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红领巾缠绕的储物柜-《惊悚副本:我的求生实录》

  苏眠沿着教学楼的外墙慢慢移动,野草在脚下发出“沙沙”的声响,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面上布满了碎石和断枝,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教学楼的外墙爬满了绿色的藤蔓,藤蔓的叶子已经枯萎,只剩下褐色的茎干,像一张巨大的网,将墙面覆盖得严严实实。墙面上有不少破损的窗户,有的玻璃已经完全碎裂,有的只剩下窗框,黑洞洞的窗口像一只只眼睛,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她的目标是二楼的一扇窗户——那扇窗户的玻璃还完好,窗框也相对完整,从外面看,里面似乎是一间空置的房间,没有任何诡异的迹象。苏眠走到窗户下方,双手抓住藤蔓的茎干,慢慢往上爬。藤蔓的茎干很粗,却有些松动,每爬一步都有细小的碎渣掉落,砸在地面上发出“嗒嗒”的轻响。

  爬到二楼窗口时,苏眠的手臂已经有些发酸。她探头往窗户里看——里面果然是一间空房间,地面上积满了灰尘,没有任何家具,只有几根断裂的水管靠在墙边。她用力推了推窗户,窗户没有上锁,很轻松就被推开了。苏眠翻身跳进房间,落在满是灰尘的地板上,激起一阵细小的尘埃,呛得她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重的灰尘味,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粉笔灰气息。苏眠走到门边,轻轻拉开一条门缝,外面是二楼的走廊。二楼的走廊比一楼更暗,只有最远处的一盏灯还亮着,昏黄的光线只能照亮一小片区域,其余的地方都沉浸在黑暗里。走廊两侧的教室门大多敞开着,里面空荡荡的,只有风吹过窗户的“呜呜”声,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

  苏眠轻轻走出房间,踏上二楼的走廊。走廊的木质地板比一楼更腐朽,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随时会塌陷。她的目光扫过走廊两侧的教室,有的教室黑板上还残留着半截板书,有的课桌上放着废弃的书包,有的地面上散落着几张泛黄的试卷——这些“遗留物”都带着岁月的痕迹,却没有任何“回音”的迹象,显然不是她要找的线索。

  就在这时,一阵微弱的风吹过走廊,带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布料摩擦声。苏眠停下脚步,竖起耳朵仔细听——声音来自走廊尽头的方向,那里有一扇虚掩着的门,门缝里漏出一缕淡淡的红色,在昏暗的走廊里格外显眼。

  她慢慢朝着那扇门走去,布料摩擦声越来越清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门后轻轻晃动。离门还有几步远时,苏眠终于看清了那缕红色的真面目——是一条红领巾,一条已经褪色的红领巾,边角处有些磨损,正随着风从门缝里往外飘动,像一面小小的、残缺的旗帜。

  “储物间?”苏眠的心里一动。之前林晓的日记里提到“旧校舍的声音”,而校园里的储物间通常是堆放废弃物品的地方,容易成为“怨念聚集”的角落,再加上门缝里的红领巾带着明显的“学生”标记,这里很可能就是她要找的下一个线索点。

  她走到门前,伸出手轻轻推了推。门有些沉重,推的时候发出“吱呀”的响声,像是门轴已经生锈。随着门慢慢打开,一股混杂着灰尘、旧木头和潮湿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比教室和走廊里的味道更浓重,呛得苏眠忍不住皱紧眉头。

  门完全打开后,储物间的景象映入眼帘。这是一间大约十平方米的小房间,里面堆满了废弃的物品:靠左边墙放着几排缺腿的课桌椅,有的桌面被刻满了歪扭的字迹,有的椅子只剩下三条腿,歪歪斜斜地靠在墙边;中间的地面上堆着几箱旧粉笔,箱子已经破损,白色的粉笔散落在地上,有的已经断裂,有的被踩成了粉末;右边墙立着四个铁皮储物柜,柜身布满了锈迹,柜门有的敞开着,露出里面堆放的旧作业本和破损的文具,有的则紧紧关着,柜门上的把手已经生锈,几乎看不出原本的颜色。

  而那缕从门缝里漏出来的红领巾,就挂在最左边储物柜的门把手上。苏眠的目光扫过四个储物柜,惊讶地发现——每个储物柜的门上,都缠绕着至少两条红领巾,这些红领巾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已经褪色成淡粉色,有的还保持着鲜艳的红色,有的边角磨损严重,有的甚至还沾着几点褐色的污渍。

  她走近储物柜,仔细观察。每条红领巾的一角,都用白色的线绣着一个名字,绣字的针法稚嫩,显然是学生自己绣上去的。她一条一条地看:“王芳”“李军”“张雅”“陈浩”……名字越来越多,当她看到中间那个储物柜时,心脏突然一跳——那条缠绕在柜门中间的红领巾,左上角用歪歪扭扭的白色线绣着“林晓”两个字,绣线有些松动,边角处还沾着一点细小的粉笔灰,和数学课本封面上的签名笔迹一样,带着孩子气的圆润。

  “林晓的红领巾……”苏眠轻声念着,指尖轻轻碰了碰绣着名字的地方。红领巾的布料是棉质的,已经变得有些僵硬,上面还残留着一丝微弱的、属于孩子的气息,让她想起刚才青铜镜里映出的那个缩在课桌下的小小身影。

  她的目光移到旁边的一条红领巾上,上面绣着“赵阳”两个字——字体比“林晓”的更工整些,笔画也更有力,应该是个男生的名字。这条红领巾的颜色更鲜艳些,磨损也比较轻,像是被主人精心保管过,只是现在被死死地缠绕在储物柜门上,打成了一个死结,结扣处的布料已经被勒得发白。

  就在这时,中间那个缠绕着“林晓”和“赵阳”红领巾的储物柜,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咚、咚”声。

  声音很轻,像是有人用手指轻轻敲击铁皮柜门,节奏缓慢而均匀,“咚——咚——”,每敲一下,柜门就会微微晃动一下,柜身上的锈迹簌簌地往下掉。

  苏眠的心跳瞬间加快,她后退一步,握紧掌心的青铜镜。这声音不是来自外面,而是从储物柜内部传来的,像是有人被关在里面,正在用这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她慢慢靠近储物柜,“咚、咚”声还在继续,节奏比之前快了些,像是里面的人听到了她的脚步声,变得更加急切。苏眠举起青铜镜,将镜面对准储物柜的柜门——她记得“镜中映真”的技能可以照出非自然存在的真实形态,或许能透过铁皮柜门,看清里面的景象。

  青铜镜的彼岸花图案瞬间亮起,淡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柜门。几秒钟后,镜面上的景象开始变化,不再映出储物柜的锈迹,而是透过柜门,映出了里面的画面——

  储物柜内部空间不大,大约一米高,半米宽,里面堆放着几件旧物品:一个破损的蓝色书包,一本封面被撕烂的语文课本,还有一个铁皮文具盒。而在这些物品的角落,蜷缩着一个小小的身影——是个男生,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和林晓的校服款式一样,只是尺寸更大些。他的头发有些凌乱,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部分眼睛,双手紧紧捂住嘴,像是在压抑着哭声,肩膀微微颤抖着,眼神里充满了恐惧,瞳孔放大,死死地盯着储物柜的柜门,仿佛外面有什么可怕的东西。

  苏眠的目光落在男生的校服领口上——那里别着一枚小小的校徽,校徽已经有些磨损,边缘的漆皮掉落了不少,但上面的字还能勉强看清:“育英中学”。这四个字和林晓校徽上的字一模一样,显然,这个男生也是育英中学的学生。

  而他校服袖口上,用黑色马克笔写着一个小小的名字——“赵阳”。

  是绣在红领巾上的那个“赵阳”!

  苏眠的呼吸瞬间停滞。赵阳也被关在了储物柜里!他和林晓一样,都是育英中学的学生,都成了旧校舍的“失踪者”,只是林晓被锁在教室里,而他被锁在了储物间的储物柜里。

  镜中的画面还在继续。赵阳的身体抖得更厉害了,他慢慢放下捂住嘴的手,苏眠能看到他的嘴唇在颤抖,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他的目光落在储物柜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小小的录音笔,录音笔的指示灯还亮着微弱的红光,显然还在工作。赵阳伸出手,想要够到录音笔,可他的身体被什么东西束缚着——苏眠仔细一看,是几条细小的红色丝线,缠绕在他的手腕和脚踝上,丝线的颜色和红领巾一模一样,像是从柜门的红领巾上延伸出来的,将他牢牢地固定在角落里,无法动弹。

  “咚、咚”声再次响起,这次是赵阳用手肘敲击柜门发出的。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绝望和恳求,像是在通过镜面,向苏眠传递着“救我”的信号。苏眠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怨念从储物柜里散发出来,不是来自赵阳本身,而是来自那些缠绕着他的红色丝线,来自储物柜外的红领巾——这些红领巾,已经成了旧校舍怨念的载体,将赵阳困在这里,慢慢吞噬他的灵魂。

  青铜镜的光芒慢慢褪去,镜中的画面消失,只剩下储物柜冰冷的铁皮柜门和缠绕其上的红领巾。“咚、咚”声还在继续,只是节奏越来越慢,越来越微弱,像是赵阳的力气正在慢慢耗尽。

  苏眠的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责任感。她不能让赵阳像林晓一样,被怨念彻底吞噬。林晓的日记、赵阳的被困,都指向了旧校舍里一个共同的“怨念源头”——那个拖着黑布鞋、发出拖拖拉拉脚步声的存在,而这些红领巾,就是这个源头用来束缚“失踪者”的工具。

  她伸出手,试图解开缠绕在柜门上的红领巾。指尖刚碰到“赵阳”那条红领巾的死结,就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凉,像是碰到了冰块。红领巾突然绷紧,将她的手指紧紧缠住,一股阴冷的气息顺着指尖蔓延上来,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苏眠迅速收回手,指尖已经变得有些发白。她知道,这些红领巾被怨念附着,不能强行解开,否则只会被怨念反噬。她低头看向掌心的青铜镜,镜面的彼岸花图案泛着微弱的红光,像是在提醒她——想要解开红领巾的束缚,必须先找到压制怨念的方法,或许,林晓的日记里还藏着未被发现的线索。

  就在这时,储物间的门突然“吱呀”一声,自己关上了。房间里的光线瞬间变暗,只剩下从窗户缝隙里透进来的一缕微光,照亮了空中漂浮的灰尘。缠绕在储物柜上的红领巾突然开始微微晃动,像是被无形的手拨动着,“林晓”和“赵阳”的两条红领巾,慢慢朝着彼此靠近,像是要打成一个更紧的结。

  储物柜里的“咚、咚”声彻底消失了。苏眠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气息正在从储物柜里散发出来,慢慢弥漫整个储物间,让她的身体开始不由自主地发抖。她知道,旧校舍里的“东西”已经来了,这次,它不再只是恐吓,而是要真正对她动手了。

  苏眠握紧青铜镜,将镜面对准储物柜,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她的目光落在“林晓”和“赵阳”的红领巾上,突然想起林晓日记里的“9月15日”——今天会不会也是9月15日?旧校舍的怨念,会不会在每个9月15日都会变得更强大?

  这个猜测让她的心脏更沉了。但她没有退缩,林晓的日记、赵阳的求救,还有那些未被找到的“失踪者的回音”,都在提醒她——她必须坚持下去,找到怨念的根源,让这些被困的孩子,都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储物间的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拖拖拉拉的脚步声,和林晓日记里描述的一模一样,慢慢朝着储物柜的方向靠近。苏眠的目光紧紧盯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掌心的青铜镜再次发烫,光芒越来越亮,映出了黑暗中那道细长的黑影——它比之前在走廊里看到的更清晰了,肩膀上的书包轮廓更明显,脚下的黑布鞋,正一步步朝着她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