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挤牛奶-《七零养崽崽:哄知青少爷入赘了》

  曲颂霖认真地点点头。

  “我会一直守着姐的,寸步不离。”

  曲颂邺也连忙凑过来。

  “我也在!姐要是渴了,我马上递水!”

  一番交代完,曲母这才勉强放下心。

  临走还回头叮嘱了好几遍。

  “中午一定回来接你,咱们一家人一起回家吃午饭,炖了你喜欢的冬瓜排骨汤!”

  他们的背影渐渐远去,消失在通往村中心的小路上。

  养殖场门口,只剩下曲晚霞和她的几位兄弟。

  以及远处树荫下默默站着的傅以安。

  曲晚霞有时候挺无奈。

  感觉自己像个小学生,上学要接送,连中午都得专程来接一趟。

  曲聆野正趴在曲秋娥耳边小声嘀咕。

  曲聆野压低声音说。

  “哥,你说傅以安会不会怕鸡?”

  曲秋娥捂着嘴笑。

  “他要是被吓得跳起来,咱们就录下来,以后天天放给他听!”

  两人正窃窃私语,突然抬头看见傅以安还站在原地。

  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的蚕房。

  曲聆野猛地一拍脑袋,赶紧从地上蹦起来,快步跑过去。

  伸手使劲拽了拽曲晚霞的衣服,指了指傅以安。

  “他们走的时候把他落下了!”

  曲晚霞一阵头疼。

  现在人已经在这儿了,总不能让他一个人干站到天黑吧?

  她抿了抿嘴,看着那个格格不入的身影,开口说道。

  “没事。”

  “留下就留下呗。”

  反正眼下活计多的是,也不差他这一双手。

  况且,正好可以试试他的斤两到底有多少。

  蚕房要打扫,新一批蚕宝宝刚孵出来,得定时添桑叶。

  鸡舍里的蛋也该集中收一遍了,不然容易坏。

  还有羊圈那边的粪便还没清理,牛棚的草料也得重新分配……

  桩桩件件都是脏活累活,没一样是轻松的。

  她倒要看看,这位城里来的大学生,能不能撑得住。

  傅以安听到了几句对话。

  耳朵敏锐地捕捉到“留下”、“落下了”这几个关键词。

  他原本还在思考要不要主动告辞。

  可一听这话,立刻反应过来!

  昨天晚饭后,曲家婆媳三人在厨房角落嘀嘀咕咕的样子浮现在脑海里。

  原来是在商量怎么安排他干活啊!

  而计划的核心,恐怕就是让他去喂蚕。

  蚕这东西娇贵,吃的桑叶必须新鲜干净。

  每天要添五六次,半夜也得起来照看。

  想到这里,他不禁苦笑了一下。

  不过看样子,今天计划有变。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整洁的衬衫。

  又抬头望了望远处尘土飞扬的养殖场,默默叹了口气。

  这片养殖场占地挺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山坡。

  是村里最赚钱的产业。

  也是曲晚霞一手带起来的希望工程。

  每年光是卖鸡、卖蛋、卖奶、卖肉,就能给集体账户带来十几万的纯收入。

  这笔钱不仅修通了村道,还让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甚至供得起孩子们读大学。

  山脚下是猪牛羊住的地方。

  那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

  为了通风防潮,所有的畜栏都建成了坡顶式砖瓦房。

  李天热不了,冬天冻不着,牲口们过得比人还舒坦。

  猪圈里养着三百头猪。

  全是精选的良种杜洛克与长白猪杂交后代。

  这三百头猪,一年出栏两批,是全村最重要的现金来源之一。

  牛棚里有四十头牛。

  其中三十头是产奶奶牛,每天清晨和傍晚各挤一次奶。

  其余十头则是健壮的黄牛,用来耕地、拉车、驮货,力气十足。

  每头牛都有名字,还有详细的档案记录。

  羊圈也不小,二百只羊在里面待得好好的。

  大多是优质波尔山羊和本地细毛羊混群饲养。

  它们白天由专人牵到半山坡吃草,晚上才赶回来休息。

  山上则是鸡的地盘。

  沿着山脊修建了一排排整齐的鸡舍。

  足足两千只土鸡在林间自由活动。

  这些鸡全部采用半散养模式,不吃激素饲料。

  产下的蛋极受镇上市场欢迎。

  每天清晨六点开始捡蛋,一直持续到上午十点。

  能收到将近一千八百个蛋。

  这笔收入在村子里是最高的。

  但走到这一步也不容易。

  五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

  村民靠天吃饭,年年歉收,穷得连买盐都要赊账。

  更别说买牛犊、羊羔这些动辄上千的投资了,谁都不敢想。

  幸亏当时曲晚霞坚持要改革,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说服大家集资入股。

  她亲自跑县城,请专家指导,选品种、学技术、找销路。

  每一步都踩得准,稳扎稳打。

  先种桑树,第二年养蚕卖钱,再拿赚来的钱扩大规模。

  就这样一步步滚雪球,才有了今天的繁荣景象。

  去年村里终于咬牙买了第一台拖拉机。

  今年五月又添了一辆,两台轮班使用,彻底改变了劳动方式。

  不仅能耕地、耙地、播种。

  还能运肥料、拉饲料、收稻谷,脱粒收稻样样行。

  明面上的收入是一方面,暗里的好处也少不了。

  牲口粪便是天然有机肥。

  比化肥便宜不说,还能改善土壤结构。

  每年春秋两季统一收集发酵后,撒在桑园和农田里。

  桑叶长得也格外茂盛。

  牛羊能产奶,多数卖给镇上的收奶点。

  谁家婴儿没奶吃,还能低价买点回去应急。

  现在的村子,和五年前比,简直是翻天覆地。

  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那个整天风风火火的曲晚霞。

  村里人见了都眼热,背地里议论时总说。

  “人家曲家,如今是真有出息。”

  也正因如此,地位自然水涨船高,说话做事都有分量。

  否则,村里人也不会把曲晚霞当成宝贝一样供着。

  “姐,让傅以安跟我一起去挤牛奶羊奶吧?”

  曲颂轻满脸兴奋。

  他是村车队的头儿,年纪不大却极有威信。

  管着两台拖拉机和四辆三轮车。

  今天临时多加了个去挤奶的任务。

  这事原本不在日常农活清单里,但最近镇上订单增多。

  每天除了要送鸡蛋、猪肉外,还得搭上新鲜的牛羊奶一并发货。

  “行啊!”

  曲晚霞想也没想,直接痛快地答应下来。

  这时候,牛群和羊群已经被赶到村口那片空地上去了。

  那里地面平坦、通风也好,最适合集中挤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