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之期,转瞬即逝。
阳翟城外的临时校场,气氛肃杀而凝重。
三千精锐已然列队完毕,这些历经颍川血火淬炼的老兵,眼神锐利如鹰,身姿挺拔如松,玄色甲胄在秋日下泛着幽冷的光泽,沉默中自有一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弥漫开来,远比初出咸阳时那五千材士更多了几分铁血与沉稳。
队伍的核心,依旧是那辆经过加固、显得愈发敦实厚重的特制马车。
车内一侧,整齐码放的已不仅是秦律条文,更增添了大量张苍亲自整理标注的楚地旧律案例、风俗志、地理水文图册;另一侧,墨荆的机关箱柜也明显扩容,新添了许多针对水域、山林环境的奇特工具与材料,甚至还有几个密封的、标着“危险”字样的木箱,不知装着何等物事。
郡守冯劫领着颍川郡大小官吏,以及许多闻讯自发前来送行的士绅百姓,黑压压地聚在道旁。
冯劫快步走到章邯、张苍、墨荆面前,深深一揖到地,声音恳切甚至带着一丝哽咽:“章将军,张御史,安国夫人!颍川能得重生,全赖三位力挽狂澜!下官……下官定谨遵张御史新政方略,竭尽全力,恢复民生,绝不负三位再造之恩!”
他身后,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百姓,此刻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许多人自发地跪倒在地,高呼着“将军万福”、“御史公万安”、“夫人慈悲”。
章邯端坐于乌骓马上,微微颔首,沉声道:“冯郡守,颍川便交与你了。谨守律法,善待百姓,勿负陛下与朝廷期望。”
张苍换回了那身便于行动的深色劲装与监军软甲,对着冯劫及送行众人拱手还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冯郡守,新政初立,根基未稳,望你秉持公心,依法而行。秦律之精神,在于秩序与公正,此乃颍川长治久安之基,切记。”
墨荆则已半截身子探进了马车,正检查着车顶那架经过再次改良、多了几个古怪附件的连弩,闻言回头挥了挥手,爽朗笑道:“冯郡守,好好干!要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机关水利难题,记得派人送信来,我有空就帮你琢磨琢磨!”
冯劫连连称是,态度恭谨无比。
“时辰已到,出发!” 章邯不再多言,马鞭向前方一指,声如洪钟。
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轮滚动声再次响起,如同沉睡的巨兽开始移动。
队伍如同一股黑色的铁流,缓缓启程,沿着向东的官道,坚定不移地驶去。
送行的人群目送着他们远去,久久未曾散去,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期盼。
队伍驶离阳翟约十里,周遭的景物开始悄然变化。
平坦的沃野逐渐被起伏的丘陵取代,官道也变得略显狭窄崎岖。
路旁的植被愈发茂密,树种也与关中、颍川常见的有所不同,多了许多叶片宽大、形态奇异的乔木。
章邯策马行至队伍前列,与张苍的马车并行,他手搭凉棚,望向前方那连绵起伏、如同巨兽脊梁般的嵩山余脉,目光沉凝,开口道:“过了前面这片山峦,便算是真正踏入旧楚之地的范畴了。”
他用马鞭虚指前方,声音带着军人对地形的敏锐:“此地山势虽不算险峻,但沟壑纵横,林密草深,与关中一马平川、颍川丘陵舒缓截然不同。更兼楚地江河密布,水网如织,舟楫之利远胜车马。民风……”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亦多彪悍轻剽,重信义诺言,然宗族观念极强,排外之心颇重。此后行军布阵,需得更加谨慎。”
就在这时,墨荆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结构远比普通罗盘复杂得多的黄铜仪器,仪器上的指针并非一根,而是数根长短不一的磁针,在不同的同心圆刻度盘上各自颤动着,指向并不完全一致。
她看着仪器上紊乱的指针读数,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与周围的山势,非但没有苦恼,反而露出了极具挑战性的兴奋笑容:“果然!地磁紊乱的现象比颍川那边明显多了!而且你们感觉到没有,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也在显着增加,这里的生态系统很复杂啊!有意思,真有意思!我的很多设备正好需要在这种环境下测试校准!”
张苍没有下车,他坐在车内,借着车窗透入的光线,正仔细翻阅着一卷颜色古旧、明显是楚国遗留的律法竹简。
闻言,他抬起头,目光从晦涩难懂的楚地律文上移开,望向窗外那越来越具有南方特色的景致,眉头微蹙,语气深沉:
“章将军所言地形民风,墨姑娘所察地磁水文,皆是要害。然,楚地之异,根植于此数千年积淀之文化风俗,其律法体系,尤是关键。”
他轻轻敲了敲手中的竹简,发出沉闷的声响:“楚律重习惯,尊祭祀,强调宗族自治与鬼神之罚,与秦律之‘事皆决于法’、‘奖励耕战’、‘打破族权’的核心,几近背道而驰。譬如这《鸡次之典》所载,田土纠纷,竟可由宗族长老依‘古例’裁决,官府反在其次;祭祀所用牺牲器皿,其规格制度,繁琐更甚于《效律》……”
他放下竹简,目光仿佛已穿透重重山峦,看到了那片法律与文化截然不同的土地:“欲在此地推行秦律,如同欲令江河倒流。单纯依靠武力征服,或可一时压服,然其反抗之念,必如地下暗火,遇风则燃。此去陈县,乃至整个楚地,恐非单凭武力刀兵可定。真正的较量,或在律条之间,在人心之内。”
章邯闻言,面色更加凝重,握紧了缰绳。
墨荆也收起了玩笑之色,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那些精密仪器。
车队继续前行,缓缓驶入了嵩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官道在密林与山丘间蜿蜒,光线变得晦暗,气温似乎也降低了一些。
两旁的山林愈发幽深,不知名的鸟兽啼鸣此起彼伏,带着一种异域的、令人隐隐不安的氛围。
黑龙旗在略显阴郁的山风中依旧顽强地招展,但那玄色的旗面,仿佛正带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秩序与理念,坚定地驶入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
        阳翟城外的临时校场,气氛肃杀而凝重。
三千精锐已然列队完毕,这些历经颍川血火淬炼的老兵,眼神锐利如鹰,身姿挺拔如松,玄色甲胄在秋日下泛着幽冷的光泽,沉默中自有一股百战余生的悍勇之气弥漫开来,远比初出咸阳时那五千材士更多了几分铁血与沉稳。
队伍的核心,依旧是那辆经过加固、显得愈发敦实厚重的特制马车。
车内一侧,整齐码放的已不仅是秦律条文,更增添了大量张苍亲自整理标注的楚地旧律案例、风俗志、地理水文图册;另一侧,墨荆的机关箱柜也明显扩容,新添了许多针对水域、山林环境的奇特工具与材料,甚至还有几个密封的、标着“危险”字样的木箱,不知装着何等物事。
郡守冯劫领着颍川郡大小官吏,以及许多闻讯自发前来送行的士绅百姓,黑压压地聚在道旁。
冯劫快步走到章邯、张苍、墨荆面前,深深一揖到地,声音恳切甚至带着一丝哽咽:“章将军,张御史,安国夫人!颍川能得重生,全赖三位力挽狂澜!下官……下官定谨遵张御史新政方略,竭尽全力,恢复民生,绝不负三位再造之恩!”
他身后,那些曾经面黄肌瘦、眼神麻木的百姓,此刻脸上也多了几分生气,许多人自发地跪倒在地,高呼着“将军万福”、“御史公万安”、“夫人慈悲”。
章邯端坐于乌骓马上,微微颔首,沉声道:“冯郡守,颍川便交与你了。谨守律法,善待百姓,勿负陛下与朝廷期望。”
张苍换回了那身便于行动的深色劲装与监军软甲,对着冯劫及送行众人拱手还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冯郡守,新政初立,根基未稳,望你秉持公心,依法而行。秦律之精神,在于秩序与公正,此乃颍川长治久安之基,切记。”
墨荆则已半截身子探进了马车,正检查着车顶那架经过再次改良、多了几个古怪附件的连弩,闻言回头挥了挥手,爽朗笑道:“冯郡守,好好干!要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机关水利难题,记得派人送信来,我有空就帮你琢磨琢磨!”
冯劫连连称是,态度恭谨无比。
“时辰已到,出发!” 章邯不再多言,马鞭向前方一指,声如洪钟。
沉重的脚步声、马蹄声、车轮滚动声再次响起,如同沉睡的巨兽开始移动。
队伍如同一股黑色的铁流,缓缓启程,沿着向东的官道,坚定不移地驶去。
送行的人群目送着他们远去,久久未曾散去,目光中充满了感激与期盼。
队伍驶离阳翟约十里,周遭的景物开始悄然变化。
平坦的沃野逐渐被起伏的丘陵取代,官道也变得略显狭窄崎岖。
路旁的植被愈发茂密,树种也与关中、颍川常见的有所不同,多了许多叶片宽大、形态奇异的乔木。
章邯策马行至队伍前列,与张苍的马车并行,他手搭凉棚,望向前方那连绵起伏、如同巨兽脊梁般的嵩山余脉,目光沉凝,开口道:“过了前面这片山峦,便算是真正踏入旧楚之地的范畴了。”
他用马鞭虚指前方,声音带着军人对地形的敏锐:“此地山势虽不算险峻,但沟壑纵横,林密草深,与关中一马平川、颍川丘陵舒缓截然不同。更兼楚地江河密布,水网如织,舟楫之利远胜车马。民风……”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亦多彪悍轻剽,重信义诺言,然宗族观念极强,排外之心颇重。此后行军布阵,需得更加谨慎。”
就在这时,墨荆从马车里钻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结构远比普通罗盘复杂得多的黄铜仪器,仪器上的指针并非一根,而是数根长短不一的磁针,在不同的同心圆刻度盘上各自颤动着,指向并不完全一致。
她看着仪器上紊乱的指针读数,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与周围的山势,非但没有苦恼,反而露出了极具挑战性的兴奋笑容:“果然!地磁紊乱的现象比颍川那边明显多了!而且你们感觉到没有,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也在显着增加,这里的生态系统很复杂啊!有意思,真有意思!我的很多设备正好需要在这种环境下测试校准!”
张苍没有下车,他坐在车内,借着车窗透入的光线,正仔细翻阅着一卷颜色古旧、明显是楚国遗留的律法竹简。
闻言,他抬起头,目光从晦涩难懂的楚地律文上移开,望向窗外那越来越具有南方特色的景致,眉头微蹙,语气深沉:
“章将军所言地形民风,墨姑娘所察地磁水文,皆是要害。然,楚地之异,根植于此数千年积淀之文化风俗,其律法体系,尤是关键。”
他轻轻敲了敲手中的竹简,发出沉闷的声响:“楚律重习惯,尊祭祀,强调宗族自治与鬼神之罚,与秦律之‘事皆决于法’、‘奖励耕战’、‘打破族权’的核心,几近背道而驰。譬如这《鸡次之典》所载,田土纠纷,竟可由宗族长老依‘古例’裁决,官府反在其次;祭祀所用牺牲器皿,其规格制度,繁琐更甚于《效律》……”
他放下竹简,目光仿佛已穿透重重山峦,看到了那片法律与文化截然不同的土地:“欲在此地推行秦律,如同欲令江河倒流。单纯依靠武力征服,或可一时压服,然其反抗之念,必如地下暗火,遇风则燃。此去陈县,乃至整个楚地,恐非单凭武力刀兵可定。真正的较量,或在律条之间,在人心之内。”
章邯闻言,面色更加凝重,握紧了缰绳。
墨荆也收起了玩笑之色,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那些精密仪器。
车队继续前行,缓缓驶入了嵩山余脉的丘陵地带。
官道在密林与山丘间蜿蜒,光线变得晦暗,气温似乎也降低了一些。
两旁的山林愈发幽深,不知名的鸟兽啼鸣此起彼伏,带着一种异域的、令人隐隐不安的氛围。
黑龙旗在略显阴郁的山风中依旧顽强地招展,但那玄色的旗面,仿佛正带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秩序与理念,坚定地驶入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