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恶毒的心思-《重生1982:我的黄金渔猎时代》

  一家结婚办酒席的,看样子条件挺好,计划摆三十桌。

  看到他的鲤鱼刚好一斤出头,五毛钱的价格也不贵,厨管便提出要三十六条。

  一阵忙乎,卖出去四十二斤鲤鱼,收入二十一块钱。

  紧接着,小点那个鳖,也被一个干部模样的老人以五块钱买走。

  集市上还遇到了一个认识的人——那天在收购站戴着袖套的中年营业员。

  见他来买菜,李向阳不由分说,把仅剩的两条鲤鱼捞出来要送给他。

  因为在李向阳看来,没有中年人那一句招呼,很可能就不会有韩老板拿自行车票跟他换鱼干的后续。

  所以,他想表达一下感谢。

  中年人推辞了一番,见他确实不像虚情假意,这才接了过去。

  闲聊了几句,对方告诉李向阳他姓陈,要是有山货药材一类的,可以去收购站找他,然后告辞离开。

  随着时间推移,零零散散的又卖出去一些,两条鲶鱼和大点的鳖也被一家饭店的采购十块钱打包买走。

  正在这时,摊子跟前来了个穿着挺周正的中年人。

  “小伙子,听老陈说你的鱼干,连老韩都看好?”他走到摊子前,主动开口道。

  听这口气,显然是收购站老陈给介绍的了。

  李向阳连忙掏出兜里的“金丝猴”给人敬了一根。

  “大哥您客气了!陈叔和韩大哥抬举了——其实就干了个良心活,河里现捞现洗,松木烘烤……您要是不嫌弃,抓点回去尝尝,看合不合口味?”

  “小伙子,你很会说话啊!”中年人笑了笑,接过烟别到耳朵上,抓起一把鱼干,挑了两个直接塞进了嘴里。

  “嗯!是不错,原汁原味、盐也没有胡放!”中年人点点头,“行吧,我都要了!”

  “您全部……要吗?”李向阳有些惊讶,袋子里至少还有五十多斤呢!

  “都拿上吧!”中年人笑了笑,“我跟老陈是朋友,在红河口那个国营食堂上班,赶到国庆节前后,一样品质的,你再给我送上点,两百斤以内,我全收了!”

  中年人话音落下,李向阳只觉得像是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一样,一脸的不可置信。

  “您……您是说……都要了?再订上两百斤?”他下意识地重复了一遍,直勾勾地看着眼前的中年人。

  五十多斤鱼干,加上两百斤的订单——这前后加起来,三百多块钱了!

  不考虑票的因素,都能买两辆自行车了!

  他给老陈送那两条鱼,纯粹是出于感激,根本没想过获取什么——最多最多不过是想结个善缘而已!

  却没想到,带给自己的,是这么大一个惊喜!

  就像送给了对方一粒芝麻,人回礼了一个西瓜一样!

  “对!没错!”中年人点了点头。

  见对方确认,李向阳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内心的激动,一脸的诚恳和感激,“大哥!这……太感谢您和陈叔的认可了!这鱼干能入您的法眼,太荣幸了!”

  “好!”中年人笑了笑,“我也不瞒你说,入秋以后,好的鱼干还真不好找。我们食堂,去的都是全镇的‘吃家子’,所以,你送去的东西,品质一定要高啊,不然我可不要!”

  “明白明白,您放心!我肯定保质保量,在国庆节前给您送到!”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布袋子系好,挂到了秤上。

  称重的结果是五十二斤,李向阳给摸了零, 按五十斤算。

  对方也是爽快人,直接数了七十五块钱递了过来。

  “对了,小伙子!”中年人把鱼干递给身旁一个年轻帮手,又补充道,“我叫沈红兵,是红河食堂的头灶,你再去了,找我就行!”

  李向阳连忙合掌揖了揖,表示自己记下了。

  送走了沈红兵,李向阳捏了捏手里的钞票, 好半天,才接受了自己走了“狗屎运”的事实。

  这样一来,李向阳的摊位上只剩下五六十斤鲫鱼和小鲶鱼了。

  他费了点时间,把两种鱼分开,按照鲶鱼五毛、鲫鱼四毛的单价,重新吆喝起来。

  后面虽然卖的慢了些,但断断续续一直在出货。

  接近中午的时候,李向阳瞥见旁边的肉摊子来了一个长头发的年轻人。

  这人和肉贩子鬼鬼祟祟的嘀咕了一阵,交换了些东西后离开了。

  不一会儿,肉贩子找了两个摊位都没人的当儿,把一张纸片递了过来。

  李向阳接过来看了看,确定和韩老板给自己的一模一样,将它揣进兜里,随后数了六张大团结递了过去。

  肉贩子点了点头,直接将钱装进兜里,又回到了他的摊点。

  随着最后一点小鲶鱼被人四毛钱一斤包了圆,看着剩下的七八斤鲫鱼好多已经翻白,李向阳不得不再次拿出降价促销的杀手锏。

  “新鲜鲫鱼,五分钱一条!最后五斤了啊,跟白捡一样喽!”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换了个思路,用条计价。

  来买菜的都是过日子的人,他们对物价是极其清楚的。

  话音刚落,几个来午市捡便宜的大婶就围了过来。

  “五分钱,跟一个鸡蛋差不多了,真的假的?”

  “哎哟,真五分一条?给我来十条!”

  “给我也抓几条,正好中午烧汤!”

  转眼间,剩下的七八斤鲫鱼就被瓜分一空。

  见带来的鱼全部卖完,李向阳松了口气——这辆自行车,像是自带运气似的,第一天上岗,就给他带来了将近一百五的收入!

  把空筐捆扎结实,还没来得及走,刚还晴朗的天色突然阴沉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小雨。

  李向阳连忙从后座的筐里掏出一顶草帽,又扯出一块用来给鱼养水的厚塑料布,像披风般系在脖子上,随后跨上自行车,使劲往家的方向蹬去!

  经过月和大桥,当他越过几个落汤鸡般疾行的路人后,身后传来一个带着点焦急和讨好的声音,“向阳!李向阳!等等我!”

  他下意识地扭头扫了一眼。

  一个有几分熟悉的身影,正缩着脖子站在雨中朝着他挥手——是同村的左德顺。

  看清对方的瞬间,李向阳立马把脑袋扭了回来。

  他不但没有减速停车,反而猛地发力,把车骑得更快了!

  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那天在两河口他跳进水中救赵洪霞,被拽上岸前,他朝众人扫了一眼,他记得特别清楚:

  连王寡妇都在帮忙拉网,扯的胳膊青筋暴出,而这个左德顺,当时就站在不远处,嘴里叼着烟卷,脸上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

  这样的人,在自己落难时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现在淋雨了,看他骑着车,就想蹭车?

  门都没有!他李向阳不是什么圣人,做不到以德报怨。

  只是,这带着报复意味的漠视,竟激起了左德顺一个恶毒的心思:“他妈的!买了自行车就了不起了,你给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