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血战平原:精锐对决-《烽烟奉军:从排长到特级上将》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河北任县外围。

  黎明前的黑暗中,第14集团军的前沿观察所内,汤恩伯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日军第2师团的动向。远处,日军营地灯火通明,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在寂静的夜空中格外清晰。

  \"报告总司令,日军第2师团主力已经全部抵达任县外围,正在构筑进攻阵地。\"

  汤恩伯放下望远镜,面色凝重:\"命令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告诉弟兄们,今天来的不是普通的鬼子,是关东军的精锐。\"

  清晨五时三十分,天色微明。日军的炮火准备开始了。与华北日军杂乱的炮击不同,第2师团的炮火精准而致命。150毫米榴弹炮的炮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落下,每一发都瞄准着中国军队的重要目标。

  \"防炮!全体进入掩体!\"

  士兵们迅速躲进加固过的防炮洞。巨大的爆炸声接二连三地响起,整个阵地都在颤抖。一枚150毫米炮弹直接命中了一个机枪阵地,躲在里面的一个班士兵全部牺牲。

  \"报告!三号观察所被毁!\"

  \"五号反坦克炮阵地失去联系!\"

  汤恩伯在指挥所内沉着应对:\"命令炮兵进行反制射击,重点打击日军炮兵阵地。\"

  中国军队的105毫米榴弹炮开始还击。但是日军炮兵显然训练有素,每次齐射后立即转移阵地,让反击炮火很难取得效果。

  上午六时,炮火开始延伸。日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中国军队阵地发起了第一波进攻。

  \"注意坦克!\"前沿阵地上,军官们大声呼喊。

  二十余辆一式坦克排成楔形队形,缓缓向前推进。与之前遭遇的日军坦克不同,这些坦克车组成员经验丰富,不断变换速度和方向,让反坦克火力很难瞄准。

  \"放近到四百米!\"反坦克营营长沉着下令。

  当坦克进入有效射程时,反坦克炮同时开火。但是一式坦克的正面装甲很厚,37毫米穿甲弹只能在上面留下浅坑。

  \"瞄准履带和观察窗!\"有经验的炮手大声提醒。

  一辆一式坦克的履带被击中,瘫痪在原地。但是其他坦克已经冲到了阵地前沿。

  \"火箭筒分队,上!\"

  士兵们扛着巴祖卡火箭筒,从战壕中跃出。但是日军的伴随步兵立即开火,密集的子弹如雨点般落下。

  \"小心!日军特种兵!\"

  与普通日军不同,第2师团的步兵都装备着百式冲锋枪,火力猛烈。许多火箭筒手还没来得急发射就中弹倒地。

  \"机枪掩护!\"连长声嘶力竭地呼喊。

  阵地上所有的机枪同时开火,试图压制日军步兵。但是日军的掷弹筒手很快就开始还击,准确的手榴弹不断在机枪阵地附近爆炸。

  激烈的战斗在阵地前沿展开。中国士兵凭借美式装备的火力优势,与日军展开对射。加兰德步枪的射速明显优于日军的三八式步枪,但是日军的精准射击也给守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报告!一连伤亡过半!\"

  \"二连弹药告急!\"

  汤恩伯在指挥所内接到一个个紧急报告,面色越来越凝重。

  \"命令预备队投入战斗!一定要守住阵地!\"

  上午八时,第14集团军最后的预备队投入战斗。生力军的到来暂时稳定了战线,但是日军的攻势依然猛烈。

  在阵地左翼,一场惨烈的白刃战展开了。日军第4联队的士兵挺着刺刀,嚎叫着冲上阵地。中国士兵毫不畏惧,同样挺起刺刀迎战。

  \"杀啊!\"营长王振国亲自率领警卫排投入白刃战。

  刺刀的碰撞声、呐喊声、惨叫声响成一片。王振国连续刺倒了三名日军士兵,但自己也身中数刀。当援军赶到时,他仍然拄着步枪站立着,怒目圆睁,已经壮烈殉国。

  上午九时,日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但是第14集团军付出了惨重代价。

  \"报告总司令,伤亡约八百人,估计歼敌五百余人。\"

  汤恩伯面色阴沉:\"1.6比1的战损比...关东军果然名不虚传。\"

  与此同时,在邢台司令部,林文澜接到了前线的战报。

  \"总座,第14集团军伤亡很大,但是顶住了日军的第一次进攻。\"

  林文澜沉思片刻:\"命令第14集团军后撤至第二道防线。同时,让第13集团军开始侧击。\"

  \"总座,现在就让第13集团军出击,是不是太早了?\"

  \"不早。\"林文澜摇头,\"就是要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

  上午十时,第14集团军开始有计划地后撤。日军第2师团长横山勇立即命令部队追击。

  \"师团长阁下,\"参谋长提醒道,\"支那军撤退很有章法,恐怕有诈。\"

  横山冷笑一声:\"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计谋都是徒劳。命令部队全速追击!\"

  然而,就在日军追击途中,第13集团军突然从侧翼杀出。卫立煌亲自指挥部队,直插日军软肋。

  \"全体注意!瞄准日军后勤部队和炮兵阵地!\"

  第13集团军的突然出现完全出乎日军意料。正在行军的日军部队顿时陷入混乱。

  \"八嘎!支那军居然敢主动出击!\"横山勇又惊又怒,\"命令第29联队立即转向,消灭这支不知死活的支那军!\"

  激烈的战斗在平原上展开。第13集团军凭借突然性,一度取得了优势。但是日军第29联队很快稳住了阵脚,开始反击。

  \"报告总司令,日军抵抗很顽强,我军进展缓慢。\"

  卫立煌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场:\"命令坦克部队投入战斗!\"

  十二辆谢尔曼坦克轰鸣着冲向日军阵地。75毫米主炮不断开火,准确摧毁日军火力点。

  但是日军很快调来了反坦克炮。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的穿甲能力很强,一辆谢尔曼坦克被直接命中,顿时燃起大火。

  \"注意规避!\"坦克指挥官通过无线电大声提醒,\"日军反坦克炮很准!\"

  坦克战在平原上激烈展开。谢尔曼坦克的火力和装甲都优于日军坦克,但是日军反坦克炮手的素质很高,给装甲部队造成了不小损失。

  中午十二时,第13集团军的侧击虽然给日军造成了很大困扰,但是未能实现突破。双方陷入僵持。

  \"报告总座,第13集团军与日军陷入胶着,请求增援。\"

  林文澜在司令部内来回踱步。战局的发展比他预想的还要困难。关东军的战斗力确实远超普通日军。

  \"命令第14集团军立即转入反攻,牵制日军主力。同时,让第11集团军向日军后方迂回。\"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如果成功,可以包围日军第2师团。但是如果失败,第十战区的主力可能遭受重创。

  下午一时,第14集团军转入反攻。刚刚经历苦战的士兵们鼓起余勇,向日军发起冲击。

  \"为了死去的弟兄,杀啊!\"官兵们呐喊着冲向日军阵地。

  日军显然没有料到中国军队还敢反攻,一时间阵脚大乱。但是横山勇很快调整部署,命令部队固守待援。

  \"命令炮兵进行拦阻射击!不要放跑一个支那兵!\"

  日军的炮火再次覆盖战场。这次他们使用了特种弹,包括燃烧弹和钢珠弹,给进攻部队造成了巨大伤亡。

  \"报告总司令,一团团长牺牲!二团伤亡过半!\"

  汤恩伯眼睛通红:\"命令部队继续进攻!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拖住日军!\"

  在另一边,第11集团军的迂回部队正在快速向日军后方穿插。黄伯韬亲自率领精锐部队,试图切断日军的退路。

  \"全军加速前进!必须在日军发现之前完成包围!\"

  但是日军的侦察机很快发现了第11集团军的动向。横山勇立即命令第8师团的增援部队拦截。

  下午三时,第11集团军与日军第8师团先头部队遭遇。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在平原上爆发。

  \"全军展开!坦克在前,步兵随后!\"黄伯韬果断下令。

  装甲部队再次发挥关键作用。谢尔曼坦克的75毫米炮在远距离就摧毁了多辆日军坦克,但是日军士兵利用地形顽强抵抗。

  \"注意日军敢死队!\"前线传来警告。

  日军组成了敢死队,身上绑着炸药,试图炸毁中国军队的坦克。不断有敢死队员从隐蔽处冲出,与坦克同归于尽。

  \"机枪手,封锁前进路线!不要放日军靠近坦克!\"

  战斗异常惨烈。每前进一米,都要付出鲜血的代价。

  傍晚六时,战局依然胶着。第14集团军的反攻未能突破日军防线,第13集团军的侧击陷入僵持,第11集团军的迂回也被日军拦截。

  林文澜在司令部内接到了各方向的战报,面色凝重。

  \"总座,今天的作战,我军伤亡约三千人,估计歼敌两千人。战损比1.5比1。\"

  周志宏的声音带着沉重:\"关东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强。照这样打下去,我们很难实现围歼。\"

  林文澜沉默良久,突然问道:\"日军第8师团的位置在哪里?\"

  \"正在与第11集团军交战。\"

  \"很好。\"林文澜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命令第11集团军后撤,放第8师团过来。\"

  \"总座,这是...\"

  \"我要改变计划。\"林文澜走到地图前,\"既然吃不掉第2师团,就先吃掉第8师团。命令第12集团军立即向任县靠拢,配合第14集团军围歼第8师团。\"

  这是一个冒险的计划,但是如果成功,可以重创日军一支主力部队。

  夜幕降临,战场上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是双方都知道,明天的战斗将更加残酷。

  在日军第2师团司令部,横山勇正在研究战报。

  \"师团长阁下,今日作战,我军伤亡约两千人,估计歼敌三千人。\"

  横山满意地点头:\"1.5比1的战损比,这才配得上关东军的名号。命令部队好好休息,明天我们要一举击溃支那军。\"

  \"但是第8师团报告,他们遭遇了支那军主力,请求支援。\"

  横山思考片刻:\"告诉第8师团,再坚持一天。等我们击溃正面的支那军,就去支援他们。\"

  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整个战局的走向。

  深夜,林文澜亲自来到前线。看着疲惫不堪的士兵们,他的心情十分沉重。

  \"总座,今天的战斗太惨烈了。\"一个满身硝烟的老兵说,\"很多弟兄都...\"

  林文澜拍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但是,我们必须坚持下去。如果我们败了,华北的百姓就要继续受鬼子蹂躏。\"

  他转向所有士兵,提高声音:\"弟兄们!今天的战斗证明,关东军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打败他们!\"

  \"誓死杀敌!\"士兵们齐声高呼,虽然疲惫,但士气依然高昂。

  回到司令部,林文澜立即开始筹划明天的作战。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将决定华北的命运,也决定第十战区的命运。

  更残酷的战斗,还在后面。但是,第十战区的将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