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之神的眷顾”这名号,如同自带流量的光环,牢牢套在了江城头上,随着《奔跑吧,兄弟!》一期期节目的播出,愈发闪亮。然而,神的眷顾似乎并不仅限于户外竞技的泥潭与指压板。就在跑男录制间隙,一份新的、风格迥异的合作邀请,经由节目组牵线,递到了江城工作室。
蓝莓卫视另一档S级音乐综艺——《天籁之战》,正值新一季筹备。这是一档聚焦歌手实力、注重音乐改编与舞台呈现的专业性节目,与跑男的娱乐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节目组策划了一期“跨界合作”特别企划,旨在邀请非专业歌手出身、但具备一定音乐素养或话题度的艺人,与常驻的实力派歌手搭档,共同完成舞台。
江城,凭借其在《闪光》舞台上惊艳的古筝技艺和在跑男中引发的巨大声量,成为了节目组重点考虑的对象。而节目组为他选择的合作搭档,正是同样年轻、却已在乐坛站稳脚跟、以其出色唱跳实力和严谨态度闻名的顶流——蔡大鲲。
当林婉将这份合作意向以及搭档人选告知江城时,他正对着一碗“桂香村”出品的“冰雪冷元子”进行消暑评估(口感爽滑,甜度略低,适合夏天)。
“《天籁之战》?和蔡大鲲?”江城重复了一遍,脑子里浮现出跑男里那个总是表情严肃、全力以赴、最后被自己“捡漏”的年轻顶流。
音乐综艺。
意味着排练。
意味着要和那个看起来很“卷”、很认真的蔡大鲲长时间待在一起。
意味着可能要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某种“专业”标准。
麻烦。
潜在的耗能大户。
“嗯,节目组是这么安排的。”林婉观察着江城的表情,补充道,“报酬很可观,而且是一次性录制,不用像跑男那样跟很多期。”她知道“一次性”和“报酬可观”对老板有吸引力。
江城舀起一颗晶莹的冷元子,没有立刻回答。系统的提示音也安静着,似乎也在评估这个合作的“性价比”。
就在这时,林婉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看了一眼,表情有些微妙:“呃……城哥,蔡大鲲老师那边……也收到了合作邀请,他的团队刚刚联系过来,希望能提前沟通一下,关于……选曲和排练时间的安排。”
对方的主动和效率,让林婉都有些咋舌。这显然是蔡大鲲一贯的严谨作风。
江城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还没开始,就已经在安排排练时间了?
果然很“卷”。
但想到那笔可观的报酬,以及系统可能发布的“被动营业”任务和奖励,他还是点了点头。
“嗯。接。”
消息很快传开。
#江城蔡大鲲 天籁之战合作#立刻冲上了热搜。
【卧槽!次元壁破了!】
【古筝大神x唱跳顶流?这组合有点意思!】
【期待!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合作!】
《我已经开始担心排练现场了……》
《一个懒散随性,一个严肃认真,不会打起来吧?》
《预感会很有火花!(吃瓜)》
粉丝和路人都对这对“冰与火”的组合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首次见面沟通,安排在蓝莓卫视的一间排练室内。
江城依旧是那副休闲打扮,踩着点(不早不晚)到场。推开门,就感受到一股与跑男现场截然不同的氛围。
排练室宽敞明亮,墙壁贴着吸音棉,专业的音响设备一应俱全。而蔡大鲲,已经早早等在那里。他穿着合身的训练服,头发一丝不苟,正戴着耳机,对着乐谱低声哼唱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认真。他的助理和音乐指导老师也在一旁,低声讨论着。
看到江城进来,蔡大鲲摘下耳机,走了过来。他的表情依旧是那种标志性的严肃,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感。
“江城老师,你好。”他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短暂,“很高兴这次能合作。”
“嗯。你好。”江城与他握了手,语气平淡。
蔡大鲲的团队显然做足了功课,直接切入主题。音乐指导老师拿出几份备选曲目,都是些旋律复杂、需要较强唱功和表现力的流行金曲。
“我们初步筛选了这几首,觉得在改编和舞台呈现上都有很大的空间。江老师您看看,有没有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您有什么其他想法?”指导老师语气客气,但眼神里带着对专业的自信。
江城扫了一眼那些密密麻麻的乐谱和听起来就很“高亢”的歌名,没什么表示。他对这些歌不熟,也没兴趣去熟悉。
蔡大鲲见状,以为江城是出于客气或者不太懂,便主动建议道:“我个人倾向于《火焰》或者《逆光》这两首,节奏感强,舞台爆发力足,也比较适合我的声线。我们可以把您的古筝部分作为前奏或者间奏融入进去,应该会很有亮点。”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专业者的笃定。
在他看来,合作就是要发挥各自长处,达到1 1>2的效果。他的长处是唱跳和舞台掌控,江城的长处是古筝,那么将古筝作为点缀和亮点融入他的主表演中,是最合理、最“高效”的安排。
然而,这套逻辑,与江城的“省力”核心完全相悖。
作为点缀?意味着他需要去配合蔡大鲲的节奏、音高和情绪,需要反复排练以达到“融入”的效果。这太被动,太耗能。
江城抬起眼,看向蔡大鲲,直接否决:“太吵。”
蔡大鲲愣了一下:“……吵?”
他选的歌虽然激昂,但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金曲,编曲层次丰富,何来“吵”一说?
“嗯。”江城点头,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唱得累,听着也累。”
蔡大鲲眉头皱起,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那江老师您的意思是?”
他习惯了在专业领域掌握话语权,江城的直接否定让他有些不适。
江城没理会他那细微的情绪变化,目光在排练室里扫视了一圈,落在了角落那架或许是为其他嘉宾准备的、但此刻无人使用的电钢琴上。
他慢悠悠地走过去,在琴凳上坐下。
然后,在蔡大鲲及其团队疑惑的目光中,他伸出右手食指,在琴键上,极其缓慢地、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按下了一段简单到近乎幼稚的旋律。
那是……《小星星》的变调版?节奏被放慢了数倍,音色也被他调得有些空灵。
弹完这几个小节,他停下手指,看向蔡大鲲,用陈述事实的语气说:
“这种,不行吗?”
蔡大鲲:“……”
音乐指导老师:“……”
助理:“……”
整个排练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用《小星星》……去参加《天籁之战》?!
还是如此慢速、近乎安眠曲的版本?!
蔡大鲲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维持 professionalism(专业素养):“江老师,我们是参加《天籁之战》,是一档竞技性音乐节目,需要展现的是音乐的专业性、复杂性和舞台的感染力。您这个……是不是太儿戏了?”
他的语气已经带上了明显的质疑和……一丝轻视。他开始怀疑,节目组找江城来合作,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人,似乎完全不懂什么叫“专业”,什么叫“舞台”。
江城看着他脸上那毫不掩饰的“不专业”评价,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回视。
空气仿佛凝固,合作从一开始,就弥漫起了紧张的火药味。
一个追求极致专业与舞台效果,
一个只想省力并遵循本心。
这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碰撞在一起,注定无法平静。
江城的首次音乐综艺合作,似乎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所有人预料之中……却又意想不到的艰难方向。
        蓝莓卫视另一档S级音乐综艺——《天籁之战》,正值新一季筹备。这是一档聚焦歌手实力、注重音乐改编与舞台呈现的专业性节目,与跑男的娱乐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节目组策划了一期“跨界合作”特别企划,旨在邀请非专业歌手出身、但具备一定音乐素养或话题度的艺人,与常驻的实力派歌手搭档,共同完成舞台。
江城,凭借其在《闪光》舞台上惊艳的古筝技艺和在跑男中引发的巨大声量,成为了节目组重点考虑的对象。而节目组为他选择的合作搭档,正是同样年轻、却已在乐坛站稳脚跟、以其出色唱跳实力和严谨态度闻名的顶流——蔡大鲲。
当林婉将这份合作意向以及搭档人选告知江城时,他正对着一碗“桂香村”出品的“冰雪冷元子”进行消暑评估(口感爽滑,甜度略低,适合夏天)。
“《天籁之战》?和蔡大鲲?”江城重复了一遍,脑子里浮现出跑男里那个总是表情严肃、全力以赴、最后被自己“捡漏”的年轻顶流。
音乐综艺。
意味着排练。
意味着要和那个看起来很“卷”、很认真的蔡大鲲长时间待在一起。
意味着可能要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某种“专业”标准。
麻烦。
潜在的耗能大户。
“嗯,节目组是这么安排的。”林婉观察着江城的表情,补充道,“报酬很可观,而且是一次性录制,不用像跑男那样跟很多期。”她知道“一次性”和“报酬可观”对老板有吸引力。
江城舀起一颗晶莹的冷元子,没有立刻回答。系统的提示音也安静着,似乎也在评估这个合作的“性价比”。
就在这时,林婉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看了一眼,表情有些微妙:“呃……城哥,蔡大鲲老师那边……也收到了合作邀请,他的团队刚刚联系过来,希望能提前沟通一下,关于……选曲和排练时间的安排。”
对方的主动和效率,让林婉都有些咋舌。这显然是蔡大鲲一贯的严谨作风。
江城闻言,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还没开始,就已经在安排排练时间了?
果然很“卷”。
但想到那笔可观的报酬,以及系统可能发布的“被动营业”任务和奖励,他还是点了点头。
“嗯。接。”
消息很快传开。
#江城蔡大鲲 天籁之战合作#立刻冲上了热搜。
【卧槽!次元壁破了!】
【古筝大神x唱跳顶流?这组合有点意思!】
【期待!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合作!】
《我已经开始担心排练现场了……》
《一个懒散随性,一个严肃认真,不会打起来吧?》
《预感会很有火花!(吃瓜)》
粉丝和路人都对这对“冰与火”的组合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首次见面沟通,安排在蓝莓卫视的一间排练室内。
江城依旧是那副休闲打扮,踩着点(不早不晚)到场。推开门,就感受到一股与跑男现场截然不同的氛围。
排练室宽敞明亮,墙壁贴着吸音棉,专业的音响设备一应俱全。而蔡大鲲,已经早早等在那里。他穿着合身的训练服,头发一丝不苟,正戴着耳机,对着乐谱低声哼唱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认真。他的助理和音乐指导老师也在一旁,低声讨论着。
看到江城进来,蔡大鲲摘下耳机,走了过来。他的表情依旧是那种标志性的严肃,带着公事公办的疏离感。
“江城老师,你好。”他伸出手,握手有力而短暂,“很高兴这次能合作。”
“嗯。你好。”江城与他握了手,语气平淡。
蔡大鲲的团队显然做足了功课,直接切入主题。音乐指导老师拿出几份备选曲目,都是些旋律复杂、需要较强唱功和表现力的流行金曲。
“我们初步筛选了这几首,觉得在改编和舞台呈现上都有很大的空间。江老师您看看,有没有比较感兴趣的?或者您有什么其他想法?”指导老师语气客气,但眼神里带着对专业的自信。
江城扫了一眼那些密密麻麻的乐谱和听起来就很“高亢”的歌名,没什么表示。他对这些歌不熟,也没兴趣去熟悉。
蔡大鲲见状,以为江城是出于客气或者不太懂,便主动建议道:“我个人倾向于《火焰》或者《逆光》这两首,节奏感强,舞台爆发力足,也比较适合我的声线。我们可以把您的古筝部分作为前奏或者间奏融入进去,应该会很有亮点。”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属于专业者的笃定。
在他看来,合作就是要发挥各自长处,达到1 1>2的效果。他的长处是唱跳和舞台掌控,江城的长处是古筝,那么将古筝作为点缀和亮点融入他的主表演中,是最合理、最“高效”的安排。
然而,这套逻辑,与江城的“省力”核心完全相悖。
作为点缀?意味着他需要去配合蔡大鲲的节奏、音高和情绪,需要反复排练以达到“融入”的效果。这太被动,太耗能。
江城抬起眼,看向蔡大鲲,直接否决:“太吵。”
蔡大鲲愣了一下:“……吵?”
他选的歌虽然激昂,但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金曲,编曲层次丰富,何来“吵”一说?
“嗯。”江城点头,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唱得累,听着也累。”
蔡大鲲眉头皱起,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那江老师您的意思是?”
他习惯了在专业领域掌握话语权,江城的直接否定让他有些不适。
江城没理会他那细微的情绪变化,目光在排练室里扫视了一圈,落在了角落那架或许是为其他嘉宾准备的、但此刻无人使用的电钢琴上。
他慢悠悠地走过去,在琴凳上坐下。
然后,在蔡大鲲及其团队疑惑的目光中,他伸出右手食指,在琴键上,极其缓慢地、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按下了一段简单到近乎幼稚的旋律。
那是……《小星星》的变调版?节奏被放慢了数倍,音色也被他调得有些空灵。
弹完这几个小节,他停下手指,看向蔡大鲲,用陈述事实的语气说:
“这种,不行吗?”
蔡大鲲:“……”
音乐指导老师:“……”
助理:“……”
整个排练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用《小星星》……去参加《天籁之战》?!
还是如此慢速、近乎安眠曲的版本?!
蔡大鲲感觉自己的太阳穴在突突直跳。他深吸一口气,试图维持 professionalism(专业素养):“江老师,我们是参加《天籁之战》,是一档竞技性音乐节目,需要展现的是音乐的专业性、复杂性和舞台的感染力。您这个……是不是太儿戏了?”
他的语气已经带上了明显的质疑和……一丝轻视。他开始怀疑,节目组找江城来合作,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这个人,似乎完全不懂什么叫“专业”,什么叫“舞台”。
江城看着他脸上那毫不掩饰的“不专业”评价,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回视。
空气仿佛凝固,合作从一开始,就弥漫起了紧张的火药味。
一个追求极致专业与舞台效果,
一个只想省力并遵循本心。
这两股截然不同的力量碰撞在一起,注定无法平静。
江城的首次音乐综艺合作,似乎从一开始,就走向了所有人预料之中……却又意想不到的艰难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