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新人对拜逢惊变,王进临危布防线-《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孟州城都监府,武松婚宴。

  高台之上,铁叫子乐和清了清嗓子,嗓音如春日里的黄莺,清亮又带着暖意,顺着风飘到每个角落:

  “吉日良辰当欢笑,喜气洋洋满庭绕。武郎潘女天作合,百年好合永偕老……”

  歌声婉转悠扬,字句都裹着祝福,席间的宾客们不自觉地跟着哼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大刀关胜,嘴角都露出了浅淡的笑意。

  一丈青扈三娘听的情到深处,也放下了腰间的绣春刀,跟着节奏轻轻点头。

  武大郎捧着炊饼,一边给身边人递,一边跟着哼调子,脸上的憨笑满是欢喜。

  待乐和唱完最后一句,檀板“啪”地一响,满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好!唱得好!”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祝武都监、武娘子永结同心”、“潘金莲貌美贤淑”的喊声此起彼伏。

  酒碗碰撞的清脆声响、孩童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谈笑声混在一起,将喜庆的氛围推到了顶点,没人察觉到,城外那股肃杀之气,正悄然逼近。

  铁叫子乐和笑着拱手,示意宾客们安静,继而隆重宣布道:

  “接下来,让我们以最高昂的呐喊声,有请今日婚礼主婚人,新郎官武松武都监的生死之交、王进台前讲话!”

  在万众宾客们的呼喊下,王进整理了一下长衫,稳步走到高台中央。

  “谢谢,谢谢!”王进微微抬手,宾客们顿时鸦雀无声,王进顺势接过仆役递来的酒碗,目光扫过全场,笑着开口:

  “今日高朋满座,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我王某人能为武松贤弟与潘金莲贤妹主婚,深感荣幸。”

  “长的咱先不说,就说说潘贤妹,金莲不仅容貌秀丽,更兼知书达理,待人体贴,与武松贤弟正是良配。”

  台下传来一阵哄笑,武大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忙着给身边人递炊饼。

  “短的咱也不唠!”王进继续说道:

  “咱再说说武松贤弟。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保了一方百姓平安;”

  “阳谷县内,铲除恶霸西门庆,替天行道;”

  “到了咱们宝地孟州,又智斗张都监,清剿太行山匪患,让孟州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这样的英雄好汉,配得上潘贤妹这样的贤良女子。”

  “说得好!”

  大刀关胜率先举杯,全场好汉纷纷响应,酒碗碰撞声不绝于耳。

  王进举起酒碗,声音愈发洪亮:

  “他们二人,一个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一个是温柔贤淑的女子,实乃天造地设的一对。”

  “从前,老有人说,武松与潘金莲的缘分是‘意难平’,可今日,这桩千年的意难平,终于有了最完美的结果!”

  “我王进在此祝愿他们夫妻同心,白头偕老!”

  满场再次欢呼,都光顾着看热闹了,根本没有人在意王进说漏嘴的“武松潘金莲千年的意难平”,铁叫子乐和适时高喊:

  “吉时已到!新人对拜!”

  武松身着大红喜服,牵着潘金莲的手,缓缓转过身。

  潘金莲的红盖头虽未取下,却能看出她微微颤抖的肩膀,显是满心欢喜。

  二人相对而立,正要弯腰行对拜之礼——

  “不好啦!敌军杀进来了!”一声凄厉的呼喊突然划破喜庆的氛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张升、王任浑身是血,跌跌撞撞地冲进府来,甲胄上还插着几支羽箭。

  张升指着府外,声音带着颤抖:

  “城外……城外来了三千贼军,已经封了东门,正往都监府杀来!”

  欢腾的场面瞬间死寂,武松猛地松开潘金莲的手,一把抽出腰间的戒刀,眼神骤变:

  “那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敢搅俺的婚宴,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托塔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等人也迅速起身,关胜拔出大刀,呼延灼扛起双鞭,整个都监府内,喜庆的气氛瞬间被杀气取代。

  “敌军杀至!”的呼喊刚落,都监府内的喜庆瞬间凝固。

  宾客们惊得起身乱蹿,孩童的哭声、妇人的尖叫混在一起,场面顿时混乱。

  王进却丝毫未慌,他猛地将酒碗往案上一放,碗底与桌面碰撞的脆响竟压过了周遭喧闹,沉声道:

  “诸位莫慌!不过是些太行山土匪余孽,有我等在此,定保大家周全!”

  话音刚落,王进已大步走到高台上,目光扫过众好汉,声音铿锵有力:

  “豹子头林冲、教头史文恭,何在?”

  林冲当即拔出腰间长剑,史文恭也握紧了手中长枪,二人齐声应道:

  “我等在此!”

  “你二人率伴郎团弟兄——董平、花荣、张清、石秀、史进、燕青、吕方、郭盛、韩滔、彭玘,再加上扈三娘,即刻护送潘娘子与诸位女眷往后堂密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