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血色黎明
夜色渐褪,天际泛起鱼肚白,但黎明前的寒意最为刺骨。果园废墟的寂静被一声压抑的痛哼打破,来源不是伤员,而是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士兵——李明,他在之前的交火中被流弹擦伤了手臂,本不算严重的伤口,此刻却呈现出不祥的红肿,人也有些低烧。
宋墨涵被迅速唤去。检查后,她的眉头紧紧锁起:“伤口感染了,而且……很像气性坏疽的早期症状。”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相对而言)的水面。气性坏疽,在缺乏有效抗生素和手术条件的野外,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
气氛瞬间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墨涵和痛苦咬牙的李明身上。顾锦城快步走来,蹲下身查看伤口,又抬头看向宋墨涵,眼神锐利:“确定吗?有什么办法?”
“需要立刻进行清创手术,尽可能切除坏死组织,并且需要大剂量的特异性抗生素。但我们……”宋墨涵没有说下去,医疗包里仅剩的常规抗生素对此无能为力。绝望的情绪开始无声蔓延。
就在这时,一直蜷缩在角落的法迪,那个昨夜才被收留的少年,怯生生地拉了拉萨伊玛老妇人的衣角,低声说了几句。萨伊玛脸色微变,转向宋墨涵和顾锦城,翻译道:“这孩子说,他知道有个地方……可能能找到药。”
“什么地方?”顾锦城目光如炬,审视着法迪。
法迪被他看得一哆嗦,但还是鼓起勇气,指向东南方向:“那边……有个废弃的教会诊所,很隐蔽。我……我以前跟爷爷去拿过药。也许……也许还有剩下的。”他补充道,“但那里靠近‘秃鹫’的地盘,很危险。”
“秃鹫”是当地人对一伙凶残流寇的称呼。顾锦城的眉头锁得更紧。这是一个两难抉择:不去,李明可能撑不过今天;去,则要深入险境,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我去。”顾锦城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开始检查装备,“赵磊,你带两个人跟我一起。其他人原地警戒,最高级别防御!”
“不行,太危险了!”宋墨涵脱口而出,抓住他的手臂,“那里可能有埋伏!”
顾锦城动作一顿,看向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担忧,心头最坚硬的地方仿佛被轻轻撞了一下。他放柔了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是我的兵,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而且,”他顿了顿,“相信我的判断。”
他转向法迪:“你带路。但如果你撒谎……”未尽之言带着凛冽的杀气,法迪吓得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躺在简易担架上的李明虚弱地开口:“队长……别去……太危险了……我……我能扛住……”
“闭嘴,保存体力。”顾锦城低喝一声,语气严厉,却蕴含着深厚的袍泽之情,“等你好了,再加练五十公里。”
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黎明的微光中,宋墨涵的心也仿佛被带走。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挥苏晴和其他人做好应急手术的准备,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时间。她不停地看向顾锦城消失的方向,每一次远处隐约的枪声都让她的心脏骤停一拍。这种牵肠挂肚的担忧,远比面对伤员和病患时更让她心神不宁。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个沉默坚毅的男人,不知何时已在她心里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果园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交火声由远及近!负责了望的士兵低呼:“是队长他们!后面有追兵!”
所有人瞬间进入战斗位置。宋墨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看到顾锦城一马当先,身上沾满尘土,手臂似乎有擦伤,但动作依旧迅猛。赵磊和另一名士兵搀扶着法迪(少年在撤退中扭伤了脚),且战且退。
“火力掩护!”留守的副队长一声令下,精准的点射暂时压制了追兵。顾锦城等人险之又险地冲回果园防御圈。
“药!”顾锦城将一个沾着血迹的急救箱塞到宋墨涵手里,气息未平,眼神却亮得惊人。箱子上有模糊的十字标记,里面果然找到了几支珍贵的青霉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救命!
宋墨涵来不及多说,立刻投入到抢救中。清创、用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她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战地医生的全部素养,冷静、专注、精准。顾锦城简单处理了一下自己的擦伤,就守在手术区域外围,警惕着可能再次来袭的敌人,但他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那个全神贯注的白色(已几乎变成灰褐色)身影。
手术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当宋墨涵摘下用开水煮过、充当口罩的布片,疲惫却如释重负地宣布“感染控制住了,生命体征暂时平稳”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阳光终于彻底驱散了黑暗,洒在废墟上。危机暂时解除,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经过清晨的追击战,他们的位置很可能已经暴露,必须立刻转移。
顾锦城召集骨干商议路线。法迪因为带路立功,并且脚踝受伤,被正式接纳进队伍。他提供的关于废弃诊所和周边武装力量的情报,变得至关重要。萨伊玛老夫人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补充了一些可能的安全路径。队伍在绝境中,因为这两个新成员的加入,意外地获得了一丝生机。
出发前,顾锦城走到正在收拾医疗器械的宋墨涵身边。晨曦中,她额前的发丝被汗水粘住,脸色苍白,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之美。
“谢谢。”他低声说,声音有些沙哑。这声谢谢,不仅是为李明,或许也是为了她刚才那份显而易见的担忧。
宋墨涵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你的手……没事吧?”
“小伤。”顾锦城不在意地动了动包扎好的手臂,随即,他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将她颊边一缕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微凉的耳廓,两人俱是一震。
空气仿佛凝固了。周围是忙碌准备撤离的人群,但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时间似乎停滞了。宋墨涵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的心跳,也能看到顾锦城眼中那不再掩饰的、深沉如海的情绪。那里面有赞赏,有关切,有一种近乎珍视的温柔,与他平日冷硬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却更具冲击力。
“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顾锦城收回手,恢复了冷静的语气,但眼神依旧停留在她脸上,“跟紧我。”
宋墨涵用力点头,脸颊微热。无需更多言语,一次并肩作战,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一个下意识的亲密动作,早已将某种情感烙印在彼此心底。这是战火淬炼出的信任,是绝境中滋生的依恋,纯粹而炽热。
队伍再次启程,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未知而危险的旅程。宋墨涵走在顾锦城身后不远的位置,看着他高大挺拔、为她(也为所有人)挡去前方危险的背影,心中那份模糊的情感变得清晰而坚定。在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爱与守护,成为了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夜色渐褪,天际泛起鱼肚白,但黎明前的寒意最为刺骨。果园废墟的寂静被一声压抑的痛哼打破,来源不是伤员,而是一名负责外围警戒的士兵——李明,他在之前的交火中被流弹擦伤了手臂,本不算严重的伤口,此刻却呈现出不祥的红肿,人也有些低烧。
宋墨涵被迅速唤去。检查后,她的眉头紧紧锁起:“伤口感染了,而且……很像气性坏疽的早期症状。”她的声音不高,却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相对而言)的水面。气性坏疽,在缺乏有效抗生素和手术条件的野外,几乎是死亡的代名词。
气氛瞬间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宋墨涵和痛苦咬牙的李明身上。顾锦城快步走来,蹲下身查看伤口,又抬头看向宋墨涵,眼神锐利:“确定吗?有什么办法?”
“需要立刻进行清创手术,尽可能切除坏死组织,并且需要大剂量的特异性抗生素。但我们……”宋墨涵没有说下去,医疗包里仅剩的常规抗生素对此无能为力。绝望的情绪开始无声蔓延。
就在这时,一直蜷缩在角落的法迪,那个昨夜才被收留的少年,怯生生地拉了拉萨伊玛老妇人的衣角,低声说了几句。萨伊玛脸色微变,转向宋墨涵和顾锦城,翻译道:“这孩子说,他知道有个地方……可能能找到药。”
“什么地方?”顾锦城目光如炬,审视着法迪。
法迪被他看得一哆嗦,但还是鼓起勇气,指向东南方向:“那边……有个废弃的教会诊所,很隐蔽。我……我以前跟爷爷去拿过药。也许……也许还有剩下的。”他补充道,“但那里靠近‘秃鹫’的地盘,很危险。”
“秃鹫”是当地人对一伙凶残流寇的称呼。顾锦城的眉头锁得更紧。这是一个两难抉择:不去,李明可能撑不过今天;去,则要深入险境,可能付出更大代价。
“我去。”顾锦城几乎没有犹豫,立刻开始检查装备,“赵磊,你带两个人跟我一起。其他人原地警戒,最高级别防御!”
“不行,太危险了!”宋墨涵脱口而出,抓住他的手臂,“那里可能有埋伏!”
顾锦城动作一顿,看向她眼中毫不掩饰的担忧,心头最坚硬的地方仿佛被轻轻撞了一下。他放柔了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是我的兵,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丝希望。而且,”他顿了顿,“相信我的判断。”
他转向法迪:“你带路。但如果你撒谎……”未尽之言带着凛冽的杀气,法迪吓得连连点头。
就在这时,躺在简易担架上的李明虚弱地开口:“队长……别去……太危险了……我……我能扛住……”
“闭嘴,保存体力。”顾锦城低喝一声,语气严厉,却蕴含着深厚的袍泽之情,“等你好了,再加练五十公里。”
决绝的背影消失在黎明的微光中,宋墨涵的心也仿佛被带走。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指挥苏晴和其他人做好应急手术的准备,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要争取时间。她不停地看向顾锦城消失的方向,每一次远处隐约的枪声都让她的心脏骤停一拍。这种牵肠挂肚的担忧,远比面对伤员和病患时更让她心神不宁。她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那个沉默坚毅的男人,不知何时已在她心里占据了如此重要的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果园里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交火声由远及近!负责了望的士兵低呼:“是队长他们!后面有追兵!”
所有人瞬间进入战斗位置。宋墨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看到顾锦城一马当先,身上沾满尘土,手臂似乎有擦伤,但动作依旧迅猛。赵磊和另一名士兵搀扶着法迪(少年在撤退中扭伤了脚),且战且退。
“火力掩护!”留守的副队长一声令下,精准的点射暂时压制了追兵。顾锦城等人险之又险地冲回果园防御圈。
“药!”顾锦城将一个沾着血迹的急救箱塞到宋墨涵手里,气息未平,眼神却亮得惊人。箱子上有模糊的十字标记,里面果然找到了几支珍贵的青霉素和破伤风抗毒素,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救命!
宋墨涵来不及多说,立刻投入到抢救中。清创、用药……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她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战地医生的全部素养,冷静、专注、精准。顾锦城简单处理了一下自己的擦伤,就守在手术区域外围,警惕着可能再次来袭的敌人,但他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飘向那个全神贯注的白色(已几乎变成灰褐色)身影。
手术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当宋墨涵摘下用开水煮过、充当口罩的布片,疲惫却如释重负地宣布“感染控制住了,生命体征暂时平稳”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阳光终于彻底驱散了黑暗,洒在废墟上。危机暂时解除,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经过清晨的追击战,他们的位置很可能已经暴露,必须立刻转移。
顾锦城召集骨干商议路线。法迪因为带路立功,并且脚踝受伤,被正式接纳进队伍。他提供的关于废弃诊所和周边武装力量的情报,变得至关重要。萨伊玛老夫人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补充了一些可能的安全路径。队伍在绝境中,因为这两个新成员的加入,意外地获得了一丝生机。
出发前,顾锦城走到正在收拾医疗器械的宋墨涵身边。晨曦中,她额前的发丝被汗水粘住,脸色苍白,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之美。
“谢谢。”他低声说,声音有些沙哑。这声谢谢,不仅是为李明,或许也是为了她刚才那份显而易见的担忧。
宋墨涵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句:“你的手……没事吧?”
“小伤。”顾锦城不在意地动了动包扎好的手臂,随即,他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将她颊边一缕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微凉的耳廓,两人俱是一震。
空气仿佛凝固了。周围是忙碌准备撤离的人群,但在这一方小小的空间里,时间似乎停滞了。宋墨涵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如擂鼓的心跳,也能看到顾锦城眼中那不再掩饰的、深沉如海的情绪。那里面有赞赏,有关切,有一种近乎珍视的温柔,与他平日冷硬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却更具冲击力。
“接下来的路会更难走。”顾锦城收回手,恢复了冷静的语气,但眼神依旧停留在她脸上,“跟紧我。”
宋墨涵用力点头,脸颊微热。无需更多言语,一次并肩作战,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一个下意识的亲密动作,早已将某种情感烙印在彼此心底。这是战火淬炼出的信任,是绝境中滋生的依恋,纯粹而炽热。
队伍再次启程,迎着初升的朝阳,踏上未知而危险的旅程。宋墨涵走在顾锦城身后不远的位置,看着他高大挺拔、为她(也为所有人)挡去前方危险的背影,心中那份模糊的情感变得清晰而坚定。在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上,爱与守护,成为了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