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情感镜像
宋墨涵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仿佛灵魂都沉入了修复的深海。过去几十个小时里,精神的高度紧绷、情感的剧烈消耗,几乎榨干了她所有的精力。没有梦境打扰,只有纯粹的、近乎昏迷的沉睡,让身心得以喘息和重建。当内部通讯器在腕间发出轻微而持续的震动时,她才被从这片疲惫的泥沼中艰难地唤醒。
窗外,基地模拟环境已切换至“深夜模式”,人造星空静谧无声,但基地内部依旧灯火通明,各种仪器低鸣运转,如同永不休眠的巨兽心脏,为对抗未知而持续搏动。
通讯来自苏婉,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刻意压制、却又难以完全掩饰的兴奋:“宋医生,顾队长醒了!这次状态比上次稳定太多,生命体征平稳,认知测试的基础反应良好。而且……他想见你。”
最后五个字,像一道微弱却精准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宋墨涵残存的睡意。她几乎是弹坐起来,心脏在胸腔里擂鼓。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仪容,冰冷的水拍在脸上,带来彻底的清醒。镜中的自己,眼底仍有挥之不去的淡青阴影,但那股萦绕眉宇间、几乎凝成实质的绝望与无助,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土而出的坚定,以及一种饱含期待的微光。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再次踏入隔离舱外间,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气味似乎都淡了些。她透过宽大的观察窗,看到顾锦城半靠在已升起的病床上。林浩然正拿着神经反应检测仪,小心地测试他的瞳孔对光反射和肢体感知。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唇色浅淡,显露出大病初愈的虚弱。但那双眼睛——宋墨涵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攥紧了——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清明,尽管那深邃之中,还残留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与难以驱散的迷雾,可至少,那属于“顾锦城”的灵魂之火,重新稳定地燃烧了起来。
林浩然注意到宋墨涵的到来,朝她微微颔首,眼神中传递着“情况向好”的讯息。他迅速收起仪器,低声对顾锦城嘱咐了一句“队长,注意休息,切忌情绪过大波动”,便十分默契地主动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外间与内舱的连接门,将这片狭小却至关重要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舱门合拢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宋墨涵走到床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深深地望着他。千言万语——担忧、恐惧、期盼、失而复得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在她胸中冲撞,最终却化作了一个温柔如水的眼神,无声地流淌过去。
顾锦城抬起手,这一次,他的动作虽然缓慢,带着久卧的僵硬,却不再像上次那般虚软无力。他的手准确而稳定地轻轻握住了宋墨涵微凉的手指,掌心传来干燥而温热的触感,真实而熨帖,驱散了她最后一点不安。
“墨涵,”他的声音比上次清晰了许多,尽管仍带着重伤初愈般的沙哑,却有了扎实的着力点,“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他顿了顿,眼神飘向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努力回溯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那里面……很黑,很冷,没有上下左右,也没有时间概念。只有很多……混乱破碎的声音和扭曲的画面。我好像……迷路了,在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找不到方向,也感觉不到自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直到……听到你在叫我。非常清晰,穿透了所有嘈杂。就像……就像当年在雪山脚下,你第一次连名带姓叫我‘顾锦城’那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宋墨涵的眼泪终于无法抑制地无声滑落,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那种灵魂被拉回人间的震撼与感激。她反手紧紧握住他的大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确认他的真实存在。“我知道你一定能听到。”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却异常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一直相信,我的顾锦城,是龙焱最锋利的刃,是能撕裂一切黑暗的意志,绝不会被那些……那些东西打败。”
顾锦城凝视着她,嘴角艰难地向上牵动,勾勒出一个久违的、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笑意。这笑意驱散了他眉宇间的部分阴霾。他用未受伤的左手指腹,轻轻揩去她脸颊上的泪珠,动作小心翼翼,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珍视。“别哭,”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我回来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跨越了生死界限、挣脱了意识牢笼的千钧重量。
然而,下一秒,顾锦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快掠过的茫然与空洞,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用一种近乎平铺直叙的语调低声补充了一句:“液体……从眼中排出。是源于神经刺激还是情感反馈?为什么……要哭?悲伤……这种负面情绪输出,需要被清除吗?”
这句话问得极其突兀,语气平淡得不带任何人类的情感色彩,与他刚刚流露出的温柔关切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识在交替发言。宋墨涵微微一怔,心底那根属于顶尖心理医生的敏锐神经被轻轻拨动,一丝冰冷的异样感迅速掠过。但她立刻强行将这感觉压下,归咎于他意识刚刚回归,大脑功能区尚未完全协调统一导致的呓语或逻辑混乱。她摇摇头,将脸颊更紧地贴在他温热的手背上,感受着那稳定搏动的脉搏,用行动传递着自己的存在,柔声道:“不是悲伤,是喜悦。你回来了,我高兴。这是喜极而泣,是人类表达强烈积极情感的一种方式。”
顾锦城眼中的那丝茫然迅速消散,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重新被熟悉的柔和与了然所取代。他轻轻“嗯”了一声,手指蜷缩,更紧地包裹住她的手,仿佛要通过这触感彻底确认她的存在,驱散那片刻的异常。“高兴……就好。”他低语,语气恢复了正常。
短暂的温情沉默被外界的动静打破。顾锦城目光锐利地转向观察窗——林浩然和苏婉并未离开,而是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地看着手中的数据板。属于军人和队长的本能瞬间压过了 personal 的温存,他脸上的柔和迅速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分析局势时的锐利。“林博士,苏博士,”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惯有的、令人信服的命令感,“我需要知道所有情况。我‘昏迷’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侵入我意识的东西……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林浩然和苏婉对视一眼,推门走了进来。苏婉将一份经过高度精简、只保留核心结论的报告递到顾锦城面前,同时,主控屏幕的一部分数据也同步对隔离内舱可见,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他脑波活动的实时监测图,以及旁边那个如同共生体般规律脉动的、被标记为“x-未知印记”的奇异能量波纹。
“顾队长,”林浩然开口,语气是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甚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你遭遇的,并非简单的能量冲击或精神污染。根据我们目前的分析,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来自‘深水区’的强意识能量侵蚀。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x-未知印记’。它并非死物,初步判断,它具备某种……初级智能形态和极强的学习、模仿能力。”
“学习?模仿?”顾锦城精准地捕捉到关键词,眼神一凛,如同鹰隼锁定了目标。
“是的,学习,尤其是对情感的模仿。”苏婉接话,指向屏幕上那个与顾锦城自身脑波若即若离、却又隐隐试图同步的x印记波纹,“宋医生通过建立强大的、唯一的‘情感锚点’,将你的核心意识从侵蚀中成功唤醒。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印记……它没有选择对抗或逃离,反而表现出了一种……近乎贪婪的‘观察’与‘学习’姿态。它在尝试模仿宋医生传递给你的情感频率,试图理解并复刻那种连接。尤其是……”她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紧握着顾锦城手的宋墨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绝对信任’与‘爱’的特定波段,它的模仿契合度在短期内出现了显着提升。”
顾锦城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屏幕上那陌生的、如同寄生藤蔓般的能量波纹,又深深看了一眼身旁给予他力量源泉的女人。他回想起意识沉沦时,那道撕裂无尽黑暗、将他从迷失中引领出来的光,以及光中传来的、不容置疑的信念力量。他彻底明白了林浩然和苏婉话中隐含的惊悚与机遇。
“所以,”顾锦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分析高风险战术时的绝对冷静,“它现在就像一个潜伏在我意识深处的‘间谍’?或者一个……试图学习如何成为‘人’的、危险的‘学徒’?”
“可以这么类比,但实际情况远比这更复杂、更微妙。”林浩然面色凝重地补充,“它目前处于‘静默观察’期,能量活动趋于稳定,甚至……在与你的核心意识寻求一种‘共生’平衡。我们推测,它正试图通过你,作为观察窗口和实验样本,来理解和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这无疑是巨大的风险,因为我们对它的起源、最终目的、成长上限一无所知,它可能随时失控,或将你的意识彻底同化;但反过来说,这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找到与之安全沟通、甚至进行引导和建立‘规则’的方法,或许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困境,甚至可能为整个‘潜渊’项目打开一扇理解‘深水区’本质的全新窗口。”
就在这时,陈锐的身影出现在外间,他手中拿着刚刚出炉的数据分析板,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眼神却锐利如刀。他没有贸然进入内舱,而是通过内线通讯器对林浩然说道:“林博士,最新的协同认知模型运算结果出来了。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推测:x印记对‘积极情感’波段(如高度信任、无条件的爱、强烈的守护意志)的模拟契合度和吸收效率,远高于对‘消极情感’波段(如恐惧、愤怒、憎恨)的模拟。而且,在顾队长与宋医生进行深度情感互动时,它的能量场会表现出更高的‘活性’与‘趋同性’,试图调整自身波动以贴近那种和谐状态。”
这个消息让舱内几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意味着,那个神秘而危险的印记,似乎对人类情感中相对光明、积极的一面更“感兴趣”,或者说,这类情感能量更易于它吸收和理解?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顾锦城靠在枕头上,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再次睁开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已是一片风暴过后的决然与清明。“我明白了。”他看向林浩然和苏婉,最终将目光定格在宋墨涵身上,那目光中带着无限的信任、托付,以及并肩作战的决绝,“那么,接下来的‘治疗’,或者说,‘对策’的核心,就是它,以及……”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
他再次用了“我们”这个词。这不仅是他和宋墨涵之间情感的同盟,也是他与整个项目组科研力量的同盟,甚至从某种诡异的角度说,也是他与体内那个未知存在之间,一场无法预知结局、在意识最深处展开的凶险博弈。
宋墨涵读懂了他眼神中的一切——责任、担当、以及对未来的审慎希望。她用力点头,所有的温柔在此刻都化为了无可动摇的勇气与坚定。“无论它是什么,无论要面对什么,”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如同宣誓,“我们一起。”
高战司令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主控室,他负手而立,透过巨大的观察窗,看着隔离舱内那双紧握的手,以及顾锦城脸上重新燃起的、属于“龙焱”队长的坚毅与锐利。他沉声对身边的副官下令:“通知心理战专家组与异常意识研究小组,立刻全员介入,与林博士团队进行深度协同工作,优先级最高。同时,基地生物信号屏蔽与反侦察安保等级维持最高状态,所有关于顾锦城队长身体状况及x印记的研究数据,全部列为‘烛龙’级最高机密,未经我直接授权,任何人不得调阅。”
新的、无形的战线已经悄然铺开。这一次,战场在顾锦城的意识之海,武器是人类最复杂难解的情感与意志,而敌人,或许并非纯粹的、欲致人死地的恶意,更像一个手持双刃剑的、懵懂而强大、危险又蕴含着未知可能的“观察者”与“模仿者”。
顾锦城清晰地感受着体内那股蛰伏的、与他自身意识微妙共存、如同镜像般试图学习他的陌生能量,又看看身边这个用爱与信念为他构筑起最坚固情感防线的女人。雪山脚下那份以生命为契的无声承诺,在经历了深水区死寂与混乱的洗礼后,演化成了更为深邃、更为强大的羁绊与力量。他深知,与外在的怪物作战固然凶险,但与内心潜藏的、试图复制甚至取代你的“镜像”博弈,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场发生在自己脑海里的战争,他必须赢。为了回归,为了守护身边的一切,也为了揭开那来自“深水区”、不断回响的终极秘密。
宋墨涵这一觉睡得昏天暗地,仿佛灵魂都沉入了修复的深海。过去几十个小时里,精神的高度紧绷、情感的剧烈消耗,几乎榨干了她所有的精力。没有梦境打扰,只有纯粹的、近乎昏迷的沉睡,让身心得以喘息和重建。当内部通讯器在腕间发出轻微而持续的震动时,她才被从这片疲惫的泥沼中艰难地唤醒。
窗外,基地模拟环境已切换至“深夜模式”,人造星空静谧无声,但基地内部依旧灯火通明,各种仪器低鸣运转,如同永不休眠的巨兽心脏,为对抗未知而持续搏动。
通讯来自苏婉,她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一丝刻意压制、却又难以完全掩饰的兴奋:“宋医生,顾队长醒了!这次状态比上次稳定太多,生命体征平稳,认知测试的基础反应良好。而且……他想见你。”
最后五个字,像一道微弱却精准的电流,瞬间击穿了宋墨涵残存的睡意。她几乎是弹坐起来,心脏在胸腔里擂鼓。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仪容,冰冷的水拍在脸上,带来彻底的清醒。镜中的自己,眼底仍有挥之不去的淡青阴影,但那股萦绕眉宇间、几乎凝成实质的绝望与无助,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土而出的坚定,以及一种饱含期待的微光。她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但她不再是孤身一人。
再次踏入隔离舱外间,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气味似乎都淡了些。她透过宽大的观察窗,看到顾锦城半靠在已升起的病床上。林浩然正拿着神经反应检测仪,小心地测试他的瞳孔对光反射和肢体感知。他的脸色依旧苍白如纸,唇色浅淡,显露出大病初愈的虚弱。但那双眼睛——宋墨涵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攥紧了——恢复了往日的深邃与清明,尽管那深邃之中,还残留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恍惚与难以驱散的迷雾,可至少,那属于“顾锦城”的灵魂之火,重新稳定地燃烧了起来。
林浩然注意到宋墨涵的到来,朝她微微颔首,眼神中传递着“情况向好”的讯息。他迅速收起仪器,低声对顾锦城嘱咐了一句“队长,注意休息,切忌情绪过大波动”,便十分默契地主动退了出去,并轻轻带上了外间与内舱的连接门,将这片狭小却至关重要的空间留给了他们。
舱门合拢的轻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宋墨涵走到床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深深地望着他。千言万语——担忧、恐惧、期盼、失而复得的狂喜——如同汹涌的潮水在她胸中冲撞,最终却化作了一个温柔如水的眼神,无声地流淌过去。
顾锦城抬起手,这一次,他的动作虽然缓慢,带着久卧的僵硬,却不再像上次那般虚软无力。他的手准确而稳定地轻轻握住了宋墨涵微凉的手指,掌心传来干燥而温热的触感,真实而熨帖,驱散了她最后一点不安。
“墨涵,”他的声音比上次清晰了许多,尽管仍带着重伤初愈般的沙哑,却有了扎实的着力点,“我……听到你的声音了。”他顿了顿,眼神飘向虚空中的某一点,仿佛在努力回溯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那里面……很黑,很冷,没有上下左右,也没有时间概念。只有很多……混乱破碎的声音和扭曲的画面。我好像……迷路了,在一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找不到方向,也感觉不到自己。”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些,“直到……听到你在叫我。非常清晰,穿透了所有嘈杂。就像……就像当年在雪山脚下,你第一次连名带姓叫我‘顾锦城’那样,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宋墨涵的眼泪终于无法抑制地无声滑落,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那种灵魂被拉回人间的震撼与感激。她反手紧紧握住他的大手,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仿佛要通过这种方式确认他的真实存在。“我知道你一定能听到。”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却异常坚定,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我一直相信,我的顾锦城,是龙焱最锋利的刃,是能撕裂一切黑暗的意志,绝不会被那些……那些东西打败。”
顾锦城凝视着她,嘴角艰难地向上牵动,勾勒出一个久违的、微弱的、却真实存在的笑意。这笑意驱散了他眉宇间的部分阴霾。他用未受伤的左手指腹,轻轻揩去她脸颊上的泪珠,动作小心翼翼,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珍视。“别哭,”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我回来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承载着跨越了生死界限、挣脱了意识牢笼的千钧重量。
然而,下一秒,顾锦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快掠过的茫然与空洞,他几乎是下意识地、用一种近乎平铺直叙的语调低声补充了一句:“液体……从眼中排出。是源于神经刺激还是情感反馈?为什么……要哭?悲伤……这种负面情绪输出,需要被清除吗?”
这句话问得极其突兀,语气平淡得不带任何人类的情感色彩,与他刚刚流露出的温柔关切截然不同,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识在交替发言。宋墨涵微微一怔,心底那根属于顶尖心理医生的敏锐神经被轻轻拨动,一丝冰冷的异样感迅速掠过。但她立刻强行将这感觉压下,归咎于他意识刚刚回归,大脑功能区尚未完全协调统一导致的呓语或逻辑混乱。她摇摇头,将脸颊更紧地贴在他温热的手背上,感受着那稳定搏动的脉搏,用行动传递着自己的存在,柔声道:“不是悲伤,是喜悦。你回来了,我高兴。这是喜极而泣,是人类表达强烈积极情感的一种方式。”
顾锦城眼中的那丝茫然迅速消散,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重新被熟悉的柔和与了然所取代。他轻轻“嗯”了一声,手指蜷缩,更紧地包裹住她的手,仿佛要通过这触感彻底确认她的存在,驱散那片刻的异常。“高兴……就好。”他低语,语气恢复了正常。
短暂的温情沉默被外界的动静打破。顾锦城目光锐利地转向观察窗——林浩然和苏婉并未离开,而是站在那里,表情严肃地看着手中的数据板。属于军人和队长的本能瞬间压过了 personal 的温存,他脸上的柔和迅速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冷静的、分析局势时的锐利。“林博士,苏博士,”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带着惯有的、令人信服的命令感,“我需要知道所有情况。我‘昏迷’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侵入我意识的东西……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林浩然和苏婉对视一眼,推门走了进来。苏婉将一份经过高度精简、只保留核心结论的报告递到顾锦城面前,同时,主控屏幕的一部分数据也同步对隔离内舱可见,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他脑波活动的实时监测图,以及旁边那个如同共生体般规律脉动的、被标记为“x-未知印记”的奇异能量波纹。
“顾队长,”林浩然开口,语气是科研人员特有的严谨,甚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你遭遇的,并非简单的能量冲击或精神污染。根据我们目前的分析,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来自‘深水区’的强意识能量侵蚀。我们暂时将其命名为‘x-未知印记’。它并非死物,初步判断,它具备某种……初级智能形态和极强的学习、模仿能力。”
“学习?模仿?”顾锦城精准地捕捉到关键词,眼神一凛,如同鹰隼锁定了目标。
“是的,学习,尤其是对情感的模仿。”苏婉接话,指向屏幕上那个与顾锦城自身脑波若即若离、却又隐隐试图同步的x印记波纹,“宋医生通过建立强大的、唯一的‘情感锚点’,将你的核心意识从侵蚀中成功唤醒。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印记……它没有选择对抗或逃离,反而表现出了一种……近乎贪婪的‘观察’与‘学习’姿态。它在尝试模仿宋医生传递给你的情感频率,试图理解并复刻那种连接。尤其是……”她顿了顿,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紧握着顾锦城手的宋墨涵,“尤其是其中蕴含的‘绝对信任’与‘爱’的特定波段,它的模仿契合度在短期内出现了显着提升。”
顾锦城沉默地听着,目光扫过屏幕上那陌生的、如同寄生藤蔓般的能量波纹,又深深看了一眼身旁给予他力量源泉的女人。他回想起意识沉沦时,那道撕裂无尽黑暗、将他从迷失中引领出来的光,以及光中传来的、不容置疑的信念力量。他彻底明白了林浩然和苏婉话中隐含的惊悚与机遇。
“所以,”顾锦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分析高风险战术时的绝对冷静,“它现在就像一个潜伏在我意识深处的‘间谍’?或者一个……试图学习如何成为‘人’的、危险的‘学徒’?”
“可以这么类比,但实际情况远比这更复杂、更微妙。”林浩然面色凝重地补充,“它目前处于‘静默观察’期,能量活动趋于稳定,甚至……在与你的核心意识寻求一种‘共生’平衡。我们推测,它正试图通过你,作为观察窗口和实验样本,来理解和学习人类的情感模式。这无疑是巨大的风险,因为我们对它的起源、最终目的、成长上限一无所知,它可能随时失控,或将你的意识彻底同化;但反过来说,这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如果能找到与之安全沟通、甚至进行引导和建立‘规则’的方法,或许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你的困境,甚至可能为整个‘潜渊’项目打开一扇理解‘深水区’本质的全新窗口。”
就在这时,陈锐的身影出现在外间,他手中拿着刚刚出炉的数据分析板,脸上带着熬夜的疲惫,眼神却锐利如刀。他没有贸然进入内舱,而是通过内线通讯器对林浩然说道:“林博士,最新的协同认知模型运算结果出来了。进一步证实了之前的推测:x印记对‘积极情感’波段(如高度信任、无条件的爱、强烈的守护意志)的模拟契合度和吸收效率,远高于对‘消极情感’波段(如恐惧、愤怒、憎恨)的模拟。而且,在顾队长与宋医生进行深度情感互动时,它的能量场会表现出更高的‘活性’与‘趋同性’,试图调整自身波动以贴近那种和谐状态。”
这个消息让舱内几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这意味着,那个神秘而危险的印记,似乎对人类情感中相对光明、积极的一面更“感兴趣”,或者说,这类情感能量更易于它吸收和理解?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顾锦城靠在枕头上,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胸膛微微起伏。再次睁开时,那双深邃的眼眸中已是一片风暴过后的决然与清明。“我明白了。”他看向林浩然和苏婉,最终将目光定格在宋墨涵身上,那目光中带着无限的信任、托付,以及并肩作战的决绝,“那么,接下来的‘治疗’,或者说,‘对策’的核心,就是它,以及……”他的声音沉稳有力,“……我们。”
他再次用了“我们”这个词。这不仅是他和宋墨涵之间情感的同盟,也是他与整个项目组科研力量的同盟,甚至从某种诡异的角度说,也是他与体内那个未知存在之间,一场无法预知结局、在意识最深处展开的凶险博弈。
宋墨涵读懂了他眼神中的一切——责任、担当、以及对未来的审慎希望。她用力点头,所有的温柔在此刻都化为了无可动摇的勇气与坚定。“无论它是什么,无论要面对什么,”她的声音清晰而稳定,如同宣誓,“我们一起。”
高战司令不知何时也来到了主控室,他负手而立,透过巨大的观察窗,看着隔离舱内那双紧握的手,以及顾锦城脸上重新燃起的、属于“龙焱”队长的坚毅与锐利。他沉声对身边的副官下令:“通知心理战专家组与异常意识研究小组,立刻全员介入,与林博士团队进行深度协同工作,优先级最高。同时,基地生物信号屏蔽与反侦察安保等级维持最高状态,所有关于顾锦城队长身体状况及x印记的研究数据,全部列为‘烛龙’级最高机密,未经我直接授权,任何人不得调阅。”
新的、无形的战线已经悄然铺开。这一次,战场在顾锦城的意识之海,武器是人类最复杂难解的情感与意志,而敌人,或许并非纯粹的、欲致人死地的恶意,更像一个手持双刃剑的、懵懂而强大、危险又蕴含着未知可能的“观察者”与“模仿者”。
顾锦城清晰地感受着体内那股蛰伏的、与他自身意识微妙共存、如同镜像般试图学习他的陌生能量,又看看身边这个用爱与信念为他构筑起最坚固情感防线的女人。雪山脚下那份以生命为契的无声承诺,在经历了深水区死寂与混乱的洗礼后,演化成了更为深邃、更为强大的羁绊与力量。他深知,与外在的怪物作战固然凶险,但与内心潜藏的、试图复制甚至取代你的“镜像”博弈,才是真正的考验。
这场发生在自己脑海里的战争,他必须赢。为了回归,为了守护身边的一切,也为了揭开那来自“深水区”、不断回响的终极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