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知道当初上书房的事情,一个个用手帕捂着嘴笑。
庆妃说道:“想必郡主是被罚怕了吧!一年分的俸银,外加米粮一千石,
都是郡主的私房钱呢~”
庆妃说完皇帝大笑出声,其余嫔妃也笑出了声。
史兰馨向皇后撒娇,皇后笑完才说道:
“大胆说,有母后呢。”
史兰馨这才说道:
“玉说起来不过就是一块石头。
好看一点,有寓意有好兆头。
父皇自然天下值得最好的玉石,但任何玉石也不如关外八百里的石头。”
皇帝一愣,史兰馨走上前去在他耳边说了什么,皇帝果然高兴,哈哈大笑。
众人都好奇史兰馨说了什么,但是史兰馨也不说,
只是吩咐丫鬟拿来第二份礼物。
史兰馨捧过插屏,先给皇后看了正名,又转身看了背面。
皇后赞道:“好手艺。”
原来贾敔母亲所做的飞云针法有个秘籍,即双面都是一样的,正反面都没有任何针眼。好似天然就长在布上的。
史兰馨说道:
“以针入画不是没有人能秀绣,但绣娘们所绣一般稍显匠气,绣法固定不够灵动。
这幅是贾府在金陵的五房媳妇所绣。
她原本是可以绣双面不同,但太过耗费时日。一幅成品起码要绣一两年。
这次女儿就让她绣一个小件。
母后若喜欢,女儿就让她慢慢地稳稳地绣一个十二开合的屏风。
绣上十二个当世美人,进献给母后。”
皇后对观音像十分满意,笑道:
“十二个美人?哪是给本宫看的,分明是给你看的。”
史兰馨笑倒了,皇后又说:
“贾家的媳妇?在金陵是有见过吗?”
史兰馨摇头道:
“并没有。接驾时只在后面远远地站着。
因她是三房庶出,没有上来面见过。
不过在金陵我得知她有这手艺,忙求她帮忙。
之前为了母后没有合适的寿礼,急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她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
直说要是她的手艺能入得了母后的眼,这正是祖上荣光,光耀门楣了。
女儿可一个字都没有改过的。”
皇后对于史兰馨这般粗话的吹捧没说什么,倒是满意地点点头。
“家中可有官职?
要是为了本宫绣屏风,把眼睛熬坏了,那不成了本宫仗势欺人了吗?”
史兰馨表示:
“五房的叔叔(这里的叔叔史兰馨是从贾赦的位置表述的关系)已经去了,
当初也是一方父母 官,病故在了任上。
如今母子俩人过得有些艰难,倒时常做些绣活贴补家用。
如今有了给母后献上的手艺,也求母后给一份恩赐。”
一来表示了母后的仁慈之心,广泽天下妇人。
二来,她得了母后的一两句夸赞,日后就是绣品也能卖出好价钱。她感恩母后还来不及呢。”
最后又表示自己愿意给她的人品做担保。
皇后听得高兴,皇帝问道:
“病在任上?是那个?”
史兰馨答道:
“是栖霞县的县令贾代建。”
皇帝犹豫了一会儿,仿佛想了起来。
“贾家五房?好像听子渊(贾源)说起过,他还曾经在朕面前感慨过五房后继无人了。”
史兰馨则笑道:
“却不是后继无人。贾代建的儿子已经是童生了。下科还要接着下场。”
皇帝说道:
“还远着呢,要光复门庭起码要考到举子。”
史兰馨笑道:
“可是贾敔才十二岁呀!”
皇帝听此果然有些兴趣:
“十二岁!要是顺利过了另两关,不到十四岁的秀才,这在江南也算是神童了。”
史兰馨也说道:
“女儿也听赦儿说过,贾敔倒是很得夫子的称赞。
虽不敢说一定会过,但也有几分把握了。
不过他到底还年轻,考试也需要一定运道的。
这次考不过,也不过就是过两年再考罢了。”
皇帝抚着他的胡子,看着史兰馨饱含深意地一笑。
史兰馨也不害怕,倒是大大方方地站着,也微微一笑道:
“父皇,虽说本朝不赞扬神童,也无妨。
要是真考中秀才了,贾家直接压他两科,让他多读几年书。不就好了。”
皇帝板下脸,蹙眉道:“胡闹!”
史兰馨依旧笑着,说道:
“父皇,前朝首辅多有神童,十几岁二十出头就上朝参政。
在朝廷摸爬滚打几十年,老了几乎就是二皇帝。
虽说也有为国为民的官员,但谁能保证每个都是好官。
先帝下旨本朝有三省六部,但绝不设宰辅,就是为了避免宰辅的权力过大。
本朝科考也有不成文的规定,要是年纪偏小,且在可与不可之间,一定会选不可。
也是因为此原因。
五房侄儿小小年纪就去科考,
一来是学问到了,二来是为了增长经验,见见世面。三来有了功名,他母亲也会好过些。
贾家祠堂对有功名还在继续读书的孩子,每月都有补贴。也是鼓励族里的孩子们努力进学。
即便压他一科,生活上也是无妨的。
况且明知年纪不够,想考秋闱的话,大概率会被刷下来,
即便考中了,名次也不好。不如多读几年书。”
皇帝点点头,本朝确实不赞同神童,也很避讳。
史兰馨接着说道:
“前次会试,最年轻的进士是二十二岁,
当时会试考官在殿试时特地提到过,还是觉得太年轻了,名次就不好。
父皇殿试后就让他进了翰林院,跟着张学士编史去了。
这史书历朝历代都要修,没个十来年修不完的。
修完了他的年岁也到了。现成的例子摆在这呢。
而贾家已经军功卓绝了,又是接驾,女儿又是郡主,又得父皇如此宠爱。
要是再出了个神童,进了文官圈子。
那百官要怎么想贾家?
暗地里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了。
女儿也是担心敔儿,考不中下次再考就是了。
考中了万一神童的名声传到都中,他又姓贾,女儿也怕的...”
说着史兰馨就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仿佛真的害怕被御史又一次喷了。
皇帝表面还是正经地说科举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操心了,但心里还是很满意这个女儿什么事情就会自己说。
其他人看着皇帝和史兰馨一句一句地说着,话题都跑没影了。
众人都不敢开口。郡主涉朝政可是陛下特许,皇后娘娘都没说什么。
庆妃说道:“想必郡主是被罚怕了吧!一年分的俸银,外加米粮一千石,
都是郡主的私房钱呢~”
庆妃说完皇帝大笑出声,其余嫔妃也笑出了声。
史兰馨向皇后撒娇,皇后笑完才说道:
“大胆说,有母后呢。”
史兰馨这才说道:
“玉说起来不过就是一块石头。
好看一点,有寓意有好兆头。
父皇自然天下值得最好的玉石,但任何玉石也不如关外八百里的石头。”
皇帝一愣,史兰馨走上前去在他耳边说了什么,皇帝果然高兴,哈哈大笑。
众人都好奇史兰馨说了什么,但是史兰馨也不说,
只是吩咐丫鬟拿来第二份礼物。
史兰馨捧过插屏,先给皇后看了正名,又转身看了背面。
皇后赞道:“好手艺。”
原来贾敔母亲所做的飞云针法有个秘籍,即双面都是一样的,正反面都没有任何针眼。好似天然就长在布上的。
史兰馨说道:
“以针入画不是没有人能秀绣,但绣娘们所绣一般稍显匠气,绣法固定不够灵动。
这幅是贾府在金陵的五房媳妇所绣。
她原本是可以绣双面不同,但太过耗费时日。一幅成品起码要绣一两年。
这次女儿就让她绣一个小件。
母后若喜欢,女儿就让她慢慢地稳稳地绣一个十二开合的屏风。
绣上十二个当世美人,进献给母后。”
皇后对观音像十分满意,笑道:
“十二个美人?哪是给本宫看的,分明是给你看的。”
史兰馨笑倒了,皇后又说:
“贾家的媳妇?在金陵是有见过吗?”
史兰馨摇头道:
“并没有。接驾时只在后面远远地站着。
因她是三房庶出,没有上来面见过。
不过在金陵我得知她有这手艺,忙求她帮忙。
之前为了母后没有合适的寿礼,急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她知道后,高兴得不得了。
直说要是她的手艺能入得了母后的眼,这正是祖上荣光,光耀门楣了。
女儿可一个字都没有改过的。”
皇后对于史兰馨这般粗话的吹捧没说什么,倒是满意地点点头。
“家中可有官职?
要是为了本宫绣屏风,把眼睛熬坏了,那不成了本宫仗势欺人了吗?”
史兰馨表示:
“五房的叔叔(这里的叔叔史兰馨是从贾赦的位置表述的关系)已经去了,
当初也是一方父母 官,病故在了任上。
如今母子俩人过得有些艰难,倒时常做些绣活贴补家用。
如今有了给母后献上的手艺,也求母后给一份恩赐。”
一来表示了母后的仁慈之心,广泽天下妇人。
二来,她得了母后的一两句夸赞,日后就是绣品也能卖出好价钱。她感恩母后还来不及呢。”
最后又表示自己愿意给她的人品做担保。
皇后听得高兴,皇帝问道:
“病在任上?是那个?”
史兰馨答道:
“是栖霞县的县令贾代建。”
皇帝犹豫了一会儿,仿佛想了起来。
“贾家五房?好像听子渊(贾源)说起过,他还曾经在朕面前感慨过五房后继无人了。”
史兰馨则笑道:
“却不是后继无人。贾代建的儿子已经是童生了。下科还要接着下场。”
皇帝说道:
“还远着呢,要光复门庭起码要考到举子。”
史兰馨笑道:
“可是贾敔才十二岁呀!”
皇帝听此果然有些兴趣:
“十二岁!要是顺利过了另两关,不到十四岁的秀才,这在江南也算是神童了。”
史兰馨也说道:
“女儿也听赦儿说过,贾敔倒是很得夫子的称赞。
虽不敢说一定会过,但也有几分把握了。
不过他到底还年轻,考试也需要一定运道的。
这次考不过,也不过就是过两年再考罢了。”
皇帝抚着他的胡子,看着史兰馨饱含深意地一笑。
史兰馨也不害怕,倒是大大方方地站着,也微微一笑道:
“父皇,虽说本朝不赞扬神童,也无妨。
要是真考中秀才了,贾家直接压他两科,让他多读几年书。不就好了。”
皇帝板下脸,蹙眉道:“胡闹!”
史兰馨依旧笑着,说道:
“父皇,前朝首辅多有神童,十几岁二十出头就上朝参政。
在朝廷摸爬滚打几十年,老了几乎就是二皇帝。
虽说也有为国为民的官员,但谁能保证每个都是好官。
先帝下旨本朝有三省六部,但绝不设宰辅,就是为了避免宰辅的权力过大。
本朝科考也有不成文的规定,要是年纪偏小,且在可与不可之间,一定会选不可。
也是因为此原因。
五房侄儿小小年纪就去科考,
一来是学问到了,二来是为了增长经验,见见世面。三来有了功名,他母亲也会好过些。
贾家祠堂对有功名还在继续读书的孩子,每月都有补贴。也是鼓励族里的孩子们努力进学。
即便压他一科,生活上也是无妨的。
况且明知年纪不够,想考秋闱的话,大概率会被刷下来,
即便考中了,名次也不好。不如多读几年书。”
皇帝点点头,本朝确实不赞同神童,也很避讳。
史兰馨接着说道:
“前次会试,最年轻的进士是二十二岁,
当时会试考官在殿试时特地提到过,还是觉得太年轻了,名次就不好。
父皇殿试后就让他进了翰林院,跟着张学士编史去了。
这史书历朝历代都要修,没个十来年修不完的。
修完了他的年岁也到了。现成的例子摆在这呢。
而贾家已经军功卓绝了,又是接驾,女儿又是郡主,又得父皇如此宠爱。
要是再出了个神童,进了文官圈子。
那百官要怎么想贾家?
暗地里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了。
女儿也是担心敔儿,考不中下次再考就是了。
考中了万一神童的名声传到都中,他又姓贾,女儿也怕的...”
说着史兰馨就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仿佛真的害怕被御史又一次喷了。
皇帝表面还是正经地说科举的事情你就不要多操心了,但心里还是很满意这个女儿什么事情就会自己说。
其他人看着皇帝和史兰馨一句一句地说着,话题都跑没影了。
众人都不敢开口。郡主涉朝政可是陛下特许,皇后娘娘都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