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深山里的根据地-《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

  定睛一看,哟!“老熟人”嘛!

  因为此刻,在筛子里扭动着身子挣扎的,是两条娃娃鱼!

  估计是因为天气阴沉,水里闷得慌,跑出来嬉戏,不小心又钻进了鱼筛子里。

  “你们两个捣蛋鬼啊!”李向阳忍不住笑骂道,“潭里待着不好吗?瞎跑啥?这是你们玩的地方?”

  他一边对着两条娃娃鱼絮叨着,一边俯下身,一手一个,抓起它们冰凉滑腻的身子朝龙王沟上游走去。

  上次夜里那声瘆人的虎啸记忆犹新,没带枪,他没敢走太远,放生了娃娃鱼便转身回家。

  刚踏进院坝,就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柚子树下,李茂春正陪着一个眼神清亮的中年人坐着抽烟、喝茶、聊天,说的正是买晒场和收拾房子的事情。

  不是别人,正是嫂子张自勤的父亲,李向东的师傅兼岳父——老篾匠张志坤。

  见他回来,父亲连忙招手:“向阳,快过来!你张叔等你半天了,有话要问你。”

  李向阳赶紧快步上前,从口袋里摸出一包金丝猴香烟,抽出一支,恭敬地递了过去,“张叔,您来了提前捎个话嘛,我也好在家等着您。”

  “你有正事要忙,让你等着干啥!”张志坤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向阳啊,你现在是越来越出息了,买晒场这么大的事都办下来了,好!真好!”

  他夸了几句,又提到了送去的鱼、肉,专门讲了收音机,“你有心了,我知道那东西金贵得很……”

  寒暄过后,张志坤清了清嗓子,脸上略有些不好意思,“是这么个事……自勤她哥,年纪也不小了,最近打算过事……”

  他顿了顿,有些为难地说道,“女方那边的意思呢,是想让姑娘嫁得风光体面点,最好能准备一辆自行车……”

  “唉!”张志坤叹了口气,“你知道的,钱都好说,大不了凑一凑,但是这个自行车票愁人啊!”

  “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想着你认识人多,看……看你能不能给找找门路?需要多少钱,我们掏!”

  这个李向阳倒是理解,这年头,确实有好多婚事,因为一些硬条件最终黄了。

  只是他还没答话,在一旁剥柚子的嫂子站起身,“向阳,你来一下,嫂子跟你说句话。”

  两人走到一旁,张自勤压低声音,“向阳,要是这事太为难,就别勉强。不过我哥结婚,我们做妹子的,确实该出点力。我……我想跟你商量一下……”

  她犹豫了一会儿,脸上带着恳求又有些不安的神色:

  “我跟你哥想了个办法,不行了……先把你送你哥那辆车,借给他们撑撑场面,等以后弄到票了,再让我哥买一辆还回来。你看……”

  “嫂子,你这说的啥话!哪能这样办事!”李向阳立刻摇头打断了张自勤的话。“你别管了,这事我来办。”

  其实从张志坤张口,李向阳的心里就有了决断:

  为了省口粮,大哥十几岁就去张家学艺,可以说是被张志坤养大的。

  哥嫂结婚那会儿,家里一贫如洗,张家没提任何要求。

  而且,前世张家还收留了带着遗腹子的嫂子,帮着把孩子养大了……

  这还说啥?这份恩情,岂是几斤肉几条鱼一个收音机一辆自行车能衡量的?

  走回柚子树下,看着一脸期盼又有些局促的张志坤,李向阳露出爽朗的笑容:“叔,您看您,这点事还值得专门跑一趟?跟我还客气啥!您等着!”

  说罢,他转身快步走进自己屋子,从藏东西的匣子里,取出了江主任送的那张“永久”牌自行车票。

  ——这张票他本来是准备给黑蛋,或是给赵洪霞留着买自行车的,既然张家需要,自然就先紧着他们。

  “叔,您收好。”他双手将票证递到了张志坤面前。“钱要是不凑手,我这儿还有!”

  张志坤愣住了,他真没想到,这让他愁得睡不着觉的天大难题,在李向阳这里,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地就解决了。

  “这……这太好了,向阳,得多少钱,我给你!”老爷子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忙伸手摸兜。

  “叔!”李向阳语气坚决,“一张自行车票算啥?您要是再提钱,就是拿我当外人了!不过……”

  他忽然语气一转,“我有一个要求——您今天必须把饭吃了再走!您那性格,我太知道了……”

  李茂春也一阵哈哈大笑:“老哥,确实别见外,收上!自从他俩结婚后,你再没来过,今天咱老哥俩得喝两盅!”

  张志坤看着手里的票,又看看目光真诚的李向阳和李茂春,重重地点了点头:“好……今天都听你们的!”

  看着李向阳毫不犹豫地转身进屋,又将自行车票不容拒绝地塞到自己父亲手里,张自勤抱着剥好的柚子愣住了。

  小叔子那番斩钉截铁、又充满温情的话,让她的眼眶又红了。

  她心里像是打翻了五味瓶,既是感激,又是羞愧。

  感激的是小叔子如此大方,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困扰娘家多时的大难题。

  羞愧的是自己低估了小叔子的胸襟和对他们张家的情义……

  这个下午,乡党委书记周文涛接到了一个来自地区行署办公室的电话,对方简单提了下,说交代李向阳给办了个事情,并留下了号码,有消息了让及时给他打电话。

  周文涛自是不敢耽搁,连忙拿着电话号码,跑到李向阳家来传话。

  只是这个时候,李向阳已经走进了龙王沟深处,正在寻找着搭建树屋或平台的地方。

  在他印象里,除了会爬树的豹类,多数地面活动的猛兽和动物没事是不会主动往树上看的。

  所以搭建树屋或平台,一是要稳当,二是要隐蔽。

  至于气味的掩盖,那倒好说——到时候在诱饵身上蹭一蹭,或者找点诱饵的粪便就能混淆视听。

  溜了一大圈,他终于在往金罐潭方向去的老林子边缘,一处地势相对平缓的向阳坡面找到了合适的地方。

  那里生长着四棵异常粗壮的马尾松,呈不规则的田字形分布。

  松树冬天不落叶,浓密的枝叶能提供极佳的隐蔽。

  更妙的是,这几棵树正对着下方一小片林间空地,另一端连接着茂密的灌木丛,正是大型猫科动物喜欢的潜伏和发起攻击的地形。

  “就是这儿了!”李向阳心中一动,仔细勘察了这四棵树。

  树干需要一人合抱,木质坚硬,足以承受必要的重量。

  分叉也集中在了离地七八米的地方,既足够高,能避开老虎的致命扑击,视野又开阔,能将下方空地乃至更远一点的溪流尽收眼底。

  选好位置,李向阳心中安定了大半。

  他记下特征和方位,正准备下山,眼睛扫过不远处的空地,却在边缘的灌木丛里,发现了一些与周边环境不太和谐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