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欢呼,如同持续不退的潮水,久久冲击着《天籁之战》的演播厅。灯光璀璨,映照着舞台上两个身影——一个依旧带着劫后余生的激荡与汗水,另一个,则平静得仿佛刚才只是随手浇了盆花。
蔡大鲲站在原地,耳畔是轰鸣的掌声,眼前是观众激动得泛红的脸庞和导师们毫不吝啬的赞许目光。然而,这一切的喧嚣,都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他的全部心神,都被舞台另一侧,那个正在慢条斯理整理琴弦的身影牢牢攫住。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混乱地跳动着,不仅仅是演出后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被巨大冲击波席卷后的余震。羞耻、后怕、震惊、茫然……以及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立刻承认的、名为“感激”的情绪,如同打翻的调色盘,在他心中疯狂搅动。
他输了。
在专业素养和舞台应变上,他输得一败涂地。
那个他一直认为“不专业”、“敷衍”、“儿戏”的江城,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他完全无法想象、甚至无法理解的音乐直觉和超凡技艺,挽救了这场注定要成为他职业生涯污点的演出。不,不仅仅是挽救,是升华!那段即兴的古筝华彩,如同神之一手,将一场事故点化成了传奇。
而他,这个自诩专业、严谨、追求完美的所谓“顶流”,在意外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像个愣在原地的傻子。
这种认知上的颠覆,带来的冲击远比单纯的舞台失误更为猛烈。
工作人员上前引导选手退场。蔡大鲲几乎是机械地跟着移动,脚步有些虚浮。他甚至忘了向观众和导师鞠躬致意,还是经助理小声提醒,才仓促地补上,动作僵硬。
回到后台,喧嚣被隔绝,只剩下走廊里急促的脚步声和各自团队围上来的关切询问。
“鲲鲲!没事吧?摔到哪里没有?”
“刚才真是吓死我们了!”
“江老师那段太神了!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救场!”
团队成员七嘴八舌,簇拥着蔡大鲲走向专属休息室。蔡大鲲一言不发,脸色苍白,任由他们摆布。
而另一边,江城在林婉的陪同下,也走向自己的休息室。他的步伐依旧不疾不徐,脸上甚至带着点“终于可以下班了”的放松。林婉在一旁激动地小声说着什么,大概是关于网络上的实时反响和赞誉,江城只是偶尔“嗯”一声,显得兴趣缺缺。
在休息室门口的走廊拐角,两队人不可避免地狭路相逢。
空气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蔡大鲲的团队成员们下意识地停下了话语,目光复杂地看向江城,有感激,有惊叹,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蔡大鲲的脚步也顿住了。他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江城。
四目相对。
江城的眼神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在舞台上那个力挽狂澜的人不是他。他甚至没有因为蔡大鲲的注视而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像看到任何一个路人一样,准备侧身绕过他们离开。
“等等!”
就在江城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蔡大鲲猛地开口,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看向他。
蔡大鲲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推开挡在身前的助理,向前一步,站到了江城面前。他的身高比江城略高一些,但此刻,他的姿态却莫名显得有些……低微。
他看着江城那双平静得甚至有些淡漠的眼睛,之前排练时积压的所有不满、质疑、乃至愤怒,在此刻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他张了张嘴,想说的很多,道歉,感谢,质疑……无数话语在喉咙里翻滚,最终却只化作了一句带着沉重份量的:
“对不起。”
这两个字出口的瞬间,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的无地自容。
江城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似乎没太理解这突如其来的道歉是为了什么。
蔡大鲲的耳根微微泛红,他避开江城的目光,盯着地面,语速有些快,但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晰:“为我之前……在排练时的态度。我说了很多过分的话,认为您……不专业。是我狭隘了。”
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道,声音更低了些:“还有……谢谢。刚才台上,如果不是您……”
后面的话他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走廊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蔡大鲲的团队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一向骄傲的艺人。他们从未见过蔡大鲲如此郑重其事地向一个人,尤其是向一个他之前明显看不上的人道歉。
林婉也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
江城安静地听他说完,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他既没有表现出“终于知道错了吧”的得意,也没有“没关系我原谅你了”的大度。他只是偏了偏头,似乎在思考,然后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平淡地回应:
“哦。那个啊。”
他顿了顿,看着蔡大鲲那紧绷的、带着羞愧和紧张侧脸,继续说道:
“你的方法,也没错。只是和我的,不一样。”
没有指责,没有说教,甚至没有接受道歉。他只是平静地指出了一个客观事实。
这句话,像是一道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光,瞬间照进了蔡大鲲那因为自我怀疑和混乱而变得晦暗的心底。
他的方法没错……
只是不一样……
所以,江城从未否认过他的努力和专业,只是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看似懒散随意,实则内蕴乾坤的路?
蔡大鲲猛地抬起头,再次看向江城,眼神里的复杂情绪翻涌得更加剧烈。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对江城的那些评判,是多么的武断和浅薄。他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却忘了世界并非只有一把尺子。
“我……”蔡大鲲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江城却已经没什么兴趣继续这场在他看来有些耗能的对话了。他摆了摆手,打断了蔡大鲲:
“走了。”
说完,便不再停留,带着林婉,径直走向自己的休息室,留下蔡大鲲一行人站在原地,心情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
回到休息室,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蔡大鲲缓缓坐到沙发上,双手捂住脸,久久没有说话。
团队成员不敢打扰,默默地去给他倒水,准备卸妆用品。
过了好一会儿,蔡大鲲才放下手,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少了几分锐利和不容置疑的傲气,多了几分沉淀与思索。
他拿起手机,看着网络上已经炸开锅的关于他们这场表演的讨论。
#江城神级救场##蔡大鲲 失误# #星尘舞台封神# ……
各种角度的视频片段、分析帖、赞誉与争议充斥屏幕。
若是以前,他看到“失误”这样的字眼,一定会感到刺痛和烦躁。但此刻,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
他点开江城那段即兴古筝solo的纯享版视频,戴上耳机,闭上眼睛,仔细地、反复地聆听。
那急促如雨的轮指,那转折自如的旋律,那精准无比的情绪引导……这绝不是什么“运气”或者“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是深植于骨髓的乐感、炉火纯青的技艺以及临危不乱的大心脏,三者缺一不可!
他回想起江城在排练时那些被他视为“敷衍”和“不专业”的言行,此刻却有了全新的解读。
那不是敷衍,那是对方早已自成体系,无需通过无意义的重复来确认。
那也不是不专业,那是一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直达音乐本质的……通透。
他输得心服口服。
不仅仅是在舞台上,更是在对音乐、对工作的理解上。
他拿起手机,找到江城的微信(还是在节目组拉的工作群里加的,之前从未私聊过),犹豫了片刻,手指在屏幕上敲打起来。删删改改好几次,最终只发送过去一句简单的话:
【江老师,今天谢谢您。受教了。】
发送完毕,他放下手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有些观念,需要彻底改变了。
而这个叫江城的人,或许会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标杆。
与此同时,隔壁休息室。
江城刚换好舒服的衣服,准备打道回府。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起来看了一眼。
是蔡大鲲发来的消息。
他扫了一眼内容,没什么反应,随手将手机丢回给林婉。
“回了。”他言简意赅。
林婉看着屏幕上那句“受教了”,又看了看自家已经开始研究回去路上要不要绕道去买份宵夜的老板,无奈地笑了笑,回复了一个官方而礼貌的【不客气,合作愉快。】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
但某些种子,已然在悄然间,落入了心田,静待发芽。
蔡大鲲站在原地,耳畔是轰鸣的掌声,眼前是观众激动得泛红的脸庞和导师们毫不吝啬的赞许目光。然而,这一切的喧嚣,都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他的全部心神,都被舞台另一侧,那个正在慢条斯理整理琴弦的身影牢牢攫住。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混乱地跳动着,不仅仅是演出后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被巨大冲击波席卷后的余震。羞耻、后怕、震惊、茫然……以及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立刻承认的、名为“感激”的情绪,如同打翻的调色盘,在他心中疯狂搅动。
他输了。
在专业素养和舞台应变上,他输得一败涂地。
那个他一直认为“不专业”、“敷衍”、“儿戏”的江城,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他完全无法想象、甚至无法理解的音乐直觉和超凡技艺,挽救了这场注定要成为他职业生涯污点的演出。不,不仅仅是挽救,是升华!那段即兴的古筝华彩,如同神之一手,将一场事故点化成了传奇。
而他,这个自诩专业、严谨、追求完美的所谓“顶流”,在意外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像个愣在原地的傻子。
这种认知上的颠覆,带来的冲击远比单纯的舞台失误更为猛烈。
工作人员上前引导选手退场。蔡大鲲几乎是机械地跟着移动,脚步有些虚浮。他甚至忘了向观众和导师鞠躬致意,还是经助理小声提醒,才仓促地补上,动作僵硬。
回到后台,喧嚣被隔绝,只剩下走廊里急促的脚步声和各自团队围上来的关切询问。
“鲲鲲!没事吧?摔到哪里没有?”
“刚才真是吓死我们了!”
“江老师那段太神了!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救场!”
团队成员七嘴八舌,簇拥着蔡大鲲走向专属休息室。蔡大鲲一言不发,脸色苍白,任由他们摆布。
而另一边,江城在林婉的陪同下,也走向自己的休息室。他的步伐依旧不疾不徐,脸上甚至带着点“终于可以下班了”的放松。林婉在一旁激动地小声说着什么,大概是关于网络上的实时反响和赞誉,江城只是偶尔“嗯”一声,显得兴趣缺缺。
在休息室门口的走廊拐角,两队人不可避免地狭路相逢。
空气瞬间变得有些凝滞。
蔡大鲲的团队成员们下意识地停下了话语,目光复杂地看向江城,有感激,有惊叹,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尴尬。
蔡大鲲的脚步也顿住了。他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江城。
四目相对。
江城的眼神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刚才在舞台上那个力挽狂澜的人不是他。他甚至没有因为蔡大鲲的注视而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像看到任何一个路人一样,准备侧身绕过他们离开。
“等等!”
就在江城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蔡大鲲猛地开口,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所有人都停了下来,看向他。
蔡大鲲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他推开挡在身前的助理,向前一步,站到了江城面前。他的身高比江城略高一些,但此刻,他的姿态却莫名显得有些……低微。
他看着江城那双平静得甚至有些淡漠的眼睛,之前排练时积压的所有不满、质疑、乃至愤怒,在此刻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他张了张嘴,想说的很多,道歉,感谢,质疑……无数话语在喉咙里翻滚,最终却只化作了一句带着沉重份量的:
“对不起。”
这两个字出口的瞬间,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更深的无地自容。
江城看着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似乎没太理解这突如其来的道歉是为了什么。
蔡大鲲的耳根微微泛红,他避开江城的目光,盯着地面,语速有些快,但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晰:“为我之前……在排练时的态度。我说了很多过分的话,认为您……不专业。是我狭隘了。”
他顿了顿,艰难地补充道,声音更低了些:“还有……谢谢。刚才台上,如果不是您……”
后面的话他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走廊里安静得能听到空调运作的微弱声响。蔡大鲲的团队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有些惊讶地看着自家一向骄傲的艺人。他们从未见过蔡大鲲如此郑重其事地向一个人,尤其是向一个他之前明显看不上的人道歉。
林婉也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
江城安静地听他说完,脸上依旧没什么波澜。他既没有表现出“终于知道错了吧”的得意,也没有“没关系我原谅你了”的大度。他只是偏了偏头,似乎在思考,然后用一种陈述事实的语气,平淡地回应:
“哦。那个啊。”
他顿了顿,看着蔡大鲲那紧绷的、带着羞愧和紧张侧脸,继续说道:
“你的方法,也没错。只是和我的,不一样。”
没有指责,没有说教,甚至没有接受道歉。他只是平静地指出了一个客观事实。
这句话,像是一道温和却极具穿透力的光,瞬间照进了蔡大鲲那因为自我怀疑和混乱而变得晦暗的心底。
他的方法没错……
只是不一样……
所以,江城从未否认过他的努力和专业,只是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看似懒散随意,实则内蕴乾坤的路?
蔡大鲲猛地抬起头,再次看向江城,眼神里的复杂情绪翻涌得更加剧烈。他忽然发现,自己之前对江城的那些评判,是多么的武断和浅薄。他用自己的尺子去衡量别人,却忘了世界并非只有一把尺子。
“我……”蔡大鲲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江城却已经没什么兴趣继续这场在他看来有些耗能的对话了。他摆了摆手,打断了蔡大鲲:
“走了。”
说完,便不再停留,带着林婉,径直走向自己的休息室,留下蔡大鲲一行人站在原地,心情复杂地望着他的背影。
回到休息室,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蔡大鲲缓缓坐到沙发上,双手捂住脸,久久没有说话。
团队成员不敢打扰,默默地去给他倒水,准备卸妆用品。
过了好一会儿,蔡大鲲才放下手,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但眼神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少了几分锐利和不容置疑的傲气,多了几分沉淀与思索。
他拿起手机,看着网络上已经炸开锅的关于他们这场表演的讨论。
#江城神级救场##蔡大鲲 失误# #星尘舞台封神# ……
各种角度的视频片段、分析帖、赞誉与争议充斥屏幕。
若是以前,他看到“失误”这样的字眼,一定会感到刺痛和烦躁。但此刻,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
他点开江城那段即兴古筝solo的纯享版视频,戴上耳机,闭上眼睛,仔细地、反复地聆听。
那急促如雨的轮指,那转折自如的旋律,那精准无比的情绪引导……这绝不是什么“运气”或者“瞎猫碰上死耗子”。这是深植于骨髓的乐感、炉火纯青的技艺以及临危不乱的大心脏,三者缺一不可!
他回想起江城在排练时那些被他视为“敷衍”和“不专业”的言行,此刻却有了全新的解读。
那不是敷衍,那是对方早已自成体系,无需通过无意义的重复来确认。
那也不是不专业,那是一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直达音乐本质的……通透。
他输得心服口服。
不仅仅是在舞台上,更是在对音乐、对工作的理解上。
他拿起手机,找到江城的微信(还是在节目组拉的工作群里加的,之前从未私聊过),犹豫了片刻,手指在屏幕上敲打起来。删删改改好几次,最终只发送过去一句简单的话:
【江老师,今天谢谢您。受教了。】
发送完毕,他放下手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有些观念,需要彻底改变了。
而这个叫江城的人,或许会是他职业生涯中,一个意想不到的……标杆。
与此同时,隔壁休息室。
江城刚换好舒服的衣服,准备打道回府。
手机震动了一下,他拿起来看了一眼。
是蔡大鲲发来的消息。
他扫了一眼内容,没什么反应,随手将手机丢回给林婉。
“回了。”他言简意赅。
林婉看着屏幕上那句“受教了”,又看了看自家已经开始研究回去路上要不要绕道去买份宵夜的老板,无奈地笑了笑,回复了一个官方而礼貌的【不客气,合作愉快。】
一场风波,看似平息。
但某些种子,已然在悄然间,落入了心田,静待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