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阳当然知道,这个时候买汽车是天方夜谭。
私人购车的口子只开给了归国华侨,轮不到他这个农村小子。
但昨天从县城回来,看到两辆拉砖瓦的手扶拖拉机、还有一台带拖斗的小四轮,倒让他动了心思。
尤其是小四轮,劲大,拉个千把斤鱼不在话下。
而且,往后很多事情,不管是搞运输、做买卖,有台拖拉机都是不小的助力!
买!他在心里先定了调——钱不是问题,最近卖鱼、黄鳝和野物攒了大几千。
可转念又犯愁了,手续能不能办?要不要找人托关系……
想着想着,困意上涌,他歪在床沿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撂下饭碗,李向阳就往赵青山家走去。
赵洪霞正坐在门口,正低头用针线串辣椒。
听见脚步声,抬头看是李向阳,手一哆嗦,钢针在左手食指上扎出了个血珠子!
怕被看见,她悄悄用大拇指摁住伤口,扯过一个椅子,“向阳哥你等会儿,我给你泡茶!”
“别忙了!我说两句话就走!”李向阳拦住她,从兜里掏出半张烟盒纸递过去。
“红苗学车的事说好了!地址、联系人都写有,你们看啥时候去报到。”
“真……真办成了?”赵洪霞一脸惊喜,想伸手想接烟盒纸,迟疑了下,手指悬在半空,“这么快,你没骗我吧?”
“多大姑娘了,也不知道稳重!”半掩着的堂屋门“吱呀”开了,赵青山披着件旧棉袄走了出来。
见是李向阳,他脸上的皱纹松了松,“向阳来了?咋不进屋坐?”
“爸!向阳哥把红苗学车的事办好了!”赵洪霞非但没“稳重”,反倒抓着他的胳膊摇了摇。
“啥?学车?”赵青山脸上的笑容僵了,顺手接过了李向阳递过来的烟盒。
他倒不是怀疑李向阳的能力,只是他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
当初王建军家提亲时,拍着胸脯说要带红苗学开车,现在李向阳又主动办这事,莫不是洪霞跟他提了?
还没过门就让未来女婿帮衬小舅子,还是“学车”这种求之不得的好事,传出去人家会不会说赵家“沾光”?
而且,不怕人家娃心里有想法么?
万一李向阳心里不痛快,这亲事要是再黄,自己家的丫头,名声就真臭了……
“叔,红苗要是愿意,自己去也行,我送他报到也没问题,都说好了!”李向阳没察觉赵青山的心思,见话说到了,便准备告辞,“那我就先回了!明天有师傅来给打井,得选地方,另外攒的一些皮子也要处理了!”
赵青山这才回过神,想起女儿说过,李向阳连自家的井都安排了,嘴巴动了动,伸手想拍李向阳的肩膀,又缩了回去,“你这娃,啥都替我们想到了……叔都不知道咋谢你。”
他叹了口气,还真有点一时语塞。
“叔,您客气了,都不是外人!”李向阳笑着应了一句便转身离开。
看着那挺拔的背影拐过村道边的皂角树,赵青山对刚折身回来的女儿吩咐道:“去把红苗叫起来!太阳都晒沟子了……”
拿出烟袋磕了磕,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让你妈准备四样礼,晚上我带红苗去李家一趟!”
回到家,李向阳就开始收拾皮子,准备走一趟镇子的收购站——打井的位置,他才懒得去选,东西两个灶房,让大哥和父亲研究去吧!
这次上街,除了猞猁皮和熊皮,其他皮子他一并带走了。
那个熊胆也阴干了,据说能值不少钱,韩老板上次提过帮忙联系皮货行和药店,他打算再去送黄鳝时一起去看看。
让李向阳没想到的是,羊皮并不值钱!即便是黄羊,一张也才四十!
不过一趟镇子回来,兜里还是多出了大几百块钱——光一张马鹿皮,就卖了二百,而且他还从收购站得到了一个消息,鹿茸、鹿角类的东西,价格都上调了些。
天擦黑的时候,赵青山带着赵红苗和四样重礼来到了李家,这让李茂春和张天会心里一紧。
上次村长登门送礼,表面道谢,实为撇清,弄得一家人心里别扭了好几天。
这赵家父子突然来访,还提着这么重的礼,莫非是老二和洪霞的事出了什么岔子?
待坐下,得知是专程感谢李向阳为红苗安排了学车,李茂春这才松了口气。
张天会也把竖起来的耳朵放下,转身去灶房安排酒菜。
几杯酒下肚,赵青山拉着李茂春的手,“老哥,向阳这娃仁义,洪霞交给他,我一百个放心!俩娃的婚事,我绝无二话,你们一切从简就好,咋方便咋办!该有的陪嫁,我赵家也绝不含糊!”
他这个表态,算是给李茂春和张天会再次吃上了定心丸。
次日的打井,李向阳没有参与,因为何小翠又来了,而且这一次,还没有带何小辉!
坐下后,她说明了来意:“向阳哥,上次来其实是我爸想把家传的‘追踪术’教给你,见你有事,怕你为难,就没多提……”
“追踪术?”李向阳有点好奇,不过想起了当初何家父女能找到项叔叔家,确实显露出了几分能力。
“这……这太贵重了,不合适。”他下意识推辞。
“没啥,就是些土法子。”何小翠语气诚恳,随后说起了‘追踪术’的来历:早些年老先人给地主放羊,羊丢了,找不到就不给吃饭,后来就自己琢磨出了一点名堂。
“向阳哥,这样吧,你也别见外,咱们拿上枪进林子,对着野物的脚印,边走边说,那样学得快!”
见人家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就显得矫情,李向阳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那行!既然是何叔一番心意,我就厚着脸皮学了!这份情我记下了。”
见李向阳答应,何小翠明显松了口气。
两人略作收拾,带了干粮和水,一前一后朝着后山走去。
何小翠显然对山林极为熟悉,进了山就像换了个人,眼神变得锐利,脚步也轻快起来。
她指着地上一些模糊的印记,开始仔细讲解:
“向阳哥,你看这个,像是狗獾刚过去的,看脚印的方向和深浅,估计是朝东边水沟去了……再看这个树枝断口,新的,可能是野猪蹭的,从高度看,个头不小……”
李向阳跟在旁边,认真听着,不时发问。
两人一路走一路学,不知不觉已深入山林。
走到一处缓坡,何小翠抹了把汗,取出随身的水壶,“向阳哥,尝尝我们家酿的甜杆酒,特别提神!”
说着,她拿壶盖给李向阳倒了一大杯。
看着眼前端着酒杯的姑娘,一瞬间,李向阳忽然感觉到像是有什么不对!但却说不出为什么……
“向阳哥,喝呀!”何小翠脸色微红,把杯子又往前送了送,“我也不可能给你下毒啊!”
这话戳破了李向阳的疑虑!
见何小翠面色桃红,一直盯着自己,他不想在这个事情上纠缠,接过壶盖喝了下去,打算继续学习。
“曲子味重了点!”何小翠解释道,“不过加了几味草药,既暖身子,又能解乏!回头我把方子写给你!”
说着,她又拿起水壶,不由分说地又给李向阳倒满了一壶盖。
任何事情,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了些……
见盛情难却,李向阳接过来喝完,说什么也不让何小翠再倒了。
何小翠也没再坚持,收起水壶,笑了笑,开始讲起了如何通过风声、鸟鸣判断周围环境。
然而,李向阳却渐渐有些听不进去了。
莫名的燥热,从身体深处涌起,心跳似乎也快了些。
他的注意力开始难以集中,甚至控制不住地想朝何小翠那解开了两颗扣子的棉袄领口看去……
        私人购车的口子只开给了归国华侨,轮不到他这个农村小子。
但昨天从县城回来,看到两辆拉砖瓦的手扶拖拉机、还有一台带拖斗的小四轮,倒让他动了心思。
尤其是小四轮,劲大,拉个千把斤鱼不在话下。
而且,往后很多事情,不管是搞运输、做买卖,有台拖拉机都是不小的助力!
买!他在心里先定了调——钱不是问题,最近卖鱼、黄鳝和野物攒了大几千。
可转念又犯愁了,手续能不能办?要不要找人托关系……
想着想着,困意上涌,他歪在床沿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撂下饭碗,李向阳就往赵青山家走去。
赵洪霞正坐在门口,正低头用针线串辣椒。
听见脚步声,抬头看是李向阳,手一哆嗦,钢针在左手食指上扎出了个血珠子!
怕被看见,她悄悄用大拇指摁住伤口,扯过一个椅子,“向阳哥你等会儿,我给你泡茶!”
“别忙了!我说两句话就走!”李向阳拦住她,从兜里掏出半张烟盒纸递过去。
“红苗学车的事说好了!地址、联系人都写有,你们看啥时候去报到。”
“真……真办成了?”赵洪霞一脸惊喜,想伸手想接烟盒纸,迟疑了下,手指悬在半空,“这么快,你没骗我吧?”
“多大姑娘了,也不知道稳重!”半掩着的堂屋门“吱呀”开了,赵青山披着件旧棉袄走了出来。
见是李向阳,他脸上的皱纹松了松,“向阳来了?咋不进屋坐?”
“爸!向阳哥把红苗学车的事办好了!”赵洪霞非但没“稳重”,反倒抓着他的胳膊摇了摇。
“啥?学车?”赵青山脸上的笑容僵了,顺手接过了李向阳递过来的烟盒。
他倒不是怀疑李向阳的能力,只是他觉得这事儿有点蹊跷:
当初王建军家提亲时,拍着胸脯说要带红苗学开车,现在李向阳又主动办这事,莫不是洪霞跟他提了?
还没过门就让未来女婿帮衬小舅子,还是“学车”这种求之不得的好事,传出去人家会不会说赵家“沾光”?
而且,不怕人家娃心里有想法么?
万一李向阳心里不痛快,这亲事要是再黄,自己家的丫头,名声就真臭了……
“叔,红苗要是愿意,自己去也行,我送他报到也没问题,都说好了!”李向阳没察觉赵青山的心思,见话说到了,便准备告辞,“那我就先回了!明天有师傅来给打井,得选地方,另外攒的一些皮子也要处理了!”
赵青山这才回过神,想起女儿说过,李向阳连自家的井都安排了,嘴巴动了动,伸手想拍李向阳的肩膀,又缩了回去,“你这娃,啥都替我们想到了……叔都不知道咋谢你。”
他叹了口气,还真有点一时语塞。
“叔,您客气了,都不是外人!”李向阳笑着应了一句便转身离开。
看着那挺拔的背影拐过村道边的皂角树,赵青山对刚折身回来的女儿吩咐道:“去把红苗叫起来!太阳都晒沟子了……”
拿出烟袋磕了磕,他又补充了一句:“还有,让你妈准备四样礼,晚上我带红苗去李家一趟!”
回到家,李向阳就开始收拾皮子,准备走一趟镇子的收购站——打井的位置,他才懒得去选,东西两个灶房,让大哥和父亲研究去吧!
这次上街,除了猞猁皮和熊皮,其他皮子他一并带走了。
那个熊胆也阴干了,据说能值不少钱,韩老板上次提过帮忙联系皮货行和药店,他打算再去送黄鳝时一起去看看。
让李向阳没想到的是,羊皮并不值钱!即便是黄羊,一张也才四十!
不过一趟镇子回来,兜里还是多出了大几百块钱——光一张马鹿皮,就卖了二百,而且他还从收购站得到了一个消息,鹿茸、鹿角类的东西,价格都上调了些。
天擦黑的时候,赵青山带着赵红苗和四样重礼来到了李家,这让李茂春和张天会心里一紧。
上次村长登门送礼,表面道谢,实为撇清,弄得一家人心里别扭了好几天。
这赵家父子突然来访,还提着这么重的礼,莫非是老二和洪霞的事出了什么岔子?
待坐下,得知是专程感谢李向阳为红苗安排了学车,李茂春这才松了口气。
张天会也把竖起来的耳朵放下,转身去灶房安排酒菜。
几杯酒下肚,赵青山拉着李茂春的手,“老哥,向阳这娃仁义,洪霞交给他,我一百个放心!俩娃的婚事,我绝无二话,你们一切从简就好,咋方便咋办!该有的陪嫁,我赵家也绝不含糊!”
他这个表态,算是给李茂春和张天会再次吃上了定心丸。
次日的打井,李向阳没有参与,因为何小翠又来了,而且这一次,还没有带何小辉!
坐下后,她说明了来意:“向阳哥,上次来其实是我爸想把家传的‘追踪术’教给你,见你有事,怕你为难,就没多提……”
“追踪术?”李向阳有点好奇,不过想起了当初何家父女能找到项叔叔家,确实显露出了几分能力。
“这……这太贵重了,不合适。”他下意识推辞。
“没啥,就是些土法子。”何小翠语气诚恳,随后说起了‘追踪术’的来历:早些年老先人给地主放羊,羊丢了,找不到就不给吃饭,后来就自己琢磨出了一点名堂。
“向阳哥,这样吧,你也别见外,咱们拿上枪进林子,对着野物的脚印,边走边说,那样学得快!”
见人家话说到这个份上,再推辞就显得矫情,李向阳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那行!既然是何叔一番心意,我就厚着脸皮学了!这份情我记下了。”
见李向阳答应,何小翠明显松了口气。
两人略作收拾,带了干粮和水,一前一后朝着后山走去。
何小翠显然对山林极为熟悉,进了山就像换了个人,眼神变得锐利,脚步也轻快起来。
她指着地上一些模糊的印记,开始仔细讲解:
“向阳哥,你看这个,像是狗獾刚过去的,看脚印的方向和深浅,估计是朝东边水沟去了……再看这个树枝断口,新的,可能是野猪蹭的,从高度看,个头不小……”
李向阳跟在旁边,认真听着,不时发问。
两人一路走一路学,不知不觉已深入山林。
走到一处缓坡,何小翠抹了把汗,取出随身的水壶,“向阳哥,尝尝我们家酿的甜杆酒,特别提神!”
说着,她拿壶盖给李向阳倒了一大杯。
看着眼前端着酒杯的姑娘,一瞬间,李向阳忽然感觉到像是有什么不对!但却说不出为什么……
“向阳哥,喝呀!”何小翠脸色微红,把杯子又往前送了送,“我也不可能给你下毒啊!”
这话戳破了李向阳的疑虑!
见何小翠面色桃红,一直盯着自己,他不想在这个事情上纠缠,接过壶盖喝了下去,打算继续学习。
“曲子味重了点!”何小翠解释道,“不过加了几味草药,既暖身子,又能解乏!回头我把方子写给你!”
说着,她又拿起水壶,不由分说地又给李向阳倒满了一壶盖。
任何事情,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容易了些……
见盛情难却,李向阳接过来喝完,说什么也不让何小翠再倒了。
何小翠也没再坚持,收起水壶,笑了笑,开始讲起了如何通过风声、鸟鸣判断周围环境。
然而,李向阳却渐渐有些听不进去了。
莫名的燥热,从身体深处涌起,心跳似乎也快了些。
他的注意力开始难以集中,甚至控制不住地想朝何小翠那解开了两颗扣子的棉袄领口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