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春风,吹绿了焉耆河谷的草芽,也吹动了唐军大营上空猎猎作响的旌旗。苏定方稳坐中军,如同一尊镇守西极的石佛,将一道道政令军令有条不紊地发出,编织着大唐在西域的统治之网。屯田的禾苗在军民的共同努力下破土而出,嫩绿的色彩点缀着苍黄的大地,带来生机与希望;修复一新的烽燧如同忠诚的卫士,屹立在商路沿线,狼烟一起,消息便可迅速传递;市舶司前,等待查验货物的商队排成长龙,各种语言交织,虽略显嘈杂,却充满了繁荣的活力。
裴行俭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他已不再仅限于帐内静养,开始每日清晨在明月的陪伴下于营中缓步行走,逐渐恢复气力。更多的时候,他待在一间被辟为“机要分析室”的营帐内,面前堆满了来自各方的情报卷宗。那面古朴的铜镜就放在案头,并非用于照耀,而是当他需要凝神思考或感应某些特殊信息时,才会以指尖轻触镜面,借助其平定心神、增强灵觉之效。
他开始系统地整理、分析、研判各方信息。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逻辑,他将龟兹那利与羯猎颠的明争暗斗、于阗王恭顺背后的谨慎、疏勒两派势力的细微动向、西突厥汗庭最新传来的零星消息,咥利失可汗似乎熬过了重伤,但权威大损,乙毗咄陆与莫贺咄叶护的争斗更加白热化,乃至一些关于更西方波斯萨珊帝国与大食帝国边境摩擦的传闻,分门别类,相互印证,试图从中勾勒出西域乃至中亚未来局势的清晰图谱。
他还抽出时间,为王六选拔出的三十名聪慧机敏的年轻斥候授课。课程内容远超传统的侦察技巧,增加了对西域各部落风俗、信仰、特有植被地貌的辨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传授如何凭借直觉和细微迹象,如动物异常、植被枯萎、气味变化等,来警惕可能存在的邪术或异常区域。他没有直接提及暗影秘教,但所授内容皆有所指。这些课程深受欢迎,年轻斥候们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学识渊博、经历传奇的参军敬佩不已。
小道童明月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不仅负责照料他和烁金(裴行俭为小兽取的名字)的起居,更凭借其道童对气息的敏感,帮助甄别一些情报中可能涉及的异常能量描述。烁金则终日慵懒地趴在裴行俭脚边或帐外晒太阳,它对陌生人依旧保持警惕,但对营中的唐军士卒已不再排斥,偶尔还会接受明月投喂的肉干。其神奇的恢复力和不凡的灵性,早已成为营中一则不大不小的传奇。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好发展。然而,裴行俭眉宇间的忧色却并未减少。他时常摩挲着铜镜,目光投向东南长安方向。苏将军的急报已送去多日,朝廷那边,究竟如何了?陛下,会相信那些近乎荒诞的推断吗?长安的那只“眼睛”,又是否已被找出?
……
千里之外,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
夜幕下的太极宫,并未因夜深而完全沉寂。百福殿内,灯火通明,却只映照着寥寥数人。大唐皇帝李渊并未身着龙袍,只一身玄色常服,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静如水,不怒自威。侍立在一旁的,仅有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以及一位身着紫色宦官常服、面容枯槁却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内侍监、皇帝绝对心腹,赵德言。
御案上,摊开的正是苏定方那封加密等级最高、由心腹亲卫拼死送回的密奏。李渊的手指缓缓划过绢帛上那些关于古老符号、邪教仪式、奇异金气、铜镜异状、圣兽、以及那石破天惊的推论的每一个字。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灯烛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李渊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深沉力量:“药师,德言,苏烈所言,你们如何看?”他并未直接表态,而是先问重臣。
李靖微微躬身,他虽已年过五旬,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昔,只是鬓角已染霜华。他沉吟片刻,谨慎答道:“陛下,苏定方乃沙场宿将,性情沉稳,非是妄言之人。其所奏之事,虽看似光怪陆离,超越常理,然纵观其西域所为,步步为营,皆有实证。那铜镜之异,陛下亦曾目睹(指之前裴行俭献镜时)。且‘长安亦有眼’之语,与近来百骑司所察之些许端倪,隐隐暗合。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此事牵涉甚广,关乎亘古秘辛,确需慎之又慎。”
他的回答,既肯定了苏定方的忠诚和判断,也承认了事件的可能性,同时强调了谨慎处理的必要性,老成谋国之风尽显。
内侍监赵德言则声音尖细低沉,如同夜枭:“大家,老奴以为,卫公所言极是。苏将军所虑,非止一域之战守,实乃国本之安危。暗影秘教,其志非小。老奴掌管内侍省,近来亦察觉宫中似有暗流涌动,有几名低阶宦官宫女行迹可疑,虽暂无实据,但其交接之人、出入之所,皆隐有规律,似与某些城外释道斋醮场所有涉。已命人暗中严密监视。”他话语不多,却点出了更为骇人的可能性——邪教的触角,可能已伸入了宫禁!
李渊的目光微微闪动,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赵德言所言,与他接到苏定方奏报后,秘密令百骑司调查所获的一些零星线索,不谋而合。确实有一些身份可疑的游方僧道、胡商,在长安某些特定区域活动频繁,虽未抓到切实把柄,但其行为模式绝非寻常。
“看来,这长安城,朕的脚下,也并非铁板一块啊。”李渊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殿内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苏烈在西域打得不错,替朕撞破了一场大阴谋。朕不能让他孤军奋战。”
他沉吟片刻,决断立下:“药师,”
“臣在。”
“着你以兵部之名,行文安西,嘉奖苏定方及有功将士,所请之事,一概照准。告知苏烈,西域之事,朕许他全权,固本培元,静待时机,朝中暂无远征之议,让他放手施为。另,将翰林院秘阁与钦天监初步解读出的几个最古老的、可能与‘镇压’、‘守护’相关的符号图样,密送于他,或对其有所助益。”
“遵旨。”李靖领命。
“德言,”
“老奴在。”
“宫内宫外,给朕继续深挖!动用一切隐秘力量,无论是百骑司、内侍省,还是……‘龙影’。”提到“龙影”二字时,李渊的语气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化,那是一个直属于皇帝、鲜为人知的绝对秘密力量。“查清那些斋醮场所的底细,查清所有与可疑僧道胡商接触的官员、勋贵、乃至……宗室!但切记,未有铁证之前,绝不可打草惊蛇。朕要看看,这潭水底下,到底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老奴明白!”赵德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躬身领命。
“此外,”李渊目光扫过苏定方奏报中关于那黑袍人最后吹响骨哨的细节,“那种骨哨之声,绝非寻常。传令天下各州县,密查近年可有诡异失踪案件,尤其是青壮年或生辰特异者。令各边关严守,对出入境的僧道、杂耍艺人、戏班子等,严加盘查,注意有无携带奇异乐器或法器者。朕怀疑,那并非通讯,而是……召唤。其所召之物,或许并非实体,而是……更为诡异的东西。”
皇帝的思维极其敏锐,立刻抓住了这个被苏定方格外强调的细节,并做出了远超常人的推断和部署。
“陛下圣明!”李靖和赵德言皆心服口服。陛下虽久居深宫,但其洞察力和决断力,依旧深不可测。
“去吧。”李渊挥了挥手,略显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大唐立国未久,天下初定,朕不希望看到任何邪祟之力,动摇国本。无论是西域的明枪,还是长安的暗箭,都要给朕一一斩断!”
“臣(老奴)告退!”李靖和赵德言躬身退出大殿。
殿门缓缓合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李渊独自坐在灯下,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密奏上,久久不语。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未知威胁的警惕,有对帝国安危的忧虑,有对苏定方等边将的欣慰,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深藏在帝王心术最深处的盘算。
暗影秘教……古老力量……龙魂镇守……这些看似荒诞的词语,或许背后隐藏着远超常人想象的力量。若能为其所用……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谨慎压下。未知的力量,往往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当前首要,仍是查清、控制、防范。
他提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绢帛上,缓缓写下了两个字:“静”、“查”。
这既是对西域苏定方的指示,也是对长安这场无声暗战的定调。
西极之地,苏定方很快将通过加密渠道收到来自长安的旨意和那寥寥数个古老符号的图样。他将会更加坚定地执行稳扎稳打的战略。
而在这座辉煌帝都的阴影里,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凶险的狩猎,已然悄然开始。无形的网,正向着那些隐藏在繁华下的“眼睛”,缓缓撒开。
        裴行俭的身体一日好过一日。他已不再仅限于帐内静养,开始每日清晨在明月的陪伴下于营中缓步行走,逐渐恢复气力。更多的时候,他待在一间被辟为“机要分析室”的营帐内,面前堆满了来自各方的情报卷宗。那面古朴的铜镜就放在案头,并非用于照耀,而是当他需要凝神思考或感应某些特殊信息时,才会以指尖轻触镜面,借助其平定心神、增强灵觉之效。
他开始系统地整理、分析、研判各方信息。凭借过人的记忆力和逻辑,他将龟兹那利与羯猎颠的明争暗斗、于阗王恭顺背后的谨慎、疏勒两派势力的细微动向、西突厥汗庭最新传来的零星消息,咥利失可汗似乎熬过了重伤,但权威大损,乙毗咄陆与莫贺咄叶护的争斗更加白热化,乃至一些关于更西方波斯萨珊帝国与大食帝国边境摩擦的传闻,分门别类,相互印证,试图从中勾勒出西域乃至中亚未来局势的清晰图谱。
他还抽出时间,为王六选拔出的三十名聪慧机敏的年轻斥候授课。课程内容远超传统的侦察技巧,增加了对西域各部落风俗、信仰、特有植被地貌的辨识,更重要的是,他开始传授如何凭借直觉和细微迹象,如动物异常、植被枯萎、气味变化等,来警惕可能存在的邪术或异常区域。他没有直接提及暗影秘教,但所授内容皆有所指。这些课程深受欢迎,年轻斥候们对这位年纪轻轻却学识渊博、经历传奇的参军敬佩不已。
小道童明月成了他的得力助手,不仅负责照料他和烁金(裴行俭为小兽取的名字)的起居,更凭借其道童对气息的敏感,帮助甄别一些情报中可能涉及的异常能量描述。烁金则终日慵懒地趴在裴行俭脚边或帐外晒太阳,它对陌生人依旧保持警惕,但对营中的唐军士卒已不再排斥,偶尔还会接受明月投喂的肉干。其神奇的恢复力和不凡的灵性,早已成为营中一则不大不小的传奇。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向好发展。然而,裴行俭眉宇间的忧色却并未减少。他时常摩挲着铜镜,目光投向东南长安方向。苏将军的急报已送去多日,朝廷那边,究竟如何了?陛下,会相信那些近乎荒诞的推断吗?长安的那只“眼睛”,又是否已被找出?
……
千里之外,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城。
夜幕下的太极宫,并未因夜深而完全沉寂。百福殿内,灯火通明,却只映照着寥寥数人。大唐皇帝李渊并未身着龙袍,只一身玄色常服,坐于御案之后,面色沉静如水,不怒自威。侍立在一旁的,仅有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以及一位身着紫色宦官常服、面容枯槁却眼神锐利如鹰的老者——内侍监、皇帝绝对心腹,赵德言。
御案上,摊开的正是苏定方那封加密等级最高、由心腹亲卫拼死送回的密奏。李渊的手指缓缓划过绢帛上那些关于古老符号、邪教仪式、奇异金气、铜镜异状、圣兽、以及那石破天惊的推论的每一个字。
殿内寂静无声,只有灯烛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李渊才缓缓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掌控一切的深沉力量:“药师,德言,苏烈所言,你们如何看?”他并未直接表态,而是先问重臣。
李靖微微躬身,他虽已年过五旬,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昔,只是鬓角已染霜华。他沉吟片刻,谨慎答道:“陛下,苏定方乃沙场宿将,性情沉稳,非是妄言之人。其所奏之事,虽看似光怪陆离,超越常理,然纵观其西域所为,步步为营,皆有实证。那铜镜之异,陛下亦曾目睹(指之前裴行俭献镜时)。且‘长安亦有眼’之语,与近来百骑司所察之些许端倪,隐隐暗合。臣以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然此事牵涉甚广,关乎亘古秘辛,确需慎之又慎。”
他的回答,既肯定了苏定方的忠诚和判断,也承认了事件的可能性,同时强调了谨慎处理的必要性,老成谋国之风尽显。
内侍监赵德言则声音尖细低沉,如同夜枭:“大家,老奴以为,卫公所言极是。苏将军所虑,非止一域之战守,实乃国本之安危。暗影秘教,其志非小。老奴掌管内侍省,近来亦察觉宫中似有暗流涌动,有几名低阶宦官宫女行迹可疑,虽暂无实据,但其交接之人、出入之所,皆隐有规律,似与某些城外释道斋醮场所有涉。已命人暗中严密监视。”他话语不多,却点出了更为骇人的可能性——邪教的触角,可能已伸入了宫禁!
李渊的目光微微闪动,手指在御案上轻轻一点。赵德言所言,与他接到苏定方奏报后,秘密令百骑司调查所获的一些零星线索,不谋而合。确实有一些身份可疑的游方僧道、胡商,在长安某些特定区域活动频繁,虽未抓到切实把柄,但其行为模式绝非寻常。
“看来,这长安城,朕的脚下,也并非铁板一块啊。”李渊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殿内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苏烈在西域打得不错,替朕撞破了一场大阴谋。朕不能让他孤军奋战。”
他沉吟片刻,决断立下:“药师,”
“臣在。”
“着你以兵部之名,行文安西,嘉奖苏定方及有功将士,所请之事,一概照准。告知苏烈,西域之事,朕许他全权,固本培元,静待时机,朝中暂无远征之议,让他放手施为。另,将翰林院秘阁与钦天监初步解读出的几个最古老的、可能与‘镇压’、‘守护’相关的符号图样,密送于他,或对其有所助益。”
“遵旨。”李靖领命。
“德言,”
“老奴在。”
“宫内宫外,给朕继续深挖!动用一切隐秘力量,无论是百骑司、内侍省,还是……‘龙影’。”提到“龙影”二字时,李渊的语气有了一丝极其细微的变化,那是一个直属于皇帝、鲜为人知的绝对秘密力量。“查清那些斋醮场所的底细,查清所有与可疑僧道胡商接触的官员、勋贵、乃至……宗室!但切记,未有铁证之前,绝不可打草惊蛇。朕要看看,这潭水底下,到底藏着多少魑魅魍魉!”
“老奴明白!”赵德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躬身领命。
“此外,”李渊目光扫过苏定方奏报中关于那黑袍人最后吹响骨哨的细节,“那种骨哨之声,绝非寻常。传令天下各州县,密查近年可有诡异失踪案件,尤其是青壮年或生辰特异者。令各边关严守,对出入境的僧道、杂耍艺人、戏班子等,严加盘查,注意有无携带奇异乐器或法器者。朕怀疑,那并非通讯,而是……召唤。其所召之物,或许并非实体,而是……更为诡异的东西。”
皇帝的思维极其敏锐,立刻抓住了这个被苏定方格外强调的细节,并做出了远超常人的推断和部署。
“陛下圣明!”李靖和赵德言皆心服口服。陛下虽久居深宫,但其洞察力和决断力,依旧深不可测。
“去吧。”李渊挥了挥手,略显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大唐立国未久,天下初定,朕不希望看到任何邪祟之力,动摇国本。无论是西域的明枪,还是长安的暗箭,都要给朕一一斩断!”
“臣(老奴)告退!”李靖和赵德言躬身退出大殿。
殿门缓缓合上,将内外隔绝成两个世界。李渊独自坐在灯下,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密奏上,久久不语。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有对未知威胁的警惕,有对帝国安危的忧虑,有对苏定方等边将的欣慰,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深藏在帝王心术最深处的盘算。
暗影秘教……古老力量……龙魂镇守……这些看似荒诞的词语,或许背后隐藏着远超常人想象的力量。若能为其所用……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随即被更深的谨慎压下。未知的力量,往往伴随着未知的风险。当前首要,仍是查清、控制、防范。
他提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绢帛上,缓缓写下了两个字:“静”、“查”。
这既是对西域苏定方的指示,也是对长安这场无声暗战的定调。
西极之地,苏定方很快将通过加密渠道收到来自长安的旨意和那寥寥数个古老符号的图样。他将会更加坚定地执行稳扎稳打的战略。
而在这座辉煌帝都的阴影里,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凶险的狩猎,已然悄然开始。无形的网,正向着那些隐藏在繁华下的“眼睛”,缓缓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