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由瞥了眼秦牧,暗想还真被他说中了。
“蒯先生不在南岸辅佐刘琮,帮着孙策与我为敌,怎么反倒来我这儿了?”
刘备不动声色地问道。
蒯越长叹一声,面露无奈:
“景升公去世时,我就明白刘州牧才是天命所归的荆州之主。”
“奈何景升公临终嘱托,要我务必辅佐二公子继任。”
“我感念知遇之恩,只得继续扶持刘琮。”
“谁知他毫无骨气,竟厚颜投靠孙策,还想借孙策之力夺回荆州。”
“我屡次苦劝无果,如今终于醒悟,特来向刘州牧请罪。”
“望刘州牧宽宏大量,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说到动情处,蒯越已是泪流满面,伏地叩首。
秦牧见状,微微一笑。
朱治的慷慨陈词犹在耳边回响,转眼间蒯越又声泪俱下地跪在了殿前。周瑜的眼光确实毒辣,选派来的都是能拿金像奖的好手。
望着伏地请罪的蒯越,刘备的眉头拧成了结。放在从前那个滥施仁义的自己,怕早就被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骗得团团转。但经过秦牧这个既是臣子又是老师的点拨,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轻易信人的莽夫。
虽然对蒯越的说辞半信半疑,刘备想起秦牧的再三嘱咐,眼珠稍稍一转,脸上立刻堆出夸张的喜色。「异度!你总算想通了!」他快步上前搀扶,「太好了!我盼这一天盼了多久!」
见到刘备毫无戒备的模样,蒯越紧绷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松了松,唇边掠过一丝冷笑。当晚营帐内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听说曹操正在猛攻宛城。」酒过三巡,蒯越故作忧色,「若南阳失守,襄阳可就危在旦夕了。主公为何不尽快与周瑜决战?」
刘备长叹一声:「我何尝不想速战速决?但水军只有万余,新募的北方士卒连站船头都吐得七荤八素,怎么和江东水师较量?」
蒯越假意沉思,忽然抚掌道:「属下倒有个主意,能让北方儿郎立刻适应江战!」
这番话像块磁石,瞬间吸住了刘备的注意力。「愿闻其详!」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眼中的期待做不得假——毕竟这个难题确实困扰他多时。
刘备当即兴奋地追问详细。
蒯越执起竹筷,在酒盏间从容比划:
\"无论是斗舰还是楼船,单艘航行总难免颠簸摇晃。\"
\"若能以铁索将三艘、五艘乃至八艘战船首尾相连,甲板铺上厚木,便成'铁索连舟'。\"
\"纵使浪涛汹涌,这连环战船亦稳若陆地。\"
\"士卒不仅可免除眩晕之苦,更能在船阵上策马驰骋,如履平地。\"
\"凭此优势,何愁不能击溃江东水师?\"
蒯越从容道出谋划,眼底沉着胜券在握的暗芒。
\"铁索连舟?\"
刘备猛然想起秦牧此前提及周瑜尚未施展的计策,骤然转身望向军师。
——竟连对方诈降献计的具体内容都精准预见!
此刻秦牧在刘备心中的形象愈发高深莫测。
察觉到主公震惊的目光,秦牧适时轻叹:\"蒯异度此计确属神来之笔。\"
刘备恍然回神,脑海中已浮现出壮阔景象:
巍峨如城的连环舰阵碾过江面,北地骑兵在平稳的甲板上纵横驰骋,箭雨笼罩溃散的江东战船......
他突然醒悟——无论蒯越是否诈降,这铁索连舟确是扭转战局的奇策。
#
刘备拍案惊叹:\"军师此计甚妙!铁索连船确实能弥补我军不善水战的弱点。异度先生,你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
蒯越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随即惶恐拱手:\"此计若能助主公击退江东军,也算是卑职将功补过了。\"
趁着蒯越低头之际,刘备与秦牧交换了一个眼神。秦牧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这场戏码。
刘备立即起身,亲自扶起蒯越:\"往事不必再提。既然先生诚心归顺,我自当信任。让我们携手共破周瑜!\"
这番表态看似完全接纳了蒯越的归降。蒯越如释重负,再次慷慨陈词表忠心。刘备吩咐陈到妥善安置蒯越后,立即向秦牧询问:\"军师以为,蒯越是否真在诈降?\"
刘备虽已施霸术,但本性仍以王道为主,讲究以德服人。蒯越精湛的表演和献上的妙计确实让他有所动摇,不过仍谨慎地寻求秦牧的意见。
秦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机考校起自己的学生:\"孔明怎么看?蒯越归降有几成可信?\"
诸葛亮从容答道:\"其所谓大义之言不足为信。但江陵陷落后,蒯氏族人多为主公所获,蒯越为保家族弃刘琮而降,倒也说得通。至于铁索连舟之策,确能解我军不惯水战之忧。\"
----------------
诸葛亮隐约感到异样,却未能立即识破其中玄机。这位卧龙虽敏锐察觉到铁索连舟暗藏阴谋,终究棋差一着。
\"周瑜竟精心挑选降将,果真煞费苦心。\"秦牧嘴角泛起冷笑。刘备急问:\"子璟认为蒯越与朱治皆是诈降?\"
\"正是。\"秦牧斩钉截铁道,\"此乃周瑜授意,专为献上铁索连舟之计。\"
刘备面露困惑。他虽信任秦牧,却不解周瑜此举用意——这分明在助己方解决水战难题。
诸葛亮率先醒悟:\"师父,此计莫非暗藏杀机?\"刘备反复思索,仍不解其害。
秦牧直指要害:\"战船相连易而分离难。若遇火攻,我军如何及时分散?\"此言如惊雷炸响,二人顿时豁然开朗。
----------------
“这一计当真阴险至极,多亏军师看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刘猛然惊醒,额头渗出冷汗,脸上布满后怕之色。
诸葛亮也瞬间明悟,拱手叹服道:
“我虽察觉连环船有蹊跷,却始终未能参透关键。”
“若非先生点拨,亮至今仍蒙在鼓里。”
“先生神机妙算,学生实在难以企及,还需多加学习。”
秦牧淡然一笑,从容道:
“主公既然周瑜已出最后一招,我们便陪他将戏演完。”
“请主公即刻下令,命人铸造铁链,连接战船。”
刘备闻言怔住——明知连环船是陷阱,为何还要自投罗网?
虽不解深意,但他深知秦牧必有谋划,当即不再多问,依言传令。
数百铁匠连夜赶工,江岸上锤声震天,铁锁连环之势渐成。
……
五日后,南岸江东水寨。
周瑜负手立于江边,寒眸穿过江雾,将北岸巨舰尽收眼底。
十余艘铁索相连的楼船如水上城郭,赫然矗立江面。
黄盖甩开拐杖激动道:“蒯越诈降已成!刘备果真中计锁船了!”
周瑜嘴角掠过冷笑,眉间尽是胜券在握的睥睨。
老将黄盖单膝跪地,抱拳豪声道:
“待敌军尽数连船,末将愿为先锋,必叫刘备樯橹灰飞烟灭!”
江风猎猎,老将战袍翻飞,眼中已是熊熊烈焰。
周瑜轻抬手臂,神色平静地说道:
\"老将军不必着急,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东风助阵。\"
\"待东风起时,再行火攻更为稳妥。\"
东风?
黄盖一时愣住,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老将军精通水战,岂不知火攻需借风力?\"
\"若要对北岸敌军实施火攻,必须借助东南风势。倘若刮起北风,火船反烧己方,岂不弄巧成拙?\"
周瑜指向北方,详细解释道:
\"如今正值寒冬,多为西北风。唯有天气回暖时,才可能偶现东南风。\"
\"因此需静候时机,待东南风起再行火攻方为上策。\"
黄盖顿时醒悟,面露惭色,自嘲道:
\"老夫惭愧,竟疏忽了风向这等要事,还是公瑾思虑周全。\"
周瑜背手伫立,冷峻的目光投向对岸。
\"传令全军备战。\"
\"静待东南风至,助我等火烧夏口,让刘备溃不成军!\"
......
七日后。
这些时日里,刘备始终按兵不动,依照秦牧之计打造铁索连舟。
数百艘战船以铁索相连,组成四十余艘巨型舰船。
数万士卒登船后,惊异地发现舰船稳如平地。
江上风浪虽大,连舟巨舰却稳若磐石。
北方将士不谙水战的弱点,就此得以弥补。
全军士气为之一振。
\"主公,铁索连舟已成,我步卒转眼化作水师。\"
\"何不乘势出击,一举击溃周瑜四万大军?\"
老将黄忠热血沸腾,跃跃欲战。
\"主公,汉升将军所言极是。\"
「我军结连舟之阵已有多日,主上仍按兵不动,恐令周瑜寻得破敌之策。」
「末将以为,当出其不意,速攻速决!」
魏延抱拳请战。
「请主上下令。」
「此番我甘宁有十成把握,必破江东水师!」
甘宁斗志昂扬,再无畏江东水军之强。
众将不解其中玄机,自是不知刘备为何迟迟不战。
刘备心知按兵是为诱周瑜入彀,却不解铁索连舟已成,为何周瑜仍不施火攻。
「军师,周瑜究竟在等什么?」
「莫非...看破了计谋?」
秦牧淡然道:
「周瑜不动,是在等天时。」
天时?
刘备目光微动,仍未参透。
周瑜计谋皆已就绪,万事俱备,还需等候什么天时?
直令黄盖诈降火攻便是。
「子璟,孤实不解,周瑜待何天时?」
刘备继续追问。
秦牧正要作答。
忽江风扑面。
原本低垂的旌旗骤然翻卷。
风势大作!
南风骤起!
秦牧含笑。
抬手遥指猎猎旌旗:
「主上,周瑜所候天时已至。」
「东南风起了。」
刘备仰观旌旗舞动,面现困惑。
「欲行火攻,必借风势。」
「若遇逆风,岂非 ** 战船?」
「隆冬时节,多为西北风,偶有东南风起。」
\"周瑜明知我们战船相连却不急于进攻,显然是在等待东南风。\"
\"如今东风已至,他怎会错失良机?\"
战时紧要,秦牧直言不讳点破关键。
刘备恍然大悟,抚掌道:
\"原来如此!火攻必借风势。\"
\"无论水战陆战,皆同此理!\"
\"我总算想通了!\"
帐中众将面面相觑,不解二人所言。
\"时机成熟,今夜黄盖必来归降。\"
\"请主公召集众将部署决战。\"
\"顺便处决蒯越,祭我军旗!\"
秦牧抱拳进谏,目露锋芒。
刘备收敛喜色,沉声下令:
\"即刻召集众将议事。\"
\"带蒯越前来!\"
军令传达。
半时辰后,身披铠甲的刘备端坐中军帐。
黄忠、张辽、魏延、甘宁等将领肃立两侧。
蒯越含笑入帐,原以为又是宴请。
不料帐内杀气森然,顿觉不妙。
        “蒯先生不在南岸辅佐刘琮,帮着孙策与我为敌,怎么反倒来我这儿了?”
刘备不动声色地问道。
蒯越长叹一声,面露无奈:
“景升公去世时,我就明白刘州牧才是天命所归的荆州之主。”
“奈何景升公临终嘱托,要我务必辅佐二公子继任。”
“我感念知遇之恩,只得继续扶持刘琮。”
“谁知他毫无骨气,竟厚颜投靠孙策,还想借孙策之力夺回荆州。”
“我屡次苦劝无果,如今终于醒悟,特来向刘州牧请罪。”
“望刘州牧宽宏大量,给我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说到动情处,蒯越已是泪流满面,伏地叩首。
秦牧见状,微微一笑。
朱治的慷慨陈词犹在耳边回响,转眼间蒯越又声泪俱下地跪在了殿前。周瑜的眼光确实毒辣,选派来的都是能拿金像奖的好手。
望着伏地请罪的蒯越,刘备的眉头拧成了结。放在从前那个滥施仁义的自己,怕早就被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骗得团团转。但经过秦牧这个既是臣子又是老师的点拨,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轻易信人的莽夫。
虽然对蒯越的说辞半信半疑,刘备想起秦牧的再三嘱咐,眼珠稍稍一转,脸上立刻堆出夸张的喜色。「异度!你总算想通了!」他快步上前搀扶,「太好了!我盼这一天盼了多久!」
见到刘备毫无戒备的模样,蒯越紧绷的肩膀微不可察地松了松,唇边掠过一丝冷笑。当晚营帐内觥筹交错,宾主尽欢。
「听说曹操正在猛攻宛城。」酒过三巡,蒯越故作忧色,「若南阳失守,襄阳可就危在旦夕了。主公为何不尽快与周瑜决战?」
刘备长叹一声:「我何尝不想速战速决?但水军只有万余,新募的北方士卒连站船头都吐得七荤八素,怎么和江东水师较量?」
蒯越假意沉思,忽然抚掌道:「属下倒有个主意,能让北方儿郎立刻适应江战!」
这番话像块磁石,瞬间吸住了刘备的注意力。「愿闻其详!」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前倾,眼中的期待做不得假——毕竟这个难题确实困扰他多时。
刘备当即兴奋地追问详细。
蒯越执起竹筷,在酒盏间从容比划:
\"无论是斗舰还是楼船,单艘航行总难免颠簸摇晃。\"
\"若能以铁索将三艘、五艘乃至八艘战船首尾相连,甲板铺上厚木,便成'铁索连舟'。\"
\"纵使浪涛汹涌,这连环战船亦稳若陆地。\"
\"士卒不仅可免除眩晕之苦,更能在船阵上策马驰骋,如履平地。\"
\"凭此优势,何愁不能击溃江东水师?\"
蒯越从容道出谋划,眼底沉着胜券在握的暗芒。
\"铁索连舟?\"
刘备猛然想起秦牧此前提及周瑜尚未施展的计策,骤然转身望向军师。
——竟连对方诈降献计的具体内容都精准预见!
此刻秦牧在刘备心中的形象愈发高深莫测。
察觉到主公震惊的目光,秦牧适时轻叹:\"蒯异度此计确属神来之笔。\"
刘备恍然回神,脑海中已浮现出壮阔景象:
巍峨如城的连环舰阵碾过江面,北地骑兵在平稳的甲板上纵横驰骋,箭雨笼罩溃散的江东战船......
他突然醒悟——无论蒯越是否诈降,这铁索连舟确是扭转战局的奇策。
#
刘备拍案惊叹:\"军师此计甚妙!铁索连船确实能弥补我军不善水战的弱点。异度先生,你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
蒯越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随即惶恐拱手:\"此计若能助主公击退江东军,也算是卑职将功补过了。\"
趁着蒯越低头之际,刘备与秦牧交换了一个眼神。秦牧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这场戏码。
刘备立即起身,亲自扶起蒯越:\"往事不必再提。既然先生诚心归顺,我自当信任。让我们携手共破周瑜!\"
这番表态看似完全接纳了蒯越的归降。蒯越如释重负,再次慷慨陈词表忠心。刘备吩咐陈到妥善安置蒯越后,立即向秦牧询问:\"军师以为,蒯越是否真在诈降?\"
刘备虽已施霸术,但本性仍以王道为主,讲究以德服人。蒯越精湛的表演和献上的妙计确实让他有所动摇,不过仍谨慎地寻求秦牧的意见。
秦牧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借机考校起自己的学生:\"孔明怎么看?蒯越归降有几成可信?\"
诸葛亮从容答道:\"其所谓大义之言不足为信。但江陵陷落后,蒯氏族人多为主公所获,蒯越为保家族弃刘琮而降,倒也说得通。至于铁索连舟之策,确能解我军不惯水战之忧。\"
----------------
诸葛亮隐约感到异样,却未能立即识破其中玄机。这位卧龙虽敏锐察觉到铁索连舟暗藏阴谋,终究棋差一着。
\"周瑜竟精心挑选降将,果真煞费苦心。\"秦牧嘴角泛起冷笑。刘备急问:\"子璟认为蒯越与朱治皆是诈降?\"
\"正是。\"秦牧斩钉截铁道,\"此乃周瑜授意,专为献上铁索连舟之计。\"
刘备面露困惑。他虽信任秦牧,却不解周瑜此举用意——这分明在助己方解决水战难题。
诸葛亮率先醒悟:\"师父,此计莫非暗藏杀机?\"刘备反复思索,仍不解其害。
秦牧直指要害:\"战船相连易而分离难。若遇火攻,我军如何及时分散?\"此言如惊雷炸响,二人顿时豁然开朗。
----------------
“这一计当真阴险至极,多亏军师看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老刘猛然惊醒,额头渗出冷汗,脸上布满后怕之色。
诸葛亮也瞬间明悟,拱手叹服道:
“我虽察觉连环船有蹊跷,却始终未能参透关键。”
“若非先生点拨,亮至今仍蒙在鼓里。”
“先生神机妙算,学生实在难以企及,还需多加学习。”
秦牧淡然一笑,从容道:
“主公既然周瑜已出最后一招,我们便陪他将戏演完。”
“请主公即刻下令,命人铸造铁链,连接战船。”
刘备闻言怔住——明知连环船是陷阱,为何还要自投罗网?
虽不解深意,但他深知秦牧必有谋划,当即不再多问,依言传令。
数百铁匠连夜赶工,江岸上锤声震天,铁锁连环之势渐成。
……
五日后,南岸江东水寨。
周瑜负手立于江边,寒眸穿过江雾,将北岸巨舰尽收眼底。
十余艘铁索相连的楼船如水上城郭,赫然矗立江面。
黄盖甩开拐杖激动道:“蒯越诈降已成!刘备果真中计锁船了!”
周瑜嘴角掠过冷笑,眉间尽是胜券在握的睥睨。
老将黄盖单膝跪地,抱拳豪声道:
“待敌军尽数连船,末将愿为先锋,必叫刘备樯橹灰飞烟灭!”
江风猎猎,老将战袍翻飞,眼中已是熊熊烈焰。
周瑜轻抬手臂,神色平静地说道:
\"老将军不必着急,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东风助阵。\"
\"待东风起时,再行火攻更为稳妥。\"
东风?
黄盖一时愣住,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老将军精通水战,岂不知火攻需借风力?\"
\"若要对北岸敌军实施火攻,必须借助东南风势。倘若刮起北风,火船反烧己方,岂不弄巧成拙?\"
周瑜指向北方,详细解释道:
\"如今正值寒冬,多为西北风。唯有天气回暖时,才可能偶现东南风。\"
\"因此需静候时机,待东南风起再行火攻方为上策。\"
黄盖顿时醒悟,面露惭色,自嘲道:
\"老夫惭愧,竟疏忽了风向这等要事,还是公瑾思虑周全。\"
周瑜背手伫立,冷峻的目光投向对岸。
\"传令全军备战。\"
\"静待东南风至,助我等火烧夏口,让刘备溃不成军!\"
......
七日后。
这些时日里,刘备始终按兵不动,依照秦牧之计打造铁索连舟。
数百艘战船以铁索相连,组成四十余艘巨型舰船。
数万士卒登船后,惊异地发现舰船稳如平地。
江上风浪虽大,连舟巨舰却稳若磐石。
北方将士不谙水战的弱点,就此得以弥补。
全军士气为之一振。
\"主公,铁索连舟已成,我步卒转眼化作水师。\"
\"何不乘势出击,一举击溃周瑜四万大军?\"
老将黄忠热血沸腾,跃跃欲战。
\"主公,汉升将军所言极是。\"
「我军结连舟之阵已有多日,主上仍按兵不动,恐令周瑜寻得破敌之策。」
「末将以为,当出其不意,速攻速决!」
魏延抱拳请战。
「请主上下令。」
「此番我甘宁有十成把握,必破江东水师!」
甘宁斗志昂扬,再无畏江东水军之强。
众将不解其中玄机,自是不知刘备为何迟迟不战。
刘备心知按兵是为诱周瑜入彀,却不解铁索连舟已成,为何周瑜仍不施火攻。
「军师,周瑜究竟在等什么?」
「莫非...看破了计谋?」
秦牧淡然道:
「周瑜不动,是在等天时。」
天时?
刘备目光微动,仍未参透。
周瑜计谋皆已就绪,万事俱备,还需等候什么天时?
直令黄盖诈降火攻便是。
「子璟,孤实不解,周瑜待何天时?」
刘备继续追问。
秦牧正要作答。
忽江风扑面。
原本低垂的旌旗骤然翻卷。
风势大作!
南风骤起!
秦牧含笑。
抬手遥指猎猎旌旗:
「主上,周瑜所候天时已至。」
「东南风起了。」
刘备仰观旌旗舞动,面现困惑。
「欲行火攻,必借风势。」
「若遇逆风,岂非 ** 战船?」
「隆冬时节,多为西北风,偶有东南风起。」
\"周瑜明知我们战船相连却不急于进攻,显然是在等待东南风。\"
\"如今东风已至,他怎会错失良机?\"
战时紧要,秦牧直言不讳点破关键。
刘备恍然大悟,抚掌道:
\"原来如此!火攻必借风势。\"
\"无论水战陆战,皆同此理!\"
\"我总算想通了!\"
帐中众将面面相觑,不解二人所言。
\"时机成熟,今夜黄盖必来归降。\"
\"请主公召集众将部署决战。\"
\"顺便处决蒯越,祭我军旗!\"
秦牧抱拳进谏,目露锋芒。
刘备收敛喜色,沉声下令:
\"即刻召集众将议事。\"
\"带蒯越前来!\"
军令传达。
半时辰后,身披铠甲的刘备端坐中军帐。
黄忠、张辽、魏延、甘宁等将领肃立两侧。
蒯越含笑入帐,原以为又是宴请。
不料帐内杀气森然,顿觉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