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未深究,转而问胤祚:“学这些,觉得有趣吗?可有难处?”
胤祚见皇阿玛并未责怪,松了口气,认真回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甚是有趣。与读四书五经是不同的趣味。额娘教得也容易懂。”
玄烨颔首,目光再次转向楚言,这次带着明显的赞许:“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我大清虽物阜民丰,然海外诸邦亦非全然蛮荒。知己知彼,方能持盈保泰。祚儿是皇子,眼界确不该局限于四书五经、一方天地。”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你所学毕竟有限。待朕得空,与张诚说一声,让他得闲时,也指点祚儿一二。”
这便是明确支持了!楚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忙躬身道:“臣妾替祚儿谢皇上恩典。”
玄烨伸手虚扶了她一下,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起来吧。你总是……能给朕一些惊喜。”
他没有再追问她究竟从何处学来,这份信任和包容,让楚言心头暖融融的。
自此,胤祚学习西文便过了明路。偶尔玄烨过来,兴致起了,还会用几句简单的拉丁语或法语考考儿子,见胤祚对答如流,父子俩相视而笑,气氛融洽。
楚言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欣慰。她不知道玄烨内心深处是否仍存有一丝疑虑,但至少表面上看,他接受并赞许了她的做法。这便够了。
窗外,花香幽幽。
暖阁内,烛火摇曳。一种超越时代的知识,以一种温和而意外的方式,在这古老的宫廷里,悄悄萌芽,为年轻的皇子,推开了一扇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而楚言也再一次确信,她那些“现代”的育儿理念和知识,在这位开明而睿智的帝王面前,或许能找到更多的共鸣与实践的空间。
入了夏,紫禁城像个巨大的蒸笼,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
永寿宫里虽放置了冰盆,丝丝凉气却也驱不散那无处不在的暑意。
--------------
胤祚自打被玄烨允许跟着张诚接触西学后,求知若渴,除了日常繁重的满汉文功课、骑射练习,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那些佶屈聱牙的番邦文字和奇奇怪怪的几何、历法之中。
常常是楚言夜里醒来,还能看见对面书房窗户透出的微弱烛光。她劝过胤祚几次,让他早些歇息,莫要熬坏了身子。
胤祚总是乖巧应下,转头却依旧故我。这孩子,性子里的要强和专注,有时让楚言这个做额娘的都感到心惊。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闷雷滚滚,眼看一场暴雨将至。楚言正哄着有些闹觉的胤愉,就见胤祚身边的贴身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娘娘!不好了!六阿哥……六阿哥在尚书房晕倒了!”
楚言只觉得眼前一黑,怀里的胤愉差点脱手,幸得秋纹在一旁及时扶住。她稳住心神,声音发紧:“怎么回事?说清楚!”
“阿哥……阿哥这几日就有些咳嗽,夜里睡得也少,今日在尚书房考较一篇策论,写到一半,就……就一头栽在书案上了……”小太监吓得脸色惨白。
“快!快去请太医!”楚言声音颤抖,将胤愉塞给乳母,也顾不得仪态,提起裙子就往外冲。夏云连忙抓起一把油纸伞跟了上去。
外面已是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
楚言赶到尚书房偏殿时,里面已乱作一团。
胤祚被安置在临时搬来的软榻上,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双眼紧闭,呼吸急促,已然昏厥过去。
几个师傅和太监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祚儿!”楚言扑到榻边,伸手一摸儿子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让她心胆俱裂。她强自镇定,指挥着夏云和随后赶来的芷兰,“快,用温水浸湿帕子,给他擦额头、脖颈、腋下降温!再去个人,催太医!”
她又想起现代的物理降温方法,连声吩咐:“再取些烈酒来!”
太医几乎是被人拖着赶来的,诊脉之后,面色凝重:“回娘娘,六阿哥这是积劳成疾,内火攻心,又感了风寒,邪热不得宣泄,以致突然厥逆。来势汹汹啊!”
“无论如何,救醒他!”楚言盯着太医,眼神是从未有过的凌厉。
太医不敢怠慢,连忙施针、开方。
一阵忙乱后,胤祚总算悠悠转醒,人却虚弱得厉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是迷迷糊糊地喊着“额娘”,又夹杂着几句含糊的策论句子和西文单词。
楚言听得心酸不已,握着他滚烫的小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消息很快传到了乾清宫。玄烨正在与大臣议政,闻讯立刻中断了会议,冒着瓢泼大雨匆匆赶来。他一身龙袍下摆已被雨水打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怎么回事!”他扫了一眼殿内情形,目光落在榻上病弱的儿子和泪痕未干的楚言身上,声音里压着怒火。
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了病情,着重强调了“积劳成疾”四字。
玄烨听完,一言不发,走到榻边,俯身探了探胤祚的额头,又看了看他枕边散落的几张写满西文字母和算式的草纸,眉头紧紧锁住。
他直起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楚言,语气带着质问:“朕让你教导他,是让他开阔眼界,不是让他如此拼命!你平日是如何照看的?”
这话已是极重的责备。周围的宫人吓得跪倒一片。
楚言心中委屈,却也知道此时辩解无用。她跪了下来,声音哽咽却清晰:“是臣妾疏忽,未能及时察觉祚儿身子不适,请皇上责罚。只是……祚儿性子要强,求知若渴,臣妾劝过多次,让他劳逸结合,可他……他总说不敢辜负皇阿玛期望,想多学一些……”
她这话,既认了错,又将胤祚拼命的原因,隐隐指向了玄烨那“期望”带来的压力。
玄烨闻言,神色微微一滞。他想起自己平日对胤祚的考较确实严厉,赞许之余,也常以其他年长阿哥作比,督促他更进一步。
        胤祚见皇阿玛并未责怪,松了口气,认真回道:“回皇阿玛,儿臣觉得甚是有趣。与读四书五经是不同的趣味。额娘教得也容易懂。”
玄烨颔首,目光再次转向楚言,这次带着明显的赞许:“你能想到这一层,很好。我大清虽物阜民丰,然海外诸邦亦非全然蛮荒。知己知彼,方能持盈保泰。祚儿是皇子,眼界确不该局限于四书五经、一方天地。”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你所学毕竟有限。待朕得空,与张诚说一声,让他得闲时,也指点祚儿一二。”
这便是明确支持了!楚言心中一块大石落地,忙躬身道:“臣妾替祚儿谢皇上恩典。”
玄烨伸手虚扶了她一下,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起来吧。你总是……能给朕一些惊喜。”
他没有再追问她究竟从何处学来,这份信任和包容,让楚言心头暖融融的。
自此,胤祚学习西文便过了明路。偶尔玄烨过来,兴致起了,还会用几句简单的拉丁语或法语考考儿子,见胤祚对答如流,父子俩相视而笑,气氛融洽。
楚言在一旁看着,心中满是欣慰。她不知道玄烨内心深处是否仍存有一丝疑虑,但至少表面上看,他接受并赞许了她的做法。这便够了。
窗外,花香幽幽。
暖阁内,烛火摇曳。一种超越时代的知识,以一种温和而意外的方式,在这古老的宫廷里,悄悄萌芽,为年轻的皇子,推开了一扇望向更广阔世界的窗。
而楚言也再一次确信,她那些“现代”的育儿理念和知识,在这位开明而睿智的帝王面前,或许能找到更多的共鸣与实践的空间。
入了夏,紫禁城像个巨大的蒸笼,闷热得让人透不过气。
永寿宫里虽放置了冰盆,丝丝凉气却也驱不散那无处不在的暑意。
--------------
胤祚自打被玄烨允许跟着张诚接触西学后,求知若渴,除了日常繁重的满汉文功课、骑射练习,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那些佶屈聱牙的番邦文字和奇奇怪怪的几何、历法之中。
常常是楚言夜里醒来,还能看见对面书房窗户透出的微弱烛光。她劝过胤祚几次,让他早些歇息,莫要熬坏了身子。
胤祚总是乖巧应下,转头却依旧故我。这孩子,性子里的要强和专注,有时让楚言这个做额娘的都感到心惊。
这日午后,天色阴沉,闷雷滚滚,眼看一场暴雨将至。楚言正哄着有些闹觉的胤愉,就见胤祚身边的贴身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带着哭腔:“娘娘!不好了!六阿哥……六阿哥在尚书房晕倒了!”
楚言只觉得眼前一黑,怀里的胤愉差点脱手,幸得秋纹在一旁及时扶住。她稳住心神,声音发紧:“怎么回事?说清楚!”
“阿哥……阿哥这几日就有些咳嗽,夜里睡得也少,今日在尚书房考较一篇策论,写到一半,就……就一头栽在书案上了……”小太监吓得脸色惨白。
“快!快去请太医!”楚言声音颤抖,将胤愉塞给乳母,也顾不得仪态,提起裙子就往外冲。夏云连忙抓起一把油纸伞跟了上去。
外面已是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落下来。
楚言赶到尚书房偏殿时,里面已乱作一团。
胤祚被安置在临时搬来的软榻上,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干裂,双眼紧闭,呼吸急促,已然昏厥过去。
几个师傅和太监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祚儿!”楚言扑到榻边,伸手一摸儿子的额头,那滚烫的温度让她心胆俱裂。她强自镇定,指挥着夏云和随后赶来的芷兰,“快,用温水浸湿帕子,给他擦额头、脖颈、腋下降温!再去个人,催太医!”
她又想起现代的物理降温方法,连声吩咐:“再取些烈酒来!”
太医几乎是被人拖着赶来的,诊脉之后,面色凝重:“回娘娘,六阿哥这是积劳成疾,内火攻心,又感了风寒,邪热不得宣泄,以致突然厥逆。来势汹汹啊!”
“无论如何,救醒他!”楚言盯着太医,眼神是从未有过的凌厉。
太医不敢怠慢,连忙施针、开方。
一阵忙乱后,胤祚总算悠悠转醒,人却虚弱得厉害,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只是迷迷糊糊地喊着“额娘”,又夹杂着几句含糊的策论句子和西文单词。
楚言听得心酸不已,握着他滚烫的小手,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消息很快传到了乾清宫。玄烨正在与大臣议政,闻讯立刻中断了会议,冒着瓢泼大雨匆匆赶来。他一身龙袍下摆已被雨水打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怎么回事!”他扫了一眼殿内情形,目光落在榻上病弱的儿子和泪痕未干的楚言身上,声音里压着怒火。
太医战战兢兢地回禀了病情,着重强调了“积劳成疾”四字。
玄烨听完,一言不发,走到榻边,俯身探了探胤祚的额头,又看了看他枕边散落的几张写满西文字母和算式的草纸,眉头紧紧锁住。
他直起身,目光锐利地看向楚言,语气带着质问:“朕让你教导他,是让他开阔眼界,不是让他如此拼命!你平日是如何照看的?”
这话已是极重的责备。周围的宫人吓得跪倒一片。
楚言心中委屈,却也知道此时辩解无用。她跪了下来,声音哽咽却清晰:“是臣妾疏忽,未能及时察觉祚儿身子不适,请皇上责罚。只是……祚儿性子要强,求知若渴,臣妾劝过多次,让他劳逸结合,可他……他总说不敢辜负皇阿玛期望,想多学一些……”
她这话,既认了错,又将胤祚拼命的原因,隐隐指向了玄烨那“期望”带来的压力。
玄烨闻言,神色微微一滞。他想起自己平日对胤祚的考较确实严厉,赞许之余,也常以其他年长阿哥作比,督促他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