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的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黑风峡的渗透事件像一根尖锐的刺,提醒着所有人和平的脆弱。搜剿和排查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
顾锦城的恢复速度在宋墨涵的精心照料和其自身顽强的生命力驱动下,快得惊人。连周沐云在每日例行的、依旧面无表情的检查后,也不得不私下在记录中备注:“对象c(顾锦城)生理机能恢复速率超出标准模型预测值17.3%,推测与强烈主观意志及外部正向情感支持(关联体S)高度相关。” 当然,这份带着冰冷数据的评估,顾锦城和宋墨涵无从得知。
宋墨涵则迅速投入了基地医院的日常工作中。那位股动脉受伤的战士,在经历了直升机上的紧急吻合术后,又被她亲自操刀进行了二次精细修复,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期。这件事让她在本就威望甚高的基地医院里,更添了一笔“女神医”的传奇色彩。但她依旧平和,查房、换药、手术,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能抚平所有伤痛带来的恐惧。
这天下午,宋墨涵刚结束一台阑尾炎手术,正准备去食堂,却在走廊被一个略显腼腆又带着急切的身影拦住。
“宋、宋医生!” 来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士兵,看肩章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神里却充满了担忧。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军用水壶,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你好,有什么事吗?” 宋墨涵停下脚步,声音温和。
“宋医生,我叫林皓,是……是王铁山班长的兵。” 年轻士兵林皓语速很快,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班长他,他上次任务伤了腿,现在恢复得不太好,总是疼,晚上都睡不踏实。俺看他偷偷吃止痛药,问他他也不说……俺听说您是这里最好的医生,您能去看看他吗?他就在三楼骨科307病房。” 林皓的眼圈有些发红,显然对这位班长感情很深。
宋墨涵心中一动。王铁山这个名字她有点印象,是基地里有名的老兵,军事素质过硬,带兵也狠,但对手下的兵极好。她看了看时间,温和地点头:“好,我现在就跟你去看看。”
307病房里,王铁山正靠在床头,一条腿打着石膏吊着,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年近四十,在基层士兵里算是年龄偏大的,常年的风吹日晒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身躯依旧魁梧,像一座沉默的山。
“班长!宋医生来看你了!” 林皓一进门就喊道。
王铁山回过神,看到宋墨涵,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挣扎着想坐直身体:“宋医生?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他语气带着敬意,也有些局促。宋墨涵的名字和事迹,在基地里早已传开,尤其是她救了顾锦城和这次直升机救援之后。
“王班长,别客气,你躺着就好。” 宋墨涵走到床边,目光落在他的伤腿上,“林皓跟我说你腿疼得厉害?让我看看恢复情况。”
王铁山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瞪了林皓一眼,后者缩了缩脖子,但眼神倔强。王铁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劳您费心了,老毛病了,扛一扛就过去了。”
宋墨涵没有接话,只是仔细检查了他的石膏固定情况,又轻轻按压了几个部位,询问疼痛的性质和发作时间。她的动作专业而轻柔,眼神里是纯粹的关切,没有丝毫的不耐。
“王班长,” 检查完毕,宋墨涵神色认真,“你的骨折愈合本身问题不大,但之前应该就有旧伤,这次创伤引发了创伤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加上你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所以疼痛会这么剧烈。光靠硬扛和吃止痛药不是办法,需要系统的理疗和药物控制。”
王铁山沉默了一下,粗声粗气地说:“当兵的,哪能那么娇气。这点疼算啥,不能耽误训练和任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宋墨涵的声音依旧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带出更多像林皓这样关心你的好兵,不是吗?你不想因为腿伤,以后只能远远看着他们训练吧?”
这句话似乎戳中了王铁山的心事。他黝黑的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一脸焦急的林皓,又看了看宋墨涵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最终长长吁出一口气,像是卸下了某种沉重的负担,低声道:“……那就听宋医生的。”
宋墨涵脸上绽开一个浅浅的笑容,如同冰雪初融。“好,我马上给你调整一下用药方案,再安排理疗科的同事明天开始给你做物理治疗。林皓,”她转向年轻士兵,“这段时间,要麻烦你多照顾班长,督促他按时治疗和休息。”
“是!保证完成任务!” 林皓挺起胸膛,声音响亮,眼里满是感激和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这一幕,恰好被拄着拐杖,在走廊里进行恢复行走训练的顾锦城看在眼里。他没有进去,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着他的女孩如何用她的专业和温柔,轻易地敲开了一个钢铁老兵坚硬的外壳,触碰到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他的墨涵,不仅是能与他并肩、在枪林弹雨中实施急救的战地玫瑰,更是这样一位能春风化雨、治愈伤痛与心灵的温柔医者。这种极致的反差,汇聚在她一个人身上,形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晚上,宋墨涵回到特护病房,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她跟顾锦城分享了王铁山的事情,感慨道:“这些老兵,把自己当成钢铁,总觉得伤痛是勋章,默默承受。其实他们也需要被关心,被理解。”
顾锦城放下手中的军事理论书,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缓缓开口:“因为他们肩负着责任。下面一群兵看着,上面任务压着,不敢倒,也不能喊疼。”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就像你,明明自己也怕,也会累,但在伤员面前,永远是冷静可靠的宋医生。”
宋墨涵微微一怔,对上他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他懂,他什么都懂。懂她的坚强,也懂她的脆弱。
她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轻轻靠在他未受伤的那侧肩膀上,汲取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因为有你在,” 她轻声说,带着完全的依赖,“我知道,无论我飞多远,遇到多难的事,回头,你都在这里。这让我有勇气面对一切。”
顾锦城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伸出大手,包裹住她微凉的手指,紧紧握住。
铁汉的柔情,只为一人展露;医者的风骨,因理解而愈发坚韧。在这片弥漫着硝烟与使命的土地上,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与平凡的守护中,淬火成钢,亦化为绕指柔。
他守护着国土与她,而她,守护着生命与他。这便是他们之间,最纯粹、最牢固的军婚誓言。
        接下来的几天,基地的氛围如同拉满的弓弦,处于高度戒备状态。黑风峡的渗透事件像一根尖锐的刺,提醒着所有人和平的脆弱。搜剿和排查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紧张。
顾锦城的恢复速度在宋墨涵的精心照料和其自身顽强的生命力驱动下,快得惊人。连周沐云在每日例行的、依旧面无表情的检查后,也不得不私下在记录中备注:“对象c(顾锦城)生理机能恢复速率超出标准模型预测值17.3%,推测与强烈主观意志及外部正向情感支持(关联体S)高度相关。” 当然,这份带着冰冷数据的评估,顾锦城和宋墨涵无从得知。
宋墨涵则迅速投入了基地医院的日常工作中。那位股动脉受伤的战士,在经历了直升机上的紧急吻合术后,又被她亲自操刀进行了二次精细修复,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已脱离危险期。这件事让她在本就威望甚高的基地医院里,更添了一笔“女神医”的传奇色彩。但她依旧平和,查房、换药、手术,眼神专注而温柔,仿佛能抚平所有伤痛带来的恐惧。
这天下午,宋墨涵刚结束一台阑尾炎手术,正准备去食堂,却在走廊被一个略显腼腆又带着急切的身影拦住。
“宋、宋医生!” 来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士兵,看肩章是刚入伍不久的新兵,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眼神里却充满了担忧。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军用水壶,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你好,有什么事吗?” 宋墨涵停下脚步,声音温和。
“宋医生,我叫林皓,是……是王铁山班长的兵。” 年轻士兵林皓语速很快,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班长他,他上次任务伤了腿,现在恢复得不太好,总是疼,晚上都睡不踏实。俺看他偷偷吃止痛药,问他他也不说……俺听说您是这里最好的医生,您能去看看他吗?他就在三楼骨科307病房。” 林皓的眼圈有些发红,显然对这位班长感情很深。
宋墨涵心中一动。王铁山这个名字她有点印象,是基地里有名的老兵,军事素质过硬,带兵也狠,但对手下的兵极好。她看了看时间,温和地点头:“好,我现在就跟你去看看。”
307病房里,王铁山正靠在床头,一条腿打着石膏吊着,古铜色的脸上眉头紧锁,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他年近四十,在基层士兵里算是年龄偏大的,常年的风吹日晒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身躯依旧魁梧,像一座沉默的山。
“班长!宋医生来看你了!” 林皓一进门就喊道。
王铁山回过神,看到宋墨涵,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挣扎着想坐直身体:“宋医生?您怎么来了?快请坐。” 他语气带着敬意,也有些局促。宋墨涵的名字和事迹,在基地里早已传开,尤其是她救了顾锦城和这次直升机救援之后。
“王班长,别客气,你躺着就好。” 宋墨涵走到床边,目光落在他的伤腿上,“林皓跟我说你腿疼得厉害?让我看看恢复情况。”
王铁山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瞪了林皓一眼,后者缩了缩脖子,但眼神倔强。王铁山无奈地叹了口气:“劳您费心了,老毛病了,扛一扛就过去了。”
宋墨涵没有接话,只是仔细检查了他的石膏固定情况,又轻轻按压了几个部位,询问疼痛的性质和发作时间。她的动作专业而轻柔,眼神里是纯粹的关切,没有丝毫的不耐。
“王班长,” 检查完毕,宋墨涵神色认真,“你的骨折愈合本身问题不大,但之前应该就有旧伤,这次创伤引发了创伤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加上你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所以疼痛会这么剧烈。光靠硬扛和吃止痛药不是办法,需要系统的理疗和药物控制。”
王铁山沉默了一下,粗声粗气地说:“当兵的,哪能那么娇气。这点疼算啥,不能耽误训练和任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宋墨涵的声音依旧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只有把身体养好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带出更多像林皓这样关心你的好兵,不是吗?你不想因为腿伤,以后只能远远看着他们训练吧?”
这句话似乎戳中了王铁山的心事。他黝黑的脸上肌肉抽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地看了看一脸焦急的林皓,又看了看宋墨涵那双清澈而坚定的眼睛,最终长长吁出一口气,像是卸下了某种沉重的负担,低声道:“……那就听宋医生的。”
宋墨涵脸上绽开一个浅浅的笑容,如同冰雪初融。“好,我马上给你调整一下用药方案,再安排理疗科的同事明天开始给你做物理治疗。林皓,”她转向年轻士兵,“这段时间,要麻烦你多照顾班长,督促他按时治疗和休息。”
“是!保证完成任务!” 林皓挺起胸膛,声音响亮,眼里满是感激和被委以重任的激动。
这一幕,恰好被拄着拐杖,在走廊里进行恢复行走训练的顾锦城看在眼里。他没有进去,只是静静地站在门外,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着他的女孩如何用她的专业和温柔,轻易地敲开了一个钢铁老兵坚硬的外壳,触碰到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他的墨涵,不仅是能与他并肩、在枪林弹雨中实施急救的战地玫瑰,更是这样一位能春风化雨、治愈伤痛与心灵的温柔医者。这种极致的反差,汇聚在她一个人身上,形成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晚上,宋墨涵回到特护病房,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她跟顾锦城分享了王铁山的事情,感慨道:“这些老兵,把自己当成钢铁,总觉得伤痛是勋章,默默承受。其实他们也需要被关心,被理解。”
顾锦城放下手中的军事理论书,深邃的目光落在她脸上,缓缓开口:“因为他们肩负着责任。下面一群兵看着,上面任务压着,不敢倒,也不能喊疼。”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就像你,明明自己也怕,也会累,但在伤员面前,永远是冷静可靠的宋医生。”
宋墨涵微微一怔,对上他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神。他懂,他什么都懂。懂她的坚强,也懂她的脆弱。
她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轻轻靠在他未受伤的那侧肩膀上,汲取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因为有你在,” 她轻声说,带着完全的依赖,“我知道,无论我飞多远,遇到多难的事,回头,你都在这里。这让我有勇气面对一切。”
顾锦城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触动。他伸出大手,包裹住她微凉的手指,紧紧握住。
铁汉的柔情,只为一人展露;医者的风骨,因理解而愈发坚韧。在这片弥漫着硝烟与使命的土地上,他们的爱情,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却在一次次生死考验与平凡的守护中,淬火成钢,亦化为绕指柔。
他守护着国土与她,而她,守护着生命与他。这便是他们之间,最纯粹、最牢固的军婚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