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硝烟下的晨曦-《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第一百八十八章 硝烟下的晨曦

  临时设立的野战医院比想象中更加忙碌。说是医院,其实不过是几顶大型军用帐篷在相对安全的区域搭建起来的救治中心。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血腥和潮湿泥土混合的气味,与外界的辐射尘埃隔绝,却隔绝不了挥之不去的紧张与死亡阴影。发电机轰鸣着,为几盏昏黄的应急灯和必要的医疗设备提供着动力,光影摇曳下,是医护人员步履匆匆的身影和伤员压抑的呻吟。

  顾锦城被安排在其中一个帐篷的角落,左臂的伤口经过了宋墨涵的紧急清创后,由随队军医进行了更彻底的手术,取出了残留的微小弹片,并再次进行了严格的去污处理。他失血不少,脸色依旧苍白,唇上缺乏血色,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在见到宋墨涵安然无恙地穿梭于各个伤员之间时,一直紧绷的下颌线条才微微松弛,眼底深处显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松懈与安心。

  宋墨涵几乎一刻未停。小刘的急性辐射病需要密切监测和用药,赵刚和其他几位接触了粉尘的队员也需要定期检查体征和辐射剂量。除此之外,还有几名在交火中受伤的战士需要处理伤口,清创、缝合、包扎……她的白大褂上沾着泥点、血污和不知名的药渍,发丝被汗水黏在额角,几缕凌乱地垂下,但她的动作始终沉稳迅捷,眼神专注而柔和,像一道温暖而稳定的光,在这片混乱与伤痛中,无声地安抚着每一份不安与恐惧。

  “宋医生,3号床伤员体温升高,呕吐加剧!”一名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年轻护士急匆匆地跑来报告,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惊慌。她是刚分到野战医院不久的实习护士小李,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峻的场面。

  宋墨涵立刻放下手中的记录板,没有丝毫犹豫地快步走向小刘的床位。她先安抚地看了小李一眼,示意她镇定,然后仔细检查了小刘的瞳孔反应、皮肤红斑状况,又快速核对了最新的血液检查报告和辐射剂量读数。数据不容乐观。

  “加大静脉补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追加一次止吐针,密切监测他的电解质和白细胞变化,每半小时记录一次。”宋墨涵冷静地吩咐,语速平稳,条理清晰,瞬间驱散了小李的慌乱。同时,她俯下身,用温热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小刘额头上的冷汗,声音轻柔却清晰地在他耳边说,“小刘,坚持住,我们都在这里,你会没事的。想想你的女儿,她还在家等你回去呢。”

  小刘虚弱地眨了眨眼,浑浊的眼神似乎因为“女儿”两个字而清亮了一瞬,嘴唇翕动,发出几乎听不见的气音:“谢……谢……宋医生……”

  宋墨涵紧紧握了一下他没有插针的那只手,给予一个坚定而鼓励的微笑。这种超越纯粹医术的人文关怀,是她与许多技术精湛却略显冰冷的医生最大的不同,也是她能迅速获得伤员信任、激发他们求生欲的原因。

  顾锦城靠在自己的病床上,目光始终追随着那道忙碌的身影。他看着她在不同的病床间奔波,听着她耐心解答医护人员的疑问,看着她因极度疲惫而偶尔靠在药品柜旁揉按太阳穴,却又在下一秒因伤员的呼唤而立刻振作精神。他的心脏被一种饱胀的、混合着骄傲、心疼、感激与无限爱意的情绪充斥着,几乎要满溢出来。

  那个在枪林弹雨、危机四伏的防空洞里,不顾一切冲到他身边,跪在冰冷地面上为他紧急处理伤口,并掷地有声地说出“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的女人,此刻正用她的专业、勇敢和极致的温柔,守护着他的战友,践行着她生死相随的誓言。这画面,比任何情话都更深刻地烙印在他的心底。

  “顾队,感觉怎么样?”一个沉稳而极具穿透力的男声打断了顾锦城的凝视。

  帐篷门口,一位穿着笔挺作战服,肩章显示着更高军衔的中年军官走了进来。他大约四十多岁,面容刚毅,眉宇间刻着风霜的痕迹,眼神锐利如鹰,周身散发着久经沙场淬炼出的威严气息。正是此次联合行动的更高层指挥官,高震云旅长。他身后跟着一名神情精干的警卫员,在门口便止步警戒。

  “旅长!”顾锦城下意识想坐直身体敬礼,这是刻在骨子里的纪律,却被左臂伤口传来的尖锐疼痛牵扯得闷哼一声,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

  “躺着别动!”高旅长快步上前,有力的大手按住他未受伤的右肩,力道恰到好处地阻止了他。目光扫过他包扎严实、仍隐隐渗出血迹的左臂,又环视了一圈帐篷内井然有序却充满伤痛的景象,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情况我都了解了。你们小队成功阻止了‘蝰蛇’转移核心物质,功不可没。牺牲和受伤的同志,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沉痛。

  “这是我们的职责。”顾锦城沉声回答,没有一丝居功之意,眼神却因提到牺牲的战友而暗了暗。

  高旅长点了点头,目光转向刚刚处理完小刘情况、正走过来的宋墨涵,眼神中的锐利收敛了几分,换上了明显的赞赏:“这位就是宋墨涵医生吧?我听赵刚详细汇报了。宋医生不仅在前线第一时间设立了临时医疗点,及时处理了辐射伤员,还不顾个人安危,在交火尚未完全停止时深入危险区救援,表现非常勇敢、专业。我代表部队,感谢你!”说着,他郑重地向宋墨涵敬了一个军礼。

  宋墨涵用消毒巾擦了擦手,微微颔首,态度不卑不亢,带着医者的从容与镇定:“高旅长,您言重了。我只是做了任何一位医护人员在那种情况下都会做的事,尽我本职而已。”她的声音温和,却自有力量。

  高旅长眼中闪过一丝更深的激赏,随即表情又凝重起来,压低了些声音:“根据初步勘察和技术人员分析,‘蝰蛇’的基地内部结构受损严重,放射性物质有局部泄漏,但最核心的部件和部分高浓度材料,已被他们在爆破前强行转移了一部分。我们的防化部队和后续专家正在全力跟进,封锁污染区,评估环境影响。另外……”

  他顿了顿,目光在顾锦城和宋墨涵脸上扫过,带着沉重的分量:“我们在清理爆炸现场时,发现了一些未被完全摧毁的电子设备残片和零星文件碎片,经过紧急技术复原,指向‘蝰蛇’此次行动的真正目的,可能并非简单的窃取或破坏,而是与一个我们尚未完全掌握的、代号‘冥府’的计划有关。线索也隐约指出了他们下一个可能的藏匿点,位于边境地带。这需要一支精干的小队,在情报支持下,进行快速追踪和渗透侦察。”

  顾锦城眼神骤然一凛,仿佛受伤的猛虎听到了猎物的踪迹,立刻强撑着再次试图起身:“旅长!我对‘蝰蛇’的行动模式最熟悉,这个任务请交给我!我的伤……”

  “胡闹!”高旅长脸色一沉,不怒自威,“你的身体状况,医生最清楚!失血过多,肌肉损伤,还有潜在的感染风险!这次任务,你们小队伤亡不小,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需要休整。追踪‘冥府’线索的任务,我会交给其他经验丰富的队伍。”

  “可是旅长,‘冥府’计划一听就非同小可,时间紧迫……”顾锦城还想争取,右拳下意识地攥紧了床单。

  “这是命令!”高旅长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顾锦城,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配合治疗,尽快把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未来的硬仗,少不了你这把尖刀!给我老老实实待着,这是对你个人负责,也是对任务负责!”

  顾锦城抿紧了薄唇,不再说话,但紧握的右拳和微微起伏的胸膛显示了他内心的不甘与焦灼。他比任何人都想亲手揪出“蝰蛇”,为牺牲的战友讨回公道,阻止更大的阴谋。

  高旅长又交代了几句关于营地安全警戒、伤员后续转运和治疗安排的事宜,便匆匆离开了帐篷,显然还有更多千头万绪的军务需要他决策处理。

  帐篷内暂时恢复了忙碌的平静,只有医疗仪器规律的滴答声和伤员压抑的咳嗽声。宋墨涵走到顾锦城床边,拿起桌上的水杯,试了试水温,递到他唇边,轻声说:“旅长说得对,你现在需要的是休息和恢复。只有养好伤,保持最佳状态,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应对未来的挑战。别让情绪影响恢复。”

  她的声音像一股清泉,缓缓浇熄了他心头的焦躁之火。顾锦城就着她的手喝了两口水,干渴的喉咙得到滋润,目光却始终锁在她带着疲惫却依然清亮的眼眸上:“你呢?忙了这么久,累不累?”

  宋墨涵轻轻摇头,在他床边的矮凳上坐下,微微笑了笑:“还好。看到你们都平安,能一个个稳定下来,我就不觉得累。”她的笑容带着明显的倦意,却依旧温暖而坚韧,如同风雨中摇曳却不折断的苇草。

  顾锦城伸出没有受伤的右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床边的手。不同于平日执行任务时的有力坚定,这一次,他的动作格外轻柔,带着无比的珍视,仿佛在触碰一件易碎的珍宝。

  “防空洞里说的话,算数。”他看着她,声音低沉而清晰,不是在询问,而是在确认一个烙印在彼此灵魂深处的约定。

  宋墨涵的脸颊微微泛红,不是因为少女的羞涩,而是因为那份在生死边缘交换的、沉甸甸的承诺所带来的强烈悸动。她回握住他温热粗糙的大手,指尖在他掌心因长期握枪而形成的薄茧上轻轻摩挲,抬起眼,迎上他灼热而专注的目光,坚定地点了点头,声音虽轻却重若千钧:“嗯,算数。”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浪漫的场景,甚至周围还有伤员的呻吟、医护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和仪器冰冷的鸣响。但在这充满硝烟与消毒水气息的临时帐篷里,在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未来仍布满荆棘的时刻,两人紧握的双手和交汇的眼神,比任何盛大的仪式都更能诠释“誓言”二字的重量与永恒。

  就在这时,帐篷帘被掀开,一个穿着厚重防化服、刚完成外部检测任务的技术人员走了进来。他动作利落地脱下厚重的头罩,露出一张年轻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面孔,看起来不过二十七八岁,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冷静而专注。他径直走到宋墨涵面前,敬了个礼:

  “宋医生,您好。打扰一下,我是防化连的技术员,陈志飞。我们在外围多个点位检测时,发现了几种特殊的放射性核素组合模式,与常规脏弹或泄露源的谱系特征有显着差异。想跟您核对一下之前从几位重伤员,特别是那位急性辐射病患者衣物和体表采集的沾染物详细分析数据,这或许对精准判断‘蝰蛇’转移的核心物质性质、纯度甚至可能的用途方向有关键性帮助。”

  宋墨涵立刻站起身,专业地回应:“好的,陈技术员,我这边有详细的检测记录和初步光谱分析数据。”她对这个年轻人提到的“特殊组合模式”和“用途方向”表现出高度的关注。

  陈志飞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病床上的顾锦城,与他短暂对视了一眼,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眼神平静无波。随即他又迅速将目光转回宋墨涵身上,眼神中带着对专业知识的尊重和急于探讨、求证的科学渴望。这个新出现的角色,以其专业的切入点和冷静的气质,似乎预示着后续针对“蝰蛇”和“冥府”计划的调查,将进入更加深入、复杂和技术化的层面。

  宋墨涵转头对顾锦城柔声道:“你先闭眼休息一会儿,我和陈技术员去那边的临时化验台核对一下数据。”

  顾锦城“嗯”了一声,看着她与陈志飞走向帐篷另一侧用简易桌椅拼凑成的化验台,两人立刻俯首在数据和图表前,低声而专注地交谈起来。他知道,战斗并未结束,只是从硝烟弥漫的正面战场,转入了更加隐秘、关乎技术、情报与智慧的另一层面。而他,和他刚刚确认了关系的未婚妻——宋墨涵医生,都将继续在自己的战场上,为了守护和平、扞卫正义这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不息。

  帐篷外,持续了一夜的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际泛起朦胧的鱼肚白,一缕微弱的晨曦顽强地穿透厚重云层,照亮了这片刚刚经历战火与辐射双重洗礼的满目疮痍的土地。那缕光也透过帐篷帘门的缝隙,悄然洒落在相濡以沫、彼此支撑的两人身上,仿佛在预示着,无论黑夜如何漫长,黎明终将到来,而新的挑战与未知的希望,也正随着这硝烟下的晨曦,一同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