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静默区的致命杂音-《惊悚副本:我的求生实录》

  林晚在冰冷的金属通道中跌跌撞撞地狂奔,身后仿佛还残留着观察室内那张紧贴玻璃、扭曲肿胀的“周静”脸庞带来的极致寒意与恶心。妖异的红光似乎烙印在视网膜上,即使闭上眼,那蠕动的肉块和无声尖叫的人脸轮廓依旧挥之不去。视觉畸变和精神污染的边缘体验让她头晕目眩,脚步虚浮。

  “不能停…不能停…” 她喘息着,肺部火辣辣地疼。必须远离那个被污染的观察室!《细则》第三章第三条的警告在混乱的脑海中闪现:“**如发现样本出现计划外增殖、形态剧烈改变…请勿停留观察,立即前往最近的标有绿色‘安全屋’标识的房间暂避…**”

  安全屋!她现在迫切需要那个庇护所!

  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在快速掠过的通道墙壁上搜寻那抹代表生机的绿色标识。通道在前方分岔,一块嵌在墙上的电子指示牌亮着微光:

  **<-- 样本中转b (Lv0) | 静默区A (Lv0) -->**

  “静默区A”?《细则》第二章第二条:“**在标有‘静默区’(通常为样本观察区、高精密仪器区)的走廊或房间内,禁止发出高于60分贝的声音…**”

  刚经历了“光学污染”,林晚本能地对任何带有特殊标识的区域产生强烈的警惕。但安全屋在哪里?指示牌没有标注。样本中转b的方向似乎与她逃离的观察室c区相连,风险太高。而静默区A…至少是Lv0权限允许进入的区域,也许穿过去能找到安全屋?

  别无选择。她咬紧牙关,转向了通往静默区A的通道。

  一步踏入,世界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

  通道内并非完全无声,但那种无处不在的低频嗡鸣在这里被压制到了几乎无法感知的程度,如同隔着厚重的棉被。空气似乎都凝滞了,带着一种奇特的、类似真空的压抑感。墙壁和地板覆盖着厚厚的暗灰色吸音材料,踩上去只发出极其微弱的、被吸收殆尽的“噗噗”声。灯光是均匀柔和的暖白色,比外面通道的惨白灯光舒服一些,却更添几分不真实的死寂。

  林晚下意识地放轻了脚步,连呼吸都控制得极其缓慢、轻微。巨大的安静放大了她自身的声音——心跳如同擂鼓在胸腔内轰鸣,血液冲刷耳膜的“沙沙”声清晰可闻,每一次吞咽口水都像在耳边炸响。这种对自身声音的过度敏感,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压力。

  通道不长,两侧没有门,只有尽头处一扇厚重的、覆盖着吸音材料的金属门,门旁亮着绿色的“**安全屋A-1**”标识!

  找到了!

  劫后余生的狂喜瞬间涌上心头,驱散了部分恐惧和疲惫。林晚几乎是扑向了那扇安全门。门上没有把手,只有一个与通行证大小相配的凹槽。她立刻将手中的t-779卡片按了上去。

  “滴…权限验证:Lv0。访客t-779,允许进入安全屋A-1。使用时限:30分钟。冷却时间:2小时(同区域)。”

  冰冷的电子音在极度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响亮,吓了林晚一跳。

  厚重的安全门无声地向内滑开。里面是一个仅有几平米的小空间,墙壁、天花板、地板都覆盖着同样的吸音材料,像一个密封的茧房。正对面墙壁上嵌着一块触摸屏终端,屏幕亮着简洁的菜单界面。房间中央有一个小小的金属台面,上面放着一瓶水和一小包压缩饼干。头顶的暖光灯自动亮起。

  林晚一步跨入,身后的门立刻无声滑闭、锁死。绝对的寂静瞬间包裹了她,只剩下自己粗重的喘息和狂跳的心声。她靠在冰冷的吸音墙壁上,缓缓滑坐到地面,全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安全了…暂时安全了…

  紧绷的神经骤然放松,带来的是排山倒海的疲惫和劫后余生的虚脱。她拧开瓶盖,小口地喝着水,冰凉的液体滑过干涩的喉咙,稍微缓解了身体的灼热感。她拿出林晓的旧手机,屏幕依旧漆黑。在404获得的充电线并不匹配这里的接口。她只能将它小心地收好,再次握紧了那枚蓝色的星星发卡,仿佛从中汲取一丝慰藉。

  休息了几分钟,林晚强迫自己打起精神。时间宝贵,只有30分钟!她必须利用安全屋的终端进行“异常报告”,这是规则的要求,也可能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

  她走到终端前。屏幕显示着几个选项:

  * **匿名异常报告**

  * **紧急呼叫(仅限真实紧急情况)**

  * **b区通用守则查询**

  * **倒计时状态**

  她点选了“匿名异常报告”。

  屏幕弹出输入框:

  **【请详细描述您观察到的异常现象(时间、地点、现象描述)。请勿包含个人身份信息。】**

  林晚深吸一口气,开始用虚拟键盘输入:

  * **时间:** 约71小时倒计时开始后第1小时左右(她估算)

  * **地点:** 样本观察区c-07

  * **现象描述:** 观察室内照明电路异常闪烁后,样本观察窗内部光源突变为高强度深红色。观察到培养样本(原为悬浮绿色苔藓球体)在红光照射下发生剧烈形态改变:多个样本融合为巨大肉粉色胶质团块,表面血管搏动,产生丝状触手。团块中心区域呈现高度扭曲人形轮廓,并最终突破胶质,形成肿胀人面紧贴观察窗。红光持续未消失,样本活动异常。判断为严重“活性样本”失控与“光学污染”源。

  输入完毕,她点击了提交。

  屏幕显示:“**报告已匿名提交。感谢您的反馈。请合理利用剩余安全时间。**”

  没有更多的信息反馈。林晚有些失望,但也在意料之中。她又点开“b区通用守则查询”,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声源实体”、“主控室”或者“权限提升”的信息。然而,Lv0权限下能查询的条目非常有限,大部分关键信息都被标记为“**权限不足,无法访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安全屋内的绝对寂静开始从庇护转变为一种新的压力。没有声音,没有变化,只有头顶暖光灯恒定地亮着,和终端屏幕上跳动的倒计时(安全屋剩余时间:**22:15**)。这种死寂放大了内心的焦虑——周静在哪里?那个红灯工作人员是什么?主控室里藏着什么?72小时之后会怎样?

  就在她心神不宁,反复查看通行证上的倒计时(**70:48:22**)和安全屋倒计时时——

  “笃…笃…笃…”

  一个声音,极其轻微,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厚重的吸音材料,从安全屋的门外传来!

  林晚的心脏猛地一缩!全身瞬间绷紧!

  那声音…是**有节奏的敲击声**!

  一下,停顿,再一下,再停顿…缓慢而稳定。

  《细则》第二章第二条如同冰冷的铁锤砸在脑海:“**禁止模仿:若在非静默区听到无法辨识来源的、有节奏的敲击声…请立即停止一切动作,屏住呼吸,捂住双耳…绝对禁止模仿该声音或试图寻找声源。**”

  可这里是静默区!而且声音来自安全屋门外!这算“非静默区”吗?规则没有明确说明在安全屋内听到外部声音该如何处理!但“绝对禁止模仿或寻找声源”是通用的!

  林晚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她甚至不敢呼吸!耳朵竖得笔直,捕捉着门外那缓慢而执着的敲击声。

  “笃…笃…笃…”

  声音持续着,不快不慢,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耐心。仿佛门外正有一个东西,用坚硬的手指或某种工具,不紧不慢地敲击着安全屋厚重的金属门。

  它在试探?在引诱?还是在…确认里面是否有人?

  林晚的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她死死捂住自己的嘴,连吞咽都不敢。眼睛惊恐地盯着那扇绝对隔音、此刻却仿佛薄如蝉翼的门。安全屋的倒计时还在跳动(**18:03**),但这狭小的空间此刻却感觉像一个透明的牢笼。

  “笃…笃…笃…”

  敲击声停了。

  死寂再次降临,比之前更加沉重。

  林晚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走了吗?

  就在她稍微松懈一丝紧绷的神经,准备小口喘气的瞬间——

  “吱呀————”

  一声极其尖锐、高亢、仿佛金属被强行扭曲撕裂的噪音,毫无征兆地、猛烈地冲击着安全屋的门板!这声音的强度和频率之高,瞬间穿透了吸音材料,狠狠扎进林晚的耳膜!

  “呃啊!” 林晚痛呼一声,猝不及防!这根本不是敲击声!这是…这是**类似婴儿啼哭的尖锐高频音**的变体!是声波禁忌的另一种形态!

  剧痛从双耳直冲大脑!眼前瞬间发黑!大脑仿佛被无数钢针搅动!《细则》的应对措施瞬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剧痛打断——她没能屏住呼吸,没能捂住耳朵(因为之前捂着嘴)!

  “呜哇哇哇——!!!”

  尖锐的噪音持续变调,如同无数个婴儿在门外发出歇斯底里、充满恶意的集体啼哭!声音在狭小的安全屋内疯狂回荡、共振!林晚感觉自己的耳膜要被撕裂了!头痛欲裂!她痛苦地蜷缩在地,双手死死捂住耳朵,但那尖锐的声波如同无形的钻头,疯狂地往她脑子里钻!

  “停下…停下啊!” 她在心中绝望地嘶喊。

  更可怕的是,在这高频噪音的折磨下,她的大脑仿佛失去了对喉咙的控制,一种强烈的、无法抑制的冲动涌了上来——她想要尖叫!想要发出同样的声音去对抗、去回应这无休止的折磨!

  **禁止模仿!** 规则的警告在剧痛中变得模糊。

  “呜…呃…” 她的喉咙不受控制地发出哽咽,声带紧绷,眼看就要失控——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安全屋内的暖光灯突然剧烈地闪烁起来!同时,终端屏幕猛地弹出刺眼的红色警告框:

  **【检测到高强度异常声波冲击安全屋外层!触发主动隔音强化!】**

  **【警告:检测到使用者出现神经系统应激反应!注射微量镇定剂!】**

  林晚只感到手臂微微一麻,一股冰冷的液体注入体内。随即,一股强烈的倦意混合着奇异的平静感迅速席卷全身,强行压制住了那几乎要冲破喉咙的尖叫冲动。与此同时,安全屋墙壁内似乎有某种装置被激活,发出低沉的嗡鸣,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门外那可怕的尖锐噪音瞬间隔绝了大半!虽然还能隐约听到,但强度已经降低到可以忍受的程度。

  林晚瘫软在地,大口喘着粗气,冷汗淋漓,如同刚从水里捞出来。耳朵里依旧嗡嗡作响,残留的剧痛和强烈的镇定剂效果让她浑身无力,思维也变得迟钝。

  门外的尖锐噪音持续了十几秒,似乎发现无法再有效穿透强化隔音层,终于不甘心地减弱、消失了。

  死寂重新笼罩安全屋,只剩下林晚粗重的喘息和终端屏幕上红色的警告框,以及那依旧在跳动的、冰冷的倒计时:**安全屋剩余时间:12:47**。

  她活下来了,依靠安全屋的应急机制。但这次“静默区”的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在这个地方,声音本身,就是最致命的武器和陷阱。而安全屋,既是庇护所,也可能在冷却时间的限制下,成为新的囚笼。门外的“声源实体”…它还在吗?它在等待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