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目光,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牵引,骤然聚焦于东南巨邑,扬州。运河与长江在此交汇,千帆竞渡,万商云集,富甲天下的繁华之下,暗流已汹涌至临界之点。
长安,两仪殿。空气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李渊面沉如水,指尖划过舆图上扬州的位置,目光却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图纸,直刺那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魑魅之心。
“扬州……”他低声沉吟,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冰冷的杀意,“好一个‘扬一益二’!好一个‘通济柜坊’总号所在!竟成了藏污纳垢、祸乱国本之巢穴!”
殿下,房玄龄、杜如晦、戴胄、李君羡肃立,人人面色凝重。来自魏徵和刘仁轨的加急奏报、百骑司的监控密报,已然将所有的线索拧成一股,死死地缠在了扬州和那“通济柜坊”之上。
“陛下,”房玄龄率先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紧迫,“魏玄成与刘正则(刘仁轨字)已率水师精锐顺流而下,不日即可抵达扬州。然扬州非比百汊湾,乃天下漕运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通济柜坊’更是江南金融翘楚,若处置稍有不当,恐引发江南动荡,甚至波及新发的‘海贸债券’之信用。臣以为,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关键人证物证,但又需谋定后动,力求一击必中,避免波及过广。”
杜如晦补充道:“房相所言极是。臣建议,可双管齐下。明面上,由陛下下旨,以‘统筹东南漕运、巡察海贸事宜’为名,授予魏徵、刘仁轨节制扬州及周边州府兵马、稽查漕运之权,使其行动名正言顺,足以震慑地方宵小。暗地里,百骑司精锐需提前潜入扬州,严密监控‘通济柜坊’总号及所有可疑人员宅邸,锁定核心罪证及首脑人物,只待魏、刘二人一到,便可里应外合,收网擒贼!”
“准!”李渊毫不迟疑,“即刻拟旨!六百里加急送往扬州,交予魏徵、刘仁轨!告诉他们,朕予他们先斩后奏之权,凡有阻挠办案、勾结邪佞者,无论其背景官阶,皆可先拿下再说!”
“李君羡!”
“臣在!”
“你亲自去百骑司挑选最得力的干将,立刻出发,务必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扬州!朕要你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通济柜坊’那里!特别是那个大掌柜,还有和宫中相互勾结的灰衣人,一个都不能放过!朕要的是活口,更要他们的口供!”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冷酷,不容置疑。
李君羡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头应道:“臣遵旨!”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股决然的气势。
李君羡缓缓抬起头,他的双眼如同寒星一般,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让人不寒而栗。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李君羡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无法撼动的决心。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李君羡起身。李君羡站起身来,转身离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敌人的心脏上。
“且慢!”李渊叫住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戴胄身上,“戴爱卿,你户部选派审计‘通济柜坊’的人,走到何处了?”
戴胄连忙道:“回陛下,首批审计官员已抵达洛阳,正按计划对分行进行核查,尚未引起太大动静。总号这边……”
“让他们加快速度!”李渊断然道,“不必再遮掩了!立刻明发公文,告知扬州官府及‘通济柜坊’,朝廷为保障债券兑付,将派专员审计总号账目!给朕大张旗鼓地去!朕就是要打草惊蛇,看看这蛇受惊之后,会往哪个洞里钻!”
这是一步险棋,意在打乱对方阵脚,迫使其露出破绽,但也可能促使对方狗急跳墙,毁灭证据。
众人心中一凛,皆感佩于皇帝的魄力与果决。
“臣等遵旨!”四人齐声领命,快步退出大殿,各自安排。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目标直指扬州。
然而,就在这紧张部署之际,东宫再传噩耗:太子李承乾,已连续昏迷三日,气息奄奄,太医署正使颤巍巍地禀报,恐……恐就在旦夕之间了。
消息传来,如同重锤击打在李渊心头。他踉跄一步,扶住御案,才勉强站稳。丧子之痛与帝国重任交织,几乎要将这位铁血帝王压垮。
长孙皇后闻讯,当场晕厥过去,被宫人紧急送回立政殿救治。
整个皇宫,瞬间被巨大的悲戚和恐慌所笼罩。储君若薨,国本动摇!
而就在这举宫哀惶之时,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在立政殿长孙皇后的病榻前响起。
是晋王李治。他年仅九岁,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镇定。他屏退左右,独自跪在母亲榻前,握着她冰凉的手,低声道:“母后,儿臣知道您心痛。但儿臣觉得,大哥的病,来得太蹊跷。前几日虽重,却尚有生机,为何太医换了方子后,反而急转直下?”
长孙皇后缓缓睁开泪眼,看着幼子:“雉奴(李治小名),你……此言何意?”
李治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片枯萎的花瓣:“这是儿臣前日去探望大哥时,在殿外窗下捡到的。儿臣认得,这是张娘娘宫里才有的那种紫兰的花瓣……而太医正昨日新换的药方里,儿臣偷偷看到,有一味药引,正是需用这种紫兰的晨露煎服……”
孩童无心之言,却如惊雷般劈入长孙皇后脑中!她猛地坐起,脸色煞白,身体因震惊和愤怒而剧烈颤抖起来!
张婕妤的花……独特的药引……太子病情的急剧恶化……
所有的疑点,瞬间串联成一条毒蛇般的线索!
“快!快去请陛下!再去请太医署副使王太医!要快!”长孙皇后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声音凄厉而绝望。
李渊正沉浸在悲痛中,闻讯立刻赶至立政殿。太医署副使王太医也被紧急召来,他并非正使一党,素以医术精湛、性情耿直着称。
在王太医的仔细检查和李治提供的花瓣佐证下,一个可怕的真相被揭开:太子所中之毒,“梦魇兰烬”,其解药确实需要一种特殊西域兰花的花粉,但此花粉若与另一种产自张婕妤宫苑的紫兰香气混合,非但不能解毒,反而会变成催命符,加速毒性发作!而太医正昨日新换的方子,恰好就加入了需要那种紫兰晨露的药引!
这绝非巧合!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利用医学知识进行伪装的毒杀陷阱!太医正,恐怕早已被收买或控制!
“好毒辣的手段!好一个张婕妤!好一个太医正!”李渊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如同火山喷涌,“来人!给朕封锁东宫!封锁张婕妤寝宫!封锁太医署!将所有相关人等,全部给朕拿下!严加审讯!”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整个皇宫瞬间戒严,甲士奔走,无数人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之中。
然而,就在长安宫廷因太子之事天翻地覆之际,遥远的扬州,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李君羡率领的百骑司精锐,已如同鬼魅般悄然潜入这座不夜之城。他们很快便发现,“通济柜坊”总号看似平静,实则外松内紧,护卫力量暗中增加了数倍,且多有江湖人士气息。其后院的一座独立库房,更是灯火通明,昼夜有人忙碌,似乎正在紧急转移或销毁着什么。
而由户部派出的审计队伍,也已大张旗鼓地抵达扬州府衙,宣示了朝廷旨意。“通济柜坊”大掌柜表面恭敬配合,安排食宿,引导查账,但所有核心账册却以“保管于密库,需时间调取”为由,迟迟不肯交出。
双方都在暗中较劲,等待着一个契机。
此刻,长江之上,魏徵与刘仁轨站在楼船舰首,望着远处渐渐浮现的扬州城郭,江风猎猎,吹动他们的衣袍。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刘仁轨感叹道。
魏徵目光坚定,毫无畏惧:“邪不胜正。陛下既已布下天罗地网,你我便是那收网之人!传令下去,各舰按预定计划,封锁扬州各处水道出口!所有军士,准备登陆!”
楼船之上,令旗挥舞,战鼓低沉擂响。庞大的水师舰队,如同露出獠牙的巨兽,缓缓逼近了那座看似繁华平静,实则暗藏惊涛的东南雄城。
扬州风已起,骤雨将至。
        长安,两仪殿。空气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
李渊面沉如水,指尖划过舆图上扬州的位置,目光却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图纸,直刺那隐藏在繁华背后的魑魅之心。
“扬州……”他低声沉吟,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冰冷的杀意,“好一个‘扬一益二’!好一个‘通济柜坊’总号所在!竟成了藏污纳垢、祸乱国本之巢穴!”
殿下,房玄龄、杜如晦、戴胄、李君羡肃立,人人面色凝重。来自魏徵和刘仁轨的加急奏报、百骑司的监控密报,已然将所有的线索拧成一股,死死地缠在了扬州和那“通济柜坊”之上。
“陛下,”房玄龄率先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紧迫,“魏玄成与刘正则(刘仁轨字)已率水师精锐顺流而下,不日即可抵达扬州。然扬州非比百汊湾,乃天下漕运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通济柜坊’更是江南金融翘楚,若处置稍有不当,恐引发江南动荡,甚至波及新发的‘海贸债券’之信用。臣以为,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关键人证物证,但又需谋定后动,力求一击必中,避免波及过广。”
杜如晦补充道:“房相所言极是。臣建议,可双管齐下。明面上,由陛下下旨,以‘统筹东南漕运、巡察海贸事宜’为名,授予魏徵、刘仁轨节制扬州及周边州府兵马、稽查漕运之权,使其行动名正言顺,足以震慑地方宵小。暗地里,百骑司精锐需提前潜入扬州,严密监控‘通济柜坊’总号及所有可疑人员宅邸,锁定核心罪证及首脑人物,只待魏、刘二人一到,便可里应外合,收网擒贼!”
“准!”李渊毫不迟疑,“即刻拟旨!六百里加急送往扬州,交予魏徵、刘仁轨!告诉他们,朕予他们先斩后奏之权,凡有阻挠办案、勾结邪佞者,无论其背景官阶,皆可先拿下再说!”
“李君羡!”
“臣在!”
“你亲自去百骑司挑选最得力的干将,立刻出发,务必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扬州!朕要你像钉子一样,死死地钉在‘通济柜坊’那里!特别是那个大掌柜,还有和宫中相互勾结的灰衣人,一个都不能放过!朕要的是活口,更要他们的口供!”皇帝的声音威严而冷酷,不容置疑。
李君羡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头应道:“臣遵旨!”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股决然的气势。
李君羡缓缓抬起头,他的双眼如同寒星一般,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那光芒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让人不寒而栗。他紧紧地握着拳头,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发白。
“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辱使命!”李君羡的话语铿锵有力,带着一种无法撼动的决心。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李君羡起身。李君羡站起身来,转身离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敌人的心脏上。
“且慢!”李渊叫住他,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戴胄身上,“戴爱卿,你户部选派审计‘通济柜坊’的人,走到何处了?”
戴胄连忙道:“回陛下,首批审计官员已抵达洛阳,正按计划对分行进行核查,尚未引起太大动静。总号这边……”
“让他们加快速度!”李渊断然道,“不必再遮掩了!立刻明发公文,告知扬州官府及‘通济柜坊’,朝廷为保障债券兑付,将派专员审计总号账目!给朕大张旗鼓地去!朕就是要打草惊蛇,看看这蛇受惊之后,会往哪个洞里钻!”
这是一步险棋,意在打乱对方阵脚,迫使其露出破绽,但也可能促使对方狗急跳墙,毁灭证据。
众人心中一凛,皆感佩于皇帝的魄力与果决。
“臣等遵旨!”四人齐声领命,快步退出大殿,各自安排。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目标直指扬州。
然而,就在这紧张部署之际,东宫再传噩耗:太子李承乾,已连续昏迷三日,气息奄奄,太医署正使颤巍巍地禀报,恐……恐就在旦夕之间了。
消息传来,如同重锤击打在李渊心头。他踉跄一步,扶住御案,才勉强站稳。丧子之痛与帝国重任交织,几乎要将这位铁血帝王压垮。
长孙皇后闻讯,当场晕厥过去,被宫人紧急送回立政殿救治。
整个皇宫,瞬间被巨大的悲戚和恐慌所笼罩。储君若薨,国本动摇!
而就在这举宫哀惶之时,一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在立政殿长孙皇后的病榻前响起。
是晋王李治。他年仅九岁,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镇定。他屏退左右,独自跪在母亲榻前,握着她冰凉的手,低声道:“母后,儿臣知道您心痛。但儿臣觉得,大哥的病,来得太蹊跷。前几日虽重,却尚有生机,为何太医换了方子后,反而急转直下?”
长孙皇后缓缓睁开泪眼,看着幼子:“雉奴(李治小名),你……此言何意?”
李治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小纸包,里面是几片枯萎的花瓣:“这是儿臣前日去探望大哥时,在殿外窗下捡到的。儿臣认得,这是张娘娘宫里才有的那种紫兰的花瓣……而太医正昨日新换的药方里,儿臣偷偷看到,有一味药引,正是需用这种紫兰的晨露煎服……”
孩童无心之言,却如惊雷般劈入长孙皇后脑中!她猛地坐起,脸色煞白,身体因震惊和愤怒而剧烈颤抖起来!
张婕妤的花……独特的药引……太子病情的急剧恶化……
所有的疑点,瞬间串联成一条毒蛇般的线索!
“快!快去请陛下!再去请太医署副使王太医!要快!”长孙皇后用尽全身力气喊道,声音凄厉而绝望。
李渊正沉浸在悲痛中,闻讯立刻赶至立政殿。太医署副使王太医也被紧急召来,他并非正使一党,素以医术精湛、性情耿直着称。
在王太医的仔细检查和李治提供的花瓣佐证下,一个可怕的真相被揭开:太子所中之毒,“梦魇兰烬”,其解药确实需要一种特殊西域兰花的花粉,但此花粉若与另一种产自张婕妤宫苑的紫兰香气混合,非但不能解毒,反而会变成催命符,加速毒性发作!而太医正昨日新换的方子,恰好就加入了需要那种紫兰晨露的药引!
这绝非巧合!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利用医学知识进行伪装的毒杀陷阱!太医正,恐怕早已被收买或控制!
“好毒辣的手段!好一个张婕妤!好一个太医正!”李渊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如同火山喷涌,“来人!给朕封锁东宫!封锁张婕妤寝宫!封锁太医署!将所有相关人等,全部给朕拿下!严加审讯!”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整个皇宫瞬间戒严,甲士奔走,无数人卷入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之中。
然而,就在长安宫廷因太子之事天翻地覆之际,遥远的扬州,风已起于青萍之末。
李君羡率领的百骑司精锐,已如同鬼魅般悄然潜入这座不夜之城。他们很快便发现,“通济柜坊”总号看似平静,实则外松内紧,护卫力量暗中增加了数倍,且多有江湖人士气息。其后院的一座独立库房,更是灯火通明,昼夜有人忙碌,似乎正在紧急转移或销毁着什么。
而由户部派出的审计队伍,也已大张旗鼓地抵达扬州府衙,宣示了朝廷旨意。“通济柜坊”大掌柜表面恭敬配合,安排食宿,引导查账,但所有核心账册却以“保管于密库,需时间调取”为由,迟迟不肯交出。
双方都在暗中较劲,等待着一个契机。
此刻,长江之上,魏徵与刘仁轨站在楼船舰首,望着远处渐渐浮现的扬州城郭,江风猎猎,吹动他们的衣袍。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刘仁轨感叹道。
魏徵目光坚定,毫无畏惧:“邪不胜正。陛下既已布下天罗地网,你我便是那收网之人!传令下去,各舰按预定计划,封锁扬州各处水道出口!所有军士,准备登陆!”
楼船之上,令旗挥舞,战鼓低沉擂响。庞大的水师舰队,如同露出獠牙的巨兽,缓缓逼近了那座看似繁华平静,实则暗藏惊涛的东南雄城。
扬州风已起,骤雨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