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坚壁清野:华北鏖兵-《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七日,清晨六点,保定前线。

  第11集团军司令黄伯韬站在观察所内,用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第24师团的动向。这支新抵达的关东军部队显然训练有素,士兵们正在有条不紊地构筑进攻阵地。

  \"命令炮兵,对日军集结区域进行骚扰射击。\"黄伯韬沉着下令,\"不能让他们安心准备。\"

  第11集团军的炮兵立即开火,炮弹落在日军阵地周围。但日军显然早有准备,部队迅速疏散,损失不大。

  上午八时,日军第24师团在师团长根本博中将指挥下,发起了第一波进攻。与之前的日军不同,这支部队的战术更加灵活。

  \"注意,日军采取了散兵线进攻!\"前沿阵地上,军官们大声预警。

  日军士兵以稀疏的队形向前推进,彼此间保持较大距离,这让守军的火力很难发挥最大效果。

  \"放近到二百米再打!\"第1师师长张彪亲自在一线指挥。

  当日军进入射程时,阵地上所有的武器同时开火。但是日军的散兵线战术确实有效,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整体推进速度并没有减慢。

  \"坦克!日军坦克上来了!\"

  十余辆一式坦克从侧翼出现,试图包抄守军阵地。

  \"反坦克分队,左翼拦截!\"张彪果断下令。

  反坦克手们立即向左翼移动,但是日军炮兵很快进行压制射击。

  \"报告师长,左翼阵地被突破!\"

  张彪面色不变:\"命令预备队立即反击,一定要把阵地夺回来!\"

  第1师预备队投入战斗,经过激烈搏杀,终于将突入阵地的日军赶了出去。但是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预备队伤亡过半。

  与此同时,在石门方向,第12集团军也面临着巨大压力。日军第8师团在航空兵支援下,向第12集团军阵地发起了猛攻。

  \"注意空袭!\"阵地上响起凄厉的警报声。

  九架日军轰炸机出现在天空中,对第12集团军阵地进行轰炸。虽然中国军队的高射炮全力射击,但还是有多处阵地被炸毁。

  \"命令部队疏散,等空袭结束后再进入阵地!\"第12集团军司令陈子忠沉着指挥。

  空袭结束后,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开始进攻。第8师团是关东军精锐,战斗力极强。

  \"放近打!\"第4军军长黄伯韬在前线指挥。

  当日军进入射程时,守军突然开火。但是日军的进攻很有章法,坦克与步兵配合默契,给守军造成了很大麻烦。

  \"火箭筒,打坦克履带!\"军官们大声命令。

  反坦克手们勇敢地迎击日军坦克,但是日军的伴随步兵火力很猛,许多反坦克手还没来得急发射就中弹倒地。

  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个上午。到中午时分,日军在第12集团军防线上撕开了多个缺口。

  \"报告总司令,第10师阵地失守!\"

  陈子忠面色凝重:\"命令第11师立即反击,绝不能让日军扩大突破口!\"

  第11师师长孙立人亲自率领部队发起反击。经过激烈战斗,终于将日军赶出了阵地,但是第11师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在津浦路方向,第13集团军虽然刚刚解围,但也面临着日军第22师团的持续压力。

  \"总司令,部队很疲劳,弹药也不多了。\"第7军军长刘汝明报告。

  卫立煌沉思片刻:\"命令部队后撤到第二道防线。我们要争取时间休整。\"

  第13集团军开始有序后撤。但是日军紧追不舍,后卫部队不断与日军交火。

  黄河方向,第14集团军的情况相对较好。日军第3师团在之前的强渡中损失惨重,暂时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

  \"总司令,我们可以抽调部分兵力支援其他方向。\"第10军军长王陵基建议。

  汤恩伯摇头:\"不行。日军第13师团还在对岸虎视眈眈,我们不能大意。\"

  下午二时,林文澜在邢台司令部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诸位,\"林文澜面色凝重,\"今天的战况很不乐观。日军在多个方向都取得了进展,我们的防线正在被压缩。\"

  黄伯韬首先发言:\"总座,我建议立即调整部署。放弃部分前沿阵地,收缩防线,集中兵力。\"

  卫立煌补充道:\"我同意。部队需要休整,特别是第13集团军。\"

  陈子忠却说:\"但是如果后撤太多,可能会影响士气。\"

  会议进行了整整两个小时。最终,林文澜做出了决定:

  \"命令各部队,有计划地向主防线后撤。但是记住,后撤不是溃退,要且战且退,消耗日军兵力。\"

  新的命令很快传达给各部队。第十战区开始整体后撤,但是每一步后撤都要让日军付出代价。

  在保定方向,第11集团军的后撤行动很有章法。部队交替掩护,不断组织反击,迟滞日军推进速度。

  \"命令炮兵,对追击的日军进行拦阻射击。\"黄伯韬沉着指挥。

  第11集团军的炮兵表现出色,准确的火力让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在石门方向,第12集团军的后撤更加艰难。日军第8师团紧追不舍,不断试图包抄后撤部队。

  \"命令第5军断后,其他部队加速后撤。\"陈子忠果断下令。

  第5军军长杜聿明亲自率领部队断后。激烈的阻击战在石门以南展开,第5军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为主力后撤赢得了宝贵时间。

  傍晚时分,各部队基本完成了后撤行动。新的防线更加紧凑,但也更加坚固。

  \"报告总座,后撤完成。新防线已经构筑完毕。\"

  林文澜长舒一口气,但是心情依然沉重。今天的后撤虽然必要,但是意味着放弃了大量国土。

  \"命令各部队,抓紧时间休整。明天肯定还有恶战。\"

  深夜,林文澜独自在司令部内研究作战地图。日军的五路大军就像五把尖刀,直指第十战区的心脏。如何破解这个局面,是他面临的最大难题。

  \"总座,您该休息了。\"周志宏劝道。

  林文澜摇摇头:\"我在想,日军的补给线还能支撑多久。\"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日军的后方:\"如果能够切断他们的补给,前线的日军就不攻自破。\"

  \"但是我们的部队都在正面作战,哪有多余的兵力袭击日军后方?\"

  林文澜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不一定非要大部队。小股精锐部队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他立即召来作战处长李振华:\"立即组织特种作战分队,深入日军后方,专门袭击补给线路。\"

  \"是!\"

  这个决定很快产生了效果。当夜,多支特种分队深入日军后方,袭击运输队,破坏铁路,给日军造成了很大麻烦。

  然而,日军也加强了后方警戒。许多特种分队在行动中与日军巡逻队遭遇,发生了激烈交火。

  在保定以北的山区,一支特种分队与日军巡逻队狭路相逢。双方在黑暗中激烈交火,最后展开了白刃战。

  \"杀!\"分队长王虎手持冲锋枪,连续击毙了两名日军士兵。

  但是更多的日军正在涌来。王虎当机立断:\"撤退!立即撤退!\"

  特种分队且战且退,最终成功脱离战斗,但是也付出了两人牺牲、三人负伤的代价。

  这样的战斗在日军后方不断上演。虽然特种分队给日军造成了一定损失,但是很难改变整体战局。

  十二月十八日,日军在经过一天休整后,再次发起了猛烈进攻。这一次,他们的目标很明确——直指邢台。

  \"诸位,\"林文澜在战前动员会上说,\"今天将是最关键的一天。我们要让日军知道,第十战区不是好欺负的!\"

  华北平原上,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即将开始。第十战区的将士们都知道,今天这一仗,将决定华北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