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破晓的号角-《战地医生和特战队军人相互救赎》

  第四章 破晓的号角

  后半夜,荒村死寂,唯有风声穿过断壁残垣,发出呜咽般的低鸣。宋墨涵靠在墙角,并未真正沉睡。多年的医生生涯让她学会了在任何环境下保持睡眠,以应对突发状况。她能听到顾锦城沉稳的脚步声在建筑内外规律地响起,如同一种无声的安抚,驱散着夜色深处潜藏的不安。

  天光微熹时,一阵压抑的、带着痛苦的呻吟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声音来自一名腹部重伤的士兵,他脸色灰败,额头沁出大颗冷汗,体温高得吓人。

  “宋医生!李斌情况不对!”负责看护的护士急切地低呼。

  宋墨涵立刻起身,几步冲到伤员身边。检查之下,她的心猛地一沉。伤员出现了明显的腹膜炎体征,极可能是内出血或肠管破裂导致的感染加重。在目前缺乏有效抗生素和手术条件的情况下,这几乎是致命的。

  “需要紧急手术清创和引流,否则……”宋墨涵没有说下去,但周围的医护人员都明白后果。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充满了焦虑和无助。

  顾锦城闻声赶来,蹲下身查看情况。“还能坚持多久?”他问得直接,目光锐利地看向宋墨涵。

  “很难说,但时间越晚,生存几率越低。”宋墨涵声音凝重,她快速检查着有限的医疗物资,“我们带来的麻醉剂所剩无几,而且在这里进行开腹手术,感染风险极高。”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手术风险巨大,不手术则等于宣判死刑。

  就在这时,一个略显清冷但镇定的女声响起:“宋医生,也许可以尝试腹腔穿刺引流结合局部清创,暂时缓解压力,为后续转运争取时间。”

  说话的是队伍里另一位相对年轻的医生,名叫苏晴。她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文弱,但眼神却异常冷静。她在之前的救治中一直默默配合,很少主动发言。

  宋墨涵看向苏晴,眼中闪过一丝考量。苏晴提出的方案是折中之选,风险同样存在,但或许是当前条件下唯一可能争取生机的方法。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胆识。

  “你有把握吗?”宋墨涵问。

  “我在战地医院见习时参与过类似案例。”苏晴推了推眼镜,语气没有波澜,却透着一种专业的自信,“我可以做你的助手。”

  宋墨涵与顾锦城交换了一个眼神。顾锦城看不懂复杂的医学方案,但他读懂了宋墨涵眼中的决断和一丝寻求支持的意味。他没有任何犹豫,沉声道:“需要什么准备,我们全力配合。赵磊,带人用防雨布围出一个相对无菌的区域!其他人,保持绝对安静!”

  他的命令像一块磐石,瞬间稳定了浮动的人心。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高效地执行指令。

  简易“手术室”在几分钟内搭建完成。应急灯被调到最亮,光线却依旧昏暗摇曳。宋墨涵和苏晴戴上最后一套无菌手套,将所剩无几的麻醉剂谨慎使用。顾锦城持枪站在防雨布外,背对着里面,身影挺拔如松,仿佛一堵隔绝所有危险的墙。他的存在,无声地传递着绝对的守护。

  手术(或者说紧急处置)开始了。过程紧张而沉默,只有器械轻微的碰撞声和伤员偶尔抑制不住的痛哼。宋墨涵主刀,动作快、准、稳,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苏晴在一旁配合得天衣无缝,递器械,擦拭血迹,眼神专注。

  顾锦城虽然背对着,但全身的感官都高度集中,聆听着身后的每一个细微声响。他能听到宋墨涵偶尔低声而清晰的指令,能感受到那种凝重的、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氛围。他的心弦前所未有地紧绷,不仅仅是为了战友的生死,更是为了那个正在全力施救的女人。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的战场,并不比他的枪林弹雨轻松半分。她指尖操控的,是比任何战术都更直接的生命天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第一缕曙光透过破窗照进建筑时,宋墨涵终于长长吁出一口气,完成了最后的缝合。她和苏晴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光彩。

  “引流很顺利,感染物清除了大部分。接下来就看他的意志力和后续治疗了。”宋墨涵的声音带着脱力后的沙哑,她对苏晴露出了一个真诚的、带着赞许的微笑,“苏医生,谢谢你,没有你,我一个人完成不了。”

  苏晴微微点头,嘴角似乎有了一丝极淡的弧度:“职责所在。”

  顾锦城转过身,看到的是宋墨涵被汗水浸湿的鬓角和那双因极度专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猛烈地撞击着他的心脏——是敬佩,是心疼,是一种无法抑制的、想要将她紧紧拥入怀中的冲动。但他只是走上前,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壶水递给她,声音低沉得几乎只有两人能听见:“辛苦了。”

  这三个字,蕴含的重量远超平常。宋墨涵接过水壶,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粗糙的手掌,一股微小的电流般的暖意瞬间传遍全身。她抬起眼,正好撞进他深邃的眸子里,那里不再是冰冷的命令和疏离,而是翻涌着她从未见过的、炽热而复杂的情愫。她的心跳,在经历了一场高度紧张的手术后,不合时宜地漏跳了一拍,随即加速鼓动起来。

  就在这时,负责外围警戒的士兵快步进来报告:“顾队,东南方向发现小股不明武装人员活动迹象,距离约两公里,动向不明!”

  温馨的气氛瞬间被打破,战地的紧张感再次笼罩下来。

  顾锦城眼神立刻恢复锐利,他迅速下达指令:“全体都有,立即准备转移!伤员优先上车!赵磊,带侦察小组前出五百米警戒,随时报告情况!”

  队伍高效运转起来。宋墨涵和苏晴立刻组织医护人员对刚做完手术的李斌进行稳妥固定,准备搬运。那个本地男孩艾哈迈德(他们刚刚得知的名字)也被惊醒,惊慌地抓住宋墨涵的白大褂。

  宋墨涵弯腰,用生硬的当地语安抚他:“别怕,跟我们一起走。”她看向顾锦城,眼神坚定,无需多言。

  顾锦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看了一眼在晨曦中忙碌的宋墨涵,她柔弱的身躯里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不仅治愈伤痛,更在无形中坚定着他的某些信念。他转身走向指挥位置,背影依旧刚硬,但内心深处,某种冰封的情感已然彻底融化,化为更坚定、更复杂的守护欲望。

  车队再次启程,驶离废弃村庄,冲向未知的前路。车厢内,宋墨涵照顾着伤员,偶尔抬眼望向车窗前端那个笔挺的背影。阳光透过车窗,勾勒出他坚毅的侧脸轮廓。刚刚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汇,如同破晓的号角,不仅吹响了行动的指令,似乎也悄然叩开了两颗在战火中紧紧封闭的心扉。

  新的危机已然逼近,而新的情感纽带和同伴(苏晴)的加入,也让这支队伍的力量悄然发生着变化。求生之路,也是两颗灵魂逐渐靠近,在生死考验中确认彼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