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深渊回响与地表之光-《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第三十六章 深渊回响与地表之光

  舱门电子屏上的黄色光芒,如同黑暗深渊中摇曳的微弱烛火,牵动着平台上每一颗紧绷的心。吴远航指尖飞快地在加固平板上操作,额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与空气中凝结的水汽混在一起。每一次编码的尝试,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既要规避可能的自毁程序,又要抓住那丝与古老协议的同源联系。

  “队长,电子锁的最终防御层很棘手,它在不断变换验证算法……需要时间。”吴远航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焦急。

  顾锦城靠坐在岩石后,左小腿的灼痛已从局部蔓延开来,甚至能感觉到一股不正常的热度正顺着血管向上攀爬。他咬紧牙关,努力维持着意识的清醒。他知道,时间,既是打开生路的希望,也是他身体内感染扩散的帮凶。他再次解开止血带查看,伤口周围的红肿范围明显扩大,渗出液变得浑浊。他不动声色地从急救包里取出最后一点消毒粉撒上,刺骨的疼痛让他瞬间绷直了脊背,喉间溢出一声极轻的闷哼。

  这细微的声音没能逃过一直留意着他的队员小张。“队长!”小张急切地低唤。

  “保持警戒!”顾锦城的声音因虚弱而更显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我没事。注意水下和岩壁上方,刚才的扫描绝非偶然。”他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平台下方幽暗的水域,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并未因舱门的松动而消失,反而更加清晰。他强撑着换了个更利于观察和射击的位置,将突击步枪稳稳架在岩石上。

  就在这时,岩壁脉冲信号再次响起。这一次,吴远航几乎立刻就有了发现:“队长!是地面!宋医生他们……他们发送了更详细的清创指导和紧急用药方案!还特别强调了识别败血症早期征兆的方法!”

  信息通过平板解码后呈现出来,语言简洁专业,却字字千钧。如何在没有条件下尽可能清洁伤口,如何观察体温、心率变化,甚至包括在万不得已时进行简单引流的手法要点……这分明是宋墨涵将他可能面临的最坏情况都考虑了进去,并试图在绝境中为他铺就一条尽可能安全的医疗路径。

  顾锦城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宋墨涵穿着白大褂,在无影灯下冷静而专注地进行手术的样子。此刻,她仿佛穿越了千米岩层,化身为他专属的战地医生,用她的专业知识为他构筑起一道无形的生命防线。一股混杂着愧疚、感激与无比思念的热流冲撞着他因发热而混沌的胸膛。他这条命,不仅属于任务,更属于那个在地面上为他殚精竭虑的女人。

  “回复……”顾锦城的声音有些沙哑,“信息收到,情况……可控。优先保障通信畅通,协助远航破解。”他不能让她过多担心,更不能让地面的资源因他个人而过度倾斜。

  平台上的其他队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硬汉队长与医生妻子之间这种无声的、建立在生死考验上的理解与支撑,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誓言都更能触动人心。这是一种超越风花雪月的爱情,是嵌入彼此灵魂的守护与信任。

  突然,吴远航发出一声低呼:“不对!舱门系统内部有异常数据流活动!不是我的破解触发的……像是……某种唤醒程序?”

  几乎同时,平台下方原本湍急的水流声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种低沉的、类似某种大型机械运转的嗡鸣声从水底深处传来。负责警戒水面的队员猛地端起枪:“水里有东西!体积不小!”

  顾锦城心头一凛,强忍眩晕感喝道:“全体战斗准备!远离水边!远航,加快速度!”

  紧张的气氛瞬间达到顶点。水面开始出现不规则的旋涡,那个模糊的阴影再次显现,并且似乎在快速上浮!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打破了凝滞。是小张对着黑影前方进行的警告射击。黑影停顿了一瞬,但并未下沉,反而继续上浮,逐渐显露出它的轮廓——那并非生物,而是一个长约两米、通体暗哑金属色泽的、形似小型水下航行器的造物!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淤泥和水垢,但依然能看出其精密的工业设计和前端明显的探测传感器。

  “是无人潜航器(UUV)!”吴远航惊呼,“看样式……很像档案里提到的‘深渊探索者’早期型号!它怎么会在这里?而且还在活动?”

  潜航器头部一盏幽蓝色的灯闪烁了几下,一道扫描光束射出,再次掠过平台上的众人,最后停留在了顾锦城身上,或者说,停留在了他受伤的左腿位置。紧接着,潜航器侧面一个舱盖滑开,伸出一个机械臂,臂端托着一个密封的、标识着国际通用医疗符号的金属盒。

  机械臂缓缓将金属盒递送到平台边缘,然后缩回。潜航器完成这个动作后,幽蓝的灯光熄灭,悄无声息地沉入水下,消失在黑暗中,只留下平台上目瞪口呆的众人和那个孤零零的医疗盒。

  “这……这是……”队员们都有些不知所措。

  顾锦城盯着那个医疗盒,脑海中飞速闪过之前接收到的医疗信号、古老的舱门系统、以及这个明显属于早期科考装备的潜航器。一个大胆的猜想形成:这个地下基地,或者说其残留的自动化系统,并非单纯的敌对或废弃状态。它似乎还保留着某种程度的“职责”,识别到了伤员,并且……在按照预设程序提供帮助?那个“tK-07-曙光”代号,可能不仅仅是门禁密码,更是一种身份识别,激活了这套尘封的援助系统?

  “小心检查。”顾锦城下令。

  一名队员谨慎上前,用探测器扫描了金属盒,确认无爆炸物和辐射危险后,将其打开。里面是几支封装完好的广谱抗生素注射液、高效消毒剂、甚至还有一套无菌手术刀片和缝合线。药品的生产日期早已过期多年,但真空封装似乎依然有效。

  “队长!这些药……虽然过期,但如果真空完好,可能还有效!”队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顾锦城看着那些药品,仿佛看到了宋墨涵在地面上焦急的脸庞与这地下古老智能的一次跨越时空的联动。是她的医疗信号,与基地残留的医疗援助程序产生了共鸣?还是那个代号,解锁了包括医疗支援在内的更深层权限?

  “远航,舱门情况?”顾锦城压下心中的波澜,问道。

  “最后一道锁……好像随着那个潜航器的离开松动了!我再试一次!”吴远航抓住机会,全力进行最终破解。

  顾锦城则示意队员将医疗盒拿过来。他拿起一支抗生素,冰冷的触感让他发热的手掌感到一丝清醒。信任地面的判断,还是信任这地下诡异的“馈赠”?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但现状是,他的感染正在加剧,地面的药物远水难救近火。

  他回想起宋墨涵编码中提到的药物谱系,与手中这支药品的说明进行比对……高度匹配。

  “用。”顾锦城做出了决定,声音平静却沉重,“按照地面指导的剂量减半使用。做好过敏应急准备。”这是基于对妻子专业能力的绝对信任,也是对当前绝境的一次理性赌博。

  注射在紧张的戒备中进行。药物推入静脉,带来一阵短暂的冰凉感。顾锦城靠在岩壁上,缓缓呼吸,感受着身体的变化。他知道,危机远未结束,舱门之后仍是未知,水下的秘密也才刚刚揭开一角。但此刻,他手中紧握的,不仅是强光手电,还有那份来自地表的光,以及这深渊之中意想不到的回响。爱与职责,生命与科技,在这极端环境下交织成一曲惊心动魄的乐章。

  地面上,宋墨涵紧紧盯着信号接收器,屏幕上刚刚闪过一条来自地下的简短确认信息:“医疗物资已获,感染可控,破解在即。”短短一行字,让她悬着的心稍稍落下一些,却又因“已获”二字而涌起新的疑问和担忧。但她选择相信,相信顾锦城的判断,相信他们之间那份超越距离的默契。

  “锦城,一定要坚持住……”她轻声低语,目光穿透实验室的窗户,望向那片沉静却暗流涌动的大地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