱,上下一片惊慌。

  \"秦牧此人竟能料到我 ** 攻之计,更算准我等会在吴县西门设伏?\"

  \"他这是要借势反击,全歼我江东精锐?\"

  吕蒙面如死灰,惊骇之色凝固在脸上。

  悔恨涌上心头。

  早知如此,不该为与陆逊争功,贸然 ** 火烧吴县。

  更不该错投孙权,与刘备为敌。

  此战若败,江东最后的力量将折损殆尽,再无力与刘备抗衡。

  孙氏覆灭已成定局。

  他这个拥立孙权的功臣,难道真要随之殉葬?

  倘若当初留守建业,城破之时归降刘备...

  纵不能位极人臣,以他的才干,至少也能如太史慈般得到重用。

  可惜,为时已晚。

  \"撤兵!全军速退至江边!\"

  吕蒙嘶声怒吼,打马狂奔。

  败局已定,明知追随孙权终是死路,此刻却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保住性命要紧!

  江东新军万人,如受惊鸟雀般四散奔逃。

  眨眼间,乌泱泱的刘军已冲杀而至。

  惨嚎骤起,血光冲天。

  江东 ** 眼间被杀得哀嚎遍野,尸横满地。

  吕蒙哪还顾得上士卒死活,只顾策马狂奔。

  身后马忠紧追不舍,高喊道:\"都督,这样下去军心溃散——\"

  话音未落。

  一道血色刀光破空而来。

  \"马忠受死!\"

  暴喝声中,长刀斩落。

  马忠不及招架。

  \"咔嚓!\"

  血颅飞起。

  马忠毙命。

  吕蒙回望,认出斩杀马忠之人时,霎时面如死灰。

  \"凌...凌统?\"

  他嗓音发颤,浑身战栗。

  当年皖口兵败,为推卸罪责,他诬陷凌统消极避战。

  致使孙策迁怒凌操。

  最终在牛渚之战,凌操被孙策处死。

  今日狭路相逢,岂能不逃?

  \"吕蒙奸贼!\"

  \"休想逃脱!\"

  凌统怒目圆睁,踏着马忠尸首,纵马狂追。

  吕蒙随败军逃至太湖东岸,已见战船轮廓。

  \"登船便可摆脱追兵!\"

  \"活着就有机会翻身!\"

  \"我吕蒙何等英才,岂能命丧于此!\"

  他暗自松了口气,脸上浮现劫后余生的神色。

  骤然间。

  北方地平线。

  大 ** 颤,雷音轰鸣。

  \"太史\"军旗猎猎,黑压压的铁骑如怒涛般席卷而来。

  并州狼骑!

  这支精锐之师抢在江东败军登船前,如暴风骤雨般截断退路。

  渡口生路,就此断绝。

  \"我吕蒙壮志未酬,竟要命丧于此?\"

  他仰天长啸,眼中满是不甘。

  随即狠狠咬牙,嘶声吼道:

  \"兄弟们,想活命的随我杀出一条血路!\"

  \"只有冲上战船,才有一线生机!\"

  他怒吼着策马挺枪,奋力向前冲锋。

  残存的江东士卒退无可退,只得拼死跟随。

  终究是螳臂当车。

  铁骑洪流碾压而过。

  凄厉的哀嚎响彻湖岸。

  江东败军如枯草般成片倒下。

  吕蒙疯狂挥舞长枪,试图凭武力突围。

  可惜武力终究不济,勉强斩杀数骑后便寸步难行。

  四面楚歌,重重围困。

  明知必死,他仍执枪狂舞,负隅顽抗。

  \"吕蒙奸贼!\"

  \"太史慈在此,还不速速受死!\"

  一声惊雷般的怒吼炸响。

  吕蒙猛然回首,只见太史慈手持血戟,如魔神般踏血而来。

  四周兵卒如潮水分开。

  “太……太史慈?!”

  吕蒙心头一颤,手中长枪差点脱手。

  那可是太史慈!

  当年神岭一战,他与孙策激斗百余回合未分胜负,何等悍勇!

  就凭自己这点本事,如何挡得住他一招?

  恐惧尚未消散,太史慈已如山岳般挡在面前。

  血戟裹挟万钧之力,如怒雷劈落!

  退无可退,吕蒙唯有咬牙横枪硬接。

  “铿——!”

  震耳巨响过后,巨力压得他双臂发麻,几乎折断。

  “噗嗤!”

  戟锋撕裂铁甲,狠狠嵌入肩骨!

  剧痛袭来,吕蒙惨嚎一声,险些栽下马背。

  太史慈臂膀再发力,欲一击决胜负。

  死亡阴影笼罩,吕蒙肝胆俱裂,脑中只剩一念——

  活命!

  “太史将军饶命!”

  “末将愿归降玄德公!愿降!”

  嘶哑的求饶声中,太史慈戟势骤收。

  生擒之功,岂不比斩首更甚?

  “唰!”

  血戟回旋,反手一拍——

  “砰!”

  戟柄重重砸在吕蒙后背,将他直接震 ** 下,昏死过去。

  “绑了!押送主公发落!”

  太史慈收戟冷喝,声如寒铁。

  (

  众将士一拥而上,将昏迷不醒的吕蒙押下。

  此刻。

  凌统策马飞奔而来,望见吕蒙被擒,双眼瞬间通红。

  \"狗贼!我定要取你性命!\"

  仇敌相见,分外眼红,凌统握刀纵马,直冲吕蒙而去。

  \"公绩且住!\"

  太史慈横戟拦住去路。

  \"此贼已降,理当交由主公处置。\"

  \"要杀他,且等主公发落。\"

  凌统怒火中烧,恨不能将吕蒙碎尸万段。

  但太史慈既已生擒吕蒙欲献刘备请功,他也不好抢夺功劳。

  只得强压杀意,挥刀转向溃逃的江东军。

  满腔怒火尽数倾泻于敌阵。

  血染湖水,哀嚎遍野。

  太湖岸边,沦为江东军最后的修罗场。

  ……

  湖面战船之上。

  孙权与陆逊并肩而立,遥望吴县冲天烈焰。

  \"成了!\"

  \"贤弟的火攻之计果然奏效!\"

  孙权喜不自胜,竟忘形地搂住陆逊肩膀。

  陆逊嘴角微扬,又迅速化作愁容:

  \"此计虽成,却令吴县化为焦土。\"

  \"百姓流离失所,必会怨我陆伯言毁其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