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罗斯城,已彻底沦为一座巨大的、沉默的坟墓。焦黑的残垣断壁如同巨兽的骸骨,狰狞地刺向灰蒙蒙的天空。空气中那股混合了血腥、焦糊与尸腐的恶臭浓烈到几乎化为实质,吸入口鼻,带来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窒息。乌鸦与秃鹫的嘶哑啼叫是这里唯一的“生机”,它们成群结队地起落,撕扯着早已冰冷僵硬的肢体。
清理战场的工作缓慢而压抑地进行着。唐军士卒们面容枯槁,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般搬运着同泽的遗体。很多时候,尸体早已残缺不全,甚至彼此纠缠、难以分开,只能大致收敛,集中火化。一簇簇冲天的火光和浓烟日夜不息,将曾经鲜活的生命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
李世民在临时搭建的营帐内,听着各营校尉用沙哑声音汇报的伤亡数字,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曾经生龙活虎的性命。他的拳头在案几下死死攥紧,指甲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才能勉强压下那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悲怆与负罪感。
“……左武卫,战前满编六千,现存……一千二百零三人,校尉以上军官,仅存四人……”
“……安西军第三折冲府,全员殉国……”
“……弩箭耗尽,横刀损毁七成,甲胄完整者不足三千领……”
“……军中药材早已用罄,重伤者……多因无药可医……”
每听一句,李世民的脸色便苍白一分。这不是战报,这是一份浸透了鲜血的讣告。帝国最精锐的安西铁军,经此一役,几乎被打断了脊梁。
侯君集猛地站起身,眼眶赤红,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王爷!这仗……这仗打得憋屈!咱们赢了,可这赢……代价太大了!这些弟兄……都是跟着咱们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底子啊!”这位素来以悍勇冷酷着称的猛将,此刻也难掩真情流露。
程知节低着头,用一块破布反复擦拭着他那根早已变形、沾满脑浆和碎肉的狼牙棒,闷声道:“娘的……老子宁愿死在冲锋的路上,也不想看着弟兄们这么一个个没了……”
帐内一片死寂,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迷茫。胜利的喜悦早已被这惨重的代价冲刷得一干二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靖缓缓开口,他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种异常的冷静:“王爷,诸位。悲伤无济于事。怛罗斯之血,不能白流。此战,我军虽伤亡惨重,然终究是胜了。此胜,意义非凡。”
他挣扎着站起身,走到那幅简陋的西域地图前,用未受伤的手指点着怛罗斯的位置:“此战之前,大食东进,气焰嚣张,西域诸国摇摆,吐蕃虎视眈眈,帝国西陲,岌岌可危。此战之后,大食锐气受挫,十年内恐无力组织如此规模东征;吐蕃内乱分裂,暂成藩篱;西域诸国,经此一役,谁敢再轻视大唐兵锋?此战,打出了五十年的西线太平!”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李世民身上:“王爷,将士们的血,铸就的是帝国西疆的基石!这块基石,或许是以我安西军的骨血浇铸,沉重无比,但唯有如此,方能牢固!如今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湎悲痛,而是要让这基石,真正发挥作用,让弟兄们的牺牲,变得有价值!”
李靖的话,如同重锤敲醒了沉浸在悲伤中的众人。
李世民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药师所言极是!怛罗斯,必须成为帝国在西域永不陷落的堡垒!阵亡将士的英灵,将在此永镇边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语气变得坚决而迅速:
“立刻起草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详述战况、伤亡、战果及吐蕃之变!奏请陛下:
第一,即刻从陇右、河西、乃至关中,迁移军户、流民至怛罗斯及周边绿洲,屯田戍边,重建城防,本王要这里三年内,变成另一个凉州!”
“第二,奏请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统辖西域军政,赋予临机专断之权,驻地就设在怛罗斯旧址之上!所需官吏、工匠,请朝廷速速选派!”
“第三,所有阵亡将士,核实姓名籍贯,抚恤加倍,直系亲属免赋税十年,子女由官府抚养至成年!立英烈祠于怛罗斯,岁岁祭祀!”
“第四,与吐蕃赞普正式会盟之事,请陛下定夺,然基调已定,以羁縻、安抚、通商为主,使其为我所用,共御大食!”
他的命令清晰而长远,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伤痛,而是着眼于帝国的未来布局。
然而,战争的创伤并非仅存于前线。当怛罗斯惨胜的消息和长长的阵亡名单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长安时,整个帝国为之震动、为之悲恸!
关中、河东、陇右……无数家庭收到了亲人的死讯,一时间,举国缟素,悲声四起。战争的残酷,从未如此真切地降临到每个大唐子民的头上。
但就在这举国同悲的时刻,帝国的深厚根基与强大韧性,也开始显现。
两仪殿内,重伤未愈的李渊,看着那长长的阵亡名录和惊人的战损报告,老泪纵横,久久无言。但他很快擦干眼泪,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他深知,此刻帝国需要的是坚强的中枢。
“准秦王所奏!一切照准!并,加急办理!”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不容置疑,“户部,即刻统筹钱粮物资,优先供给西域重建!工部,选派最好的工匠,携带工具建材,火速西进!吏部,考核选拔干练官员,赴安西任职!兵部,从府兵中抽调精锐,补充安西军缺额,其家眷一并迁移,予良田宅邸!”
帝国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一条条政令从中枢发出,如同强心剂,注入帝国的四肢百骸。
民间,悲愤之后,是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捐!俺家虽然穷,但还能拿出三石粮食给西边的将士们!”
“官府招募工匠去西域重建?俺去!俺这手艺,能给军爷们修营房!”
“娃他爹没了,为国尽忠,是光荣!这抚恤金,俺只拿一半,另一半捐给英烈祠!俺娃以后,还要去安西,替他爹守着呢!”
“朝廷迁移军户?那是好事!关内地少人多,去了西域,有田种,有仗打,能光宗耀祖!”
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畏惧退缩。这个刚刚立国不久、却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帝国,以其强大的包容力、动员力和深厚的民本根基,迅速地消化着这场惨胜带来的巨大创伤。
而在弘文学院,技术的革新也并未因战争而停滞。
马周根据前线反馈回来的、关于星芒大阵超负荷运行的数据,带领算学团队日夜不休地优化着算法和结构设计。
袁天罡和李淳风在伤愈后,则开始着手研究 小规模、可移动、更适合野战部署的“便携式”星芒发生装置。
李泰更是疯狂地泡在工坊里,试图将“猛火油”的爆炸威力与星芒的净化之力结合,开发出一种能大面积清场的新式武器。
战争的需求,成为了技术爆炸最强大的催化剂。
数日后,一支庞大的、由朝廷组织的移民车队和工匠队伍,在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队伍中,有失去儿子的老父,有失去丈夫的寡妇,也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他们带着悲伤,也带着希望,走向那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去播种,去建设,去守护。
李世民站在怛罗斯的残垣上,望着东方。他仿佛看到了那支蜿蜒西行的队伍,感受到了来自帝国腹地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烽火燃尽了血肉,却也淬炼了帝国的根基。
铁与血铸就的,不仅仅是怛罗斯这座孤城,更是一个民族越挫越勇、生生不息的魂魄。
眼前的惨烈终将过去,而一个更加庞大、坚韧、深不可测的大唐帝国,正在这惨痛的基石上,冉冉崛起。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西方的阴影仍未散去。
但,帝国的根基已然更加深厚,足以支撑起任何风暴。
        清理战场的工作缓慢而压抑地进行着。唐军士卒们面容枯槁,眼神麻木,如同行尸走肉般搬运着同泽的遗体。很多时候,尸体早已残缺不全,甚至彼此纠缠、难以分开,只能大致收敛,集中火化。一簇簇冲天的火光和浓烟日夜不息,将曾经鲜活的生命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心碎的悲凉。
李世民在临时搭建的营帐内,听着各营校尉用沙哑声音汇报的伤亡数字,每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曾经生龙活虎的性命。他的拳头在案几下死死攥紧,指甲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刺痛,才能勉强压下那几乎要将他淹没的悲怆与负罪感。
“……左武卫,战前满编六千,现存……一千二百零三人,校尉以上军官,仅存四人……”
“……安西军第三折冲府,全员殉国……”
“……弩箭耗尽,横刀损毁七成,甲胄完整者不足三千领……”
“……军中药材早已用罄,重伤者……多因无药可医……”
每听一句,李世民的脸色便苍白一分。这不是战报,这是一份浸透了鲜血的讣告。帝国最精锐的安西铁军,经此一役,几乎被打断了脊梁。
侯君集猛地站起身,眼眶赤红,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王爷!这仗……这仗打得憋屈!咱们赢了,可这赢……代价太大了!这些弟兄……都是跟着咱们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老底子啊!”这位素来以悍勇冷酷着称的猛将,此刻也难掩真情流露。
程知节低着头,用一块破布反复擦拭着他那根早已变形、沾满脑浆和碎肉的狼牙棒,闷声道:“娘的……老子宁愿死在冲锋的路上,也不想看着弟兄们这么一个个没了……”
帐内一片死寂,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与迷茫。胜利的喜悦早已被这惨重的代价冲刷得一干二净。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靖缓缓开口,他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一种异常的冷静:“王爷,诸位。悲伤无济于事。怛罗斯之血,不能白流。此战,我军虽伤亡惨重,然终究是胜了。此胜,意义非凡。”
他挣扎着站起身,走到那幅简陋的西域地图前,用未受伤的手指点着怛罗斯的位置:“此战之前,大食东进,气焰嚣张,西域诸国摇摆,吐蕃虎视眈眈,帝国西陲,岌岌可危。此战之后,大食锐气受挫,十年内恐无力组织如此规模东征;吐蕃内乱分裂,暂成藩篱;西域诸国,经此一役,谁敢再轻视大唐兵锋?此战,打出了五十年的西线太平!”
他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落在李世民身上:“王爷,将士们的血,铸就的是帝国西疆的基石!这块基石,或许是以我安西军的骨血浇铸,沉重无比,但唯有如此,方能牢固!如今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湎悲痛,而是要让这基石,真正发挥作用,让弟兄们的牺牲,变得有价值!”
李靖的话,如同重锤敲醒了沉浸在悲伤中的众人。
李世民猛地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锐利的光芒:“药师所言极是!怛罗斯,必须成为帝国在西域永不陷落的堡垒!阵亡将士的英灵,将在此永镇边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开始下达一连串命令,语气变得坚决而迅速:
“立刻起草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详述战况、伤亡、战果及吐蕃之变!奏请陛下:
第一,即刻从陇右、河西、乃至关中,迁移军户、流民至怛罗斯及周边绿洲,屯田戍边,重建城防,本王要这里三年内,变成另一个凉州!”
“第二,奏请设立‘安西大都护府’,统辖西域军政,赋予临机专断之权,驻地就设在怛罗斯旧址之上!所需官吏、工匠,请朝廷速速选派!”
“第三,所有阵亡将士,核实姓名籍贯,抚恤加倍,直系亲属免赋税十年,子女由官府抚养至成年!立英烈祠于怛罗斯,岁岁祭祀!”
“第四,与吐蕃赞普正式会盟之事,请陛下定夺,然基调已定,以羁縻、安抚、通商为主,使其为我所用,共御大食!”
他的命令清晰而长远,不再局限于眼前的伤痛,而是着眼于帝国的未来布局。
然而,战争的创伤并非仅存于前线。当怛罗斯惨胜的消息和长长的阵亡名单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回长安时,整个帝国为之震动、为之悲恸!
关中、河东、陇右……无数家庭收到了亲人的死讯,一时间,举国缟素,悲声四起。战争的残酷,从未如此真切地降临到每个大唐子民的头上。
但就在这举国同悲的时刻,帝国的深厚根基与强大韧性,也开始显现。
两仪殿内,重伤未愈的李渊,看着那长长的阵亡名录和惊人的战损报告,老泪纵横,久久无言。但他很快擦干眼泪,眼神变得无比坚定。他深知,此刻帝国需要的是坚强的中枢。
“准秦王所奏!一切照准!并,加急办理!”李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却不容置疑,“户部,即刻统筹钱粮物资,优先供给西域重建!工部,选派最好的工匠,携带工具建材,火速西进!吏部,考核选拔干练官员,赴安西任职!兵部,从府兵中抽调精锐,补充安西军缺额,其家眷一并迁移,予良田宅邸!”
帝国的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一条条政令从中枢发出,如同强心剂,注入帝国的四肢百骸。
民间,悲愤之后,是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捐!俺家虽然穷,但还能拿出三石粮食给西边的将士们!”
“官府招募工匠去西域重建?俺去!俺这手艺,能给军爷们修营房!”
“娃他爹没了,为国尽忠,是光荣!这抚恤金,俺只拿一半,另一半捐给英烈祠!俺娃以后,还要去安西,替他爹守着呢!”
“朝廷迁移军户?那是好事!关内地少人多,去了西域,有田种,有仗打,能光宗耀祖!”
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畏惧退缩。这个刚刚立国不久、却充满了蓬勃朝气的帝国,以其强大的包容力、动员力和深厚的民本根基,迅速地消化着这场惨胜带来的巨大创伤。
而在弘文学院,技术的革新也并未因战争而停滞。
马周根据前线反馈回来的、关于星芒大阵超负荷运行的数据,带领算学团队日夜不休地优化着算法和结构设计。
袁天罡和李淳风在伤愈后,则开始着手研究 小规模、可移动、更适合野战部署的“便携式”星芒发生装置。
李泰更是疯狂地泡在工坊里,试图将“猛火油”的爆炸威力与星芒的净化之力结合,开发出一种能大面积清场的新式武器。
战争的需求,成为了技术爆炸最强大的催化剂。
数日后,一支庞大的、由朝廷组织的移民车队和工匠队伍,在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队伍中,有失去儿子的老父,有失去丈夫的寡妇,也有渴望建功立业的青年。他们带着悲伤,也带着希望,走向那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去播种,去建设,去守护。
李世民站在怛罗斯的残垣上,望着东方。他仿佛看到了那支蜿蜒西行的队伍,感受到了来自帝国腹地的、源源不断的力量。
烽火燃尽了血肉,却也淬炼了帝国的根基。
铁与血铸就的,不仅仅是怛罗斯这座孤城,更是一个民族越挫越勇、生生不息的魂魄。
眼前的惨烈终将过去,而一个更加庞大、坚韧、深不可测的大唐帝国,正在这惨痛的基石上,冉冉崛起。
他知道,未来的路依然漫长,西方的阴影仍未散去。
但,帝国的根基已然更加深厚,足以支撑起任何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