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三国:智引玄德秦牧遇月英定荆襄》

  想到小乔见到这张脸时可能露出的厌恶神情,周瑜怒火中烧。

  \"啪!\"

  酒杯狠狠砸在地上。

  周瑜攥紧拳头,恨声道:

  \"刘备!秦牧!我周瑜沦落至此,全拜你二人所赐!\"

  周瑜愤然立誓:\"待伯符夺下淮南,再攻荆州之日,我定要你二人为此羞辱付出代价——\"

  急促的脚步声骤然打断了他的誓言。

  亲兵统领贾华跌跌撞撞冲进大堂,仓皇跪倒:\"都督,大事不好!\"

  贾华惊恐万状,语不成句。

  周瑜顿时色变。此人本该奉孙策之命护送小乔前来,为何如此惊慌?

  不祥预感骤然涌上心头。

  但见贾华浑身发抖,嘶声喊道:\"末将刚离水寨,刘备大军便突然袭至。如今水寨已失,敌军正向柴桑杀来!\"

  周瑜如遭雷击。

  刘备竟能神不知鬼不觉攻破水寨?柴桑危在旦夕?

  霎时间周瑜脑中轰鸣,几乎站立不稳。

  他先是怀疑贾华疯癫胡言,继而以为自己气急攻心产生幻觉。

  \"烽火台毫无预警,大耳贼如何能突袭柴桑?\"周瑜猛然跃起,厉声喝问,\"绝无可能!\"

  贾华哭诉道:\"末将亲眼所见!若非冒死突围,险些命丧敌手。都督,刘备确已杀到!\"

  周瑜身形微晃,脑中天旋地转。他强自镇定,疾步冲向门外,却被门槛绊了个趔趄。

  \"都督当心!\"

  贾华猛然一惊,赶忙伸手搀扶。

  \"走开!\"

  周瑜粗暴地甩开他,不顾形象跌跌撞撞冲出门外。

  他飞快跃上马背,扬鞭疾驰,朝柴桑东门方向飞奔而去。

  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周瑜哆哆嗦嗦地探头张望东北方向的水军大营。

  刹那间如坠冰窟,整个人僵在原地。

  晨曦普照,长江沿岸的景象一览无余。

  江面上数以百计的战船正从上游源源不断地驶来。

  水寨里密密麻麻停满了刘军战船,旌旗蔽日。

  数以万计的刘军士兵正从水寨涌出,从各个方向对柴桑形成包围之势。

  城门外仅有数百名残兵败将,正惊慌失措地拍打着城门,哀求周瑜放他们进城。

  血淋淋的现实摆在眼前。

  刘备大军兵临城下,不仅夺取了水寨,更要围困柴桑!

  \"这怎么可能?\"

  \"为何烽火台毫无动静?\"

  周瑜惊疑不定地转头望向西面最近的烽火台。

  只见台顶赫然飘扬着\"刘\"字大旗。

  原来在攻打水寨之前,刘备就已先一步占领了烽火台。

  正因如此,刘备的战船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柴桑江面。

  \"那个大耳朵究竟用了什么诡计?\"

  \"烽火台守军发现敌情,理应第一时间点燃烽火才对?\"

  周瑜喃喃自语,脑海中惊雷滚滚,疑问丛生。

  \"莫非刘备用了什么障眼法,悄无声息地夺了我的烽火台?\"

  \"他到底用了什么计策,能让守军毫无防备?\"

  周瑜冥思苦想,却理不出头绪。

  秦牧!

  这个名字突然莫名其妙地浮现在他脑海中。

  这计谋定是秦牧的手笔!

  除了他,谁有这般能耐?

  \"秦牧,又是你!\"

  周瑜一拳砸在城墙上,怒火中烧,再次感到被戏弄。

  柴桑守军见水寨陷落,敌军迫近,顿时乱作一团。

  城外溃兵正拼命求开城门。

  周瑜强忍惊怒,下令开门放残兵入城。

  数百水军仓皇涌入。

  几名 ** 跪报噩耗:韩当父子死于甘宁之手!

  \"韩义公竟然战死?又是那锦帆贼所为?\"

  周瑜踉跄后退,如遭重击。

  他心知韩当倚老卖老,更因黄盖之事对他不满。

  但韩当在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此资历深厚的老将竟折损于此,还步了黄盖后尘!

  这对柴桑守军、孙策乃至整个江 ** 是沉重打击。

  噩耗传开,本就动摇的军心再受冲击,恐慌迅速蔓延。

  \"都督,水路断绝,韩老将军阵亡,军心溃散。\"

  \"城中仅六千守军,如何抵挡?\"

  \"请速弃城南下豫章!\"

  贾华惊慌劝谏。

  周瑜凝视城外招展的\"刘\"字大旗,悲愤交加。

  夏口之败已令他威信尽失。

  (

  578

  此时此刻,正是周瑜竭力劝说孙策攻取合肥,并信誓旦旦承诺会为孙策守住柴桑城。

  **893?(9)硫柶斯6〇**

  若此刻弃城而逃,失去柴桑这一战略要地,岂非又一次辜负了孙策的信任?

  孙策对他,该是何等失望?

  他仅存的威望,必将消散殆尽,整个江东再无人会信服他!

  即使侥幸逃回江东,孙策还敢重用他吗?

  恐怕从此他便会被闲置,眼睁睁看着刘备以柴桑为据点,逐步吞并江东,最终将孙策逼入绝境!

  “我绝不能放弃柴桑!”

  “无论为伯符的霸业,还是为我自己的尊严,我都绝不能弃城!”

  周瑜权衡再三,猛然下定决心,斩钉截铁道:

  “柴桑乃我江东门户,我周瑜誓与此城共存亡,绝不弃城而逃!”

  “城中粮草充足,尚有精兵六千,足以坚守到伯符率军来援!”

  “我倒要看看,那秦牧还能耍什么花招,能让大耳贼攻破柴桑,取我周瑜性命!”

  周瑜决心死守到底。

  赌上尊严与性命,这一次绝不退让。

  贾华大惊失色,未料到周瑜竟如此意气用事,急忙想要再劝。

  “谁敢擅言弃城,以扰乱军心论处!”

  周瑜厉声喝止,目光如刀锋般凌厉。

  贾华心头一颤,到嘴边的话只得硬生生咽了回去。

  周瑜当即下令,命六千将士登城备战。

  他的沉着与决断,稍稍振奋了守军士气,令慌乱的情绪逐渐平复。

  唯有贾华暗自叹息,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周瑜忽然想起一事,压低声音质问道:

  “伯符不是命你护送乔家那人前来吗?她现在何处?”

  贾华浑身一抖,额前冷汗顿时滚落,支支吾吾不敢直言。

  周瑜脸色骤变,厉声追问:“乔家那人呢?到底在哪儿!”

  周瑜麾下将领贾华低头认罪,面露惭色回禀道:

  \"末将失职,未能保全乔家 **** 。\"

  \"其车队遭刘军追击,想必已被刘玄德所获。\"

  周瑜双目圆睁,整个人如遭雷击。

  最担忧之事终究成真。

  他未过门的妻子小乔,竟真被这无能部将丢失。

  更可恨是落入刘备之手!

  计略不及秦牧,城池遭刘备围困,如今连心上人都被掠去。

  此乃毕生之辱!

  周瑜额角血管暴起,再度遭受沉重打击。

  怒气上涌,喉头一甜,\"噗\"地喷出鲜血。

  夏口旧伤因此 *** 复发,竟是急火攻心呕血不止。

  \"都督!\"

  贾华大惊失色,急忙上前搀扶。

  周瑜强撑身躯没有倒下,将残余血沫生生咽回。

  \"扶我下城...动作慢些...绝不可让将士们察觉...\"

  他迅速拭去唇边血迹,低声命令道。

  贾华心领神会,假装耳语状,搀扶主将缓步离去。

  城头守军多未察觉,军心得以安稳。

  但远处。

  年轻将领蒋钦与丁奉恰将一切尽收眼底。

  二人默然相视,皆在心底发出无声叹息。

  城外。

  五万刘军已完成登陆。

  刘备亲率步卒四面扎营,将柴桑围得水泄不通。

  甘宁镇守水寨,文聘率舟师巡江。

  深夜中军帐内。

  柴桑城沙盘已陈列 ** 。

  刘备站在沙盘前,背着手凝视城防布局,沉声道:

  “军师料事如神,周瑜果然未弃城而走。”

  秦牧走近沙盘,手指点向柴桑方位:

  “他既决意死守,必是等孙策来援。但无妨——甘宁的水军已封锁长江,孙策援兵难渡。我军只需全力攻城,一月之内必取柴桑,斩周瑜首级!”

  此言一出,众将战意高涨。黄忠抱拳 ** :

  “战机稍纵即逝,请主公下令今夜强攻!”

  刘备却看向鲁肃:“子敬熟知柴桑虚实,依你之见该如何用兵?”

  鲁肃神色凝重,直言道:

  “柴桑城墙经孙策亲自督建,坚固非常,粮草更足支半年。周瑜善用兵,六千守军可当数万之敌。若强行速攻,恐难如愿。”

  这番话如一盆冷水,压下众将躁动。

  刘备沉吟:“一月之期是否太紧?”

  秦牧斩钉截铁道:

  “北方曹操、袁绍即将决战,天下大势将定。我等耽搁不起!”

  南方与北争雄,唯有水军稍胜一筹,其余皆不及也。

  眼下主公最珍贵的便是时间。

  唯有把握每寸光阴,抢占先机,方能逆转南北强弱之势!

  柴桑一战,岂能耗费过多时日?

  秦牧未拘泥于一城得失,而是将天下大势剖析于老刘面前。

  老刘闻言顿悟,肃然颔首:

  \"先生谋略深远,备自愧不如,此番点拨令人茅塞顿开!\"

  \"不错,柴桑城必须在一月内攻克。\"

  顿了片刻,他又问:

  \"然则子敬所言有理,强攻一月破城确实不易。\"

  \"莫非先生另有良策?\"

  刘备深知秦牧性情,料其敢放言一月破城,必是成竹在胸。

  秦牧微微一笑,看向鲁肃:

  \"子敬曾提及,蒋钦与丁奉乃你举荐给孙策。\"

  \"此前你代主公招揽二人时,他们态度模棱,并未明确拒绝。\"

  \"如今主公大军压境,此等威势之下,足以令他们决断了吧?\"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纷纷望向鲁肃。

  鲁肃恍然,方知秦牧早有意利用二将为内应。

  \"先生神机妙算,肃拜服。\"

  随即话锋一转:\"说服二人归顺确有把握,然二人官职不高,恐难掌控城门守备。\"

  \"且其麾下兵卒有限,夺门恐非易事。\"

  \"此计虽可行,却非万全之策。\"

  鲁肃道出了心中顾虑。

  在秦牧眼中,蒋钦的计划不过是效仿当年攻破樊城的故技重施。

  以魏延为内应,抢占城门,引大军入城。

  \"谁说我要他们夺取城门了?\"

  秦牧意味深长地反问道。

  鲁肃一时语塞。

  秦牧直截了当地指向沙盘一处:

  \"周瑜兵力不足,必重兵把守四门,城中守备自然空虚。\"

  \"蒋钦二将虽兵少难夺城门,但烧毁粮仓绰绰有余。\"

  此言一出。

  鲁肃猛然醒悟,脱口道:

  \"军师是要他们焚烧周瑜粮草?\"

  \"城中断粮,军心必乱,柴桑不攻自破!\"

  秦牧笑而不语,默许了鲁肃的猜测。

  鲁肃再无迟疑,向刘备拱手道:

  \"主公,此计实乃速破柴桑的良策,臣以为可行!\"

  刘备也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