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追回的巨额赃款,如同久旱甘霖,暂时滋润了帝国干涸的国库。拖欠的军饷得以发放,出征伊州的部队士气稍振;官员们拿到了部分欠俸,朝堂上的抱怨之声也随之减弱;戴胄甚至能挤出些许钱粮,用于安抚去岁受灾的地区。笼罩长安的绝望氛围,总算被驱散了几分,帝国似乎喘过了一口气。
然而,李渊深知,这仅是权宜之计。帝国的肌体上,痈疽并未根除,反而在更深处化脓发酵。三条战线上的危机,如同三条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引发更大的灾难。
第一条线,深宫。
百骑司对张婕妤宫苑的监控已持续数日。那个负责打理花圃、行踪诡异的小宦官,一切如常,每日依旧照料花草,偶尔深夜前往冷宫旁的黑龙渠,重复着那套丢弃废物的动作,再无新的异常。他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木偶,平静得令人窒息。
李君羡愈发觉得不对劲。如此关键的眼线,在太子中毒事件几乎暴露之后,幕后之人竟还让他继续活动,要么是愚蠢至极,要么……就是有恃无恐,或有更大的图谋!
他增派了人手,将监控范围扩大到所有与张婕妤宫苑有往来的人员,甚至包括定期送菜、送冰的杂役。终于,在一个深夜,他们发现了一名负责运送宫中垃圾出城的老宦官,在交接垃圾时,与一名城外灰衣人有过一次极其短暂的、看似无意的接触,一枚铜钱,从老宦官手中滑落,被灰衣人“捡起”归还。
动作自然流畅,若非全程紧盯,几乎无法察觉。
百骑司暗探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紧盯小宦官和老宦官,另一路则悄然跟踪那名灰衣人。
灰衣人极其警惕,在城中兜了数个大圈子,最后竟潜入了一家……正在为朝廷“海贸债券”办理承兑业务的大柜坊(早期银行)!这家名为“通济柜坊”的商号,正是此前率先带头认购债券、信誉颇佳的几家大商号之一!
消息传回,李渊和李君羡都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幕后黑手的触角,竟然已经伸向了与朝廷新金融政策密切相关的核心商业机构!他们想干什么?窃取债券资金?破坏承兑信用?还是以此为跳板,进行更庞大的资金转移和阴谋?
“继续盯!不要惊动!朕要看看,这‘通济柜坊’的水,到底有多深!”李渊下令,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宫阙魅影,似乎正与宫外的金融暗流悄然汇合。
第二条线,西域。
伊州战报每日如雪片般飞入兵部。侯君集调派的援军终于抵达,与郭孝恪派出接应的部队里应外合,暂时击退了西突厥和吐蕃的第一次猛攻。然而,敌军并未远遁,反而如同饿狼般环伺左右,不断发动小规模袭扰。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黑袍异人再次出现,他们不再直接参与大规模战斗,而是不断施展邪术,诅咒唐军将士,污染水源,甚至一度试图召唤小范围的沙暴,给唐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非战斗减员。
安西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面对这种超常规的骚扰,疲于应付,士气再次受到打击。郭孝恪的求援信一封比一封急迫。
而就在这焦灼之际,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从龟兹镇传来:昏迷已久的卫国公李靖,终于苏醒了!
虽然依旧极度虚弱,无法理事,但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便是:“袁师……如何?西域……战局……如何?”得知袁天罡仍昏迷不醒、伊州危急后,他挣扎着让人取来地图,强撑着精神,听取了副将的详细汇报。
听完后,李靖沉默良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敌军……非为占地……乃为……疲军……牵制……”
他断断续续,用尽力气分析:“其主力……或其真正目标……非在伊州……或许……在疏勒……或于阗……声东……击西……”
“邪人作法……需……根基……其根基……必在……死亡之海……某处……”
“寻其根……破其坛……方可……退敌……”
这是李靖基于无数血战经验做出的判断!他认为眼前的猛攻只是佯动,敌人的真正目标可能是防御相对薄弱的其他军镇,而那些黑袍异人的力量源泉,必然来自死亡之海中的某个固定地点(或许是另一个祭坛)!
郭孝恪得到李靖的提示,如梦初醒,立刻调整部署,一方面加强疏勒、于阗等地的防御,另一方面派出数支最精锐的斥候小队,由镇异司修士带领,不惜代价再次潜入死亡之海,寻找邪术力量的源头!
西域的战局,因李靖的苏醒和关键判断,出现了新的转机。
第三条线,漕运。
新任御史大夫魏徵,手持皇帝密旨与水师调令,雷厉风行,直扑运河重镇汴州(今开封)。
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与提前抵达的刘仁轨水师精锐汇合后,化装成大型商队,沿运河而下,明察暗访。
漕运系统盘根错节,牵扯利益极广,官员、衙役、漕帮、商贾、乃至地方豪强,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以往巡查,往往阻力重重,难以触及核心。
但魏徵岂是常人?他根本不与这些地方势力纠缠,直接从那账房先生提供的线索入手,调查近年来所有漕运物资记录中,频繁出现且去向不明的“特殊物资”批次,以及几家与“通济柜坊”有密切资金往来、却又背景神秘的漕运商号。
阻力果然巨大。沿途州县官员或阳奉阴违,或推诿塞责,甚至有人暗中传递消息。漕帮分子更是屡屡制造事端,试图阻挠调查。
然而,魏徵手持“先斩后奏”之权,又有刘仁轨的水师精锐护航,根本不吃这一套。一名试图强行扣押调查账簿的漕运司官员被当场拿下,查出其收受巨额贿赂证据,魏徵毫不犹豫,当即请出王命旗牌,在运河码头上将其明正典刑,悬首示众!
雷霆手段,瞬间震慑了整个漕运系统!所有魑魅魍魉都暂时缩回了爪子。
调查得以深入。很快,种种异常浮出水面:有多批以“军械”、“建材”为名的物资,最终并未运往边境或官府工地,而是在中途的某个小码头被悄然转运,消失无踪;那几家背景神秘的商号,其资金流动极其诡异,大量款项最终都流向一个空壳商号,而后不知所踪,其手法与之前军资案如出一辙!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运河与淮水交汇处的一片被称为“百汊湾”的复杂水域。那里水道纵横,芦苇丛生,历来是水匪出没之地,也是漕运管理的薄弱环节。
“目标,百汊湾!”魏徵没有丝毫犹豫,与刘仁轨率领水师战舰,直扑而去。
长安,两仪殿。
李渊同时接收着来自三条战线的密报。
宫廷线:“通济柜坊”与神秘灰衣人的关联,让他嗅到了巨大的金融阴谋。
西域线:李靖的苏醒和判断,让他稍稍安心,但死亡之海的搜索注定充满危险。
漕运线:魏徵的雷厉风行和百汊湾的嫌疑,让他看到了直捣黄龙的希望。
三条线,三条不同的战线,却似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着,最终都指向那个共同的敌人“锁链玄鸟”。
李渊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手指划过百汊湾的位置,又点了点死亡之海,最后落在那深不见底的宫阙。
“传令魏徵、刘仁轨,仔细搜索百汊湾,若遇抵抗,格杀勿论!有任何发现,即刻来报!”
“传令郭孝恪,依李靖之策行事,固守要镇,寻根破坛!”
“告诉李君羡,给朕死死钉住‘通济柜坊’和宫里那几条线!朕要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他的命令一道道发出,冷静而决绝。帝国的战争机器,在他的意志下,沿着三条战线,同时向着那隐藏的敌人,发起了最强有力的反击!
三线惊霆,同时炸响。这场关乎帝国命运的决战序幕,已然拉开。
        然而,李渊深知,这仅是权宜之计。帝国的肌体上,痈疽并未根除,反而在更深处化脓发酵。三条战线上的危机,如同三条绷紧的弓弦,随时可能断裂,引发更大的灾难。
第一条线,深宫。
百骑司对张婕妤宫苑的监控已持续数日。那个负责打理花圃、行踪诡异的小宦官,一切如常,每日依旧照料花草,偶尔深夜前往冷宫旁的黑龙渠,重复着那套丢弃废物的动作,再无新的异常。他就像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木偶,平静得令人窒息。
李君羡愈发觉得不对劲。如此关键的眼线,在太子中毒事件几乎暴露之后,幕后之人竟还让他继续活动,要么是愚蠢至极,要么……就是有恃无恐,或有更大的图谋!
他增派了人手,将监控范围扩大到所有与张婕妤宫苑有往来的人员,甚至包括定期送菜、送冰的杂役。终于,在一个深夜,他们发现了一名负责运送宫中垃圾出城的老宦官,在交接垃圾时,与一名城外灰衣人有过一次极其短暂的、看似无意的接触,一枚铜钱,从老宦官手中滑落,被灰衣人“捡起”归还。
动作自然流畅,若非全程紧盯,几乎无法察觉。
百骑司暗探立刻兵分两路,一路继续紧盯小宦官和老宦官,另一路则悄然跟踪那名灰衣人。
灰衣人极其警惕,在城中兜了数个大圈子,最后竟潜入了一家……正在为朝廷“海贸债券”办理承兑业务的大柜坊(早期银行)!这家名为“通济柜坊”的商号,正是此前率先带头认购债券、信誉颇佳的几家大商号之一!
消息传回,李渊和李君羡都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幕后黑手的触角,竟然已经伸向了与朝廷新金融政策密切相关的核心商业机构!他们想干什么?窃取债券资金?破坏承兑信用?还是以此为跳板,进行更庞大的资金转移和阴谋?
“继续盯!不要惊动!朕要看看,这‘通济柜坊’的水,到底有多深!”李渊下令,心中那股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宫阙魅影,似乎正与宫外的金融暗流悄然汇合。
第二条线,西域。
伊州战报每日如雪片般飞入兵部。侯君集调派的援军终于抵达,与郭孝恪派出接应的部队里应外合,暂时击退了西突厥和吐蕃的第一次猛攻。然而,敌军并未远遁,反而如同饿狼般环伺左右,不断发动小规模袭扰。更令人担忧的是,那些黑袍异人再次出现,他们不再直接参与大规模战斗,而是不断施展邪术,诅咒唐军将士,污染水源,甚至一度试图召唤小范围的沙暴,给唐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和非战斗减员。
安西军兵力本就捉襟见肘,面对这种超常规的骚扰,疲于应付,士气再次受到打击。郭孝恪的求援信一封比一封急迫。
而就在这焦灼之际,一个惊人的好消息从龟兹镇传来:昏迷已久的卫国公李靖,终于苏醒了!
虽然依旧极度虚弱,无法理事,但他苏醒后的第一句话便是:“袁师……如何?西域……战局……如何?”得知袁天罡仍昏迷不醒、伊州危急后,他挣扎着让人取来地图,强撑着精神,听取了副将的详细汇报。
听完后,李靖沉默良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敌军……非为占地……乃为……疲军……牵制……”
他断断续续,用尽力气分析:“其主力……或其真正目标……非在伊州……或许……在疏勒……或于阗……声东……击西……”
“邪人作法……需……根基……其根基……必在……死亡之海……某处……”
“寻其根……破其坛……方可……退敌……”
这是李靖基于无数血战经验做出的判断!他认为眼前的猛攻只是佯动,敌人的真正目标可能是防御相对薄弱的其他军镇,而那些黑袍异人的力量源泉,必然来自死亡之海中的某个固定地点(或许是另一个祭坛)!
郭孝恪得到李靖的提示,如梦初醒,立刻调整部署,一方面加强疏勒、于阗等地的防御,另一方面派出数支最精锐的斥候小队,由镇异司修士带领,不惜代价再次潜入死亡之海,寻找邪术力量的源头!
西域的战局,因李靖的苏醒和关键判断,出现了新的转机。
第三条线,漕运。
新任御史大夫魏徵,手持皇帝密旨与水师调令,雷厉风行,直扑运河重镇汴州(今开封)。
他并未大张旗鼓,而是与提前抵达的刘仁轨水师精锐汇合后,化装成大型商队,沿运河而下,明察暗访。
漕运系统盘根错节,牵扯利益极广,官员、衙役、漕帮、商贾、乃至地方豪强,形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以往巡查,往往阻力重重,难以触及核心。
但魏徵岂是常人?他根本不与这些地方势力纠缠,直接从那账房先生提供的线索入手,调查近年来所有漕运物资记录中,频繁出现且去向不明的“特殊物资”批次,以及几家与“通济柜坊”有密切资金往来、却又背景神秘的漕运商号。
阻力果然巨大。沿途州县官员或阳奉阴违,或推诿塞责,甚至有人暗中传递消息。漕帮分子更是屡屡制造事端,试图阻挠调查。
然而,魏徵手持“先斩后奏”之权,又有刘仁轨的水师精锐护航,根本不吃这一套。一名试图强行扣押调查账簿的漕运司官员被当场拿下,查出其收受巨额贿赂证据,魏徵毫不犹豫,当即请出王命旗牌,在运河码头上将其明正典刑,悬首示众!
雷霆手段,瞬间震慑了整个漕运系统!所有魑魅魍魉都暂时缩回了爪子。
调查得以深入。很快,种种异常浮出水面:有多批以“军械”、“建材”为名的物资,最终并未运往边境或官府工地,而是在中途的某个小码头被悄然转运,消失无踪;那几家背景神秘的商号,其资金流动极其诡异,大量款项最终都流向一个空壳商号,而后不知所踪,其手法与之前军资案如出一辙!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指向同一个方向,运河与淮水交汇处的一片被称为“百汊湾”的复杂水域。那里水道纵横,芦苇丛生,历来是水匪出没之地,也是漕运管理的薄弱环节。
“目标,百汊湾!”魏徵没有丝毫犹豫,与刘仁轨率领水师战舰,直扑而去。
长安,两仪殿。
李渊同时接收着来自三条战线的密报。
宫廷线:“通济柜坊”与神秘灰衣人的关联,让他嗅到了巨大的金融阴谋。
西域线:李靖的苏醒和判断,让他稍稍安心,但死亡之海的搜索注定充满危险。
漕运线:魏徵的雷厉风行和百汊湾的嫌疑,让他看到了直捣黄龙的希望。
三条线,三条不同的战线,却似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着,最终都指向那个共同的敌人“锁链玄鸟”。
李渊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他手指划过百汊湾的位置,又点了点死亡之海,最后落在那深不见底的宫阙。
“传令魏徵、刘仁轨,仔细搜索百汊湾,若遇抵抗,格杀勿论!有任何发现,即刻来报!”
“传令郭孝恪,依李靖之策行事,固守要镇,寻根破坛!”
“告诉李君羡,给朕死死钉住‘通济柜坊’和宫里那几条线!朕要看看,他们到底想玩什么把戏!”
他的命令一道道发出,冷静而决绝。帝国的战争机器,在他的意志下,沿着三条战线,同时向着那隐藏的敌人,发起了最强有力的反击!
三线惊霆,同时炸响。这场关乎帝国命运的决战序幕,已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