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突发特大沙尘暴-《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第一百三十一章 突发特大沙尘暴

  顾锦城那一声沉稳的“好”,如同在寂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涟漪在小小的医疗帐篷内扩散,也清晰地传入了刚刚进门的秦雨薇耳中。她的脚步微不可察地一顿,握着体能报告的手指稍稍收紧,指尖在纸张上留下细微的折痕。但她脸上没有任何失态,依旧是那副冷冽干练的模样,只是眼神在掠过两人自然交握的手时,深处闪过一丝极快的、复杂的情绪,随即被更深的平静覆盖。

  她走上前,例行公事地检查顾锦城的伤口、瞳孔反应和监护仪数据,声音平稳无波:“伤口愈合速度超出预期,炎症指标持续下降。顾队,你的身体素质确实惊人。” 汇报完,她才抬眼,目光落在宋墨涵身上,“宋医生,专家组一小时后抵达。你是最关键的直接见证人,他们需要你提供从能量场事件到后续监护的全面、客观陈述。”

  “我明白。”宋墨涵站起身,姿态从容,眼神清亮而坚定,“我会确保他们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 她特意强调了“真实”二字,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自己的立场。

  秦雨薇深深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转身离开了帐篷,背影挺拔依旧,却似乎比平时更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孤寂。

  帐篷内恢复了安静,但空气仿佛与之前不同了,多了一份尘埃落定后的坚实与暖意。

  顾锦城看着宋墨涵,深邃的眼眸里是未加掩饰的赞赏与浓得化不开的柔情。他动了动唇,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再次紧紧握了握她的手。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你再休息一会儿,”宋墨涵替他理了理额前的碎发,语气恢复了医生的专业与温柔,“专家组来了,我去应对。”

  他顺从地闭上眼,但嘴角那抹极淡却真实的弧度,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一小时后,总部心理评估专家组准时抵达。一行三人,为首的是一位年约五旬、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严谨沉稳的男性,介绍是陈国锋教授,国内军事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另一位是约莫四十岁上下、神情专注的女医生,姓李;还有一位较为年轻的助理,负责记录。

  会谈安排在基地的小型会议室内,气氛从一开始就透着公事公办的严肃。陈教授的问题精准而直接,围绕着顾锦城在能量场核心的详细感受、出来后情绪与认知的细微变化、梦魇的具体内容,以及宋墨涵进行心理干预的依据和效果评估。

  宋墨涵早已做好准备,她条理清晰,语气平和客观,既不带过多个人情感色彩,也不回避任何细节。她详细描述了顾锦城表现出的坚韧与偶尔流露出的、与庞大意识体对抗后的精神疲惫,强调了他在极端压力下依旧保持核心理智与责任感的惊人意志力。同时,她也毫不避讳地阐述了能量场与顾锦城精神状态的双向影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但将其定义为“需要理解和引导的新课题”,而非单纯的“不稳定因素”。

  当她提及自己通过声音和触觉进行安抚,并能有效平复其情绪乃至能量场波动时,李医生若有所思地插话问道:“宋医生,你认为这种特殊的影响力,是源于你的专业技巧,还是……你与顾队长之间特殊的个人情感联结?”

  这个问题颇为尖锐,直指核心。

  宋墨涵迎上李医生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她坦然回答:“我认为是两者结合,缺一不可。专业的心理学技巧是手段和桥梁,确保干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彼此间的信任与情感联结,则是这座桥梁得以建立和生效的基石。在那种深层意识对抗中,纯粹的技巧或许苍白,纯粹的情感也可能失控。正是基于我们共同经历生死建立的绝对信任,以及我对他性格、责任感的深刻理解,我的干预才能精准触及他意识深处,起到稳定锚定的作用。”

  她顿了顿,声音不高,却带着沉静的力量:“我相信,在‘龙焱’这样的队伍里,强大的不仅仅是单兵作战能力,更是队员之间、指挥官与队员之间超越常规的信任与默契。这种力量,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本身就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战斗力,甚至可能是唯一能与未知力量沟通、抗衡的钥匙。”

  她的话语逻辑严密,既回答了问题,又将个人情感提升到了团队战斗力和任务必要性的高度。

  陈教授一直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看不出喜怒。直到宋墨涵说完,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宋医生的陈述很详细,观点也很有启发性。我们会综合所有信息进行评估。感谢你的配合。”

  会谈结束,宋墨涵走出会议室,轻轻舒了口气。她知道,这仅仅是第一关。专家组的意见至关重要,但最终的决定权,仍在更高层。

  就在这时,基地的警报突然尖锐地响起,不是敌袭,而是最高级别的沙尘暴预警。

  “紧急通知!死亡谷区域突发特大沙尘暴,预计二十分钟内覆盖本基地!所有单位立即按照应急预案执行防风固沙程序!非必要岗位人员立即进入地下掩体!” 广播里传来技术官林敬轩急促但清晰的声音。

  整个基地瞬间进入高速运转状态。人员奔跑,设备加固,车辆入库,一片紧张有序的忙碌。

  宋墨涵心头一紧,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医疗区里的顾锦城。他的伤势虽好转,但毕竟虚弱,移动不便。她立刻朝医疗区跑去。

  刚跑到医疗区入口,就看到秦雨薇正在指挥几名医护和勤务兵,准备将几个重伤员,包括顾锦城,转移至更深处的加固掩体。

  “快!动作快!沙尘暴前锋速度比预测更快!” 秦雨薇声音严厉,亲自上手帮忙推移病床。

  顾锦城已经半坐起来,脸色因动作牵动伤口而有些发白,但眼神锐利,正试图自己下床。

  “你别动!” 宋墨涵快步上前,按住他的肩膀,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我没事,可以自己走。” 顾锦城皱眉,不愿在此时成为负担。

  “这是医嘱!” 宋墨涵看着他,眼神交汇间,是彼此都懂的坚持与关切。她不再多言,和另一名医护官一起,小心而迅速地将他的手臂架在自己肩上,支撑起他大部分重量。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巨大的风声,如同万千鬼魂哭嚎,天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暗沉下来,黄沙开始扑打在帐篷上,发出密集的噼啪声。

  “来不及全部转移了!先确保重伤员进入核心掩体!” 秦雨薇当机立断,指挥着队伍快速向通往地下掩体的通道移动。

  通道并不宽敞,人员拥挤,动作难免慌乱。在进入掩体厚重金属门的那一刻,一阵狂风裹挟着沙石猛烈袭来,走在稍后一点的宋墨涵和顾锦城被气流冲得一个趔趄。顾锦城下意识想用受伤的身体护住宋墨涵,却因虚弱而身形不稳。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身影猛地从旁边插上,用后背硬生生为他们挡住了大部分冲击力。

  是秦朗。

  年轻的医护官被沙石打得闷哼一声,却稳稳地站住,回头急道:“顾队,宋医生,快进去!”

  一行人终于全部安全进入掩体,厚重的金属门在身后缓缓闭合,将外面恐怖的风沙嘶吼隔绝开来,只留下沉闷的轰鸣。

  掩体内灯光通明,气氛凝重。宋墨涵扶着顾锦城靠墙坐下,立刻检查他的伤口,确认没有崩裂才松了口气。她抬头看向脸上沾满沙尘、军服后背被划破几道的秦朗,真诚地道谢:“秦朗,谢谢你。”

  秦朗有些不好意思地抹了把脸,立正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他看向顾锦城的目光,崇敬之中更多了几分坚定。

  顾锦城也对秦朗点了点头,虽没说话,但那眼神已包含了认可与感谢。

  秦雨薇清点完人数,确认所有必要人员都已安全,这才走到顾锦城和宋墨涵身边,目光扫过相互扶持的两人,最后落在宋墨涵身上,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做得不错,反应很快。”

  这场突如其来的天灾,像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每个人的本能。宋墨涵在危急关头展现出的对顾锦城毫不犹豫的保护与支撑,秦朗那奋不顾身的守护,以及秦雨薇在指挥中依旧秉持的、对每一个成员生命的重视,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个特殊集体内部复杂而坚韧的情感纽带。

  掩体外,沙尘暴依旧在疯狂肆虐,仿佛要吞噬一切。掩体内,灯光下,宋墨涵紧紧握着顾锦城的手,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力量。他们刚刚许下的誓言,还言犹在耳,便经历了第一场风雨的洗礼。

  前路依旧未知,总部的评估、能量场的谜团、潜在的危险都如外面的风暴般悬而未决。但此刻,在这地下深处,在这生死与共的时刻,他们彼此依靠的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贴近。

  婚姻的种子,已在绝境中破土,它的根须,正牢牢抓住名为“信任”、“守护”与“共同信念”的土壤,无畏风雨,倔强生长。而新的羁绊,如秦朗这样的年轻血液,也在悄然融入他们的故事,让这条充满荆棘与荣耀的道路,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