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新的 “小挑战”,凡间政策变动影响贸易-《财神今天也在搞副业》

  南天门仙市的清晨,本该是商户们忙着卸货、摆货的热闹时刻,今天却透着一股压抑 —— 灵脉米铺的陈叔蹲在摊位前,手里攥着刚收到的 “凡间税收调整通知”,眉头拧成一团;灵脉饰品店的李大叔则对着账本叹气,计算器上 “利润下降 12%” 的数字格外刺眼;最焦虑的是苏清,她刚接到村里 20 户灵脉种植户的电话,说 “税率提高后,卖灵脉米给天庭不赚钱,想改种普通作物”。

  “小钱仙官,您可算来了!” 看到小钱的身影,商户们立刻围了上来,陈叔把通知递到他面前,语气急切:“凡间官府突然把仙凡联名作物的税率从 10% 提到 15%,我这米铺每月要多交 50 块银元的税,再这样下去,我只能减少和天庭的合作了!”

  李大叔也跟着附和:“我的饰品本就利润薄,现在税率一涨,卖一件赚的钱还不够交税的,昨天我已经把给天庭的订单砍了一半。”

  小钱接过通知,只见上面写着 “为规范灵脉作物贸易,即日起,仙凡联名作物统一按 15% 征收交易税,涵盖灵脉米、灵脉棉、灵脉饰品等所有品类”,落款是汴京城知府衙门,生效日期就在 3 天前。他心里一沉 —— 这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完全打乱了仙凡贸易的节奏,若不尽快解决,不仅商户会流失,之前辛苦建立的 “仙凡作物供应基地” 也可能瓦解。

  一、危机显现:商户动摇与贸易萎缩风险

  贸易司当天提交的《仙凡贸易波动报告》,进一步印证了小钱的担忧:

  1. 商户合作意愿骤降

  已有 32 家凡间商户提出 “减少天庭订单”,其中灵脉米、灵脉棉等民生类商户占比 70%;

  5 家商户明确表示 “若税率不调整,下个月将终止与天庭的合作”,转而将作物卖给凡间粮商(凡间粮商不涉及 “仙凡联名税”,税率仅 8%)。

  苏清在跨次元会议上补充道:“村里的种植户说,种灵脉米比种普通米多花 30% 的精力,现在税率一提,净利润反而比种普通米少,大家都没了积极性。我昨天去学堂,有 5 位学员说‘想退学去城里打工’,觉得种灵脉作物不划算。”

  2. 天庭供应链受影响

  天庭灵脉米的采购量已出现 10% 的缺口,若商户继续减少合作,下个月缺口可能扩大到 30%,仙官食堂的灵脉米供应将受影响;

  灵脉棉的供应短缺,导致天庭纺织坊的 “仙凡联名布料” 产量下降,已有 3 笔跨仙界订单因原料不足被迫延期,面临赔偿风险。

  “小钱大人,要是再不想办法,我们不仅要应对凡间商户的流失,还要处理天庭的供应链危机,甚至可能引发跨仙界的贸易纠纷。” 贸易司司长的语气满是焦急,“凡间知府那边,我们已经发了 3 次沟通请求,都没得到明确回复,您要不要亲自去一趟?”

  小钱看着报告上的数据,又想起商户们焦虑的神情,当即决定:“我今天就下凡,和凡间知府当面协商,一定要把政策调整下来。”

  二、多轮协商:用数据说话,提差异化方案

  当天下午,小钱身着低调的灰色官袍,来到汴京城知府衙门。知府王大人是新上任的官员,之前未参与过仙凡贸易相关事务,对 “仙凡合作的好处” 了解不多,见面时语气带着几分疏离:“小钱仙官,税率调整是为了平衡凡间财政,也是为了规范灵脉作物贸易,还请天庭理解。”

  “王知府,我理解凡间财政的需求,但此次‘一刀切’的税率调整,不仅会影响商户生计,还会反过来影响凡间的民生与税收。” 小钱没有直接反驳,而是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仙凡贸易对凡间贡献报告》,翻开数据页:

  1. 用数据证明 “仙凡贸易的价值”

  就业带动:仙凡贸易已带动凡间 1200 人就业,其中灵脉种植户 800 人、商户 200 人、物流及配套人员 200 人,仅汴京城就有 300 人靠仙凡贸易谋生;

  收入提升:参与仙凡贸易的凡间百姓,人均年收入比普通百姓高 40%,如陈叔的米铺,去年通过天庭采购,收入比前年增加 60%,还带动了村里 5 户贫困户就业;

  税收贡献:去年仙凡贸易为凡间带来的税收(含增值税、所得税、联名税)达 8000 块银元,占汴京城年度税收的 15%,若商户减少合作,这部分税收反而会下降。

  “王知府您看,” 小钱指着数据,“若因税率调整导致商户终止合作,凡间不仅会流失 1200 个就业岗位,8000 块银元的税收也会受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2. 提 “差异化税率” 方案,兼顾双方需求

  小钱结合 “民生优先” 的原则,提出调整建议:

  维持民生类作物税率:对灵脉米、灵脉棉、灵脉蔬菜等民生类作物,继续按 10% 征收税率,保障种植户和普通百姓的基本利益 —— 这类作物不仅是天庭的重要供应,也是凡间百姓的主要口粮,维持低税率能稳定民生;

  提高非民生类作物税率:对灵脉饰品、灵脉奢侈品(如灵脉玉石摆件)等非民生类商品,可将税率提高到 18%—— 这类商品的消费者多为天庭神仙或凡间富人,对价格敏感度低,提高税率既能增加凡间财政收入,又不会影响普通民生;

  建立 “税收反馈机制”:每年根据仙凡贸易的规模、商户利润、凡间财政需求,调整一次税率,避免 “临时突击调整”,提前 3 个月向天庭和商户公示,给双方留出适应时间。

  “这样调整,既能增加凡间财政收入(非民生类商品税率提高,预计每年多收 1200 块银元税收),又能稳定民生类作物的供应,还能保障商户的合理利润,是双赢的方案。” 小钱补充道,“我还可以协调天庭,为凡间提供更多‘灵脉种植技术支持’,帮助种植户提高产量,间接增加凡间的税收基数。”

  三、协商突破:从 “僵持” 到 “达成共识”

  王知府看着小钱提供的数据,又翻了翻 “差异化税率” 的测算表(显示调整后凡间年度税收不仅不会减少,还能增加 8%),态度渐渐软化。但他仍有顾虑:“若只提高非民生类税率,会不会被百姓质疑‘偏袒富人’?而且调整政策需要经过凡间户部审批,流程可能比较复杂。”

  “王知府放心,我们可以联合发布《税率调整说明》,明确‘民生优先’的原则,解释‘提高非民生类税率是为了更好地补贴民生’,还可以用新增的税收,在凡间建立‘灵脉作物种植补贴基金’,给种植户提供种子、肥料补贴,让百姓感受到政策的好处。” 小钱立刻回应,“至于户部审批,我可以安排天庭政务处与凡间户部对接,说明‘仙凡贸易的重要性’,加快审批流程,确保政策尽快落地,减少商户损失。”

  接下来的 3 天,小钱又与王知府进行了 2 次协商,还邀请了陈叔、苏清等商户代表参与座谈 —— 陈叔向王知府讲述 “靠仙凡贸易脱贫” 的经历,苏清展示 “学堂带动村民增收” 的成果,让王知府更直观地感受到 “仙凡合作的民生价值”。

  最终,王知府同意调整政策:

  民生类作物(灵脉米、灵脉棉、灵脉蔬菜)维持 10% 税率;

  非民生类商品(灵脉饰品、灵脉奢侈品)税率提高至 18%;

  建立 “仙凡政策沟通机制”,凡间若调整与仙凡贸易相关的政策,需提前 1 个月与天庭沟通,共同评估影响。

  政策调整公告发布当天,南天门仙市的商户们终于松了口气。陈叔重新增加了天庭订单,笑着说:“这下好了,种灵脉米又有钱赚了,我还想再扩种 2 亩地!” 苏清也收到了学员们 “不退学” 的消息,学堂的灵脉试验田,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四、反思:建立 “政策联动机制”,应对未来挑战

  危机解决后,小钱没有放松 —— 他知道,此次政策变动只是 “小挑战”,未来随着仙凡贸易的深入,凡间或天庭的政策调整可能会更频繁,若没有提前沟通的机制,类似的危机还会出现。

  他当即组织天庭政务处、贸易司、凡间知府衙门、户部,召开 “仙凡政策联动机制” 筹备会,确定三项核心措施:

  定期沟通会议:每月召开 1 次 “仙凡政策沟通会”,双方通报近期政策调整计划(如税收、贸易规则、资质审核),共同评估对仙凡贸易的影响;

  政策预警系统:建立 “仙凡政策预警平台”,若任何一方计划调整与仙凡贸易相关的政策,需提前 1 个月在平台发布 “政策草案”,标注 “可能影响的领域”(如供应链、商户利润、民生需求),双方及商户代表可提出修改建议;

  应急协调小组:成立由天庭、凡间各 3 名官员组成的 “应急协调小组”,若出现突发政策调整(如本次税率变动),小组需在 24 小时内介入,快速协商解决方案,避免贸易大幅波动。

  “仙凡贸易不是‘单方面的合作’,而是‘双方政策协同下的共赢’。” 小钱在会议上强调,“只有提前沟通、互相理解,才能减少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让仙凡贸易走得更稳、更远。”

  傍晚时分,小钱站在南天门,看着商户们重新忙碌起来 —— 陈叔的灵脉米被装上运往天庭的商船,李大叔的饰品店又挂起了 “天庭订单承接中” 的招牌,苏清正带着学员们在灵脉试验田检测土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他想起这次政策协商的过程,从最初的 “商户焦虑” 到 “多轮沟通”,再到 “机制建立”,突然明白:仙凡贸易的 “小挑战” 不可避免,但只要建立 “协同机制”,提前应对,就能将挑战转化为 “完善合作” 的契机。

  “未来的挑战还会有,但我们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预防’。” 小钱轻声呢喃,转身向财神殿走去。案桌上,《仙凡政策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已准备就绪,明天他将提交天庭政务处审批 —— 这不仅是应对此次危机的成果,更是仙凡贸易走向 “成熟稳定” 的重要一步。

  灵脉钟敲过戌时,财神殿的灯依旧亮着,小钱的笔尖在方案上落下 “确保政策协同,守护仙凡共赢” 的批注,那些曾经的 “小挑战”,如今都已成为 “完善新秩序” 的基石,支撑着仙凡融合的事业,向更长远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