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金玉良缘-《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两日后,宝钗还了一社。

  既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螃蟹宴,也没有什么确定好的菊花诗。

  和前一社一样,宝钗在衡梧院的摆了一二十个果盘,在院子里布置了一番。

  由惜春和挽春确定选题和韵脚,这次选的是端午。

  最后,黛玉和宝钗的诗文被众人争执不下,被确定成双魁首。

  公主府内诗文又流出了,平安郡主带着一票玩得好的姐妹们杀上公主府,非要加入。

  于是九个人的诗社,瞬间扩大到了一倍的人数。

  直到快中秋了,期间陆陆续续又加进来好几个有才情的姑娘们。

  全部都是女子的海棠诗社,引爆了京都附近甚至包括江南的女子作诗的潮流。

  唐朝的女诗人很多,我们大周的不遑多让。

  而渐渐的宝钗的才学也突围出来。

  黛玉他们是都是史兰馨亲戚,其他人看到黛玉她们的才华,就会下意识觉得,

  不愧是保国公主家的孩子们。

  而看到宝钗,才会觉得一个富商的孩子,经过公主的教导,居然也可以成为如此优秀的女孩子。

  于是....各地的女学爆满。

  史兰馨对于这个情况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确的情况,不是宝钗得到众人关注吗?

  这个情况是史兰馨故意的,不然以公主府的保密程度,根本不会有诗文流出。

  一来是冲击宝玉那首酸诗,另一方面也是将宝钗推出去,

  才女的名声对于她的出嫁也是有好处的。

  但是现在宝钗的情况还是一样,确实有些世家的公子对她产生兴趣,

  但是都不是娶正妻,都是纳妾。

  宝钗想着从前史兰馨说过的话,就一直没有同意。

  她私心里还是想要一个在科举上能有能力的人,现在还不起眼,

  但有贾家和公主的帮扶,日后在朝堂上慢慢往上爬,

  那自己想要的诰命也可以得到了。

  宝钗不是没有想过自己做女官,但是她母亲不同意。

  如今的女官前景不是很明确,最高的人能到四品。

  但是一般都没有嫁人或是寡妇。

  嫁人者凤毛麟角。

  一般的家庭还是主张男主外女主内的,贫苦人家也没有财力支付女学那少之又少的束修,或是压根就不同意女子读书。

  因此薛王氏认为女学没有什么前途,女子花期就几年,还是要赶紧找一个夫婿嫁了。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是符合现在的主流思想的,史兰馨也不好用现代的想法去反驳她。

  因此,宝钗就只能这样不上不下的被吊着。

  王氏倒是想出了一个主意。

  宝钗和宝玉倒是相配。

  宝钗大宝玉两岁,会照顾人。

  宝钗有很好的名声,可以冲淡宝玉的坏名声。

  宝钗家是皇商,嫁妆一定不少。

  而宝玉是次子,且看老爷的情况已经彻底放弃了宝玉,以后家私上,分不了什么东西,

  这样找的有钱的媳妇就很重要。

  王氏没有想到,自己嫁入贾府,贾故从来没有花过王氏一份嫁妆。

  王氏自己没有淋过雨,居然就想着直接把儿子媳妇的伞给扯掉。

  关键薛王氏居然也有些赞同。

  从年初办过宝钗生日,到如今年末了,自己就没有看到一个满意的女婿。

  薛王氏也是从看不起那普通的官宦世家,到如今看谁都是好的。

  宝玉虽然在科举仕途上不用心,但是贾家不会让自己家嫡系孩子一事无成。

  从前那些和公主没有什么关系的庶出弟弟们,也是得到了公主的好处,

  现在都发展起来了。

  要说以前半条街都是宁荣两府的,如今一条街两边都是贾家众人的宅邸。

  薛王氏想着,自己家在京城的地位已经如此了,

  薛蟠如今也只能保持着薛家大房的产业,和之前的皇商的份额。

  这个份额还是因为和公主沾亲带故才会留下来的。

  一旦自己没有了,那薛蟠肯定很快就会败掉家业。

  这样一来,把宝钗嫁给宝玉,薛家不就永远都是贾家的亲戚了吗?

  如此两个王氏一拍即合,小王氏就去给贾故说了这个事情。

  贾故见过宝钗,对她的才气也很满意。

  虽然黛玉的风流婉转更符合自己的心意。

  但是母亲已经说过了,黛玉是不会嫁入贾府的。

  且黛玉是郡主,贾家目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样一来,能在诗文上黛玉不相伯仲的宝钗,看起来却确实不错。

  贾故思索再三,还和贾赦等人商量了一下。

  他人都觉得不错。

  从前王熙凤的事情,史兰馨的说法是不能让二房被王氏彻底占据。

  且当时的世子是贾瑚,贾琏以后还是要分出去的。

  并没有说什么表兄妹不能成亲之类的话。

  毕竟现在的表兄妹成亲比比皆是。

  确实有孩子有些问题,但是也有些孩子很聪明。

  这些都是概率,且有问题的孩子在高门大户中很少有活到成年的。

  史兰馨要是把概率和示例摆出来,不就捅了世家的马蜂窝了吗?

  因此史兰馨用权谋代替了近亲不能结婚的说法。

  如今也是同样的。

  宝玉也是次子,早晚要分出去的。

  贾珠的孩子都已经八九岁了,成长的很符合翩翩佳公子的形象。

  李纨又怀了二胎,大夫说很可能也是一个男孩子。

  那宝玉以后就是注定会被分出去的,娶个薛王氏的姑娘也不打紧的。

  关键宝玉如今的名声实在太臭了。

  基本每两年就有一个关于宝玉的传言,都是压不住的大事。

  如今没有任何一个世家愿意嫁女儿给宝玉了。

  其他都是一些小门小户,想要攀附贾家和公主的人家。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在公主身边待过五年的宝钗呢?

  至少她知根知底呀!

  因此贾故把这个消息说给史兰馨时,史兰馨很是惊讶。

  “宝钗怎么会和宝玉连在一起?这是谁的主意?”

  贾故微微一笑,

  “是王氏先提出来,薛家也很是满意。”

  接着史兰馨又问道:

  “那宝玉是怎么想的?薛王氏有和宝钗提出过这件事吗?”

  贾故有些愣住了。

  他想起,从前母亲也是先提出一个人家,

  让孩子们看过后,都同意了,才联系提亲人选。

  便是自己在不得不娶王氏前也是如此的。

  便说道:“儿子想先给母亲说一下这事情,要是母亲有些其他意见,

  那两个孩子就不需要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