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济州聚义庆功宴,核心密议定大名-《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此言一出,百姓们顿时欢呼起来。

  王老汉激动得直抹眼泪,起身便往家跑,要去叫上邻里;

  妇人抱着孩子,忙着把分到的粮食、衣物打包;

  年轻后生则主动帮梁山喽啰收拾兵器、粮草。

  林冲见此情景,对王进拱手道:

  “哥哥此举,既得了民心,往后济州也多了些能劳作的人手,真是两全其美。”

  王进点头,又看向柴进:

  “大官人,咱们这便启程,带着百姓回济州!”

  当晚,高唐州城外的官道上,灯火连成了长龙。

  梁山人马护着柴进与高廉的家眷、降兵走在中间,两侧是推着小车、牵着孩童的百姓,老人们坐在马车上,不时对身旁的喽啰道谢。

  李逵扛着双斧走在队尾,见有孩童跟不上,便弯腰把孩子抱到肩上,惹得孩子咯咯直笑。

  公孙胜骑着马,不时用拂尘扫开路边的树枝,护着百姓前行。

  直到东方泛起鱼肚白,这支队伍仍在缓缓前进,朝着济州的方向,踏出一条满是希望的路。

  济州城的城门楼子上挂满红灯,王进带着众人刚入城,街道两侧便响起欢呼声。

  喽啰们抬着缴获的兵器、粮草往府衙运,柴进被迎进内堂歇息,其余头领则齐聚议事厅。

  不多时,戴宗便带着梁山、东平府、东昌府、凌州的头领陆续赶到,一一入席,眨眼间便坐满了一百零七位好汉。

  王进立于厅中,看着满座豪杰——林冲按剑坐于左首,吴用手摇羽扇,公孙胜闭目养神,

  关胜、呼延灼身着铠甲,晁盖、史文恭并肩而坐,张叔夜虽着便服却难掩英气,鲁智深、秦明、董平则高声谈笑——心中忽然涌上一股复杂滋味。

  他想起宋江当年聚义梁山的光景,暗道:

  这么多英雄好汉聚在一处,若没个安稳生计与长远目标,迟早要出乱子。

  当夜三更,王进命人请来林冲、吴用、公孙胜、关胜、呼延灼、晁盖、史文恭、张叔夜、柴进、鲁智深、秦明、董平等头领,在书房密议。

  刚落座,王进便开门见山:

  “如今咱们占了济州、东平、东昌、凌州,又救了柴大官人,声势虽大,却也处境微妙。

  南有方腊占着江南,西有王庆在荆南作乱,北有田虎盘踞河北,诸位说说,咱们下一步该往何处去?”

  吴用轻摇羽扇,率先开口:

  “哥哥所言极是。我等如今虽有几座城池,却无稳固粮道,若长久下去,军中粮草恐难支撑。

  依吴某之见,出路有二:

  一是挥师北上,直取东京,夺了大宋江山;

  二是先向周边扩张,与方腊、王庆、田虎争占地盘,待势力稳固后再图大业。”

  关胜闻言皱眉:

  “直取东京虽痛快,却也凶险。东京城防坚固,又有童贯、高俅的大军驻守,我等若贸然进攻,恐难取胜。不如先取周边重镇,积累实力。”

  呼延灼点头附和:

  “关将军所言有理。我等骑兵虽强,但攻坚非所长,东京非短时能下。”

  晁盖拍着桌子道:

  “方腊、王庆、田虎皆是草寇,与我等本是一路人,却占着富庶之地。依我看,不如先打他们,夺了地盘再说!”

  史文恭却摇头:

  “田虎在河北根基深厚,王庆麾下有能征善战的将领,方腊更是占据江南鱼米之乡,若贸然对他们动手,恐会陷入苦战。”

  鲁智深捏着禅杖,瓮声瓮气地说:

  “管他是谁,只要挡着咱们兄弟的路,便一禅杖打过去!不过东京太远,还是先打近的实在。”

  张叔夜一直沉默,此时终于开口:

  “诸位头领,依张某之见,大名府倒是个好去处。

  大名府乃河北重镇,粮草充足,又地处交通要道,若能拿下,既能震慑田虎,又能为日后扩张打下基础。

  且大名府守将梁中书虽有兵马,却无善战之将,我等取胜把握更大。”

  众人闻言皆眼前一亮。