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分析室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唯有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与全息界面交互时细微的“嘀嗒”声,切割着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从乔林伤口处采集的菌毯样本被放大至分子层面,那些闪烁着幽绿、诡谲荧光的结构体,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发光现象。它们如同拥有集体意识的微型军团,正以惊人的效率试图穿透模拟的健康细胞膜,其行为模式更接近于一种信息编码的入侵。
旁边另一块屏幕上,地底古老机械系统的部分结构扫描图缓缓旋转,其能量回路的复杂程度,让见多识广的宋墨涵也感到心惊。那绝非人类现有科技所能企及的设计,充满了非欧几里得几何的美感与危险。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系统中心区域那个不断脉动、散发着不祥幽光的能量源,它的每一次搏动,似乎都与屏幕上菌毯样本的荧光闪烁产生着某种隐秘的共鸣。
宋墨涵秀眉紧蹙,指尖在全息屏幕上疾速划动,调出一组组令人不安的数据流。“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清晰,“这些荧光素,本质上不是化学发光物质,而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生物信息素,或者说……是某种基于有机模板构建的微型生物机械单元。它们不仅在尝试与宿主细胞建立物理连接,更可怕的是,它们在试图解读并……改写细胞的遗传指令和能量代谢路径。”
林浩站在她身侧,脸色凝重地补充道:“临床数据支持宋博士的判断。菌毯对所有已知的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都表现出完全的耐药性。我们目前使用的生物抑制剂,只能暂时干扰其扩散速度,无法从根本上阻断这种‘连接’过程。乔林的体温仍在缓慢攀升,虽然核心生命体征监测显示尚且稳定,但这种强行‘接入’对他身体机能造成的负荷正在持续加重。他的免疫系统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消耗战。”
就在这时,分析室的门无声滑开。顾锦城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他右臂吊在胸前,失血过多的脸色依旧苍白,唇色也有些浅淡,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已然恢复了惯有的锐利与沉静,如同风暴过后重新校准的鹰隼。他没有立刻走进来,只是静静地倚在门框上,目光越过空间,精准地落在那些令人心悸的数据和图像上,仿佛在用自己的意志力丈量着危机的深度。
“指挥中心的初步分析报告出来了吗?”他开口,声音因伤痛和疲惫而显得低哑,却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将分析室内凝重的气氛搅动。
宋墨涵闻声转头,看到他略显虚弱却依旧挺拔的身影,眼底迅速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心疼与担忧,但很快被更强大的专业冷静覆盖。她将手中的平板电脑转向他,调出关键页面:“初步判断,那个地下机械系统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地球文明,甚至非近地空间文明的造物。其技术层级远超理解。关键在于,那个核心能量源与菌毯生物之间,存在一种高度协同的共生或能量供给关系。我们之前的探索行动,可能不仅仅是‘激活’了它,更像是……意外打破了某种维持了无数岁月的微妙平衡。”
她停顿了一下,指向能量源波动数据分析图:“看这里,能量源目前处于极度不稳定的活跃期。它散发出的特殊辐射或能量波动频谱,与菌毯的生物活性增强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正相关性。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辐射不仅是菌毯的‘催化剂’,甚至可能是其生存和进化的核心驱动力。”
话音刚落,分析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股无形的威压随之涌入。一位身着笔挺将军制服,肩章上那颗将星在冷光下闪烁着金属寒芒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刚毅,岁月在他额角刻下的皱纹非但没有削弱其气势,反而增添了几分深不可测。他正是这座基地的最高指挥官,霍建国将军。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室内,瞬间让空气又沉重了几分。
“霍将军!”顾锦城下意识地想要立正敬礼,动作牵动了左肩的伤口,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让他额角瞬间沁出冷汗。霍建国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步伐沉稳地走到他面前。
“伤,怎么样?”霍建国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目光落在顾锦城吊着的左臂和略显苍白的脸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长辈对出色晚辈的关切,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最高统帅对关键战力的审视。
顾锦城深吸一口气,压下不适,沉声回答:“报告将军,宋博士已做了紧急处理,没有伤及要害。不影响执行后续任务。”
霍建国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血肉,直视他此刻真实的体能状态和意志力的底线。他没有对顾锦城那句“不影响执行任务”的逞强做出任何评价,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即转向了全息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景象,眉头紧紧锁住,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总部紧急会议刚结束。”霍建国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根据你们传回的数据和样本分析,此事件已被正式定性为‘x级未知生物机械混合威胁’,这是现行威胁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授权我方立即成立‘深渊’专项处理小组,由我直接领导,全权负责应对。”
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依次扫过顾锦城、宋墨涵和林浩,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压:“任命如下:顾锦城,任行动总指挥,统筹所有外勤及战术部署。宋墨涵博士,任技术总顾问,主导所有技术解析、样本研究及反制方案制定。林浩医疗官,协同宋博士,负责所有生物医学相关研究及人员健康保障。”
他顿了顿,让任务的重量充分沉淀在每个人心中:“你们的任务优先级最高,只有两条,但每一条都关乎存亡: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控制或彻底消除菌毯生物威胁的方法,首要目标是确保乔林同志的生命安全,并建立有效屏障,绝对防止威胁向基地乃至更大范围扩散。第二,彻底解析那个机械系统,搞清楚它的来源、建造目的、运行机制,以及当前能量源不稳定可能导致的最终后果。为此……”
霍建国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决绝:“……总部授予我,以及我授权的‘深渊’小组,在事态判定为无法控制或存在不可逆转扩散风险时,启动‘净化协议’的最高权限。”
“净化协议”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在场三人的心脏。那意味着在最后关头,将动用战略级武器,彻底摧毁、湮灭整个地下空间及其内部的一切存在。那不仅是放弃乔林和可能存在的其他线索,更意味着对那片区域地质结构的永久性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预估的生态和物理连锁反应。这是最极端、最无奈的选择。
“是!保证完成任务!”顾锦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应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寒意从未存在过。肩上的将星(指其对应的校级军官身份承载的责任)与将军肩上的将星,在这一刻承担起了同等的重量。
霍建国点了点头,目光最后落在宋墨涵身上,那锐利的眼神中难得地注入了一丝托付的意味:“宋博士,技术层面的攻坚战,就完全拜托你了。我知道这压力有多大,你是我们基地,乃至国内在生物与机械交叉领域最顶尖的专家,也是目前唯一亲临现场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需要任何资源,无论人力、设备,直接向我汇报,我亲自协调。”
“我明白,将军。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宋墨涵迎上霍建国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未经污染的水晶,“我会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尽快找到突破口。”
霍建国不再多言,最后用目光扫视了一圈,转身大步离去,留下分析室内一片沉重的寂静。任务的艰巨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净化协议”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林浩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看向宋墨涵,提出了一个关键且指向明确的问题:“宋博士,如果要寻找对抗菌毯的方法,我们或许需要回到一切的源头去寻找答案。那个能量源……它散发出的特殊辐射,既然能极大地增强菌毯的活性,那么根据能量相生相克的普遍规律,这种辐射本身,或者能量源在稳定状态下运行的某种‘基准模式’,是否也可能蕴含着克制甚至逆转菌毯生命活动信息?”
宋墨涵眼中骤然闪过一丝亮光,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非常正确的思路!任何强大的能量形式,往往都自带其对立面。能量源与菌毯之间的共生关系如此紧密,那么能量源本身的某些特定状态或频率,很可能就是解开这个死结的钥匙!”她立刻转向顾锦城,眼神中充满了属于科学家的执着与迫切,“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尽快再次深入地下,在那个机械系统附近,尤其是在能量源影响范围内,进行精确的原位采样和长时程能量波动监测。我们需要它不稳定状态的数据,更需要尝试理解它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
顾锦城的眉头瞬间拧紧,形成一个深刻的疙瘩。再次深入那片诡异、危险、充满了未知的地下空间?以他目前重伤未愈的状态,以及小队因乔林倒下而减员的情况,风险系数呈几何级数攀升。那片菌毯覆盖的区域,那台沉默而危险的古老机器,无一不是致命的威胁。然而,当他迎上宋墨涵那双充满了理性光辉与拯救渴望的眼睛,想到隔离病房里生命正在被缓慢侵蚀的战友乔林,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见的、能够破局的道路。没有捷径,唯有前行。
“我明白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接受命运的沉稳,“行动方案由我来制定。我们会寻找最安全的路径和作业方式。”他看向林浩,“林浩,你立刻协助宋博士,准备好所有必要的采样工具、高灵敏度能量探测器和防护装备。记住,防护等级必须提到最高,按照应对未知生化辐射污染的标准来。我不希望再有任何非战斗减员。”
“是!我马上去办!”林浩立正应答,神情肃穆,转身快步离去,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
任务分配完毕,分析室里只剩下顾锦城和宋墨涵两人。高强度的工作指令下达后,精神稍一松懈,左臂伤口那被强行压抑的剧痛便如同潮水般再次席卷而来,伴随着失血后的虚弱感,让顾锦城的额角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身形控制不住地微微晃动了一下。
一直用余光密切关注着他的宋墨涵立刻察觉到他状态的异常。她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上前,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只是伸出双手,一手轻轻扶住他未受伤的右臂,提供侧向支撑,另一只手则稳稳地、专业地托住他吊在胸前左臂的手肘下方,为他失衡的身体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可靠的支撑点。她的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这本就是她职责内最重要的一部分,带着医者特有的精准与温柔。
顾锦城身体先是本能地微微一僵,那是常年处于危险环境中形成的警惕性使然,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包裹了他,让他迅速放松下来,将部分身体重量倚靠在她看似纤细却异常稳定有力的手臂上。他微微低头,能看到她浓密卷翘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的淡淡扇形阴影,能清晰地闻到她发间传来的、清冽的消毒水气息,这气息中,又混合着一丝独属于她的、淡雅而令人安心的馨香。
“别硬撑了。”她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不容反驳的医者权威,还有一丝藏得很深的、混合着心疼的责备,“顾队长,请你记住,在找到彻底解决菌毯的方法之前,你的身体,同样是这场战役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必须保持尽可能好的运行状态。这是命令。”
顾锦城一时语塞,竟有些哭笑不得。他,铁血峥嵘的特种部队队长,居然有一天会被形容成需要维护的“设备”。然而,这种被她不由分说地纳入保护范围,被她如此严厉又关切地要求保重的感觉,却奇异地驱散了些许因重伤、战友濒危和沉重任务带来的阴霾与无力感。
他抬起右手,那只没有受伤、宽厚、粗糙、布满了常年握枪和执行任务留下的硬茧的手,缓缓地、带着些许试探,覆盖在她扶住自己左臂的手背上。他的手掌温暖甚至有些灼热,与她手背光滑微凉的细腻肌肤形成鲜明对比,那粗糙的触感,像是一种无声的烙印。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声音比刚才柔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妥协与依赖,“听你的,‘设备管理员’同志。”
宋墨涵的脸颊倏地微微发热,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悄然爬上耳根。她没有抽回手,任由他带着厚茧的掌心覆盖着。她能感受到那掌心传来的、几乎有些烫人的温度,那温度似乎拥有生命,正顽强地透过皮肤,一点点渗透,熨帖到她因紧张和焦虑而有些发凉的心底,悄然驱散了这间布满冰冷数据和沉重任务的分析室内弥漫的寒意。
这一刻,没有硝烟弥漫,没有亟待分析的诡异样本,没有悬于头顶的“净化协议”。只有两个身负重担、在命运风暴中挣扎的灵魂,在这短暂偷得的静谧缝隙里,依靠着彼此掌心的温度,无声地传递着理解、信任与支撑,汲取着继续面对一切未知与黑暗的力量。他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肩负星辰重任的硬汉队长,她是妙手仁心、以知识为武器的温柔医生。不同的职责与相同的专业精神,将他们紧紧捆绑在这片极端而危险的环境里。而在这钢铁、死亡与未知威胁构成的冰冷背景下,那份悄然滋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情感,便显得愈发纯粹、坚韧与珍贵。
他掌心的硬茧轻轻摩挲着她手背的肌肤,那细微的触感,像是一种无言的承诺与毫无保留的信赖。而她指尖回馈给他的、那坚定不移的支撑力量,则是他未来面对一切狂风暴雨时,最温柔却也最坚韧的后盾。
然而,宁静总是短暂。就在这片刻温存尚未完全沉淀之际,分析室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而清晰的脚步声,伴随着某种设备报警的轻微蜂鸣,预示着新的情报、或是新一轮的危机,已然酝酿完成,正迫不及待地要将他们再次拖入漩涡之中。
顾锦城几乎是立刻深吸了一口气,率先松开了手,眼中的柔和瞬间褪去,重新被锐利、专注和冷静所取代,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脆弱从未出现过。宋墨涵也迅速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那抹微红迅速消散,恢复了平日里那种近乎苛刻的专业与冷静神情。
风暴将至,无可回避。
但他们彼此都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独自面对。掌心残留的余温,将化作撕裂前方黑暗的利刃,亦是守护彼此性命与信念的、最温柔的茧。
分析室内的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唯有仪器运行的低沉嗡鸣与全息界面交互时细微的“嘀嗒”声,切割着这片令人窒息的寂静。巨大的全息屏幕上,从乔林伤口处采集的菌毯样本被放大至分子层面,那些闪烁着幽绿、诡谲荧光的结构体,不再是简单的生物发光现象。它们如同拥有集体意识的微型军团,正以惊人的效率试图穿透模拟的健康细胞膜,其行为模式更接近于一种信息编码的入侵。
旁边另一块屏幕上,地底古老机械系统的部分结构扫描图缓缓旋转,其能量回路的复杂程度,让见多识广的宋墨涵也感到心惊。那绝非人类现有科技所能企及的设计,充满了非欧几里得几何的美感与危险。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系统中心区域那个不断脉动、散发着不祥幽光的能量源,它的每一次搏动,似乎都与屏幕上菌毯样本的荧光闪烁产生着某种隐秘的共鸣。
宋墨涵秀眉紧蹙,指尖在全息屏幕上疾速划动,调出一组组令人不安的数据流。“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依旧清晰,“这些荧光素,本质上不是化学发光物质,而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生物信息素,或者说……是某种基于有机模板构建的微型生物机械单元。它们不仅在尝试与宿主细胞建立物理连接,更可怕的是,它们在试图解读并……改写细胞的遗传指令和能量代谢路径。”
林浩站在她身侧,脸色凝重地补充道:“临床数据支持宋博士的判断。菌毯对所有已知的广谱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都表现出完全的耐药性。我们目前使用的生物抑制剂,只能暂时干扰其扩散速度,无法从根本上阻断这种‘连接’过程。乔林的体温仍在缓慢攀升,虽然核心生命体征监测显示尚且稳定,但这种强行‘接入’对他身体机能造成的负荷正在持续加重。他的免疫系统像是在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消耗战。”
就在这时,分析室的门无声滑开。顾锦城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他右臂吊在胸前,失血过多的脸色依旧苍白,唇色也有些浅淡,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已然恢复了惯有的锐利与沉静,如同风暴过后重新校准的鹰隼。他没有立刻走进来,只是静静地倚在门框上,目光越过空间,精准地落在那些令人心悸的数据和图像上,仿佛在用自己的意志力丈量着危机的深度。
“指挥中心的初步分析报告出来了吗?”他开口,声音因伤痛和疲惫而显得低哑,却带着一种沉淀下来的、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将分析室内凝重的气氛搅动。
宋墨涵闻声转头,看到他略显虚弱却依旧挺拔的身影,眼底迅速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心疼与担忧,但很快被更强大的专业冷静覆盖。她将手中的平板电脑转向他,调出关键页面:“初步判断,那个地下机械系统并非我们已知的任何地球文明,甚至非近地空间文明的造物。其技术层级远超理解。关键在于,那个核心能量源与菌毯生物之间,存在一种高度协同的共生或能量供给关系。我们之前的探索行动,可能不仅仅是‘激活’了它,更像是……意外打破了某种维持了无数岁月的微妙平衡。”
她停顿了一下,指向能量源波动数据分析图:“看这里,能量源目前处于极度不稳定的活跃期。它散发出的特殊辐射或能量波动频谱,与菌毯的生物活性增强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正相关性。我们有理由怀疑,这种辐射不仅是菌毯的‘催化剂’,甚至可能是其生存和进化的核心驱动力。”
话音刚落,分析室的门再次被推开,一股无形的威压随之涌入。一位身着笔挺将军制服,肩章上那颗将星在冷光下闪烁着金属寒芒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刚毅,岁月在他额角刻下的皱纹非但没有削弱其气势,反而增添了几分深不可测。他正是这座基地的最高指挥官,霍建国将军。他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室内,瞬间让空气又沉重了几分。
“霍将军!”顾锦城下意识地想要立正敬礼,动作牵动了左肩的伤口,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让他额角瞬间沁出冷汗。霍建国抬手制止了他的动作,步伐沉稳地走到他面前。
“伤,怎么样?”霍建国的声音低沉而平稳,目光落在顾锦城吊着的左臂和略显苍白的脸上,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长辈对出色晚辈的关切,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最高统帅对关键战力的审视。
顾锦城深吸一口气,压下不适,沉声回答:“报告将军,宋博士已做了紧急处理,没有伤及要害。不影响执行后续任务。”
霍建国深深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血肉,直视他此刻真实的体能状态和意志力的底线。他没有对顾锦城那句“不影响执行任务”的逞强做出任何评价,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随即转向了全息屏幕上那令人不安的景象,眉头紧紧锁住,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总部紧急会议刚结束。”霍建国开口,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根据你们传回的数据和样本分析,此事件已被正式定性为‘x级未知生物机械混合威胁’,这是现行威胁等级中的最高级别。授权我方立即成立‘深渊’专项处理小组,由我直接领导,全权负责应对。”
他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依次扫过顾锦城、宋墨涵和林浩,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压:“任命如下:顾锦城,任行动总指挥,统筹所有外勤及战术部署。宋墨涵博士,任技术总顾问,主导所有技术解析、样本研究及反制方案制定。林浩医疗官,协同宋博士,负责所有生物医学相关研究及人员健康保障。”
他顿了顿,让任务的重量充分沉淀在每个人心中:“你们的任务优先级最高,只有两条,但每一条都关乎存亡: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控制或彻底消除菌毯生物威胁的方法,首要目标是确保乔林同志的生命安全,并建立有效屏障,绝对防止威胁向基地乃至更大范围扩散。第二,彻底解析那个机械系统,搞清楚它的来源、建造目的、运行机制,以及当前能量源不稳定可能导致的最终后果。为此……”
霍建国的语气变得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决绝:“……总部授予我,以及我授权的‘深渊’小组,在事态判定为无法控制或存在不可逆转扩散风险时,启动‘净化协议’的最高权限。”
“净化协议”四个字,如同冰锥刺入在场三人的心脏。那意味着在最后关头,将动用战略级武器,彻底摧毁、湮灭整个地下空间及其内部的一切存在。那不仅是放弃乔林和可能存在的其他线索,更意味着对那片区域地质结构的永久性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难以预估的生态和物理连锁反应。这是最极端、最无奈的选择。
“是!保证完成任务!”顾锦城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地应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寒意从未存在过。肩上的将星(指其对应的校级军官身份承载的责任)与将军肩上的将星,在这一刻承担起了同等的重量。
霍建国点了点头,目光最后落在宋墨涵身上,那锐利的眼神中难得地注入了一丝托付的意味:“宋博士,技术层面的攻坚战,就完全拜托你了。我知道这压力有多大,你是我们基地,乃至国内在生物与机械交叉领域最顶尖的专家,也是目前唯一亲临现场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需要任何资源,无论人力、设备,直接向我汇报,我亲自协调。”
“我明白,将军。职责所在,义不容辞。”宋墨涵迎上霍建国的目光,眼神清澈而坚定,如同未经污染的水晶,“我会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尽快找到突破口。”
霍建国不再多言,最后用目光扫视了一圈,转身大步离去,留下分析室内一片沉重的寂静。任务的艰巨性、时间的紧迫性,以及“净化协议”这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连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林浩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看向宋墨涵,提出了一个关键且指向明确的问题:“宋博士,如果要寻找对抗菌毯的方法,我们或许需要回到一切的源头去寻找答案。那个能量源……它散发出的特殊辐射,既然能极大地增强菌毯的活性,那么根据能量相生相克的普遍规律,这种辐射本身,或者能量源在稳定状态下运行的某种‘基准模式’,是否也可能蕴含着克制甚至逆转菌毯生命活动信息?”
宋墨涵眼中骤然闪过一丝亮光,如同在迷雾中看到了指引的灯塔:“非常正确的思路!任何强大的能量形式,往往都自带其对立面。能量源与菌毯之间的共生关系如此紧密,那么能量源本身的某些特定状态或频率,很可能就是解开这个死结的钥匙!”她立刻转向顾锦城,眼神中充满了属于科学家的执着与迫切,“这意味着,我们可能需要尽快再次深入地下,在那个机械系统附近,尤其是在能量源影响范围内,进行精确的原位采样和长时程能量波动监测。我们需要它不稳定状态的数据,更需要尝试理解它原本‘应该’是什么样的。”
顾锦城的眉头瞬间拧紧,形成一个深刻的疙瘩。再次深入那片诡异、危险、充满了未知的地下空间?以他目前重伤未愈的状态,以及小队因乔林倒下而减员的情况,风险系数呈几何级数攀升。那片菌毯覆盖的区域,那台沉默而危险的古老机器,无一不是致命的威胁。然而,当他迎上宋墨涵那双充满了理性光辉与拯救渴望的眼睛,想到隔离病房里生命正在被缓慢侵蚀的战友乔林,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可见的、能够破局的道路。没有捷径,唯有前行。
“我明白了。”他声音低沉,带着一种接受命运的沉稳,“行动方案由我来制定。我们会寻找最安全的路径和作业方式。”他看向林浩,“林浩,你立刻协助宋博士,准备好所有必要的采样工具、高灵敏度能量探测器和防护装备。记住,防护等级必须提到最高,按照应对未知生化辐射污染的标准来。我不希望再有任何非战斗减员。”
“是!我马上去办!”林浩立正应答,神情肃穆,转身快步离去,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
任务分配完毕,分析室里只剩下顾锦城和宋墨涵两人。高强度的工作指令下达后,精神稍一松懈,左臂伤口那被强行压抑的剧痛便如同潮水般再次席卷而来,伴随着失血后的虚弱感,让顾锦城的额角不断渗出细密的冷汗,身形控制不住地微微晃动了一下。
一直用余光密切关注着他的宋墨涵立刻察觉到他状态的异常。她没有丝毫犹豫,快步上前,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只是伸出双手,一手轻轻扶住他未受伤的右臂,提供侧向支撑,另一只手则稳稳地、专业地托住他吊在胸前左臂的手肘下方,为他失衡的身体提供了一个坚实而可靠的支撑点。她的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这本就是她职责内最重要的一部分,带着医者特有的精准与温柔。
顾锦城身体先是本能地微微一僵,那是常年处于危险环境中形成的警惕性使然,但随即,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包裹了他,让他迅速放松下来,将部分身体重量倚靠在她看似纤细却异常稳定有力的手臂上。他微微低头,能看到她浓密卷翘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的淡淡扇形阴影,能清晰地闻到她发间传来的、清冽的消毒水气息,这气息中,又混合着一丝独属于她的、淡雅而令人安心的馨香。
“别硬撑了。”她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不容反驳的医者权威,还有一丝藏得很深的、混合着心疼的责备,“顾队长,请你记住,在找到彻底解决菌毯的方法之前,你的身体,同样是这场战役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必须保持尽可能好的运行状态。这是命令。”
顾锦城一时语塞,竟有些哭笑不得。他,铁血峥嵘的特种部队队长,居然有一天会被形容成需要维护的“设备”。然而,这种被她不由分说地纳入保护范围,被她如此严厉又关切地要求保重的感觉,却奇异地驱散了些许因重伤、战友濒危和沉重任务带来的阴霾与无力感。
他抬起右手,那只没有受伤、宽厚、粗糙、布满了常年握枪和执行任务留下的硬茧的手,缓缓地、带着些许试探,覆盖在她扶住自己左臂的手背上。他的手掌温暖甚至有些灼热,与她手背光滑微凉的细腻肌肤形成鲜明对比,那粗糙的触感,像是一种无声的烙印。
“嗯。”他低低地应了一声,声音比刚才柔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几不可察的妥协与依赖,“听你的,‘设备管理员’同志。”
宋墨涵的脸颊倏地微微发热,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悄然爬上耳根。她没有抽回手,任由他带着厚茧的掌心覆盖着。她能感受到那掌心传来的、几乎有些烫人的温度,那温度似乎拥有生命,正顽强地透过皮肤,一点点渗透,熨帖到她因紧张和焦虑而有些发凉的心底,悄然驱散了这间布满冰冷数据和沉重任务的分析室内弥漫的寒意。
这一刻,没有硝烟弥漫,没有亟待分析的诡异样本,没有悬于头顶的“净化协议”。只有两个身负重担、在命运风暴中挣扎的灵魂,在这短暂偷得的静谧缝隙里,依靠着彼此掌心的温度,无声地传递着理解、信任与支撑,汲取着继续面对一切未知与黑暗的力量。他是可以指挥千军万马、肩负星辰重任的硬汉队长,她是妙手仁心、以知识为武器的温柔医生。不同的职责与相同的专业精神,将他们紧紧捆绑在这片极端而危险的环境里。而在这钢铁、死亡与未知威胁构成的冰冷背景下,那份悄然滋长、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情感,便显得愈发纯粹、坚韧与珍贵。
他掌心的硬茧轻轻摩挲着她手背的肌肤,那细微的触感,像是一种无言的承诺与毫无保留的信赖。而她指尖回馈给他的、那坚定不移的支撑力量,则是他未来面对一切狂风暴雨时,最温柔却也最坚韧的后盾。
然而,宁静总是短暂。就在这片刻温存尚未完全沉淀之际,分析室门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而清晰的脚步声,伴随着某种设备报警的轻微蜂鸣,预示着新的情报、或是新一轮的危机,已然酝酿完成,正迫不及待地要将他们再次拖入漩涡之中。
顾锦城几乎是立刻深吸了一口气,率先松开了手,眼中的柔和瞬间褪去,重新被锐利、专注和冷静所取代,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脆弱从未出现过。宋墨涵也迅速调整了一下呼吸,脸上那抹微红迅速消散,恢复了平日里那种近乎苛刻的专业与冷静神情。
风暴将至,无可回避。
但他们彼此都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不再是独自面对。掌心残留的余温,将化作撕裂前方黑暗的利刃,亦是守护彼此性命与信念的、最温柔的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