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太后着风寒-《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史兰馨自然是不知道小单子的心思,她正在享受这小宫女的按摩服务。

  小宫女将赵太医的养颜膏挖出一些,细细在公主的脸上涂抹着。

  明兰姑姑取了公主最喜欢的千里香,在香炉中燃起。

  而小单子回复了司徒博消息后,司徒博几声“好好好!”,急忙就要回去。

  这是太后宫中嬷嬷前来禀告,太后又叫太医了。

  司徒博赶来仁寿宫,询问太后病情。

  史兰馨也收到了消息,可惜宫门的侍卫说什么也不让她出去。

  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让明兰姑姑前去告罪。

  这时司徒博后宫的两位夫人带着满宫的妃嫔也已经在仁寿宫了。

  惠夫人说道:

  “陛下不要担心,保重龙体要紧。太后要是知道了,越发养不好病了。”

  花夫人:“姐姐说的是。这几年太后偶有凤体不适,太医都治好了。

  这次必定也是逢凶化吉的。”

  司徒博沉默不语,眼睛死盯着太医的方向。

  这时明兰进来,拜见了皇帝和各位娘娘,说公主身体有恙起不得床,特遣她过来问候。

  司徒博这才想起自己不准朝辉出后殿,摆摆手就让明兰姑姑一边等着。

  惠夫人原本还想说什么,看到司徒博的神色也不敢再说了。

  半晌众太医才来回禀,太后这是年纪大了,时常头疼脑热的,

  毕竟已经快六十的人了。

  此次风寒尚不厉害,但也要用心调养。

  司徒博问道:

  “仁寿宫的宫人都死了吗?太后为何会感染风寒?

  都是底下人伺候不用心!”

  宫人们纷纷跪地,却连求饶的声音都不敢发出。

  若兰嬷嬷从寝室中出来,上前跪下道:

  “都是奴婢的错,请陛下责罚。”

  “太后,太后,哎呀!你越扶越慢,还不如我自己走呢!”

  一道清脆中带着些急躁的声音从外头传来,贾敏一进殿就看到满满都是人。

  “给陛下请安,给各位娘娘们请安。”

  陛下让其起身,问道:

  “怎么如此毛躁!”

  “陛下,臣女听闻太后病了,便急忙进宫伺疾。

  礼仪不当,还请陛下恕罪。”

  司徒博也知道贾敏最得太后喜欢,有她服侍太后也最舒服。

  平日里自己的女儿们,除了燕燕,都得不到太后如此爱护。

  便让她进去伺候,又看着跪下的宫人们。

  说道:“这一次,你们的脑袋就先在脖子上安着。

  全部宫人罚奉两月。

  再不用心,还有下一次,统统提头来见。”

  宫人们齐齐应是,纷纷退下自去忙碌了。

  惠夫人有些阴阳怪气地问道:

  “贾家四姑娘来了,臣妾想给太后伺疾都插不上手了。”

  历良媛说道:

  “四姑娘是太后一手抚养长大的,你我自然比不上她贴心,知道太后的习惯。”

  惠夫人被呛声,却只能咽下。

  在太后的宫里说四姑娘不好,自己可没想早死。

  司徒博不想理会这些事情,抬脚往寝宫里走。

  太后已经醒了,贾敏正在床边给太后喂些粥。

  贾敏见皇帝进来,起身刚要行礼,就被皇帝拦住了。

  “免了。”

  然后在坐到了贾敏方才的位子,伸手接过白粥,给太后喂了起来。

  太后原本不想吃,但皇帝孝心,也吃了几口,就摆手道:“吃不下了。”

  司徒博递碗给宫人,才说道:

  “母后身体康健,朕才能放心。”

  太后知道了皇帝在外面发的火,便说道:

  “人吃五谷杂粮,怎能不生病。哀家没事的。

  你看外头。”

  外间花红柳绿的衣裳满满登登的。

  “让她们回去吧。哀家见不得人太多,头疼!

  等哀家病好了,就让历良媛带着六皇子过来。

  那孩子虎头虎脑的,格外可爱。

  现在就不用了,孩子还小,别过了病气。”

  司徒博一一应下。然后才说朝辉的事情。

  贾敏听闻母亲昨夜在宫中突然晕倒也急得不行,但母亲一直耳提面命,让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以太后为先。

  因此才压住急躁的脾气。

  太后自然是知道的,不就是皇帝想诏幸朝辉,还特地骗朝辉入宫的事情。

  昨夜自己担心动静太大,才不小心感染了风寒。

  于是语气就不大好。

  “皇帝,你也要顾忌一下朝辉的名声。

  知道的是陛下的口谕宣召入宫,不知道的以为朝辉夜半策马进宫,是来逼宫的。”

  司徒博知道自己做的不对,讨好般笑了笑,

  “母后说的是,以后不会的。”

  然后太后又看看了贾敏,有些不好开口。

  贾敏笑道:

  “母亲在宫中,肯定不会有事的。

  敏儿要是丢下生病的太后,跑去未央宫。

  母亲肯定会大骂我一顿,把我赶回来的。

  方才瞧见明兰姑姑也在外间,让明兰姑姑回去说一声就好,

  太后这边有女儿在,母亲尽可放心了。”

  太后把贾敏拉到自己身旁,笑道:

  “不怨这孩子得哀家疼爱,旁人可有这般孝心,这般会说话。

  就是朝辉也是比不得的。”

  司徒博也安心,若兰嬷嬷进来,捧着一碗药。

  贾敏接过,吹了吹,又用小勺子试了试温度,然后换了勺子喂给太后。

  “太后,热着药性才好。

  要尽快喝。天气还冷着,药也会很快凉了。药性就减弱了。”

  太后闻着味道,就知道苦得很。

  皱着眉头喝了一口。急忙用帕子捂着嘴巴。

  “太苦了,等会儿再喝吧。”

  司徒博也说道:

  “太后,越发孩子气了。从前朕小时候母后是如何说的,自己也忘了?”

  若兰嬷嬷忍不住笑了一声,然后对着太后说道:

  “就是,太后从前都让陛下一口闷,总说良药苦口,太后如今可不能装着想不起来了吧。”

  太后被扒了老底,有些脸红。

  贾敏却岔开话题说道:

  “太后,药都是苦的,但敏儿给您准备了蜜饯,特别甜!

  保证什么苦味都没有了!”

  太后摸摸贾敏的头,“好,哀家喝。”

  等太后喝完,司徒博起身要去处理政事。

  太后突然问道:

  “昨日听闻你哥哥考了一甲,是...探花,是吗?”

  贾敏放下碗的手微微一顿,转身笑道:

  “是呀,是敏儿的二哥哥,贾故。

  听母亲说从前二哥哥也进宫拜见过太后。

  现在二哥哥不只是考中探花,陛下还特地给二哥哥赐了婚事。

  今日本来两国公府开朝会后要打开祠堂,禀告老国公爷如此喜事。

  可听闻太后生病了,就没开祠堂。

  我急急忙忙进宫,都不知道昨夜母亲已经入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