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快乐星球》的海选现场,没有选择传统的演播厅,而是别出心裁地租用了一个改造过的、充满工业风和艺术气息的旧仓库。没有冰冷的长队和紧张的气氛,候场区被布置得像一个热闹的市集,有提供饮料点心的小吧台,有可以随手涂鸦的黑板墙,甚至还有几个减压玩具和一台老式街机。选手们不再是孤零零地等待叫号,而是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交流,笑声和惊叹声此起彼伏,仿佛真的是一场以“快乐”为主题的同好聚会。
评委席的设置也打破了常规。没有高高在上的审判台,而是五个风格各异的舒适座位,呈半弧形摆放,面前只有一个小茶几,放着水杯和记录本。江城果然如官宣动画里那样,找了个最靠边的位置,陷在柔软的沙发里,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眼神半眯,仿佛随时准备打盹。杨锦鲤坐在他旁边,好奇地东张西望,脸上洋溢着兴奋。王撕聪坐得端正,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笔。严导则坐在中央偏右的位置,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而心理学家李墨教授坐在最左侧,面带温和的微笑,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不时记录着什么。
随着执行导演一声“开始”,第一位选手登场,就瞬间奠定了这场海选的“不平凡”基调。
怪才一:“人间清醒”单口相声演员,赵可乐
一个穿着大褂,但脚下却蹬着一双潮牌运动鞋的年轻小伙儿走上台,手里没拿快板,只拿了一个话筒。
“各位评委好,我叫赵可乐,我的才艺是——用单口相声,吐槽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然后,他不等评委反应,就自顾自地开始了。从“早起上班像上坟”到“点外卖选择困难症”,从“社交软件上的虚假繁荣”到“被爸妈催婚的经典话术”……他的语速极快,包袱密集,梗都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又毒舌又精准,把台下候场的选手和部分工作人员都逗得前仰后合。
杨锦鲤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太真实了!就是我!”
王撕聪一边笑一边飞快记录:“观察力好强,共鸣感十足。”
严导摸着下巴:“节奏把控不错,是块璞玉。”
李教授微笑点头:“用幽默解构压力,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御和社交货币。”
江城……江城掀开眼皮看了他几秒,嘴角似乎极其微小地向上动了一下,然后喝了口水,点评:“还行,省演讲稿了。”
怪才二:“睡眠艺术家”,安眠
一位穿着丝绸睡衣,抱着一个枕头和眼罩的年轻女孩,睡眼惺忪地飘了上来。
“评委老师们好,我叫安眠。我的才艺是……快速入睡和各种睡姿表演。”
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她真的就在舞台中央铺开自带的小毯子,躺下,戴好眼罩,然后……在不到三十秒的时间内,发出了均匀轻微的鼾声。更绝的是,她还能在“睡梦”中,根据现场播放的不同风格音乐(节目组配合测试),变换不同的睡姿——听到舒缓钢琴曲时蜷缩如婴儿,听到摇滚乐时四仰八叉,听到国风音乐时甚至还能摆出个类似“贵妃醉酒”的姿势。
杨锦鲤看得目瞪口呆:“哇!她真的睡着了?好厉害!”
王撕聪挠头:“这……这算才艺吗?”
严导眼中放光:“极致化的‘无聊’,反而产生了奇妙的喜剧效果!有潜力!”
李教授分析:“展示了极强的自我放松能力和情境适应力,某种程度上,是现代人渴望的一种‘稀缺能力’。”
江城终于坐直了一点,看着台上秒睡的姑娘,若有所思:“这个技能……有点实用。”
怪才三:“万物拟声者”,阿亮
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男生上台,略显拘谨。
“我……我叫阿亮。我会模仿一些……声音。”
起初大家没太在意,以为就是模仿个动物叫或者明星说话。但当阿亮闭上眼睛,开始表演时,整个仓库安静了。他不仅能模仿火车由远及近、呼啸而过的全过程(包括汽笛、铁轨摩擦、风声),还能模仿一整套厨房做饭的声音(洗菜、切菜、下锅、翻炒、炖煮),甚至能模仿一台老式电脑从开机到运行程序再到死机的全部音效!惟妙惟肖,闭上眼睛听,仿佛身临其境。
杨锦鲤张大了嘴巴:“我的天!他是随身带了个音响吗?”
王撕聪震惊:“这得有多细致的观察力和声音控制力!”
严导兴奋地搓手:“宝藏!这是听觉上的宝藏!”
李教授赞叹:“通过声音构建了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想象力。”
江城点了点头,难得地给出了明确评价:“这个,可以。”
怪才四:“逆向思维舞者”,反转
一位穿着练功服的舞者上台,音乐响起,是一段激昂的古典舞曲。然而,他的动作却完全相反——音乐昂扬向上时,他动作下沉;音乐舒缓时,他反而快速旋转;本该展现力量的动作,他做得柔若无骨;本该体现柔美的段落,他跳得铿锵有力。这种极致的反差,初看怪异,再看却有一种奇妙的和谐感和思考空间,仿佛在重新解构“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王撕聪看得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理解。
杨锦鲤歪着头:“好像……哪里不对,但又好像有点好看?”
严导目光深邃:“打破了惯性思维,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视角。”
李教授若有所思:“挑战常规,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体性和批判性思维。”
江城看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嗯,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因为一直歪着头看)
怪才五:“随机接梗王”,万事通
这位选手没有任何提前准备的才艺,他的能力是“现场接梗”。节目组随机给出一个词或一句话,他能在三秒内接上一个既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并且十分搞笑的回应。
工作人员:“早上起床。”
万事通:“拥抱新一轮的疲惫。”
工作人员:“我的钱包。”
万事通:“它瘦了,你胖了。”
工作人员:“人生理想。”
万事通:“提前退休。”
他的反应之快,逻辑之清奇,让现场笑声不断,气氛极其活跃。
杨锦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怎么想到的!哈哈哈哈!”
王撕聪佩服:“脑回路太强了!”
严导点头:“天生的综艺感,气氛担当。”
李教授笑评:“极高的语言智慧和瞬时联想能力,是快乐的即时生产者。”
江城也难得地跟着笑了两声,点评:“省梗,不错。”
海选现场,俨然成了一个“怪才”博览会。有能用眉毛跳舞的,有能背诵圆周率后一千位顺便编成rap的,有能准确说出任意一种常见物品生产年份的“人形检测仪”,还有一位带着自己养的科尔鸭上台,表演“如何让鸭子配合你完成一部微型默剧”的……
每一个选手的出现,都带来新的惊喜和笑声。评委们的互动也自然有趣,杨锦鲤是天然的“哇哦”反应器,王撕聪认真分析努力的价值,严导精准点评节目效果,李教授深入浅出地解析心理现象,而江城,则用他最少的言语和最省力的姿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戳中要害,或者给出极其“实用”的评价。
没有苛责,没有贬低,只有发现、欣赏和探讨。整个海选过程,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多元化的“快乐”展示与交流。
当第一天的海选结束时,所有工作人员和评委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愉悦。他们仿佛真的乘坐飞船,在名为“人类有趣灵魂”的星系中,进行了一场奇妙的巡游。
江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依旧热闹的仓库,对身边的林婉说:
“这些人……挺有意思。”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收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快乐”的星辰,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有趣那么一点点。
评委席的设置也打破了常规。没有高高在上的审判台,而是五个风格各异的舒适座位,呈半弧形摆放,面前只有一个小茶几,放着水杯和记录本。江城果然如官宣动画里那样,找了个最靠边的位置,陷在柔软的沙发里,手里捧着一个保温杯,眼神半眯,仿佛随时准备打盹。杨锦鲤坐在他旁边,好奇地东张西望,脸上洋溢着兴奋。王撕聪坐得端正,面前摊开着笔记本和笔。严导则坐在中央偏右的位置,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如同经验丰富的猎人。而心理学家李墨教授坐在最左侧,面带温和的微笑,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不时记录着什么。
随着执行导演一声“开始”,第一位选手登场,就瞬间奠定了这场海选的“不平凡”基调。
怪才一:“人间清醒”单口相声演员,赵可乐
一个穿着大褂,但脚下却蹬着一双潮牌运动鞋的年轻小伙儿走上台,手里没拿快板,只拿了一个话筒。
“各位评委好,我叫赵可乐,我的才艺是——用单口相声,吐槽当代年轻人的生存现状。”
然后,他不等评委反应,就自顾自地开始了。从“早起上班像上坟”到“点外卖选择困难症”,从“社交软件上的虚假繁荣”到“被爸妈催婚的经典话术”……他的语速极快,包袱密集,梗都来源于最真实的生活,又毒舌又精准,把台下候场的选手和部分工作人员都逗得前仰后合。
杨锦鲤笑得直拍桌子:“哈哈哈,太真实了!就是我!”
王撕聪一边笑一边飞快记录:“观察力好强,共鸣感十足。”
严导摸着下巴:“节奏把控不错,是块璞玉。”
李教授微笑点头:“用幽默解构压力,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防御和社交货币。”
江城……江城掀开眼皮看了他几秒,嘴角似乎极其微小地向上动了一下,然后喝了口水,点评:“还行,省演讲稿了。”
怪才二:“睡眠艺术家”,安眠
一位穿着丝绸睡衣,抱着一个枕头和眼罩的年轻女孩,睡眼惺忪地飘了上来。
“评委老师们好,我叫安眠。我的才艺是……快速入睡和各种睡姿表演。”
在众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她真的就在舞台中央铺开自带的小毯子,躺下,戴好眼罩,然后……在不到三十秒的时间内,发出了均匀轻微的鼾声。更绝的是,她还能在“睡梦”中,根据现场播放的不同风格音乐(节目组配合测试),变换不同的睡姿——听到舒缓钢琴曲时蜷缩如婴儿,听到摇滚乐时四仰八叉,听到国风音乐时甚至还能摆出个类似“贵妃醉酒”的姿势。
杨锦鲤看得目瞪口呆:“哇!她真的睡着了?好厉害!”
王撕聪挠头:“这……这算才艺吗?”
严导眼中放光:“极致化的‘无聊’,反而产生了奇妙的喜剧效果!有潜力!”
李教授分析:“展示了极强的自我放松能力和情境适应力,某种程度上,是现代人渴望的一种‘稀缺能力’。”
江城终于坐直了一点,看着台上秒睡的姑娘,若有所思:“这个技能……有点实用。”
怪才三:“万物拟声者”,阿亮
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男生上台,略显拘谨。
“我……我叫阿亮。我会模仿一些……声音。”
起初大家没太在意,以为就是模仿个动物叫或者明星说话。但当阿亮闭上眼睛,开始表演时,整个仓库安静了。他不仅能模仿火车由远及近、呼啸而过的全过程(包括汽笛、铁轨摩擦、风声),还能模仿一整套厨房做饭的声音(洗菜、切菜、下锅、翻炒、炖煮),甚至能模仿一台老式电脑从开机到运行程序再到死机的全部音效!惟妙惟肖,闭上眼睛听,仿佛身临其境。
杨锦鲤张大了嘴巴:“我的天!他是随身带了个音响吗?”
王撕聪震惊:“这得有多细致的观察力和声音控制力!”
严导兴奋地搓手:“宝藏!这是听觉上的宝藏!”
李教授赞叹:“通过声音构建了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想象力。”
江城点了点头,难得地给出了明确评价:“这个,可以。”
怪才四:“逆向思维舞者”,反转
一位穿着练功服的舞者上台,音乐响起,是一段激昂的古典舞曲。然而,他的动作却完全相反——音乐昂扬向上时,他动作下沉;音乐舒缓时,他反而快速旋转;本该展现力量的动作,他做得柔若无骨;本该体现柔美的段落,他跳得铿锵有力。这种极致的反差,初看怪异,再看却有一种奇妙的和谐感和思考空间,仿佛在重新解构“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王撕聪看得眉头紧锁,似乎在努力理解。
杨锦鲤歪着头:“好像……哪里不对,但又好像有点好看?”
严导目光深邃:“打破了惯性思维,提供了全新的审美视角。”
李教授若有所思:“挑战常规,体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体性和批判性思维。”
江城看了一会儿,慢悠悠地说:“嗯,治好了我多年的颈椎病。”(因为一直歪着头看)
怪才五:“随机接梗王”,万事通
这位选手没有任何提前准备的才艺,他的能力是“现场接梗”。节目组随机给出一个词或一句话,他能在三秒内接上一个既出乎意料又情理之中,并且十分搞笑的回应。
工作人员:“早上起床。”
万事通:“拥抱新一轮的疲惫。”
工作人员:“我的钱包。”
万事通:“它瘦了,你胖了。”
工作人员:“人生理想。”
万事通:“提前退休。”
他的反应之快,逻辑之清奇,让现场笑声不断,气氛极其活跃。
杨锦鲤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怎么想到的!哈哈哈哈!”
王撕聪佩服:“脑回路太强了!”
严导点头:“天生的综艺感,气氛担当。”
李教授笑评:“极高的语言智慧和瞬时联想能力,是快乐的即时生产者。”
江城也难得地跟着笑了两声,点评:“省梗,不错。”
海选现场,俨然成了一个“怪才”博览会。有能用眉毛跳舞的,有能背诵圆周率后一千位顺便编成rap的,有能准确说出任意一种常见物品生产年份的“人形检测仪”,还有一位带着自己养的科尔鸭上台,表演“如何让鸭子配合你完成一部微型默剧”的……
每一个选手的出现,都带来新的惊喜和笑声。评委们的互动也自然有趣,杨锦鲤是天然的“哇哦”反应器,王撕聪认真分析努力的价值,严导精准点评节目效果,李教授深入浅出地解析心理现象,而江城,则用他最少的言语和最省力的姿态,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戳中要害,或者给出极其“实用”的评价。
没有苛责,没有贬低,只有发现、欣赏和探讨。整个海选过程,更像是一场大型的、多元化的“快乐”展示与交流。
当第一天的海选结束时,所有工作人员和评委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愉悦。他们仿佛真的乘坐飞船,在名为“人类有趣灵魂”的星系中,进行了一场奇妙的巡游。
江城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看着依旧热闹的仓库,对身边的林婉说:
“这些人……挺有意思。”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足。
收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快乐”的星辰,似乎比他预想的,还要有趣那么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