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北苑校场那冲天的士气与隐约成型的“军魂”之光,如同黑夜中骤然亮起的火炬,不仅照亮了帝国前行的道路,也必然惊动了那些潜藏在阴影中的目光。
就在李渊与将士们沉浸于新力量带来的振奋之时,那些来自不同维度、怀揣着不同恶意的“暗影”,也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低语与蠕动。
*西域,戈壁深处,某处被风沙半掩的古老石窟。
篝火跳跃,映照出壁上斑驳褪色的诡异壁画,描绘着巨蛇吞日、魔神起舞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灯和某种腥甜香料混合的怪异气味。
几名身着暗红色袈裟、肤色黝黑、眼神阴鸷的苯教上师围坐在一起。为首的,正是曾在边境与程咬金部交过手的那名擅长“阴影遁术”的老者,他被称为“黑咒上师”桑吉。此刻,他干枯的手指正轻轻抚摸着一件刚刚被送来的、用黑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体。那物体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阴寒气息,与之前那尊被劫走的小鼎同源,却更加浓郁。
“圣器的最后一部分,‘指引之刃’,终于到手了。”桑吉的声音沙哑如同砂纸摩擦,“伟大的‘龙魔’在深渊中已然躁动不安,祂渴望回归,渴望鲜血与恐惧的献祭。”
一名年轻些的上师有些担忧地开口:“桑吉上师,唐人的皇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们的军队正在变得……不一样。前几日边境的试探,他们那种古怪的气血联结,竟然能轻微干扰我们的阴影之术。”
桑吉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狂热与残忍:“察觉?晚了!只要找到‘龙窟’,打开封印,释放出龙魔之力,任他唐军有千般变化,在真正的神魔面前,也不过是蝼蚁罢了!那些气血?正好成为龙魔苏醒后的第一顿美餐!”
他猛地掀开黑布,里面赫然是一柄造型奇古、通体漆黑、刃身扭曲如同蛇信般的短刃。刃柄处镶嵌着一颗不断蠕动的、仿佛活物般的黑色眼球。
“准备最后的仪式!”桑吉将短刃高高举起,那颗眼球猛地转向东方,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锁定了某个具体的位置,“‘钥匙’已经完整,‘信标’即将点亮!我们必须赶在唐人彻底警觉之前,找到并打开龙窟!”
石窟内,所有苯教上师都匍匐在地,口中念念有词,发出非人的、狂热的祷祝声。阴影在火光下扭曲拉长,仿佛有无数不可名状之物正在回应他们的呼唤。
九天之上,曾经的凌霄宝殿,如今一片冷清死寂。
仙光黯淡,瑞气稀薄。往日里穿梭往来的仙官神将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少数无法离开、或因职责必须留守的仙神,如同石雕般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脸上带着茫然、恐惧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恨。
一面巨大的、布满裂纹的“昊天镜”悬浮在殿中央,镜中模糊地映照出下界长安北苑校场的景象,那冲天的气血狼烟和隐约的军魂之光,让镜面都微微震颤。
“哼,困兽犹斗。”一个冰冷、毫无感情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位身穿星官袍服、但面色苍白如纸、周身气息极其不稳的神将。他是仅存的几位还能勉强维持形体的“巡天星将”之一。“以为凭借这点微末的气血联系,就能对抗天命?可笑。”
另一位容貌姣好、却愁眉不展的女仙叹了口气:“可是……天庭如今自顾不暇,法则崩坏,灵气断绝,我等神力日渐衰退。陛下(玉帝)与诸位帝君又不知所踪……再这样下去,恐怕……”
“恐怕什么?”星将冷冷打断她,“难道要我等向那窃取龙魂、悖逆天道的人间帝王俯首称臣不成?他走的这条路,霸道酷烈,绝非正道!即便一时得势,也必遭天谴反噬!”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况且……天庭虽败,但也未必没有‘朋友’。那幽冥血海,那九幽魔渊,可都一直对这片肥沃的人间垂涎三尺呢……或许,我们可以‘帮’他们一把,给那位人皇陛下,制造一点小小的‘麻烦’。”
女仙闻言,花容失色:“这……这岂不是引狼入室?”
“狼?”星将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如今这局面,谁又是狼,谁又是羊呢?看着吧,当苯教那些蠢货打开不该打开的东西时,好戏才真正开始。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偶尔,轻轻推一下。”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玉座扶手,一缕极其微弱的、带着堕落气息的星光,悄无声息地穿透仙凡壁垒,向着下界某个与魔族有着微弱联系的隐秘祭坛飘去。
长安,某处深藏地下的、废弃的前朝祭坛。
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和硫磺的气息。墙壁上刻满了被磨蚀大半的邪恶符文。几个黑影如同鬼魅般聚集于此,他们并非苯教徒,也非仙神,而是人间自身滋生出的、崇拜深渊魔神的邪教残余。
为首的,是一个披着斗篷、看不清面容的佝偻身影,他被称为“引路人”。他正用一种狂热的、颤抖的声音低语:
“……伟大的主宰已然回应!祂感受到了我们的虔诚!天庭的星光指引了我们方向,苯教的愚蠢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当龙窟开启,龙魔之力宣泄而出,人间法则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那将是我等圣教崛起的最佳时机!”
他伸出鸡爪般的手,手中捧着一颗漆黑的水晶球,球体内仿佛有浑浊的血液在翻滚。“我们需要更多的祭品!更多纯净的灵魂和血肉,才能在那一天到来时,接引更多的圣族降临!去!捕捉那些流浪者,那些无人关心的贱民!用他们的血,铺就我主降临的阶梯!”
下方的黑影们发出压抑的、兴奋的嘶吼。
甚至在大唐朝廷内部,那看似铁板一块的格局下,也有暗流涌动。
一名御史台的官员,深夜独自在书房中,对着一位来访的、看不清面目的客人低声抱怨:
“…………如今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工匠庖厨之流,竟可与士大夫同列?那些奇技淫巧,甚至左道邪术,竟被奉若圭臬?长此以往,圣人之道何在?礼法纲常何存?陛下……陛下实在是被奸佞小人蒙蔽了!”
那客人阴影中的脸庞似乎笑了笑,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王大人所言极是。然则陛下乾纲独断,非我等臣子所能置喙。不过……天道轮回,自有其理。或许不久之后,便会有‘变数’发生,拨乱反正呢?届时,还需王大人这等秉持正道的忠臣,出来稳定朝局啊……”
王御史闻言,眼神闪烁,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没有再说话。书房内,只余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秘阁之内。
袁天罡猛地从一堆古老的星象图中抬起头,脸色苍白,手指颤抖地指着一块刚刚解读出来的龟甲上的铭文。
“陛下!您看这里!”他的声音带着惊骇,“这份殷商时期的祭祀记载……提及他们曾镇压过一次‘地龙翻身’,而镇压的核心……并非禹鼎,而是……而是另一种东西,被称为‘息壤之核’!据说此物能自行生长,无穷无尽,最能封堵地脉漏洞,镇压地火!若……若那龙窟真是封印之地,或许……或许这‘息壤之核’才是关键?苯教寻找的,或许不仅仅是打开封印,他们可能还想……破坏或夺走这镇压之物?”
李渊接过龟甲,看着上面那古老的象形文字,眉头紧锁。线索越来越复杂,但指向的危机却越来越清晰。
就在此时,一名百骑司密探浑身是血、踉跄着冲入秘阁,嘶声禀报:
“陛下!紧急军情!护送……护送那黑色小鼎碎片的队伍……在岐山古道遭遇不明身份高手伏击!全军……全军覆没!碎片……被劫走了!”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秘阁之中!
敌人的行动,远比想象的更快!更狠!
李渊猛地攥紧了拳头,眼中怒火与冰寒交织。
暗影的低语,已然化为了行动的利刃。
风暴,已至门前。
就在李渊与将士们沉浸于新力量带来的振奋之时,那些来自不同维度、怀揣着不同恶意的“暗影”,也开始了它们新一轮的低语与蠕动。
*西域,戈壁深处,某处被风沙半掩的古老石窟。
篝火跳跃,映照出壁上斑驳褪色的诡异壁画,描绘着巨蛇吞日、魔神起舞的场景。空气中弥漫着酥油灯和某种腥甜香料混合的怪异气味。
几名身着暗红色袈裟、肤色黝黑、眼神阴鸷的苯教上师围坐在一起。为首的,正是曾在边境与程咬金部交过手的那名擅长“阴影遁术”的老者,他被称为“黑咒上师”桑吉。此刻,他干枯的手指正轻轻抚摸着一件刚刚被送来的、用黑布包裹的长条状物体。那物体散发着令人心悸的阴寒气息,与之前那尊被劫走的小鼎同源,却更加浓郁。
“圣器的最后一部分,‘指引之刃’,终于到手了。”桑吉的声音沙哑如同砂纸摩擦,“伟大的‘龙魔’在深渊中已然躁动不安,祂渴望回归,渴望鲜血与恐惧的献祭。”
一名年轻些的上师有些担忧地开口:“桑吉上师,唐人的皇帝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们的军队正在变得……不一样。前几日边境的试探,他们那种古怪的气血联结,竟然能轻微干扰我们的阴影之术。”
桑吉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狂热与残忍:“察觉?晚了!只要找到‘龙窟’,打开封印,释放出龙魔之力,任他唐军有千般变化,在真正的神魔面前,也不过是蝼蚁罢了!那些气血?正好成为龙魔苏醒后的第一顿美餐!”
他猛地掀开黑布,里面赫然是一柄造型奇古、通体漆黑、刃身扭曲如同蛇信般的短刃。刃柄处镶嵌着一颗不断蠕动的、仿佛活物般的黑色眼球。
“准备最后的仪式!”桑吉将短刃高高举起,那颗眼球猛地转向东方,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锁定了某个具体的位置,“‘钥匙’已经完整,‘信标’即将点亮!我们必须赶在唐人彻底警觉之前,找到并打开龙窟!”
石窟内,所有苯教上师都匍匐在地,口中念念有词,发出非人的、狂热的祷祝声。阴影在火光下扭曲拉长,仿佛有无数不可名状之物正在回应他们的呼唤。
九天之上,曾经的凌霄宝殿,如今一片冷清死寂。
仙光黯淡,瑞气稀薄。往日里穿梭往来的仙官神将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少数无法离开、或因职责必须留守的仙神,如同石雕般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脸上带着茫然、恐惧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怨恨。
一面巨大的、布满裂纹的“昊天镜”悬浮在殿中央,镜中模糊地映照出下界长安北苑校场的景象,那冲天的气血狼烟和隐约的军魂之光,让镜面都微微震颤。
“哼,困兽犹斗。”一个冰冷、毫无感情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位身穿星官袍服、但面色苍白如纸、周身气息极其不稳的神将。他是仅存的几位还能勉强维持形体的“巡天星将”之一。“以为凭借这点微末的气血联系,就能对抗天命?可笑。”
另一位容貌姣好、却愁眉不展的女仙叹了口气:“可是……天庭如今自顾不暇,法则崩坏,灵气断绝,我等神力日渐衰退。陛下(玉帝)与诸位帝君又不知所踪……再这样下去,恐怕……”
“恐怕什么?”星将冷冷打断她,“难道要我等向那窃取龙魂、悖逆天道的人间帝王俯首称臣不成?他走的这条路,霸道酷烈,绝非正道!即便一时得势,也必遭天谴反噬!”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阴毒的光芒:“况且……天庭虽败,但也未必没有‘朋友’。那幽冥血海,那九幽魔渊,可都一直对这片肥沃的人间垂涎三尺呢……或许,我们可以‘帮’他们一把,给那位人皇陛下,制造一点小小的‘麻烦’。”
女仙闻言,花容失色:“这……这岂不是引狼入室?”
“狼?”星将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冷笑,“如今这局面,谁又是狼,谁又是羊呢?看着吧,当苯教那些蠢货打开不该打开的东西时,好戏才真正开始。我们只需要……静静地看,偶尔,轻轻推一下。”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玉座扶手,一缕极其微弱的、带着堕落气息的星光,悄无声息地穿透仙凡壁垒,向着下界某个与魔族有着微弱联系的隐秘祭坛飘去。
长安,某处深藏地下的、废弃的前朝祭坛。
这里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腐朽和硫磺的气息。墙壁上刻满了被磨蚀大半的邪恶符文。几个黑影如同鬼魅般聚集于此,他们并非苯教徒,也非仙神,而是人间自身滋生出的、崇拜深渊魔神的邪教残余。
为首的,是一个披着斗篷、看不清面容的佝偻身影,他被称为“引路人”。他正用一种狂热的、颤抖的声音低语:
“……伟大的主宰已然回应!祂感受到了我们的虔诚!天庭的星光指引了我们方向,苯教的愚蠢为我们创造了机会!当龙窟开启,龙魔之力宣泄而出,人间法则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那将是我等圣教崛起的最佳时机!”
他伸出鸡爪般的手,手中捧着一颗漆黑的水晶球,球体内仿佛有浑浊的血液在翻滚。“我们需要更多的祭品!更多纯净的灵魂和血肉,才能在那一天到来时,接引更多的圣族降临!去!捕捉那些流浪者,那些无人关心的贱民!用他们的血,铺就我主降临的阶梯!”
下方的黑影们发出压抑的、兴奋的嘶吼。
甚至在大唐朝廷内部,那看似铁板一块的格局下,也有暗流涌动。
一名御史台的官员,深夜独自在书房中,对着一位来访的、看不清面目的客人低声抱怨:
“…………如今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工匠庖厨之流,竟可与士大夫同列?那些奇技淫巧,甚至左道邪术,竟被奉若圭臬?长此以往,圣人之道何在?礼法纲常何存?陛下……陛下实在是被奸佞小人蒙蔽了!”
那客人阴影中的脸庞似乎笑了笑,声音低沉而充满诱惑:“王大人所言极是。然则陛下乾纲独断,非我等臣子所能置喙。不过……天道轮回,自有其理。或许不久之后,便会有‘变数’发生,拨乱反正呢?届时,还需王大人这等秉持正道的忠臣,出来稳定朝局啊……”
王御史闻言,眼神闪烁,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没有再说话。书房内,只余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秘阁之内。
袁天罡猛地从一堆古老的星象图中抬起头,脸色苍白,手指颤抖地指着一块刚刚解读出来的龟甲上的铭文。
“陛下!您看这里!”他的声音带着惊骇,“这份殷商时期的祭祀记载……提及他们曾镇压过一次‘地龙翻身’,而镇压的核心……并非禹鼎,而是……而是另一种东西,被称为‘息壤之核’!据说此物能自行生长,无穷无尽,最能封堵地脉漏洞,镇压地火!若……若那龙窟真是封印之地,或许……或许这‘息壤之核’才是关键?苯教寻找的,或许不仅仅是打开封印,他们可能还想……破坏或夺走这镇压之物?”
李渊接过龟甲,看着上面那古老的象形文字,眉头紧锁。线索越来越复杂,但指向的危机却越来越清晰。
就在此时,一名百骑司密探浑身是血、踉跄着冲入秘阁,嘶声禀报:
“陛下!紧急军情!护送……护送那黑色小鼎碎片的队伍……在岐山古道遭遇不明身份高手伏击!全军……全军覆没!碎片……被劫走了!”
消息如同惊雷,炸响在秘阁之中!
敌人的行动,远比想象的更快!更狠!
李渊猛地攥紧了拳头,眼中怒火与冰寒交织。
暗影的低语,已然化为了行动的利刃。
风暴,已至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