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孙权欲击掌定策时,韩当冷笑掷地:“周公瑾可曾细察?柴桑临江,与荆州共享舟楫之利。刘备若遣战船顺流东下,不消五日便可兵临城下。届时水寨被占,烽燧未燃,汝困守孤城,如何抵挡数倍之敌?”
此言如寒潭坠石。周瑜羽扇顿滞,喉间竟哽住半字。
(堂中青砖映着错落人影)
孙策负手疾行,鎏金甲叶簌簌作响。两侧将佐屏息,唯闻更漏滴答。
忽有偏将出列抱拳:“未将愿献拙计,或可阻刘备窥伺柴桑。”
角落里,一名青涩的年轻将领低声开口。
孙策猛然转身,所有目光都聚集在这位小将身上。
\"你是何人?此处岂容你多言!\"韩当厉声呵斥,显然不认得这位军阶不高的年轻面孔。
见长辈发怒,年轻人立即噤声低头。
\"你叫吕...吕蒙?\"孙策突然回忆起来,\"可是仲谋举荐的那位别部司马?\"
听到自己的名字,吕蒙立即挺直腰板抱拳:\"末将吕蒙,字子明,确是权公子所荐。\"
孙策微微颔首:\"仲谋举荐之人,都颇有才干。你方才说有计策可防刘备偷袭柴桑?说来听听。\"
对于年轻将领,孙策向来不拘一格。眼前这位既是弟弟举荐,他自然愿意给个机会。
吕蒙眼中闪过兴奋之色,深吸一口气镇定道:\"我军所虑者,乃刘备顺流而下,斥候不及预警便兵临城下。\"
\"末将建议,在柴桑以西至江夏边界,每隔十里修筑烽火台。每处驻兵十人,备足粮草。\"
\"若见敌船东进,立即点燃狼烟。不消半个时辰,警报便可传至柴桑。\"
\"届时我们既可加强水防,又能速报吴侯求援。待主力回师,刘备偷袭之计必成泡影!\"
吕蒙边说边以手势示意,将自己的谋划娓娓道来。
此刻厅堂内,无论是主位上的孙策周瑜,还是列席的韩当等将领,眼中都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烽火台这一招真是妙计!
吕子明这法子,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刘备顺江偷袭了!
周瑜目光炯炯,对吕蒙的计策表示赞赏。
孙策满脸喜色:
吕子明,没想到你这个小小别部司马竟有如此智谋。
好!权弟果然没看错人,你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即日起升你为都尉,随我出征淮南!
吕蒙内心又惊又喜,忙跪地叩首:
蒙誓死效忠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旁的韩当欲言又止,最终沉默不语。
孙策当即拍板:
就按吕子明说的办,立即修筑烽火台防备刘备。
至于柴桑守将
他望向周瑜,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
毕竟周瑜在夏口吃过败仗,虽说有鲁肃泄密的原因,
但总让人对才能产生怀疑。
况且老将们对重用败军之将难免不服。
思虑再三,孙策作出安排:
公瑾率六千人驻守柴桑城,
义公老将军领四千精兵驻守北岸水寨。
二卿务必同心协力,守好门户!
刘备若来犯,速速示警!
孙策这个折中方案,
既用周瑜,又不完全信任。
分兵给韩当,等于削了周瑜一半兵权。
韩当欣然领命。
周瑜眼底掠过一丝黯然
他知道,主公还在介意夏口之败。
周瑜心中虽有不甘,却只能抱拳应下。
\"柴桑防线就托付给你们了。\"
\"务必守住此地,让我无后顾之忧,全力攻取淮南。\"
\"待接收袁术旧部,再合兵西进荆州。\"
\"定要斩杀刘备、秦牧,为老将军黄盖 ** !\"
孙策豪迈有力的话语在厅堂内回荡。
众将领命而去。
...
江陵,州府衙门。
刘备手中握着从柴桑送来的密信。
\"军师妙算,孙策果然率主力北上争夺淮南。\"
\"如今正是夺取柴桑的良机!\"
还未看完密报,刘备便欣喜地望向秦牧。
秦牧神色淡然,缓缓道:
\"孙策必会防备我军突袭柴桑,想必留有后手。\"
刘备闻言收敛喜色,继续细看密报。
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露出疑惑。
\"烽火台?\"
\"周瑜竟在柴桑上游修筑十余座烽火台?\"
\"此举是何用意?\"
刘备抬头望向秦牧,眼中充满困惑。
秦牧微微一笑。
这段布置让他想起前世记忆。
当年关将军北伐襄阳时,正是用烽火台防备东吴偷袭。
如今局势逆转,倒成了周瑜用此计防范刘备。
既然对方送上这道考题,不妨就用吕蒙当年的计策来个将计就计。
秦牧迅速思索,心中已然有了计策。
众将领议论纷纷,对周瑜所设的烽火台之计颇感忌惮。
“周瑜此计,当真精妙至极!”有人感叹。
烽火台一旦建成,周瑜便如同在几十里外的上游安插了无数双眼睛。
只要刘备军大举进犯,必定会被沿岸烽火台察觉。
烽火点燃,信号层层传递,不出半个时辰,周瑜便能收到警示。
如此一来,他既可提前数日增兵固守水营,又能火速向孙策求援。
刘备原本的计划——速破城北水营,切断柴桑江路——恐将因此功亏一篑。
鲁肃神色凝重,直言烽火台的棘手之处。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周瑜修筑烽火台的真正用意。
“军师,子敬所言极是。”
“这烽火台看似无懈可击,我等该如何应对?”
刘备眉头紧锁,目光转向秦牧。
秦牧淡淡一笑,从容不迫道:
“主公不必忧虑,牧已有 ** 之法。”
此言一出,刘备与众将领皆是一惊。
鲁肃更是面露讶色。
烽火台确实难以 ** ——
若想瞒天过海,绝无可能,因烽火台必建于江岸高处,江面动向一览无遗。
若欲清除烽火台,又等同于提前暴露意图。
未等攻下烽火台,狼烟早已燃起,周瑜依然能提前戒备。
众人难以想象,秦牧究竟有何妙计,竟能破这看似无解的困局。
“子璟究竟有何良策?”
刘备急切追问。
秦牧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
\"主公可曾听过这句老话,‘能使鬼推磨的从来不是 ** ,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刘备眉头微皱。
分明在商议如何攻破江东烽火台,怎地突然说起阿堵物来了?
见他面露困惑,那人继续道:\"荆州与江东虽兵戈相向,可这商船往来却从未停歇。\"
\"每日在长江上穿梭的商船,少说也有上千艘。\"
\"柴桑作为必经之地,那些江东守军向停靠商船索要好处,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我们不妨挑选精锐士卒,假扮商队靠近烽火台。\"
\"待守军前来驱赶时,便以重金相贿。借口夜航危险,请求靠岸暂歇...\"
\"那些兵卒多半会收下钱财——毕竟当兵吃粮,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等靠岸后,再以美酒款待,灌得他们酩酊大醉。\"
\"届时埋伏在船舱的将士突然杀出,夺取烽火台岂非易如反掌?\"
\"如此逐个击破,周瑜精心布置的烽火台就要变成摆设了。\"
秦牧轻轻摇着羽扇:\"待江东失去烽火预警,我军战船便可长驱直入。\"
\"等周瑜反应过来时,柴桑城早已被围得铁桶一般。\"
\"到那时再想向孙策求援...\"
堂中诸将先是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阵阵惊叹。
有人突然拍案叫道:\"着!这不正是——\"
\"商贾装扮,白衣渡江!\"
诸葛亮的反应最为敏捷,抢先说出了秦牧想说的\"白衣渡江\"四字。
秦牧颔首微笑:\"正是,此计便唤作白衣渡江!说白了,不过是金钱铺路罢了。\"
众人闻言惊叹不已。鲁肃拱手赞叹:\"素闻军师智计百出,今日方知果真名不虚传。\"
刘备眼中疑虑尽消,冷然道:\"周公瑾定料不到他的烽火台竟如此被破!\"随即厉声下令:\"甘兴霸领三百精兵乔装商旅,以金钱开路,先破烽火台!\"
\"诸将听令!\"刘备环视众将,\"三日内整军完毕,水陆并进直取柴桑!\"
众将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不破柴桑,誓不还师!\"
千里奇袭柴桑,征讨孙策,夺取江东的战略部署就此敲定。
刘备分兵布阵:霍峻驻守宛城,关羽镇守襄阳,张飞据守江陵,糜竺坐镇夏口督运粮草。
刘备亲率五万水陆大军,紧随甘宁之后,浩浩荡荡向柴桑进发。
黎明将至,柴桑城东北水寨薄雾朦胧。
老将韩当如常早起,携子韩综巡视营寨。此时一艘战船溯流而上,缓缓驶入水寨。
\"末将拜见韩老将军。\"
部将贾华匆忙下船行礼。韩当目光如炬,沉声喝问:\"贾将军本该随伯符攻打合肥,怎会现身我柴桑水寨?\"
贾华赶忙解释:\"回禀老将军,末将奉主公之命,特来为周都督呈送贺礼。\"
\"贺礼?\"韩当眉头紧锁。孙策远征在外竟还惦记着周瑜,这份君臣情谊实在令人侧目。
\"不知伯符准备了何等厚礼?\"韩当语气生硬地追问。
贾华压低声音道:\"主公北上途中巧遇乔玄乔公携女南逃。想必老将军知晓,当年在寿春时,主公与周都督曾立誓要分娶乔家二女。\"
\"如今虽与大乔失散,但小乔姑娘尚在。主公便代乔公做主,将小乔许配给周都督,命末将连夜护送至此。\"
听闻乃孙策之意,韩当也不便阻拦,只得放行。
只见一位轻纱掩面的少女默默登岸,眼含愁绪,在贾华护送下缓缓向柴桑城行去。
\"父亲,主公对周都督这般恩宠,实在......\"韩综望着远去的身影,欲言又止。
韩综望着车队消失在尘土中,愤懑地握紧了拳头。
江风拂过韩当的银须,他淡然开口道:
\"公瑾欲独揽柴桑兵权,伯符虑其资历尚浅,故而命老夫坐镇水寨分权。\"
\"伯符知其心有芥蒂,特意遣小乔前来慰藉。\"
\"此乃刚柔相济之道,孙家统御之术也。\"
老将目光如炬,早已洞悉孙策的深意。
韩综虽有所悟,仍忍不住嘟囔:
\"周瑜在夏口损兵折将,连黄盖将军都......\"
\"如此大败,按律当斩!\"
\"如今反倒让他镇守柴桑重镇,实在令人难以心服!\"
见儿子喋喋不休,韩当面色骤沉。
\"主公既已决断,岂容你妄加评议?\"
\"当好生协助为父整顿水军,防备刘备才是正理。\"
韩综碰了钉子,只得悻悻住口。
老将凝望荆州方向,眼底燃起复仇之火。
\"但愿主公能顺利拿下淮南,重振我江东雄风!\"
\"届时老夫定要 ** 为先锋,亲手斩下那大耳贼的首级,祭奠黄贤弟!\"
韩综见状连忙附和:
\"父亲用兵如神,堪称江东第一良将。\"
\"若当初由您挂帅,荆州早已收入囊中!\"
这番奉承令韩当面露得色,银须微扬:
\"公瑾虽有些小聪明,终究欠缺历练。\"
此言如寒潭坠石。周瑜羽扇顿滞,喉间竟哽住半字。
(堂中青砖映着错落人影)
孙策负手疾行,鎏金甲叶簌簌作响。两侧将佐屏息,唯闻更漏滴答。
忽有偏将出列抱拳:“未将愿献拙计,或可阻刘备窥伺柴桑。”
角落里,一名青涩的年轻将领低声开口。
孙策猛然转身,所有目光都聚集在这位小将身上。
\"你是何人?此处岂容你多言!\"韩当厉声呵斥,显然不认得这位军阶不高的年轻面孔。
见长辈发怒,年轻人立即噤声低头。
\"你叫吕...吕蒙?\"孙策突然回忆起来,\"可是仲谋举荐的那位别部司马?\"
听到自己的名字,吕蒙立即挺直腰板抱拳:\"末将吕蒙,字子明,确是权公子所荐。\"
孙策微微颔首:\"仲谋举荐之人,都颇有才干。你方才说有计策可防刘备偷袭柴桑?说来听听。\"
对于年轻将领,孙策向来不拘一格。眼前这位既是弟弟举荐,他自然愿意给个机会。
吕蒙眼中闪过兴奋之色,深吸一口气镇定道:\"我军所虑者,乃刘备顺流而下,斥候不及预警便兵临城下。\"
\"末将建议,在柴桑以西至江夏边界,每隔十里修筑烽火台。每处驻兵十人,备足粮草。\"
\"若见敌船东进,立即点燃狼烟。不消半个时辰,警报便可传至柴桑。\"
\"届时我们既可加强水防,又能速报吴侯求援。待主力回师,刘备偷袭之计必成泡影!\"
吕蒙边说边以手势示意,将自己的谋划娓娓道来。
此刻厅堂内,无论是主位上的孙策周瑜,还是列席的韩当等将领,眼中都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烽火台这一招真是妙计!
吕子明这法子,咱们再也不用担心刘备顺江偷袭了!
周瑜目光炯炯,对吕蒙的计策表示赞赏。
孙策满脸喜色:
吕子明,没想到你这个小小别部司马竟有如此智谋。
好!权弟果然没看错人,你确实是个可造之材。
即日起升你为都尉,随我出征淮南!
吕蒙内心又惊又喜,忙跪地叩首:
蒙誓死效忠主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一旁的韩当欲言又止,最终沉默不语。
孙策当即拍板:
就按吕子明说的办,立即修筑烽火台防备刘备。
至于柴桑守将
他望向周瑜,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
毕竟周瑜在夏口吃过败仗,虽说有鲁肃泄密的原因,
但总让人对才能产生怀疑。
况且老将们对重用败军之将难免不服。
思虑再三,孙策作出安排:
公瑾率六千人驻守柴桑城,
义公老将军领四千精兵驻守北岸水寨。
二卿务必同心协力,守好门户!
刘备若来犯,速速示警!
孙策这个折中方案,
既用周瑜,又不完全信任。
分兵给韩当,等于削了周瑜一半兵权。
韩当欣然领命。
周瑜眼底掠过一丝黯然
他知道,主公还在介意夏口之败。
周瑜心中虽有不甘,却只能抱拳应下。
\"柴桑防线就托付给你们了。\"
\"务必守住此地,让我无后顾之忧,全力攻取淮南。\"
\"待接收袁术旧部,再合兵西进荆州。\"
\"定要斩杀刘备、秦牧,为老将军黄盖 ** !\"
孙策豪迈有力的话语在厅堂内回荡。
众将领命而去。
...
江陵,州府衙门。
刘备手中握着从柴桑送来的密信。
\"军师妙算,孙策果然率主力北上争夺淮南。\"
\"如今正是夺取柴桑的良机!\"
还未看完密报,刘备便欣喜地望向秦牧。
秦牧神色淡然,缓缓道:
\"孙策必会防备我军突袭柴桑,想必留有后手。\"
刘备闻言收敛喜色,继续细看密报。
看着看着,脸上渐渐露出疑惑。
\"烽火台?\"
\"周瑜竟在柴桑上游修筑十余座烽火台?\"
\"此举是何用意?\"
刘备抬头望向秦牧,眼中充满困惑。
秦牧微微一笑。
这段布置让他想起前世记忆。
当年关将军北伐襄阳时,正是用烽火台防备东吴偷袭。
如今局势逆转,倒成了周瑜用此计防范刘备。
既然对方送上这道考题,不妨就用吕蒙当年的计策来个将计就计。
秦牧迅速思索,心中已然有了计策。
众将领议论纷纷,对周瑜所设的烽火台之计颇感忌惮。
“周瑜此计,当真精妙至极!”有人感叹。
烽火台一旦建成,周瑜便如同在几十里外的上游安插了无数双眼睛。
只要刘备军大举进犯,必定会被沿岸烽火台察觉。
烽火点燃,信号层层传递,不出半个时辰,周瑜便能收到警示。
如此一来,他既可提前数日增兵固守水营,又能火速向孙策求援。
刘备原本的计划——速破城北水营,切断柴桑江路——恐将因此功亏一篑。
鲁肃神色凝重,直言烽火台的棘手之处。
刘备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周瑜修筑烽火台的真正用意。
“军师,子敬所言极是。”
“这烽火台看似无懈可击,我等该如何应对?”
刘备眉头紧锁,目光转向秦牧。
秦牧淡淡一笑,从容不迫道:
“主公不必忧虑,牧已有 ** 之法。”
此言一出,刘备与众将领皆是一惊。
鲁肃更是面露讶色。
烽火台确实难以 ** ——
若想瞒天过海,绝无可能,因烽火台必建于江岸高处,江面动向一览无遗。
若欲清除烽火台,又等同于提前暴露意图。
未等攻下烽火台,狼烟早已燃起,周瑜依然能提前戒备。
众人难以想象,秦牧究竟有何妙计,竟能破这看似无解的困局。
“子璟究竟有何良策?”
刘备急切追问。
秦牧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
\"主公可曾听过这句老话,‘能使鬼推磨的从来不是 ** ,而是白花花的银子’?\"
刘备眉头微皱。
分明在商议如何攻破江东烽火台,怎地突然说起阿堵物来了?
见他面露困惑,那人继续道:\"荆州与江东虽兵戈相向,可这商船往来却从未停歇。\"
\"每日在长江上穿梭的商船,少说也有上千艘。\"
\"柴桑作为必经之地,那些江东守军向停靠商船索要好处,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我们不妨挑选精锐士卒,假扮商队靠近烽火台。\"
\"待守军前来驱赶时,便以重金相贿。借口夜航危险,请求靠岸暂歇...\"
\"那些兵卒多半会收下钱财——毕竟当兵吃粮,谁会和银子过不去?\"
\"等靠岸后,再以美酒款待,灌得他们酩酊大醉。\"
\"届时埋伏在船舱的将士突然杀出,夺取烽火台岂非易如反掌?\"
\"如此逐个击破,周瑜精心布置的烽火台就要变成摆设了。\"
秦牧轻轻摇着羽扇:\"待江东失去烽火预警,我军战船便可长驱直入。\"
\"等周瑜反应过来时,柴桑城早已被围得铁桶一般。\"
\"到那时再想向孙策求援...\"
堂中诸将先是鸦雀无声,继而爆发出阵阵惊叹。
有人突然拍案叫道:\"着!这不正是——\"
\"商贾装扮,白衣渡江!\"
诸葛亮的反应最为敏捷,抢先说出了秦牧想说的\"白衣渡江\"四字。
秦牧颔首微笑:\"正是,此计便唤作白衣渡江!说白了,不过是金钱铺路罢了。\"
众人闻言惊叹不已。鲁肃拱手赞叹:\"素闻军师智计百出,今日方知果真名不虚传。\"
刘备眼中疑虑尽消,冷然道:\"周公瑾定料不到他的烽火台竟如此被破!\"随即厉声下令:\"甘兴霸领三百精兵乔装商旅,以金钱开路,先破烽火台!\"
\"诸将听令!\"刘备环视众将,\"三日内整军完毕,水陆并进直取柴桑!\"
众将群情激昂,齐声高呼:\"不破柴桑,誓不还师!\"
千里奇袭柴桑,征讨孙策,夺取江东的战略部署就此敲定。
刘备分兵布阵:霍峻驻守宛城,关羽镇守襄阳,张飞据守江陵,糜竺坐镇夏口督运粮草。
刘备亲率五万水陆大军,紧随甘宁之后,浩浩荡荡向柴桑进发。
黎明将至,柴桑城东北水寨薄雾朦胧。
老将韩当如常早起,携子韩综巡视营寨。此时一艘战船溯流而上,缓缓驶入水寨。
\"末将拜见韩老将军。\"
部将贾华匆忙下船行礼。韩当目光如炬,沉声喝问:\"贾将军本该随伯符攻打合肥,怎会现身我柴桑水寨?\"
贾华赶忙解释:\"回禀老将军,末将奉主公之命,特来为周都督呈送贺礼。\"
\"贺礼?\"韩当眉头紧锁。孙策远征在外竟还惦记着周瑜,这份君臣情谊实在令人侧目。
\"不知伯符准备了何等厚礼?\"韩当语气生硬地追问。
贾华压低声音道:\"主公北上途中巧遇乔玄乔公携女南逃。想必老将军知晓,当年在寿春时,主公与周都督曾立誓要分娶乔家二女。\"
\"如今虽与大乔失散,但小乔姑娘尚在。主公便代乔公做主,将小乔许配给周都督,命末将连夜护送至此。\"
听闻乃孙策之意,韩当也不便阻拦,只得放行。
只见一位轻纱掩面的少女默默登岸,眼含愁绪,在贾华护送下缓缓向柴桑城行去。
\"父亲,主公对周都督这般恩宠,实在......\"韩综望着远去的身影,欲言又止。
韩综望着车队消失在尘土中,愤懑地握紧了拳头。
江风拂过韩当的银须,他淡然开口道:
\"公瑾欲独揽柴桑兵权,伯符虑其资历尚浅,故而命老夫坐镇水寨分权。\"
\"伯符知其心有芥蒂,特意遣小乔前来慰藉。\"
\"此乃刚柔相济之道,孙家统御之术也。\"
老将目光如炬,早已洞悉孙策的深意。
韩综虽有所悟,仍忍不住嘟囔:
\"周瑜在夏口损兵折将,连黄盖将军都......\"
\"如此大败,按律当斩!\"
\"如今反倒让他镇守柴桑重镇,实在令人难以心服!\"
见儿子喋喋不休,韩当面色骤沉。
\"主公既已决断,岂容你妄加评议?\"
\"当好生协助为父整顿水军,防备刘备才是正理。\"
韩综碰了钉子,只得悻悻住口。
老将凝望荆州方向,眼底燃起复仇之火。
\"但愿主公能顺利拿下淮南,重振我江东雄风!\"
\"届时老夫定要 ** 为先锋,亲手斩下那大耳贼的首级,祭奠黄贤弟!\"
韩综见状连忙附和:
\"父亲用兵如神,堪称江东第一良将。\"
\"若当初由您挂帅,荆州早已收入囊中!\"
这番奉承令韩当面露得色,银须微扬:
\"公瑾虽有些小聪明,终究欠缺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