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初入尚书房-《无限穿越之古代篇》

  史兰馨被所谓的帝王心术又一次深深震惊了,虎毒不食子呀!

  都说爷孙情深,现在这个社会一般男子对自己的儿子不甚疼爱,但等儿子生了孙子,却对孙子万分疼爱。

  史兰馨根本想象不到,有爷爷用亲孙子的命来做鱼饵。

  那她这个半路认的女儿可能连鱼饵都够不上吧。

  可坐月子时,外界消息都被代善隔绝了。总算在出月子后,史兰馨的猜测得到了证实。

  西宁王府被夺了兵权。

  太子司徒博在嫡子洗三后便入了西宁郡王府,不知密谈了什么,西宁王爷便告病了。

  此后皇帝在朝堂上连续斥责了西宁王爷和世子的各种荒唐之事,足足七日!

  西宁郡王脸面尽失,在朝堂之上痛哭告罪,以上交兵权换取郡王之位的保留。

  此番可谓臭名远播,加之太子妃与郡主同时早产,贾代善又在朝上与西宁王府一派的人针锋相对。不得不让人联想。

  四王八公虽是同期晋封,相互之间也是亲疏有别。其余人见贾家势头正盛,自然默默站到他这边,西宁王眼见孤立无援,便就此沉寂了。

  等到满月那日皇帝下旨为司徒博的长子赐名司徒仁。而史兰馨也送了一堆赏赐。

  贾家上下自然喜气洋洋,史兰馨摸着贾源寄回的家书纸上贾敛和贾敏几字,心中又隐隐生出一丝不安。

  果然是贾敏!

  但如果剧情始终又回到正轨,那日后也会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出现吗?贾府日后的命运会如何?会一成不变,还是会走上全新的道路?

  可这样的世道,谁能保证另一条路就一定会更好呢~

  即便贾敏不嫁给林海,嫁与其他人就一定会好吗?

  (林黛玉的父亲姓林,名海,字如海)

  史兰馨陷入了沉思。

  但回头看到双胞胎,史兰馨又笑了。自己就是最大的变数,

  【只要我能过得好,即便是这个时代的认为的好,那我的女儿也会过得好!即便这好是这个时代认为的好。】

  同赏赐一起到的还有随驾南巡的旨意。

  但在南巡前 ,皇帝宣召史兰馨入宫。

  史兰馨在上书房外停住了脚步,这地方可不是随随便便能进去的。

  便是贾代善,作为皇帝亲信,也只是武官。还没有入尚书房议论朝政的资格。

  古来文武相轻,以目前看就是自己儿子想转文臣,能入这上书房一回,也是难度极大的。

  史兰馨想着这回皇帝又要用自己钓出什么大鱼呢?

  贾家率先交出兵权,已经得罪了同为四王八公的故旧。

  贾代善连连升官,表面风光无比。暗地里羡慕嫉妒恨的人多着呢。

  一朝跌落说不得就会被众人踩死。

  而自己杀了三皇子,又得罪许多联络三皇子的朝臣。

  皇帝不会杀光他们,但是被贬的可不少。万一在地方做官做得好,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再入京城。

  如今自己这把刀皇帝用得很顺手,若是宠亲生女儿,有哪个大臣敢多说一句。可自己只是义女。

  生父保龄侯去年就升了尚书令!眼看着有入主内阁的风头。

  自己再出头,是多么显眼的一个靶子,只怕人人都恨不得上来打一拳。

  可是史兰馨骑虎难下了。

  今日陛下又想着拔了哪根钉子了呢。

  再这样下去自己就真的要得罪光满朝的文臣武将了。

  小太监进去传话,却是魏总管出来相迎。魏祥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说道“陛下等着呢!郡主快进去吧。我朝至今有这份荣宠的,郡主可是头一个呀!”

  史兰馨闻言差点维持不住脸上的表情,只能饱含深意地说道,

  “多谢魏公公了!”

  魏总管在提醒她,只怕也是在警告她。就像当初拜见皇后时,那总领太监口中也说有大大的造化。

  这是告诉史兰馨应了就是站队,不应就是个死!

  史兰馨深吸一口气,自己和司徒博已经摘不开了。如今一定要抱紧皇帝的大腿。

  因此摆出自己的无敌笑容,步伐轻快地入了上书房。

  “朝晖拜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给她赐座,又问了几句家中的孩子,还记得双胞胎很得皇后喜欢,如今已经抱在皇后养着了。

  史兰馨也大大方方地回答,言语间带着小女儿的调皮,倒惹得皇帝笑了两回。

  之后皇帝突然问道四月闽地大雨,淅淅沥沥竟然不止,年内恐有洪涝之灾,几位大臣就防灾的法子争执不下,因此皇帝问她可有什么别的看法。

  史兰馨心中一跳,面上倒是疑惑问道,这事怎么不找太子,反找了她这个女子?

  皇帝只是笑笑说道,“你是朕的女儿,又心细,朕不过问问,或者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法子。

  朝中大臣都是些腐儒,说半日也说不到点子上。

  你也来看看,吵了半日,一个章程也拟不出来。”

  说着招手叫史兰馨站到身旁,将许多奏折拿与她看。

  史兰馨心一横,秉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思豁出去了。

  到底认认真真看了那几张折子。

  看完却摇摇头,折子上居然在争论到底要派何人去闽地赈灾。

  至于如何预防,如何改进水利,洪水过后到底如何赈灾居然一个字都没有。

  听说前两日三位大学士在朝堂上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想必就是争这人选了。

  哪里是为了赈灾,闽地近年海运昌盛,苏杭之地为了海运河运的利益已然争得不可开交。

  这是又盯上闽地了?

  史兰馨冷笑道,“父皇,朝晖的话,恐有不敬。朝晖不敢说。”

  皇帝不在意地摆摆手说道,朕恕你无罪便是了。

  史兰馨心中冷笑,哪一日你用不着我了,这便是滔天大罪了。

  但是洪水泛滥,不知多少百姓会遭殃。

  这群大臣还只想着如何给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党派争得利益。真是枉读了圣贤书!

  等等,党派?

  史兰馨在那些奏折中找到了方才看到的一个,是上书皇帝奏请预防灾祸的折子。

  随后她走到案台前,郑重行了一礼才说道,

  “这三个人选,都好也都不好。只看父皇心中是怎么想的。”

  皇帝有了些兴致,问道如何都好又都不好了。

  “父皇若是想借洪涝之灾将不合心意的人踢出大学士之位,这三人都好,只看他们背后站的是谁罢了。”

  此言一出皇帝脸色变了,史兰馨顿了顿,见皇帝仍想听,才说道,

  “若父皇心系百姓,那这三人都不好,也只看他们背后站的是谁罢了。

  朝晖看来,向父皇上书,提及闽地大雨,向父皇提请尽早修建水利的这位,最好!”

  说着将手中的奏折递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