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站在她身后,看着爱妃这样,看着爱子这样,这位向来坚强的帝王,眼里也满是痛苦和无力。他能掌控万里江山,却管不了这要命的病魔。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转机悄悄来了。也许是楚言和玄烨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胤祚自己生命力顽强,连续高烧七天后,他的体温居然慢慢降下来了!虽然还是虚弱,但喘气渐渐平稳了,脓疮也开始好转!
“退了!烧退了!”一直守在旁边的太医惊喜地喊。
楚言几乎不敢信自己的耳朵,她扑到床边,抖着手又摸了摸儿子的额头,那吓人的滚烫真的没了!她喜极而泣,紧紧抱住玄烨:“皇上!祚儿……祚儿他退烧了!”
玄烨也长长松了口气,把她和还在昏睡的儿子一起搂进怀里,眼眶都湿了:“老天爷……总算开眼了。”
接下来的日子,胤祚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虽然身体还很虚弱,需要长时间调理,但命总算保住了。痘疹留下的疤痕得慢慢消,可比起丢了性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等胤祚终于能睁开眼,虚弱地喊出“额娘”“皇阿玛”的时候,楚言觉得自己好像也走了一趟鬼门关。
这场大病就像一场考验,让胤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也让楚言和玄烨的心贴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近。经过这事儿,玄烨对楚言,不只是宠爱和信任,还多了一起扛过难关的深情和分不开的牵绊。
而楚言,在差点失去儿子的剧痛之后,对权力、地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荣华富贵,在孩子的性命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可同时她也更清楚,只有手里有足够的权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孩子病重,惊动了帝王,也改变了楚言的内心。她抱着终于脱离危险、沉沉睡着的胤祚,看着窗外照进来的冬日阳光,眼神变得更深沉、更坚定。
以后的路,她不光要走下去,还得走得更好、更稳。为了自己,更为了她拼命护住的孩子们。
玄烨亲眼看着儿子在鬼门关前挣扎,看着楚言不顾自己、没日没夜地守着,原本对宠妃、对聪明皇子的那点喜欢,在一起扛过这场灾难的过程中,慢慢沉淀、变深,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牵绊。他在永寿宫待的时间,甚至比胤祚病重时还多,亲自过问太医开的每一副调理方子,盯着宫人把药一滴不剩地喂进儿子嘴里,甚至还笨手笨脚地学给胤祚擦身子、换软和的内衣。
帝王这样的举动,早就超出了平常的恩宠,带着失而复得后的小心和珍惜。六宫上下都看在眼里,心里都很震动。这位琪妃娘娘在皇上心里的分量,恐怕没人能比了。
楚言却没因此骄傲。死里逃生后,她看很多事情的心态都不一样了。权势地位确实重要,可要是没了命,没了孩子在身边,一切都是空的。她把更多心思放在胤祚的康复上,亲自调配药膳,盯着他按时休息,绝对不让他太早看书费神。
永寿宫好像进入了一段跟外界隔开的安静日子。宫门虽然没关死,但楚言以“阿哥需要绝对静养”为理由,婉拒了大部分探视和宫务请示,只留下最核心、最要紧的事来处理。她需要时间,让祚儿恢复,也让自己那颗被恐惧攥紧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可树想静,风却不停。宜妃沉寂了好一阵子,眼看胤祚大难不死,皇上对他们更宠爱了,心里的那点嫉妒像被春雨浇过的野草,疯了似的长。她不敢再直接针对楚言或胤祚,就把主意打到了别的地方。
这天,楚言正扶着胤祚在永寿宫院子里慢慢散步,晒晒太阳,补充钙质,便于身体恢复。祚儿虽然瘦了不少,脸色也有点白,但精神还不错,靠在楚言身边小声说话。
就在这时候,翊坤宫的一个小宫女“不小心”闯进了永寿宫的地界,被守门的太监拦住后,居然大声哭嚷起来,惊动了院子里的楚言和胤祚。
“怎么回事?”楚言皱着眉问。
秋纹很快回来禀报,脸色不太好看:“主子,是翊坤宫的一个粗使宫女,说自己走错路了,被拦下后就乱说话,说什么……说什么六阿哥大病刚好,身上带着病气,怕冲撞了各宫主子,尤其是年纪小的阿哥格格……奴婢已经让人把她押下去了。”
楚言的眼神一下子冷了。走错路?乱说话?这话分明是有人故意让她说的!目的就是散布“胤祚身上有病气,不吉利”的谣言!这对一个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孩子来说,也太恶毒了!要是这话传到太皇太后或者其他在乎这个的嫔妃耳朵里,祚儿以后在宫里的日子该多难过!
胤祚虽然年纪小,却也隐约听出了话里的恶意,小脸一下子白了,紧紧抓住楚言的袖子。
楚言感觉到儿子的恐惧,心里的火直冒,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她轻轻拍了拍胤祚的手背,柔声说:“祚儿不怕,就是些不懂事的蠢人胡说八道,当不得真。我儿是皇阿玛的福星,是大清的祥瑞,一场病而已,现在好了,更说明上天保佑咱们呢。”
她声音温和,却清楚地传到了周围宫人的耳朵里。接着,她转向秋纹,语气平淡却带着十足的威严:“把那宫女交给慎刑司,好好问问,是谁给她的胆子,敢在永寿宫外撒野,乱议论皇子!至于那些没根没据的闲话……”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子里站着的所有人,“要是让本宫听见谁在永寿宫里,或者出去后敢乱嚼半句舌根,一律打死,绝不轻饶!”
“嗻!”宫人们齐声答应,一个个吓得不敢出声。
楚言处理完这事,就跟没发生过插曲似的,继续陪着胤祚散步。但她心里清楚,这事绝不会就这么完了。宜妃这招没成,肯定还会有别的花样。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没希望的时候,转机悄悄来了。也许是楚言和玄烨的诚心感动了上天,也许是胤祚自己生命力顽强,连续高烧七天后,他的体温居然慢慢降下来了!虽然还是虚弱,但喘气渐渐平稳了,脓疮也开始好转!
“退了!烧退了!”一直守在旁边的太医惊喜地喊。
楚言几乎不敢信自己的耳朵,她扑到床边,抖着手又摸了摸儿子的额头,那吓人的滚烫真的没了!她喜极而泣,紧紧抱住玄烨:“皇上!祚儿……祚儿他退烧了!”
玄烨也长长松了口气,把她和还在昏睡的儿子一起搂进怀里,眼眶都湿了:“老天爷……总算开眼了。”
接下来的日子,胤祚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虽然身体还很虚弱,需要长时间调理,但命总算保住了。痘疹留下的疤痕得慢慢消,可比起丢了性命,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等胤祚终于能睁开眼,虚弱地喊出“额娘”“皇阿玛”的时候,楚言觉得自己好像也走了一趟鬼门关。
这场大病就像一场考验,让胤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也让楚言和玄烨的心贴得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近。经过这事儿,玄烨对楚言,不只是宠爱和信任,还多了一起扛过难关的深情和分不开的牵绊。
而楚言,在差点失去儿子的剧痛之后,对权力、地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荣华富贵,在孩子的性命面前,根本不算什么。可同时她也更清楚,只有手里有足够的权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想保护的人。
孩子病重,惊动了帝王,也改变了楚言的内心。她抱着终于脱离危险、沉沉睡着的胤祚,看着窗外照进来的冬日阳光,眼神变得更深沉、更坚定。
以后的路,她不光要走下去,还得走得更好、更稳。为了自己,更为了她拼命护住的孩子们。
玄烨亲眼看着儿子在鬼门关前挣扎,看着楚言不顾自己、没日没夜地守着,原本对宠妃、对聪明皇子的那点喜欢,在一起扛过这场灾难的过程中,慢慢沉淀、变深,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牵绊。他在永寿宫待的时间,甚至比胤祚病重时还多,亲自过问太医开的每一副调理方子,盯着宫人把药一滴不剩地喂进儿子嘴里,甚至还笨手笨脚地学给胤祚擦身子、换软和的内衣。
帝王这样的举动,早就超出了平常的恩宠,带着失而复得后的小心和珍惜。六宫上下都看在眼里,心里都很震动。这位琪妃娘娘在皇上心里的分量,恐怕没人能比了。
楚言却没因此骄傲。死里逃生后,她看很多事情的心态都不一样了。权势地位确实重要,可要是没了命,没了孩子在身边,一切都是空的。她把更多心思放在胤祚的康复上,亲自调配药膳,盯着他按时休息,绝对不让他太早看书费神。
永寿宫好像进入了一段跟外界隔开的安静日子。宫门虽然没关死,但楚言以“阿哥需要绝对静养”为理由,婉拒了大部分探视和宫务请示,只留下最核心、最要紧的事来处理。她需要时间,让祚儿恢复,也让自己那颗被恐惧攥紧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可树想静,风却不停。宜妃沉寂了好一阵子,眼看胤祚大难不死,皇上对他们更宠爱了,心里的那点嫉妒像被春雨浇过的野草,疯了似的长。她不敢再直接针对楚言或胤祚,就把主意打到了别的地方。
这天,楚言正扶着胤祚在永寿宫院子里慢慢散步,晒晒太阳,补充钙质,便于身体恢复。祚儿虽然瘦了不少,脸色也有点白,但精神还不错,靠在楚言身边小声说话。
就在这时候,翊坤宫的一个小宫女“不小心”闯进了永寿宫的地界,被守门的太监拦住后,居然大声哭嚷起来,惊动了院子里的楚言和胤祚。
“怎么回事?”楚言皱着眉问。
秋纹很快回来禀报,脸色不太好看:“主子,是翊坤宫的一个粗使宫女,说自己走错路了,被拦下后就乱说话,说什么……说什么六阿哥大病刚好,身上带着病气,怕冲撞了各宫主子,尤其是年纪小的阿哥格格……奴婢已经让人把她押下去了。”
楚言的眼神一下子冷了。走错路?乱说话?这话分明是有人故意让她说的!目的就是散布“胤祚身上有病气,不吉利”的谣言!这对一个刚从鬼门关爬回来的孩子来说,也太恶毒了!要是这话传到太皇太后或者其他在乎这个的嫔妃耳朵里,祚儿以后在宫里的日子该多难过!
胤祚虽然年纪小,却也隐约听出了话里的恶意,小脸一下子白了,紧紧抓住楚言的袖子。
楚言感觉到儿子的恐惧,心里的火直冒,脸上却没表现出来。她轻轻拍了拍胤祚的手背,柔声说:“祚儿不怕,就是些不懂事的蠢人胡说八道,当不得真。我儿是皇阿玛的福星,是大清的祥瑞,一场病而已,现在好了,更说明上天保佑咱们呢。”
她声音温和,却清楚地传到了周围宫人的耳朵里。接着,她转向秋纹,语气平淡却带着十足的威严:“把那宫女交给慎刑司,好好问问,是谁给她的胆子,敢在永寿宫外撒野,乱议论皇子!至于那些没根没据的闲话……”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院子里站着的所有人,“要是让本宫听见谁在永寿宫里,或者出去后敢乱嚼半句舌根,一律打死,绝不轻饶!”
“嗻!”宫人们齐声答应,一个个吓得不敢出声。
楚言处理完这事,就跟没发生过插曲似的,继续陪着胤祚散步。但她心里清楚,这事绝不会就这么完了。宜妃这招没成,肯定还会有别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