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青面兽阵前立奇功,二都监城中辩是非-《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当看到杨志在阵前将鲁智深死死按倒在地时,大名府阵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天王李成、大刀闻达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惊喜。

  这鲁智深可是梁山的核心战力,能擒住他,无疑是一场大胜。

  李成催马来到杨志身边,勒住缰绳,身体微微前倾,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重重拍了拍杨志的肩膀。

  “杨提辖好本事!”李成声音洪亮,带着笑意,

  “竟能在乱军之中擒住鲁智深这贼寇!此番回去,留守大人那里,定有重赏!”

  闻达也紧随其后,捋了捋颔下的短须,目光扫过被绑得结实的鲁智深,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李都监说得对!”闻达附和道,

  “这鲁智深乃是梁山主力,没想到今日栽在你手里。擒了他,贼寇士气必受重创,我大名府的压力也能减轻不少!”

  杨志刚要开口,远处梁山阵中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金锣声。

  只见梁山兵马如同退潮般缓缓向后撤退,旌旗依旧排列整齐,士兵们的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光,阵型丝毫不乱,竟无半分溃败之态。

  这一幕,让久经沙场的李成和闻达瞬间收起了笑容。

  杨志知道这是王进诈败之计,赶紧上前请求李成闻达下令,乘胜追击,对梁山军发起总攻。

  李成闻达对视一眼,笑而不语,却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收兵!”李成当机立断,沉声下令,“押着鲁智深,即刻回城!”

  “是!”亲兵们齐声应和,上前将鲁智深牢牢看住,就要押往城中。

  李成闻达收兵,带着兵马刚进城门,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尘土飞扬中,一队人马簇拥着一顶华丽的轿子而来。

  为首的正是大名府留守梁世杰,他身着锦袍,头戴纱帽,脸上带着急切的笑容,显然是听闻了前线大胜的消息,亲自出城迎接。

  梁世杰刚到近前,目光便被被绑得结结实实的鲁智深吸引。

  梁世杰立马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前,指着鲁智深,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太好了!杨志,你真是为本府立了大功!”

  梁世杰给杨志使个眼色,杨志连忙上前,再次躬身行礼,语气却带着几分委屈和不甘:

  “大人!末将幸不辱命,擒获了鲁智深这贼寇!”

  杨志看着梁世杰微微点头,当即话锋一转:

  “只是方才本可乘胜追击,生擒贼首王进,献于大人帐下,却白白错失了大好时机”

  梁世杰假装不解地追问道:

  “杨提辖何出此言?”

  杨志上前一步,双手抱拳高声道:

  “只因李都监、闻都监下令鸣金收兵,以致贼寇逃脱,实在令人扼腕!末将恳请大人治末将之罪,未能劝阻二位都监!”

  杨志这番话,既表了自己的功,又点了李、闻二人的“过”,说得滴水不漏。

  梁世杰脸上的笑容一收,目光转向李成、闻达,语气瞬间冷了下来:

  “李都监、闻都监,方才为何鸣金收兵?杨提辖已破敌擒首,我军士气正盛,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难道你们怕了那些梁山贼寇不成?”

  李成心中一紧,知道梁世杰是听信了杨志的话,有些不满了,连忙上前一步,拱手解释道:

  “大人有所不知!并非我等怯战,实在是吴用那厮太过狡猾。”

  “您看,梁山军撤退时军容丝毫不乱,队伍整齐,这绝非真败,分明是诱敌之计!”

  “我等若贸然追击,一旦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我等镇守大名府多年,深知贼寇的手段。”

  “如今保住城池不失,又擒住了贼首鲁智深,已是大功一件。”

  “何必为了贪功而冒如此大的风险,置大名府的安危于不顾?”

  闻达也连忙上前附和,语气诚恳:

  “李都监所言极是!大人,我等并非不愿追击,实在是为了稳妥起见。”

  “梁山贼寇人数众多,且多有智谋之士。今日我军虽胜,但并未伤其根本。”

  “若强行追击,万一有失,不仅会折损兵马,更会让贼寇有机可乘,攻打我大名府。”

  “到那时,我等便是大名府的罪人啊!还请大人明察!”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句句都在强调大名府的安危,态度恭敬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